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雨帘栊,扫花台榭,处处寻思遍。
李慎溶〔清代〕《念奴娇 寄杭州蕙愉大姑》
故园秋暮,怅光阴别后,风梭过眼。欲把离愁传尺素,争奈银笺嫌短。
听雨帘栊,扫花台榭,处处寻思遍。回头欢境,算来空付微叹。
多少胜迹前朝,香车画楫,尘影如潮满。明月江山曾入梦,却被箫声吹断。
遮莫年来,镜中云鬓,湖柳丝偷换。新游须记,酒痕襟上休浣。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听雨(听雨)
苏轼辛丑十一月十九日既与子由别于郑州西门之外马上赋诗一篇寄之诗寒灯相对记畴昔夜雨何时听萧瑟注韦应物诗那知风雨夜复此对床眠子由与先生在怀远驿尝读韦诗至此句恻然感之乃相约早退共为闲居之乐其后子由与先生彭城相会作二小诗其一曰逍遥堂后千寻木长送中宵风雨声误喜对床寻旧约不知漂泊在彭城至先生在束府雨中作示子由诗有曰对床定悠悠夜雨今萧瑟盖皆感叹追旧之言也 ——《分类字锦》
帘栊(簾櫳)lián lóng
(1).亦作“ 帘笼 ”。窗帘和窗牖。也泛指门窗的帘子。 南朝 梁 江淹 《杂体诗·效张华〈离情〉》:“秋月映帘笼,悬光入丹墀。” 宋 史达祖 《惜黄花·定兴道中》词:“独自捲帘櫳,谁为开尊俎!恨不得御风归去。” 明 徐元 《八义记·宴赏元宵》:“开宫扇,起帘櫳,满堂笑语与民同。” 陈毅 《游阳朔》诗:“竹林茅舍时出现,后有飞瀑透帘櫳。”
(2).指闺阁。 唐 李昂 《赋戚夫人楚舞歌》:“ 汉王 此地因征战,未出帘櫳人已荐。” 清 吴伟业 《西田招隐》诗之二:“曲处通帘櫳,茶香具含蓄。” ——《漢語大詞典》
(2).指闺阁。 唐 李昂 《赋戚夫人楚舞歌》:“ 汉王 此地因征战,未出帘櫳人已荐。” 清 吴伟业 《西田招隐》诗之二:“曲处通帘櫳,茶香具含蓄。” ——《漢語大詞典》
扫花(扫花)
杜牧惜春诗怅望送春杯慇勤扫花帚
张适诗鹤避扫花童 ——《分类字锦》
张适诗鹤避扫花童 ——《分类字锦》
台榭(臺榭)tái xiè
台和榭。亦泛指楼台等建筑物。《书·泰誓上》:“惟宫室臺榭,陂池侈服,以残害于尔万姓。” 孔颖达 疏引 李巡 曰:“臺,积土为之,所以观望也。臺上有屋谓之榭。” 唐 杜甫 《滕王亭子》诗:“君王臺榭枕 巴山 ,万丈丹梯尚可攀。”《红楼梦》第一○二回:“那日, 尤氏 过来送 探春 起身……觉得凄凉满目,臺榭依然,女墙一带都种作园地一般,心中悵然如有所失。” ——《漢語大詞典》
处处(處處)chǔ chù
定居,安居。《诗·大雅·公刘》:“京师之野,于时处处,于时庐旅。” 郑玄 笺:“京地乃众民所宜居之野也,於是处其当处者,庐舍其宾旅。” 朱熹 集传:“处处,居室也。”
各处;每个方面。《汉书·游侠传·原涉》:“自 哀 平 间,郡国处处有豪桀,然莫足数。” 宋 苏轼 《残腊独出》诗之一:“处处野梅开,家家腊酒香。”《儿女英雄传》第二七回:“这毛病人人易犯,处处皆同。” 郁达夫 《过去》:“老二的活泼,在她的行动、言语、嬉笑上,处处都在表现。” ——《漢語大詞典》
各处;每个方面。《汉书·游侠传·原涉》:“自 哀 平 间,郡国处处有豪桀,然莫足数。” 宋 苏轼 《残腊独出》诗之一:“处处野梅开,家家腊酒香。”《儿女英雄传》第二七回:“这毛病人人易犯,处处皆同。” 郁达夫 《过去》:“老二的活泼,在她的行动、言语、嬉笑上,处处都在表现。” ——《漢語大詞典》
寻思(尋思)xín sī
思索;考虑。《后汉书·循吏传·刘矩》:“民有争讼, 矩 常引之於前,提耳训告,以为忿恚可忍,县官不可入,使归寻思。讼者感之,輒各罢去。” 唐 白居易 《南池早春有怀》诗:“倚棹忽寻思,去年池上伴。”《三国志平话》卷上:“ 仲相 低头寻思半晌,终不晓其意。”《古今小说·羊角哀舍命全交》:“ 角哀 寻思:‘我若久恋,亦冻死矣;死后谁葬吾兄?’”《醒世姻缘传》第十八回:“ 晁大舍 道:‘这是什么小事情么?可也容人慢慢的寻思。’” 老舍 《骆驼祥子》十六:“﹝ 祥子 ﹞一边走着一边寻思,莫非人和厂倒出去了?” ——《漢語大詞典》
遍 biàn《國語辭典》
遍 [ biàn ]
读音 形- 全部、整个。形容到处都是。如:「遍体鳞伤」、「哀鸿遍野」、「满山遍野」。宋·张俞〈蚕妇师〉:「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明·汤显祖《牡丹亭·第七出》:「梦回莺啭,乱煞年光遍。」
- 没有一处遗漏的。如:「遍布」、「遍历」、「红遍东南亚」。唐·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诗:「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宋·辛弃疾〈水龙吟·楚天千里清秋〉词:「把吴钩看了,栏干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 布满。如:「朋友遍天下」。
- 量词。计算动作头尾经历的单位。唐·韩愈〈张中丞传后叙〉:「巡曰:『吾于书读不过三遍,终身不忘也。』」
遍 [ piàn ]
语音- (一)之语音。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