古诗词网

厄哉斯人遇,毕世罹忧患。

胡应麟明代〕《题瞿令人册为茂才绍曾

妇惟丁生母,卓行超人寰。笄岁适名门,婉若蕙与兰。

结缡讵云久,灾氛岌相缠。良人遘奇疾,百体纷摧残。

心神忽眩瞑,手足时颠连。欢娱掷中道,畴不虞红颜。

母也执高节,涕泗如流泉。呼天誓同穴,肯析双飞翰。

一身委床笫,药物长周旋。肝肠绝怨怼,面目忘媸妍。

仰事头白姑,頫鞠黄口男。家徒四壁立,辟纑夜灯前。

拮据度荒馑,永昼怀饥寒。彼苍鉴明德,绕膝森鹓鸾。

矫矫汗血驹,励志游天闲。劬劳念母氏,赋咏蒐名贤。

我闻载叹息,踊跃操如椽。偷生信为易,蹈死亮非难。

厄哉斯人遇,毕世罹忧患。贞心既不毁,淑问仍终完。

夫存子亦树,晚节聊蝉联。宁知处困怀,荼毒穷当年。

凛凛铁石肠,兴彼懦与顽。裁诗颂令哲,史笔千秋传。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斯人毕世忧患

厄 è《國語辭典》

厄 [ è ]

  1. 樹木的節。《說文解字·?部》:「厄,科厄,木節也。」
  2. 災難、困難。《文選·左思·魏都賦》:「英辯榮枯,能濟其厄。」宋·蘇軾〈三槐堂銘〉:「盜蹠之壽,孔顏之厄,此皆天之未定者也。」
  3. 車轅前端套在牛、馬等頸上的橫木。《詩經·大雅·韓奕》:「鞹鞃淺幭,䩦革金厄。」通「軛」。
  1. 困窘的。如:「厄運」。唐·韓愈〈贈徐州族姪〉詩:「歲時易遷次,身命多厄窮。」
哉 zāi《國語辭典》

哉 [ zāi ]

  1. 始。《尔雅·释诂》:「哉,始也。」
  1. 表示疑问或反问的语气。如:「何足道哉!」《诗经·邶风·北门》:「天实为之,谓之何哉?」《孟子·滕文公下》:「陈仲子岂不诚廉士哉?」
  2. 表示惊叹的语气。如:「大哉中华!」。《文选·宋玉·风赋》:「快哉此风!寡人所与庶人共者邪?」唐·李白〈古风〉诗五九首之三:「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
  3. 表示悲哀的语气。如:「呜呼哀哉!」
  4. 表示肯定的语气。《左传·宣公十一年》:「对曰:『犹可辞乎?』王曰:『可哉。』」
  5. 吴语。表示事情已经发生。《海上花列传·第一回》:「比仔从前省得多哉。」同「了 」。
斯人 sī rén
(1).此人。《论语·雍也》:“斯人也,而有斯疾也。” 唐 杜甫 《殿中杨监见示张旭草书图》诗:“斯人已云亡,草圣秘难得。” 明 刘基 《郁离子·虞孚》:“饮食之人,则人贱之。斯人之谓也。” 李劼人 《天魔舞》第十三章:“说来说去,大有斯人不出如苍生何之概。”
(2).犹斯民。指人民,百姓。 唐 元结 《与瀼溪邻里》诗:“斯人转贫弱,力役非无怨。” 太平天囯 汪吉人 等《〈军次实录〉序》:“小官等佩读之餘,知足以破斯世之迷途,启斯人之聋瞶。”  ——《漢語大詞典》
遇 yù《國語辭典》

遇 [ yù ]

  1. 相逢、不期而会。如:「巧遇」。《书经·胤征》:「入自北门,乃遇汝鸠、汝方。《史记·卷八·高祖本纪》:「还至栗,遇刚武侯,夺其军。」
  2. 契合、投合。《孟子·公孙丑下》:「千里而见王,是予所欲也;不遇故去,岂予所欲哉?」《韩非子·难二》:「遇于法则行,不遇于法则止。」
  3. 得志、得到赏识。《史记·卷一二一·儒林传·序》:「世以混浊莫能用,是以仲尼干七十余君无所遇。」汉·王充《论衡·逢遇》:「吾仕数不遇,自伤年老失时,是以泣也。」
  4. 对待。如:「礼遇」。《宋史·卷三六一·张浚传》:「浚知上遇俊厚,而俊纯实可谋大事。」
  5. 遭受。《文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仆以口语遇此祸,重为乡党所笑。」明·宋濂〈送东阳马生序〉:「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
  6. 抵挡、对付。《商君书·外内》:「以此遇敌,是以百石之弩射飘叶也。」《荀子·大略》:「无用吾之所短,遇人之所长。」
  1. 机会。如:「际遇」、「机遇」。三国吴·韦昭〈博奕论〉:「设程试之科,垂金爵之赏,诚千载之嘉会,百世之良遇也。」
  2. 姓。如汉代有遇冲。
毕世(畢世)bì shì
犹毕生。 晋 支遁 《还东山上哀帝书》:“贫道野逸 东山 ,与世异荣……繿缕毕世,絶窥皇阶。” 宋 洪迈 《夷坚丁志·孔劳虫》:“今将有求於君,苟能祀我,当使君毕世鉅富。” 清 刘大櫆 《与王君书》:“设使古之魁閎之士如 韩愈 、 柳宗元 生同州里,而毕世不相闻知,虽至今千载,犹有餘恨。”  ——《漢語大詞典》
罹 lí《國語辭典》

罹 [ lí ]

  1. 遭遇、遭受。如:「罹祸」、「罹难」。《汉书·卷五八·公孙弘传》:「君不幸罹霜露之疾,何恙不已。」《三国演义·第四四回》:「若罹兵革之祸,必有归怨于我,故决计请降耳。」
  1. 忧愁、忧患。《诗经·王风·兔爰》:「我生之后,逢此百罹。」唐·柳宗元〈佩韦赋〉:「苟纵直而不羁兮,乃变罹而祸仍。」
忧患(憂患)yōu huàn
困苦患难。《易·繫辞下》:“作《易》者,其有忧患乎?”《孟子·告子下》:“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於忧患而死於安乐也。” 三国 魏 嵇康 《养生论》:“旷然无忧患,寂然无思虑。” 宋 王安石 《离北山寄平甫》诗:“少年忧患伤豪气,老去经纶误半生。”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献三·苏门孙先生言行》:“忧患恐惧,最怕有所,一有所,则我心无主。” 杨朔 《茶花赋》:“我又望着他的脸……不必多问他的身世,猜得出他是个曾经忧患的中年人。”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