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报国求贤急,搜才荐牍盈。

张耒宋代〕《福昌书事言怀一百韵上运判唐通直

战国韩馀壤,王畿汉旧京。南围山峙秀,东泛洛浮清。

女几荒遗庙,宜阳认故城。千秋迷佩玦,百战有榛荆。

路失三乡驿,岗馀世祖营。山疑熊耳甲,墓记赤眉兵。

昌水行宫废,谷州遗堞倾。断壕收剑镞,耕陇得瑶琼。

姬冢丘陵抱,韩祠草木平。传家亡谱牒,怀德荐牢牲。

峡势开双璧,川形画一枰。谋臣赤松友,诗客锦囊生。

莽莽繁华尽,悠悠井邑更。兴亡谁与吊,今古一伤情。

官舍连麋鹿,人家杂鼬鼪。秋心悲杜宇,春候听鸧鹒。

宾榻无谈笑,尘鞍罢送迎。平池宵槛影,万竹晓堂声。

放宕书千卷,栖迟岁再正。野胥形矍掠,村隶语生狞。

脱粟供朝饭,孤豚计日烹。里闾轻学校,儿稚骇冠缨。

最苦冲风隧,奔如万战輣。木号惊浪涌,谷震疾雷轰。

日断兰香膊,云藏子晋笙。村鼙朝坎坎,樵斧暮丁丁。

鬓自年来白,颜因醉后赪。斋庖诛野菊,幽佩纫秦蘅。

忆昔初知学,时豪计主盟。讨论披石室,咳唾视金籯。

宅与仁为里,丰期道可耕。荡除秦汉垢,耨摘帝王英。

太史遗重补,骚歌韵再赓。文潢无逆楫,谈阵有降钲。

战苦心逾勇,锋交敌丧勍。决科聊筮仕,射策偶沽荣。

憔悴官曹冗,艰难祸难婴。流年惟涕泪,生事罄瓶罂。

乞米常空釜,烹藜不厌羹。菅县长剑涩,衣补旧图横。

波浪流萍远,风霜客雁征。凭谁能束缊,请地乞为氓。

贫贱知何计,飘零复此行。力微蛛纺织,谋拙茧缠萦。

大府多豪杰,何人问姓名。采葑甘见弃,连汇敢图亨。

已分微言默,羞将薄技呈。清秋回骥首,白日望鹏程。

调拙歌难和,工迂簴未成。曳裾身阻阔,搔首岁峥嵘。

岂料盐车困,亲逢伯乐评。属文惭贾谊,受璧过虞卿。

夙昔倾贤誉,清时仰庆闳。霜威留陛闼,忠望在寰瀛。

大泽疏源厚,明公蕴德宏。高文千锦丽,奥学万箱赢。

前岁趋畿尉,青衫拜使旌。心将言并厚,事与意俱诚。

毫发聪明到,锱铢藻鉴精。威严消隐慝,惠泽舞孤茕。

爽气开秋鉴,清谈扣佩珩。霜空挂银汉,仙露照金茎。

伟量谦常过,刚肠枉必争。川舟归巨涉,天柱入高擎。

鳣堕开佳兆,经传有旧黉。簪缨光故物,堂构叠高甍。

顾步丹霄近,联绵盛事并。人间望鸿鹄,海浪引鲲鲸。

百吏瞻仪矩,连城受使令。晏边争羡慕,膺御有光晶。

报国求贤急,搜才荐牍盈。搜罗归掌握,轻重付权衡。

律变遭寒黍,春催隐谷嘤。陶埏皆作器,枯槁亦抽萌。

量度分寻尺,题评尽甲庚。念勤宽仆仆,恤疾救茕茕。

合沓皆宗荐,绵蛮不叹莺。羁鸿安肃肃,微草获菁菁。

哲匠深垂奖,非才惕自惊。厚恩山岌嶪,高致玉铮锽。

效报期铭骨,存诚过食苹。庶几鸣缶盎,万一助韺䪫。

自古求知重,从来顾己轻。木欣辞爨烬,珠喜辨鱼睛。

叹慕身当锐,轩昂目暗瞠。自存心铁石,敢废力蚊虻。

荒学重裨缉,繁文自补撑。朝披枯竹简,夜守短灯檠。

养木经荒圃,疏泉久涸泓。博兼终氏鼠,礼问叔孙樱。

陋每轻樊子,勤将比老彭。中庸期慥慥,言行敢硁硁。

积累功成垤,辉华秀发莹。辛勤施耨穫,逸乐荐粢盛。

戴德千钧重,抚躬方寸明。登临感身世,踊跃望门楹。

穷谷阴多雨,清溪晚放晴。优游探物象,潇洒付杯觥。

耿耿驰千里,区区布一鸣。愿回韶濩听,聊奏铁铮铮。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报国求贤搜才荐牍

报国(報國)bào guó
为国家效力尽忠。 汉 马融 《忠经·报国》:“为人臣者官於君,先后光庆,皆君之德,不思报国,岂忠也哉!” 唐 陈子昂 《感遇》诗之三五:“感时思报国,拔剑起蒿莱。” 明 夏完淳 《六君咏·黄少保》:“亡 秦 虽不成,报国心已毕。” 徐迟 《牡丹》:“他( 李印光 )认为他看得很清楚,热血沸腾的爱国之情虽不是没有,杀敌报国却不是时候。”  ——《漢語大詞典》
求贤(求賢)qiú xián
寻求贤能的人。《诗·周南·卷耳序》:“《卷耳》,后妃之志也,又当辅佐君子,求贤审官,知臣下之勤劳。” 汉 刘向 《说苑·君道》:“故明君在上,慎於择士,务於求贤。” 唐太宗 《春日玄武门宴群臣》诗:“庶几保贞固,虚己厉求贤。”《宋史·忠义传一·李若水》:“正宜置驛求贤,解榻待士,采其寸长远见,以兴治功。”  ——《漢語大詞典》
急 jí《國語辭典》

急 [ jí ]

  1. 没耐心、暴躁的。如:「急性子」、「急得要命」。《韩非子·观行》:「西门豹之性急,故佩韦以自缓。」
  2. 不能等、亟待解决的。如:「急事」、「急件」、「急邮」。
  3. 快而猛烈。如:「急病」、「急流勇退」。宋·王禹偁〈黄冈竹楼记〉:「夏宜急雨,有瀑布声;冬宜密雪,有碎玉声。」
  1. 因想把事情尽速完成而激动。如:「为这事我都急昏了。」、「皇帝不急,急死太监!」
  2. 令人著急。如:「考试铃都响了,还不见他人,真急人!」
  3. 忙于解决他人之事或困难。如:「急公好义」、「急人之难」。
  1. 迅速的。如:「急转弯」。《战国策·赵策四》:「赵太后新用事,秦急攻之。」《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项羽急击秦军。」
  1. 困难、严重的事。如:「告急」、「救急」。《史记·卷七七·魏公子传》:「今公子有急,此乃臣效命之秋也。」
搜才 sōu cái
寻求贤才。《南史·谢庄传》:“于时搜才路狭, 庄 表陈求贤之义。” 唐 李商隐 《为举人献韩郎中表》:“郎中搜才路广,登客门宽。”  ——《漢語大詞典》
荐牍(薦牘)jiàn dú
推荐人才的文书。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献一·司徒公历仕录》:“公政绩甚著,且屡登荐牘,今送杉板,是贿而求荐也,不可。” 清 昭梿 《啸亭杂录·阿文成公用人》:“其拔擢人才,或於散僚卒伍以一二语赏识,即登荐牘,故人皆乐为之用。”  ——《漢語大詞典》
盈 yíng《國語辭典》

盈 [ yíng ]

  1. 充满。汉·王充《论衡·论死》:「以囊橐盈粟米,米在囊中。」《金史·卷一一六·徒单兀典传》:「随军妇女弃掷幼稚,哀号盈路。」
  2. 足、满。《左传·襄公三十一年》:「且年未盈五十,而谆谆焉如八九十者,弗能久矣。」宋·王安石〈上田正言书〉二首之二:「使天下举首戴且者,盈其愿而退,则后世之书,可胜传哉?」
  3. 增加。《史记·卷七九·范雎蔡泽传》:「进退盈缩,与时变化,圣人之常道也。」《文选·张衡·东京赋》:「土圭测景,不缩不盈。」
  1. 过多。《后汉书·卷二四·马援传》:「致求盈余,但自苦耳。」通「赢」。
  2. 骄傲、自满。《易经·谦卦·彖曰》:「人道恶盈而好谦。」《抱朴子·外篇·安贫》:「夫藏多者亡厚,好谦者忌盈。」
  3. 丰富、饱满。《文选·宋玉·神女赋》:「貌丰盈以庄姝兮,苞温润之玉颜。」《西游记·第四○回》:「霜凋红叶林林瘦,雨熟黄粱处处盈。」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