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潮从天上涌,刹向屿中开。

徐启东明代〕《游补陀

梦想名山久,因之驾海来。潮从天上涌,刹向屿中开。

金粟山为钵,莲花水作台。磐陀望三岛,咫尺是蓬莱。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天上屿中开

潮 cháo《國語辭典》

潮 [ cháo ]

  1. 海水受日月引力的影响而定时涨落的现象。如:「潮汐」、「潮起潮落」。
  2. 像潮水般汹涌起伏的形势。如:「思潮」、「学潮」。
  1. 微湿。《红楼梦·第三五回》:「大清早起,在这个潮地方站了半日,也该回去歇息歇息了。」
  2. 技艺不高或物质的成色低劣。如:「他的手艺潮。」《红楼梦·第一○五回》:「潮银五千二百两。赤金五十两。」
从 ( 從 ) cóng/zòng《國語辭典》
  1. 「從 」的異體字。
天上 tiān shàng
天空中。如:飞机在天上飞;月亮挂在天上。  ——《漢語大詞典》
涌 yǒng/chōng《國語辭典》

涌 [ yǒng ]

  1. 同「涌 」。
刹 ( 剎 ) chà/shā
刹 [ chà ]
  1. 梵语“刹多罗”的简称,寺庙佛塔:古~。宝~。
刹 [ shā ]
  1. 止住:~车。~住这股歪风。
向 ( 曏 ) xiàng《國語辭典》

向 [ xiàng ]

  1. 北面的窗户。《说文解字·宀部》:「向,北出牖也。」《诗经·豳风·七月》:「穹窒熏鼠,塞向墐户。」
  2. 方位。如:「方向」、「晕头转向」。明·徐弘祖《徐霞客游记·卷四下·黔游日记》:「南北向皆有脊中亘。」
  3. 意志之归趋。如:「志向」、「意向」。
  4. 国名。周代诸侯国之一。故址约在今大陆地区山东省莒县南。
  5. 姓。如晋代有向秀。
  1. 对著、朝著。如:「向阳」、「相向」。唐·刘长卿〈饯别王十一南游〉诗:「飞鸟没何处,青山空向人。」
  2. 崇尚、景仰。如:「人心向背」。《史记·卷一二○·汲黯传》:「上方向儒术,尊公孙弘。」《新唐书·卷一九七·循吏传·贾敦颐传》:「咸亨初,敦实为洛州长史,亦宽惠,人心怀向。」
  3. 偏袒、偏爱。如:「爸爸总是向著小妹。」
  4. 临近、接近。如:「向晚」。唐·白居易〈东坡种花〉诗二首之二:「东坡春向暮,树木今何如?」
  1. 昔日、从前。晋·陶渊明〈桃花源记〉:「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唐·白居易〈琵琶行〉:「凄凄不似向前声。」
  1. 一直以来、从来。如:「向来」、「向有研究」。《三国演义·第一四回》:「臣向蒙国恩,刻思图报。」
  2. 方才、刚才。《金史·卷八五·世宗诸子传·永功传》:「向见年少妇人自水边小径去矣。」
  1. 表动作的方向、对象。如:「向前看」、「向人请教」。
屿 ( 嶼 ) yǔ
屿 [ yǔ ]
     ◎ 小岛:岛~。
中开(中开)
关图巨灵擘太华赋岚光两向犹连松柏之声黛影中开已断云霞之色 秦观寄老庵赋殿寝中开四注修廊  ——《骈字类编》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