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泉瀑布奔深涧,昭明翻经曾洗眼。
越山高,越水长,越天万里吞南荒。绝峤东西开两目,中天日月悬睛光。
照破鸿蒙视太古,转盼中原一抔土。云霞明灭映天台,岩壑轩翔压天姥。
洞中仙鼠飞白鸦,玉芝茁茁森于麻。流泉瀑布奔深涧,昭明翻经曾洗眼。
唐代琼宫结构存,汉皇龙简精灵远。灏气微茫上太清,山麓下接临安城。
临安之城大如斗,不意近入李君手。峰影澄明落泮池,支颐爽气当窗牖。
龙飞凤舞古记之,片毡携去休攒眉。勿论桃李待时雨,喜得烟景迎新诗。
君来已贵长安纸,君去佳名满人耳。洒笔振衣第一峰,可念同盟者诸子。
君不见马融帐,非虚设,郑虔妙技称三绝。丈夫垂名动万年,此心肯向傍人说。
青袍黄绶且夷犹,白雪阳春若与俦。知君双目如天目,一笑山空水自流。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流泉 liú quán
(1).流动的泉水。《诗·大雅·公刘》:“相其阴阳,观其流泉。” 宋 周密 《齐东野语·潘庭坚王实之》:“ 庭坚 被酒豪甚,竟脱巾髽髻,裸立流泉之衝,且高唱《濯缨》之章。” 碧野 《雪路云程》:“这石潭是由群山上的雪水流泉汇成的。”
(2).古代钱币名。泛指钱币。《隋书·刑法志》:“公平难遇其人,流泉易启其齿。” ——《漢語大詞典》
(2).古代钱币名。泛指钱币。《隋书·刑法志》:“公平难遇其人,流泉易启其齿。” ——《漢語大詞典》
瀑布 pù bù
从悬崖或河床纵断面陡坡处倾泻下的水流。远看如挂着的白布。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漯水》:“瀑布飞梁,悬河注壑,漰湍十许丈。” 宋 苏轼 《舟中听大人弹琴》诗:“风松瀑布已清絶,更爱玉珮声琅璫。”《水浒传》第一回:“瀑布斜飞,藤萝倒掛。” 魏巍 《东方》第四部第十一章:“霍然,一个炮弹落在近处,激起的水柱像瀑布一般劈头盖脸地打下来,灌到人们的脖子里。” ——《漢語大詞典》
奔 bēn/bèn《國語辭典》
奔 [ bēn ]
动- 急走。如:「狂奔」、「奔跑」、「奔驰」。《诗经·周颂·清庙》:「骏奔走在庙,不显不承,无射于人斯。」
- 赶赴、赴投。如:「疲于奔命」。《左传·襄公十五年》:「郑公孙夏,如晋奔丧,子𫊸送葬。」
- 逃走、逃亡。如:「林冲夜奔」。《左传·隐公元年》:「五月辛丑,大叔出奔共。」《文选·李康·运命论》:「卒散于阵,民奔于邑,城池无藩篱之固,山川无沟阜之势。」
- 女子不按礼教规定,而与男子私自结合。如:「私奔」。《诗经·王风·大车》:「岂不尔思,畏子不奔。」《史记·卷一一七·司马相如传》:「文君夜亡奔相如,相如乃与驰归成都。」
- 快走的、急驰的。如:「奔瀑」。《文选·枚乘·七发》:「诚奋厥武,如振如怒,沌沌浑浑,状如奔马。」唐·魏征〈论时政疏〉:「载舟覆舟,所宜深慎。奔车朽索,其可忽乎?」
- 姓。如五代时后晋有奔洪进。
奔 [ bèn ]
动- 直往、投向。如:「各奔前程」、「投奔自由」、「直奔目的地」。《红楼梦·第四回》:「薛蟠见母亲如此说,情知扭不过的,只得吩咐人夫;一路奔荣国府来。」
- 年龄接近于……。《红楼梦·第七六回》:「我们虽然年轻,已经是十来年的夫妻,也奔四十岁的人了。」
深涧 shēn jiàn
两山中间很深的水。例如:高山深涧。 ——《漢語大詞典》
昭明 zhāo míng
(1).显明;显著。《书·尧典》:“百姓昭明,协和万邦。” 孔 传:“昭亦明也。” 宋 司马光 《〈吕献可章奏集〉序》:“君子之讥著之策书而昭明,垂之百世而不泯。” 明 张居正 《翰林院读书说》:“廼今圣化昭明,观人文以化成天下。”
(2).使显明。《国语·周语下》:“夫礼之立成者为飫,昭明大节而已。” 汉 班固 《典引》:“臣固常伏刻诵圣论,昭明好恶,不遗微细。”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睢水》:“乃共勒嘉石,昭明芳烈。”
(3).光明。《诗·大雅·既醉》:“君子万年,介尔昭明。” 高亨 注:“昭明,光明也。”《韩诗外传》卷三:“故天不变经,地不易形,日月昭明,列宿有常。” 明 吴承恩 《〈淮郡文献志〉后序》:“又何以对古开来,博大昭明,若斯也哉。”
(4).指炎神。《楚辞·王褒〈九怀·昭世〉》:“使 祝融 兮先行,令 昭明 兮开门。” 王逸 注:“炎神前驱。”
(5).星名。《史记·天官书》:“昭明星,大而白,无角,乍上乍下。” 司马贞 索隐:“《释名》为笔星,气有一枝,末鋭似笔。”
(6).古宫殿名。 三国 吴 孙晧 于 甘露 二年建。故址在今 江苏省 南京市 。《三国志·吴志·孙晧传》“夏六月,起 显明宫 ” 裴松之 注引 晋 无名氏《太康三年地记》:“ 昭明宫 方五百丈, 晧 所作也。避 晋 讳,故曰 显明 。”
(7).人名。相传为上古 玄王 契 的儿子, 商 成汤 的祖先。见《荀子·成相》。
(8).人名。 夏 禹 之臣。相传与 伯封叔 作衍历。见 宋 罗泌 《路史·后纪十二·夏后氏》。
(9). 南朝 梁武帝 长子 萧统 的谥号。曾召集文士编撰《文选》三十卷,辑录 秦 汉 以来诗文,为我国现存最早的诗文总集。参阅《梁书·昭明太子统传》。 ——《漢語大詞典》
(2).使显明。《国语·周语下》:“夫礼之立成者为飫,昭明大节而已。” 汉 班固 《典引》:“臣固常伏刻诵圣论,昭明好恶,不遗微细。”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睢水》:“乃共勒嘉石,昭明芳烈。”
(3).光明。《诗·大雅·既醉》:“君子万年,介尔昭明。” 高亨 注:“昭明,光明也。”《韩诗外传》卷三:“故天不变经,地不易形,日月昭明,列宿有常。” 明 吴承恩 《〈淮郡文献志〉后序》:“又何以对古开来,博大昭明,若斯也哉。”
(4).指炎神。《楚辞·王褒〈九怀·昭世〉》:“使 祝融 兮先行,令 昭明 兮开门。” 王逸 注:“炎神前驱。”
(5).星名。《史记·天官书》:“昭明星,大而白,无角,乍上乍下。” 司马贞 索隐:“《释名》为笔星,气有一枝,末鋭似笔。”
(6).古宫殿名。 三国 吴 孙晧 于 甘露 二年建。故址在今 江苏省 南京市 。《三国志·吴志·孙晧传》“夏六月,起 显明宫 ” 裴松之 注引 晋 无名氏《太康三年地记》:“ 昭明宫 方五百丈, 晧 所作也。避 晋 讳,故曰 显明 。”
(7).人名。相传为上古 玄王 契 的儿子, 商 成汤 的祖先。见《荀子·成相》。
(8).人名。 夏 禹 之臣。相传与 伯封叔 作衍历。见 宋 罗泌 《路史·后纪十二·夏后氏》。
(9). 南朝 梁武帝 长子 萧统 的谥号。曾召集文士编撰《文选》三十卷,辑录 秦 汉 以来诗文,为我国现存最早的诗文总集。参阅《梁书·昭明太子统传》。 ——《漢語大詞典》
翻经(翻經,繙經)fān jīng
(1).指翻译佛经。 隋 杜宝 《大业杂记》:“门南 洛水 有 翊津桥 ,通翻经道场。” 唐 温庭筠 《访知玄上人遇暴经因有赠》诗:“ 客儿 自有翻经处,江上秋来蕙草荒。”按, 客儿 , 谢灵运 小字。
繙經:1.犹读经。 清 徐增 《送中洲大师往庐山》诗:“繙经悟空假,缮性了真妄。” 清 唐孙华 《长椿寺拜瞻明慈圣李太后御容恭赋四十韵》:“繙经梵夹字,爇鼎水沉烟。”
(2).台名。在今 江西省 临川市 。 南朝 宋 谢灵运 为 临川 内史,于府治南 宝应寺 翻《涅槃经》,因凿池为台,植白莲池中,名其台曰 翻经台 。 唐 颜真卿 有《抚州宝应寺翻经臺记》。 ——《漢語大詞典》
繙經:1.犹读经。 清 徐增 《送中洲大师往庐山》诗:“繙经悟空假,缮性了真妄。” 清 唐孙华 《长椿寺拜瞻明慈圣李太后御容恭赋四十韵》:“繙经梵夹字,爇鼎水沉烟。”
(2).台名。在今 江西省 临川市 。 南朝 宋 谢灵运 为 临川 内史,于府治南 宝应寺 翻《涅槃经》,因凿池为台,植白莲池中,名其台曰 翻经台 。 唐 颜真卿 有《抚州宝应寺翻经臺记》。 ——《漢語大詞典》
曾 zēng/céng《國語辭典》
曾 [ zēng ]
副- 乃、竟然。《论语·为政》:「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 尚且。《列子·汤问》:「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
- 重叠的,中间隔两代亲属关系的。如:「曾祖父」、「曾孙」。
- 加多。《孟子·告子下》:「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同「增 」。
- 姓。如春秋时鲁国有曾参。
曾 [ céng ]
副- 尝、已经。表示行为、动作已经发生、进行过。如:「似曾相识」。《公羊传·闵公元年》:「庄公存之时,乐曾淫于宫中。」《史记·卷一○一·爰盎鼌错传》:「梁王以此怨盎,曾使人刺盎。」
- 重叠的、一重一重的。唐·杜甫〈成都府〉诗:「曾城填华屋,季冬树木苍。」通「层」。
- 深。《文选·郭璞·江赋》:「若乃曾潭之府,灵湖之渊,澄澹汪洸,㲿滉渊泫。」
洗眼 xǐ yǎn
(1).犹拭目。谓仔细看。 唐 杜甫 《赠王二十四侍御契四十韵》:“洗眼看轻薄,虚怀任屈伸。” 宋 梅尧臣 《河南受代前一日希深示诗》诗:“洗眼看旧书,怡然忘宇内。” 清 潘耒 《汴河行为方中丞欧馀作》诗:“且为公歌 汴河 诗,洗眼坐待河清好。”
(2).谓观赏秀美的景色。 宋 苏轼 《九日寻臻闍黎遂泛小舟至勤师院》诗之二:“笙歌丛里抽身出,云水光中洗眼来。” ——《漢語大詞典》
(2).谓观赏秀美的景色。 宋 苏轼 《九日寻臻闍黎遂泛小舟至勤师院》诗之二:“笙歌丛里抽身出,云水光中洗眼来。”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