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力士 lì shì
(1).力气大的人。《公羊传·宣公六年》:“ 赵盾 之车右 祁弥明 者,国之力士也。” 明 谢肇淛 《五杂俎·人部一》:“余在 福寧 ,见戎幕选力士,以五百斤石提而绕辕门三匝者为合式。” 冰心 《寄小读者》二七:“看见过力士搏狮么?当他屏息负隅,张空拳于狰狞的爪牙之下的时候,他虽有震恐,虽有狂傲,但他决不暇有萧瑟与韭哀。”
(2).古代官名。主管金鼓旗帜,随皇帝车驾出入及守卫四门。《宋史·仪卫志三》:“左右神武军统军各一人,本军旗二,吏兵、力士旗各五。”《明史·职官志五》:“旗手卫……掌大驾金鼓、旗纛、帅力士随驾宿卫。” ——《漢語大詞典》
(2).古代官名。主管金鼓旗帜,随皇帝车驾出入及守卫四门。《宋史·仪卫志三》:“左右神武军统军各一人,本军旗二,吏兵、力士旗各五。”《明史·职官志五》:“旗手卫……掌大驾金鼓、旗纛、帅力士随驾宿卫。” ——《漢語大詞典》
金椎 jīn zhuī
铁铸的捶击具。《庄子·外物》:“儒以金椎控其颐。”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潧水》:“昔 张良 为 韩 报仇于 秦 ,以金椎击 秦始皇 ,不中,中其副车於此。” 宋 苏轼 《次韵王廷老和张十七九日见寄》:“请看平日衔杯口,会有金椎为控颐。” ——《漢語大詞典》
挝 ( 撾 ) zhuā/wō
挝 [ zhuā ]
- 打,敲打:鞭~。~鼓。~杀。
- 古同“抓”,用指或爪挠。
- 〔老~〕国名,在东南亚。
猛 měng《國語辭典》
猛 [ měng ]
形- 勇敢、勇武。如:「勇猛」、「威猛」。汉·高祖〈大风歌〉:「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 凶恶、凶暴。如:「凶猛」、「猛虎」、「猛兽」。
- 剧烈、强烈。如:「猛烈」、「药性很猛」。唐·皮日休〈桃花赋〉:「狂风猛雨,一阵红去。」
- 急遽、急速。如:「突飞猛进」。
- 忽然、突然。如:「猛然回头」。元·郑廷玉《忍字记·第一折》:「我若是前街上猛撞见,若是后巷里厮逢著。」《醒世恒言·卷四·灌园叟晚逢仙女》:「玉人尽日恹恹地,猛被笙歌惊破睡。」
- 姓。如春秋时宋有猛获。
犬 quǎn《國語辭典》
犬 [ quǎn ]
名- 動物名。即狗。哺乳綱食肉目。嗅覺、聽覺異常敏銳,馴化後,可守衛門戶或幫助打獵。
- 二一四部首之一。
雕栏(雕欄)diāo lán
亦作“ 雕阑 ”。 雕花彩饰的栏杆;华美的栏杆。 南唐 李煜 《虞美人》词:“雕阑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宋 苏轼 《法惠寺横翠阁》诗:“雕栏能得几时好?不独凭栏人易老!” 清 陈维嵩 《探春令·咏窗外杏花》词:“ 崇仁 宅靠 善和坊 ,旧雕栏都坏。” 鲁迅 《三闲集·〈近代世界短篇小说集〉小引》:“也譬如身入大伽蓝中,但见全体非常宏丽,眩人眼睛,令观者心神飞越,而细看一雕阑一画础,虽然细小,所得却更为分明。” ——《漢語大詞典》
已 yǐ《國語辭典》
已 [ yǐ ]
動- 停止。《詩經·鄭風·風雨》:「風雨如晦,雞鳴不已。」《論語·泰伯》:「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後已,不亦遠乎!」
- 完畢、完成。《國語·齊語》:「有司已於事而竣。」《漢書·卷三○·藝文志》:「每一書已,向輒條其篇目,撮其指意,錄而奏之。」
- 黜退。《論語·公冶長》:「令尹子文三仕為令尹,無喜色;三已之,無慍色。」
- 病癒。《史記·卷一○五·扁鵲倉公傳》:「一飲汗盡,再飲熱去,三飲病已。」
- 已經。如:「時間早已過了。」《論語·微子》:「道之不行,已知之矣。」唐·李白〈早發白帝城〉詩:「兩岸猿聲啼不盡,輕舟已過萬重山。」
- 太、甚。《孟子·離婁下》:「仲尼不為已甚者。」《管子·戒》:「其為人也,好善而惡惡已甚。」
- 隨後、然後。《史記·卷七·項羽本紀》:「韓王成無軍功,項王不使之國,與俱至彭城,廢以為侯,已又殺之。」明·徐弘祖《徐霞客遊記·卷一上·遊天台山日記》:「香風來處,玉蘭芳草,處處不絕。已至一山嘴,石壁直豎澗底,澗深流駛,旁無餘地。」
- 一定、必定。《漢書·卷五二·灌夫傳》:「夫不好文學,喜任俠,已然諾。」
- 用於句尾。相當於「矣」。《書經·洛誥》:「公定,予往已。」《孟子·梁惠王上》:「然則王之所大欲可知已。」
- 用於句首,表示感嘆的語氣。《書經·大誥》:「已!予惟小子。」同「哎 」。
- 此、如此。《論語·陽貨》:「不有博奕者乎?為之,猶賢乎已。」《史記·卷二·夏本紀》:「敦序九族,眾明高翼,近可遠在已。」
失 shī《國語辭典》
失 [ shī ]
动- 丢掉、遗落。如:「丧失」、「遗失」、「失而复得」、「失魂落魄」。
- 错过、纵放。如:「错失良机」、「机不可失」。
- 找不到。如:「迷失方向」。《楚辞·屈原·九章·惜诵》:「欲横奔而失路兮,坚志而不忍。」
- 违背、不合乎。如:「失常」、「失态」、「失礼」。
- 错误。如:「过失」、「智者千虑必有一失。」
护 ( 護 ) hù
护 [ hù ]
- 使不受侵犯和损害:保~。~卫。~理。~士。~航。~林。辩~。守~。
- 救助:~护。
- 掩蔽,包庇:~短。庇~。
花幡
元 吴莱 双林寺观傅大士顶相舍利及耕具故物 花幡乱飞欲满席,拍板歌唱闻槌门。 ——《骈字类编》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