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岚气(嵐氣)lán qì
(1).山中雾气。 晋 夏侯湛 《山路吟》:“冒晨朝兮入大谷,道逶迤兮嵐气清。” 唐 岑参 《寄青城龙溪奂道人》诗:“絶顶小兰若,四时嵐气凝。” 元 刘祁 《归潜志》卷十三:“林间残雨滴衣,嵐气烟霏,交走横騖。” 郁达夫 《沉沦》一:“山的周围酝酿成一层朦朦胧胧的岚气,反射出一种紫不紫红不红的颜色来。”
(2).指瘴气。《明史·许贵传》:“ 贵 亦感嵐气,未至 松潘 卒。” ——《漢語大詞典》
(2).指瘴气。《明史·许贵传》:“ 贵 亦感嵐气,未至 松潘 卒。” ——《漢語大詞典》
浮 fú《國語辭典》
浮 [ fú ]
动- 漂在水上或飘在空中。如:「漂浮」、「悬浮」。《诗经·小雅·菁菁》:「泛泛杨舟,载沉载浮。」唐·陈羽〈喜雪上窦相公〉诗:「千门万户雪花浮,点点无声落瓦沟。」
- 显现。如:「浮现」、「脸上浮著微笑。」
- 超过。如:「人浮于事」。《礼记·坊记》:「故君子与其使食浮于人也,宁使人浮于食。」
- 在水上或空中的。如:「富贵于我如浮云」。《文选·左思·吴都赋》:「陵鲤若兽,浮石若桴。」
- 表面的。如:「浮土」、「浮面」。
- 虚而不实的。如:「浮名」、「浮文」。
- 轻佻、不沉著。如:「轻浮」、「心浮气躁」。
浮 [ fóu ]
- (一)之又音。
空 kōng/kòng/kǒng《國語辭典》
空 [ kōng ]
形- 没有东西的。如:「空屋」、「空手而回」、「赤手空拳」。
- 不切实际的。如:「空言」、「空论」。《史记·卷六三·老子韩非传》:「畏累虚、亢桑子之属,皆空语无事实。」
- 广阔、高旷。如:「海阔天空」。《诗经·小雅·白驹》:「皎皎白驹,在彼空谷。」汉·毛亨·传:「空,大也。」
- 徒然、白白的。如:「空想」、「空欢喜一场」。唐·王勃〈滕王阁序〉:「孟尝高洁,空怀报国之情。」宋·岳飞〈满江红·怒发冲冠〉词:「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 只、仅仅。唐·李颀〈古从军行〉:「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桃入汉家。」
- 天、天际。如:「高空」、「晴空」、「星空」、「领空」、「皓月当空」。宋·苏轼〈赤壁赋〉:「舳舻千里,旌旗蔽空。」
- 虚无所有。如:「扑空」、「买空」、「卖空」。唐·白居易〈庐山草堂记〉:「堂西倚北崖右趾,以剖竹架空,引崖上泉。」
- 佛教认为一切事物的现象都有各自的因缘,并无实体的概念。如:「空门」、「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空 [ kòng ]
名- 闲暇时间。如:「拨空」、「没空」、「抽空」。
- 间隙、可乘之机。元·马致远《汉宫秋·第二折》:「不想皇帝亲幸,问出端的,要将我加刑,我得空逃走了。」《喻世明言·卷一·蒋兴哥重会珍珠衫》:「这里婆子捉个空,招著陈大郎一溜溜进门来。」
- 腾出。如:「文章开头须空两格。」、「空出一点时间。」
- 缺乏、短少。如:「亏空」。唐·白居易〈春忆二林寺旧游因寄朗满晦三上人〉诗:「最惭僧社题桥处,十八人名空一人。」
- 尚未利用的,或缺少东西的。如:「空地」、「机舱内空得很。」
潮声(潮声)
唐 沈佺期 乐城白鹤寺 潮声迎法鼓,雨气湿天香。
唐 李嘉祐 送越州辛法曹之任 山色垂趋府,潮声自到门。
唐 刘长卿 至德三年春正月时谬蒙差摄海盐令闻王师收二京因书事寄上浙西节度李侍郎中丞行营五十韵 潮声来万井,山色映孤城。
唐 白居易 池边即事 毡帐胡琴出塞曲,兰塘越棹弄潮声。
唐 李群玉 石头城 长空横海色,断岸落潮声。
宋 范成大 神弦 潮声不平江风急,苍梧冥茫九山立。 ——《骈字类编》
唐 李嘉祐 送越州辛法曹之任 山色垂趋府,潮声自到门。
唐 刘长卿 至德三年春正月时谬蒙差摄海盐令闻王师收二京因书事寄上浙西节度李侍郎中丞行营五十韵 潮声来万井,山色映孤城。
唐 白居易 池边即事 毡帐胡琴出塞曲,兰塘越棹弄潮声。
唐 李群玉 石头城 长空横海色,断岸落潮声。
宋 范成大 神弦 潮声不平江风急,苍梧冥茫九山立。 ——《骈字类编》
带雨(带雨)
唐 杜牧 忆游朱坡四韵 带雨经荷沼,盘烟下竹村。 ——《骈字类编》
名区(名區)míng qū
指有名之地;名胜。 南朝 梁 王屮 《头陀寺碑文》:“惟此名区,禪慧攸託。倚据崇巖,临睨通壑。” 唐 王勃 《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家君作宰,路出名区。童子何知,躬逢胜饯。” 清 赵翼 《游洞庭东西两山》诗:“家乡有名区,垂老乃未到。” ——《漢語大詞典》
自 zì《國語辭典》
自 [ zì ]
名- 起源的地方。如:「其来有自」。清·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履部》:「自,自之通训当为始。」《礼记·中庸》:「知风之自,知微之显,可以入德也。」
- 姓。如明代有自勖。
- 二一四部首之一。
- 己身。如:「自言自语」、「自给自足」、「自以为是」、「各人自扫门前雪,休管 他人瓦上霜。」
- 主动。如:「自觉」、「自愿」。
- 本来。唐·白居易〈嵩阳观夜奏霓裳〉诗:「开元遗曲自凄凉,况近秋天调是商。」
- 自然、当然。如:「自不待言」、「公道自在人心」。《老子·第五七章》:「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红楼梦·第四回》:「姊姊们暮年相见,自不必说悲喜交集,泣笑叙阔一番。」
- 依然。唐·王勃〈滕王阁〉诗:「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 从、由。如:「自古以来」、「自远而近」。《论语·学而》:「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唐·柳宗元〈石渠记〉:「自渴西南行不能百步,得石渠,民桥其上。」
- 如果,表示假设的语气。《左传·成公十六年》:「自非圣人,外宁必有内忧。」
- 虽然。《礼记·檀弓下》:「自吾母而不得吾情,吾恶乎用吾情?」《史记·卷三○·平准书》:「自天子不能具钧驷,而将相或乘牛车。」
说 ( 說 説 ) shuō/shuì/yuè
说 [ shuō ]
◎ 用话劝说别人,使他听从自己的意见:游~。
◎ 古同“悦”。
- 用话来表达意思:~话。~明。演~。解~。
- 介绍:~合(a.从中介绍;b.商议;c.说和。“合”均读轻声)。~媒。
- 言论,主张:学~。著书立~。
- 责备:数~。
- 文体的一种,如韩愈的《师说》。
◎ 用话劝说别人,使他听从自己的意见:游~。
◎ 古同“悦”。
江湘 jiāng xiāng
长江 和 湘江 。也指 长江 和 湘江 流域。《楚辞·九章·涉江》:“哀南夷之莫吾知兮,旦余济乎 江 湘 。” 汉 张衡 《南都赋》:“秽 长沙 之无乐,歷 江 湘 而北征。”《晋书·王鉴传》:“时 杜弢 作逆, 江 湘 流弊, 王敦 不能制,朝廷深以为忧。 鉴 上疏劝帝征之。”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