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山疑相慰藉,逐逐笑供玩。

沈周明代〕《自甲浦道太湖四十里见吴香诸山喜而有作

清苕达宜兴,道湖已成算。
仆夫却告难,风浪卒莫玩。
劝我陟山麓,正尔免忧患。
彼此有得失,我臆殊未断。
譬山行见湖,昏昏只浩瀚。
何如行湖中,坐见山秀烂。
仆尚请决筮,得《需》利在彖。
毅然促飞橹,猛进不复懦。
探穴有虎子,履险获奇观。
出浦即会胜,列障拥一岸。
遥思揽吴香,妄意觅仙幔。
群耸西若监,巨浸东罔畔。
天谓湖太淫,设此似按摊。
云涛日冲撞,石趾力抵捍。
输嬴各无能,两垒对楚汉。
我行锋镝间,便以老命判。
山疑相慰藉,逐逐笑供玩。
始有舟楫虞,尽被山破散。
山亦有情状,要我绮语赞。
气聚势则附,形散脉复贯。
远近相衍迤,中自存博换。
虽静有动机,万态纷变乱。
虬龙徐蜿蜒,狮猊悍奔窜。
夷突各不一,大小略相半。
正展芙蓉屏,横亘苍玉案。
晴縠绉日光,莫熨锦绣段。
金庭与玉柱,远弄波影粲。
历眼四十程,续续青不断。
平生诧传闻,信美非谩谰。
修辞聊梗概,归忆庶可按。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疑相慰藉逐逐

山 shān《國語辭典》

山 [ shān ]

  1. 陆地上高起的部分。如:「崇山峻岭」。《左传·襄公二十五年》:「吴师奔,登山以 望,见楚师不继复逐之。」
  2. 坟墓。唐·李华〈含元殿赋〉:「靡迤秦山,陂陀汉陵。」
  3. 姓。如晋代有山涛。
  4. 二一四部首之一。
  1. 山中的。如:「山村」、「山寨」。
疑相 yí xiāng
犹误会或差错。《儿女英雄传》第五回:“公子见那女子这光景,自己也知道这两弔钱又弄疑相了。”  ——《漢語大詞典》
慰藉 wèi jiè
抚慰;安慰。《后汉书·隗嚣传》:“ 光武 素闻其风声,报以殊礼,言称字,用敌国之仪,所以慰藉之良厚。” 宋 范成大 《次韵耿时举苦热》:“荷风拂簟昭苏我,竹月筛窗慰藉君。” 清 顾贞观 《贺新郎·寄吴汉槎宁古塔》词:“行路悠悠谁慰藉,母老家贫子幼。” 王统照 《沉船》:“现在无论谁,只有直接的苦恼,更没有慰藉苦恼的有趣味的东西了。”  ——《漢語大詞典》
逐逐 zhú zhú
奔忙貌;匆忙貌。 唐 胡皓 《奉和圣制送张尚书巡边》:“稜威方逐逐,谈笑坐怡怡。” 宋 范仲淹 《送郧乡尉黄通》诗:“争先尚逐逐,致远贵徐徐。” 清 戴名世 《洪昆霞制义序》:“彼窈窕贞静之女,肯低首敛气,逐逐戚施籧篨之侧乎?” 朱自清 《航船中的文明》:“我因急于来 杭 ,又因年来逐逐于火车轮船之中,也想‘回到’航船里,领略先代生活的异样的趣味。”
急于得利貌。 唐 柳宗元 《送僧浩初序》:“吾病世之逐逐然唯印组为务以相轧也,则舍是其焉从?” 宋 俞文豹 《吹剑四录》:“中人以下,逐逐利欲,使其不知命分之所至,则猖狂妄行,将无所不至矣。” 清 秋瑾 《支那逐魔歌》:“四邻环绕欲逐逐,失权割地无时止。”  ——《漢語大詞典》
笑 xiào《國語辭典》

笑 [ xiào ]

  1. 因欣喜而在臉上露出快樂表情,或發出喜悅的聲音。如:「玩笑」、「嬉笑」、「微笑」。《論語·憲問》:「樂然後笑,人不厭其笑。」
  2. 譏笑、嘲笑。如:「見笑」、「恥笑」。《孟子·梁惠王上》:「以五十步笑百步,則何如?」唐·韓愈〈調張籍〉詩:「蚍蜉撼大樹,可笑不自量。」
  1. 致贈時,希望對方接受的敬辭。如:「笑納」。《水滸傳·第二回》:「特地使小校送些薄禮,酬謝大郎不殺之恩,不要推卻,望乞笑留。」
供 gōng/gòng《國語辭典》

供 [ gōng ]

  1. 给予。如:「提供」、「供应」、「供给」。《文选·潘岳·藉田赋》:「故躬稼以供粢盛,所以致孝也。」《二刻拍案惊奇·卷一四》:「主人辞不得,一日供他两番,而今多了,也供不起了。」
  2. 受审者陈述案情。如:「供认」、「供出」。《聊斋志异·卷八·局诈》:「司马怒,执下廷尉。始供其引见者之姓名。」
  1. 受审者所陈说的案情纪录。如:「口供」、「笔供」、「招供」。《红楼梦·第八四回》:「你说你亲眼见的,怎么今日的供不对?」

供 [ gòng ]

  1. 陈设、放置。《说文解字·人部》:「供,设也。」《汉书·卷七一·疏广传》:「公卿大夫故人邑子设祖道,供张东都门外,送者车数百两,辞决而去。」《警世通言·卷九·李谪仙醉草吓蛮书》:「桌上花瓶内供一枝碧桃花。」
  2. 贡献、奉祀。如:「供佛」。《红楼梦·第五三回》:「咱们哪怕用一万两银子供祖宗,到底不如这个有体面。」
  3. 从事、操持。如:「供职」。宋·陆游〈浣花女〉诗:「江头女儿双髻丫,常随阿母供桑麻。」
  1. 祭品或供奉别人食用的菜肴。如:「果供」、「蜜供」。《晋书·卷三三·何曾传》:「食必尽四方珍异,一日之供以钱二万为限。」《西游记·第一六回》:「那院主献了茶,又安排斋供。」
玩 wán《國語辭典》

玩 [ wàn ]

  1. 用轻忽的态度来对待,多用于文言词。如:「玩世不恭」。《书经·旅獒》:「玩人丧德,玩物丧志。」《国语·吴语》:「大夫种勇而善谋,将还玩吴国于股掌之上,以得其志。」
  2. 欣赏、观赏。如:「赏玩」。《楚辞·屈原·九章·思美人》:「惜吾不及古人兮,吾谁与玩此芳草?」《镜花缘·第七回》:「一日,正值皓月当空,小山同唐敏坐在簷下,玩月谈文。」
  3. 研习。《易经·系辞上》:「是故君子所居而安者,易之序也;所乐而玩者,爻之辞也。」《文选·刘琨·答卢谌》:「损书及诗,备酸辛之苦言,畅经通之远旨。执玩反复,不能释手。」
  1. 可供玩赏的东西。如:「古玩」、「珍玩」、「奇玩」。《国语·楚语下》:「若夫白珩,先王之玩也,何宝之焉?」《红楼梦·第一八回》:「各处监管都交清帐目;各处古董文玩皆已陈设齐备。」

玩 [ wán ]

  1. 游戏、嬉戏。如:「出去玩!」、「每个小孩都玩得非常高兴。」
  2. 把弄东西或做某种游戏。如:「玩皮球」、「玩穚牌」、「玩躲猫猫」、「不要让小孩玩电器,以免发生意外。」
  3. 耍弄、戏弄,多用于口语。如:「玩手腕儿」、「玩弄感情」、「少跟我玩花招!」
  1. 供人玩耍、游戏的。如:「玩具」、「玩偶」。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