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一望 yī wàng
(1).眺望一下;看一下。 南朝 梁 王僧孺 《落日登高》诗:“凭高且一望,目极不能捨。” 宋 孙光宪 《浣溪沙》词:“蓼岸风多橘柚香, 江 边一望 楚 天长。”《西游记》第三六回:“佇立草坡,一望并无客旅。”《儿女英雄传》第五回:“隔墙一望,里面塔影冲霄,松声满耳,香烟冷落,殿宇荒凉。”
(2).指目力所及的距离。亦泛指较近的距离。 元 王实甫 《丽春堂》第一折:“则见贝闕蓬壶一望中。”《三国演义》第四九回:“ 武昌 一望之地,最为紧要。”《西游记》第九三回:“我这寺一望之前,乃是 舍卫国 。” ——《漢語大詞典》
(2).指目力所及的距离。亦泛指较近的距离。 元 王实甫 《丽春堂》第一折:“则见贝闕蓬壶一望中。”《三国演义》第四九回:“ 武昌 一望之地,最为紧要。”《西游记》第九三回:“我这寺一望之前,乃是 舍卫国 。” ——《漢語大詞典》
斜阳(斜陽)xié yáng
傍晚西斜的太阳。 唐 赵嘏 《东望》诗:“斜阳映阁山当寺,微緑含风树满川。” 元 彭芳远 《满江红》词:“牛背斜阳添别恨,鸞胶秋月续琴心。” 清 黄遵宪 《养疴杂诗》:“竹外斜阳半灭明,捲帘欹枕看新晴。” 艾芜 《人生哲学的一课》:“ 昆明 这都市,罩着淡黄的斜阳。” ——《漢語大詞典》
起 qǐ《國語辭典》
起 [ qǐ ]
动- 站立、坐起。如:「起立」、「起来」。《礼记·曲礼上》:「请业则起,请益则起。」唐·白居易〈与元微之书〉:「垂死病中惊坐起,暗风吹雨入寒窗。」
- 起床、离开床铺。如:「早睡早起」。《孟子·尽心上》:「鸡鸣而起,孳孳为善者,舜之徒也。」《礼记·内则》:「孺子蚤寝晏起,唯所欲食无时。」
- 始、开始。如:「起迄」、「起笔」、「从今起」、「万事起头难」。《汉书·卷一○○·叙传下》:「以述《汉书》,起元高祖。」
- 发动、产生。如:「起疑」、「起风」、「肃然起敬」。《吕氏春秋·贵直论·直谏》:「百邪悉起。」汉·高祖〈大风歌〉:「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
- 复苏、痊愈、好转。如:「起死回生」、「一病不起」。《国语·吴语》:「君王之于越也,繄起死人而肉白骨也。」《后汉书·卷三五·郑玄传》:「玄乃发墨守,针膏肓,起癈疾。」
- 取出。如:「起货」、「起赃」、「起出凶刀一把。」
- 出仕、举用。如:「起用」、「东山再起」。《战国策·秦策二》:「召公孙显于韩,起樗里子于国。」宋·辛弃疾〈水龙吟·老来曾识渊明〉词:「甚东山何事,当时也道,为苍生起。」
- 拟订。如:「起草章程」、「起个大纲」。
- 出身。《汉书·卷三九·萧何曹参传·赞曰》:「萧何、曹参皆起秦刀笔吏,当时录录未有奇节。」
- 建筑、建立。如:「白手起家」、「平地起高楼」。《三国志·卷四七·吴书·吴主权传》:「治城郭,起谯楼。」
- 诗文首句、首联或首段。《通俗编·文学引范德机·诗法》:「作诗有四法,起要平直,承宜舂容,转要变化,合要渊永。」
- 量词:➊ 计算分批的人的单位。相当于「群」。如:「店里来了两起客人。」《红楼梦·第四四回》:「且平儿又是个极聪明极清俊的上等女孩儿,比不得那起俗蠢拙物。」➋ 计算事件发生的单位。如:「高速公路上发生了数起连环车祸。」、「警方最近侦破了一起掳人勒索案。」
- 置于动词之后,表示及、到的意思。如:「想起往事,真是不胜感慨!」、「只要谈起女友,他便眉开眼笑。」
- 置于动词之后,表示足够或不够的意思。如:「经得起现实的考验。」、「承受不起舆论压力。」
暮烟(暮煙)mù yān
亦作“墓烟”。 傍晚的烟霭。 南朝 梁 何逊 《慈姥矶》诗:“暮烟起遥岸,斜日照安流。” 唐 王昌龄 《留别郭八》诗:“长亭驻马未能前,井邑苍茫含暮烟。” 前蜀 韦庄 《夜景》诗:“谁家一笛吹残暑,何处双砧擣暮烟。” 清 沈复 《浮生六记·坎坷记愁》:“至 靖 ,暮烟四合矣。” ——《漢語大詞典》
荒 huāng《國語辭典》
荒 [ huāng ]
动- 废弃。如:「荒废」、「荒芜」。《说文解字·艸部》:「荒,芜也。」汉·桓宽《盐铁论·本议》:「国有沃野之饶而民不足于食者,工商盛而本业荒也。」唐·韩愈〈进学解〉:「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 沉溺。如:「荒淫」。《金史·卷七○·撒改传》:「辽主荒于游畋,政事怠废。」
- 扩大。《诗经·周颂·天作》:「天作高山,大王荒之。」《列子·杨朱》:「禹纂业事雠,惟荒土功。」
- 惊慌、忙乱。唐·卢藏用〈陈子昂别传〉:「(段简)将欲害之,子昂荒惧,使家人纳钱二十万。」《刘知远诸宫调·第二》:「知远听得道,好惊荒,别了三翁,急出祠堂。」通「慌」。
- 还未开垦的田地。如:「垦荒」。晋·陶渊明〈归园田居〉诗五首之一:「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晋书·卷九○·良吏传·王宏传》:「督劝开荒五千余顷,而熟田常课顷亩不减。」
- 边远的地方。如:「八荒九垓」。《楚辞·屈原·离骚》:「忽反顾以游目兮,将往观乎四荒。」《三国演义·第九一回》:「我奉王命,问罪遐荒。」
- 凶年,农作物歉收的日子。如:「救荒」、「逃荒」、「饥荒」。清·魏源〈吴农备荒议上〉:「救荒不如备荒,备荒莫如急农时。」
- 事物严重缺乏的情况。如:「水荒」、「屋荒」、「师资荒」。
- 破烂废弃的物品。如:「收荒」、「拾荒」。
- 空旷冷清、偏僻。如:「荒凉」、「荒郊野外」。唐·吴融〈野庙〉诗:「古原荒庙揜莓苔,何处喧喧鼓笛来。」
- 不合情理的、不实在的。如:「荒诞」、「荒谬」、「荒唐」。《红楼梦·第一○○回》:「前两天还听见一个荒信,说是南边的公当铺也因为折了本儿收了。」
亭 tíng《國語辭典》
亭 [ tíng ]
名- 秦汉时的地方治安机构。《史记·卷一○九·李将军传》:「尝夜从一骑出,从人田间饮,还至霸陵亭,霸陵尉醉,呵止广。」
- 古代建在路旁的公家房舍,以便旅客投宿休息。唐·李白〈菩萨蛮·平林漠漠烟如织〉词:「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
- 守望敌情的处所。三国魏·王粲〈七哀诗〉三首之三:「登城望亭燧,翩翩飞戍旗。」
- 有顶无墙,供人憩息、观赏的建筑物,多筑在花园或路旁。如:「凉亭」、「茅亭」。宋·欧阳修〈醉翁亭记〉:「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 一种供办公或营业使用的小型房子。如:「票亭」、「邮亭」、「电话亭」。
余址(餘址)yú zhǐ
残留的基址;遗址。《文选·潘岳〈西征赋〉》:“擢百寻之层观,今数仞之餘址。” 吕延济 注:“ 豫章观 其高百寻,至今倾坏,只有数仞餘址也。” 唐 张九龄 《登古阳云台》诗:“ 楚国 兹故都, 兰臺 有餘址。” ——《漢語大詞典》
草 cǎo《國語辭典》
草 [ cǎo ]
名- 草本植物的总称。如:「草木」、「花草」、「碧草如茵」。唐·柳宗元〈段太尉逸事状〉:「是岁大旱,野无草。」
- 田野、荒野。如:「草泽」。《商君书·垦令》:「农不败而有余日,则草必垦矣。」
- 一种书法字体。如:「狂草」、「行草」。
- 底稿、文稿。如:「起草」、「拟草」。
- 姓。如汉代有草中。
- 马虎、粗率、不细腻。如:「潦草」。
- 初步的、尚未决定的。如:「草案」、「草图」、「草约」。
- 用草编成的。如:「草席」、「草绳」、「草履」。
- 用草搭盖的。如:「草棚」、「草房」、「草庵」。
- 起稿、拟订。《汉书·卷三○·艺文志》:「萧何草律,亦著其法。」《晋书·卷八三·江逌传》:「冀以免咎,使太常博士草其制。」
- 草写。清·郑板桥〈清季野闻〉:「板桥却之不得,亦草『难得糊涂』,付之。」
- 草率。如:「草草了事」。清·孔尚任《桃花扇·第六出》:「草办妆奁,粗陈筵席。」
连天(連天)lián tiān
(1).满天。《后汉书·光武帝纪上》:“旗帜蔽野,埃尘连天。” 唐 韩愈 《李花》诗之二:“谁将平地万堆雪,翦刻作此连天花。” 宋 朱敦儒 《十二时》词:“连云衰草,连天晚照,连山红叶。”
(2).与天际相连。 唐 李白 《梦游天姥吟留别》:“ 天姥 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 赤城 。” 唐 胡权 《济川用舟楫》诗:“渺渺水连天,归程想几千。” 宋 方岳 《湖上》诗:“连天芳草晚萋萋,蹀躞花边马不嘶。” 毛泽东 《答友人》诗:“ 洞庭 波涌连天雪, 长岛 人歌动地诗。”
(3).连日。 唐 杜甫 《三川观水涨二十韵》:“北上惟土山,连天走穷谷。” 清 厉鹗 《首春连雨兼旬借阅谷林新购宋椠僧智圆〈闲居编〉用前韵》:“春来懊恼连天雨,开落梅花溼翠閒。” 汪曾祺 《晚饭花集·故乡人》:“果然,连天暴雨,一夜西风, 运河 决了口。”
(4).表示接连不断或程度强烈。《二刻拍案惊奇》卷三一:“别人家欢呼畅饮,爆竹连天。”《天雨花》第十五回:“喊杀连天。” 吕红文 等《难忘的顾客》:“我冒火连天,还是镇不住台子。” ——《漢語大詞典》
(2).与天际相连。 唐 李白 《梦游天姥吟留别》:“ 天姥 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 赤城 。” 唐 胡权 《济川用舟楫》诗:“渺渺水连天,归程想几千。” 宋 方岳 《湖上》诗:“连天芳草晚萋萋,蹀躞花边马不嘶。” 毛泽东 《答友人》诗:“ 洞庭 波涌连天雪, 长岛 人歌动地诗。”
(3).连日。 唐 杜甫 《三川观水涨二十韵》:“北上惟土山,连天走穷谷。” 清 厉鹗 《首春连雨兼旬借阅谷林新购宋椠僧智圆〈闲居编〉用前韵》:“春来懊恼连天雨,开落梅花溼翠閒。” 汪曾祺 《晚饭花集·故乡人》:“果然,连天暴雨,一夜西风, 运河 决了口。”
(4).表示接连不断或程度强烈。《二刻拍案惊奇》卷三一:“别人家欢呼畅饮,爆竹连天。”《天雨花》第十五回:“喊杀连天。” 吕红文 等《难忘的顾客》:“我冒火连天,还是镇不住台子。”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