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芳洲启兰若,沧江自环互。

陈琏明代〕《宝安八景 其八 觉华烟雨

芳洲启兰若,沧江自环互。终日风雨来,长林翳烟雾。

香凝薝卜花,翠湿菩提树。高僧悟禅秘,妙断往来趣。

时闻独鹤鸣,莫辨孤鸾去。薄暮动疏钟,空濛不知处。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芳洲兰若沧江自环

芳洲 fāng zhōu
芳草丛生的小洲。《楚辞·九歌·湘君》:“采芳洲兮杜若,将以遗兮下女。” 王逸 注:“芳洲,香草藂生水中之处。” 唐 郑愔 《采莲曲》:“不觉芳洲暮,菱歌处处闻。” 清 王夫之 《春尽》诗之二:“杂甸与芳洲,当时不可留。”  ——《漢語大詞典》
启 ( 啓 啟 ) qǐ
启 [ qǐ ]
  1. 打开:~封。~门。某某~。~齿。
  2. 开始:~用。~程。~运。
  3. 开导:~迪。~发。~蒙。~示。~明(古代指太阳还没出来的时候,出现在东方天空的金星)。承上~下。
  4. 陈述:~事。
  5. 书信:书~。小~。
兰若(蘭若)lán rě
(1).兰草与杜若。皆香草。《文选·颜延之〈和谢监灵运〉》:“芬馥歇兰若,清越夺琳珪。” 李周翰 注:“兰若,香草。” 唐 李白 《题嵩山逸人元丹丘山居》诗:“尔能折芳桂,吾亦采兰若。” 唐 刘禹锡 《送王师鲁协律赴湖南使幕》诗:“ 楚 水多兰若,何人事擷芳。”
(2).指寺院。梵语“ 阿兰若 ”的省称。意为寂净无苦恼烦乱之处。 唐 杜甫 《谒真谛寺禅师》诗:“兰若山高处,烟霞嶂几重。” 宋 王安石 《次韵张子野〈竹林寺〉》之一:“青鸳几世开兰若,黄鹤当年瑞卯金。” 清 孙枝蔚 《登赤城山》诗:“下巖地势稍宽平,无数松竹遶兰若。”  ——《漢語大詞典》
沧江(滄江)cāng jiāng
江流;江水。以江水呈苍色,故称。 南朝 梁 任昉 《赠郭桐庐》诗:“沧江路穷此,湍险方自兹。” 唐 陈子昂 《群公集毕氏林亭》诗:“ 子牟 恋魏闕,渔父爱沧江。” 明 张含 《己亥秋月寄杨升庵》诗:“比来消息风尘断,白首沧江学钓鱼。” 清 吴伟业 《毛子晋斋中读吴匏庵手抄宋谢翱西台恸哭记》诗:“ 子陵 留高臺,西面沧江緑。”  ——《漢語大詞典》
自环(自環)zì huán
(1).自营,为自己打算。《韩非子·五蠹》:“古者 苍頡 之作书也,自环者谓之私,背私谓之公。” 王先慎 集解引 卢文弨 曰:“《説文》引作‘自营为厶’,营、环古通用。私当作厶。” 章炳麟 《代议然否论》:“选人一朝登王路,坐而论道,惟以发抒党见为期,不以发抒民意为期,乃及工商诸政则未有不徇私自环者。”
(2).环绕自己。《汉书·卫青传》:“而适直 青 军出塞千餘里,见单于兵陈而待,於是 青 令武刚车自环为营,而纵五千骑往当 匈奴 。” 颜师古 注:“环,绕也。”《后汉书·独行传·谅辅》:“於是积薪柴聚茭茅以自环,搆火其傍,将自焚焉。” 晋 袁宏 《后汉纪·光武帝纪四》:“﹝ 马援 ﹞转 安定 、 天水 、 陇西 数郡,豪杰望风而至,宾客自环,尝数十人。”
(3).自相问答。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诠赋》:“观夫 荀 结隐语,事数自环; 宋 发巧谈,实始淫丽。”  ——《漢語大詞典》
互 hù《國語辭典》

互 [ hù ]

  1. 彼此、相互。如:「互敬互爱」、「互助合作」、「互通有无」、「互不退让」。
  1. 交错的。《文选·嵇康·琴赋》:「互岭巉岩,岝崿岖崟。」唐·杜甫〈宿花石戍〉诗:「四序本平分,气候何回互。」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