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光凝翠,云色含秋。
罗万杰〔明代〕《舟过南康遥望匡庐诸山歌》
客心渺兮夷犹,迟落日兮扁舟。临长江兮极目,抚迟景兮淹留。
薰风徐至,疏雨乍收。山光凝翠,云色含秋。伴众鸟兮孤渚,俯夕阳兮中流。
波婉转兮汎汎,帆容与兮悠悠。怅离魂兮飘飖,更低徊而增忧。
望匡庐之恍惚,欲往从以末由。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山光 shān guāng
山的景色。 南朝 梁 沈约 《泛永康江》诗:“山光浮水至,春色犯寒来。” 唐 岑参 《郡斋平望江山》诗:“山光围一郡,江月照千家。” ——《漢語大詞典》
凝 níng《國語辭典》
凝 [ níng ]
动- 液体结成固体或气体变成液体。如:「凝结」。《易经·坤卦·象曰》:「履霜坚冰,阴始凝也。」唐·岑参〈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诗:「幕中草檄砚水凝。」
- 聚集、凝集。如:「凝聚」。唐·王勃〈滕王阁序〉:「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宋·欧阳修〈渔家傲·九月霜秋秋已尽〉词:「云欲凝,雁来应有吾乡信。」
- 成、形成。《书经·皋陶谟》:「抚于五辰,庶几其凝。」汉·孔安国·传:「凝,成也。」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原道》:「龙凤以藻绘呈瑞,虎豹以炳蔚凝姿。」
- 巩固。《荀子·议兵》:「兼并易能也,唯坚凝之难焉。」
- 止、停。唐·孙处玄〈句〉诗:「日侧南涧幽,风凝北林暮。」宋·卢祖皋〈望江南·疏雨过〉词:「因看胡蝶著双飞,凝扇立多时。」
- 注意力专注或集中。如:「凝思」、「凝望」。唐·白居易〈霓裳羽衣歌〉:「当时乍见惊心目,凝视谛听殊未足。」
- 徐缓。《文选·谢朓·鼓吹曲》:「凝笳翼高盖,叠鼓送华辀。」唐·白居易〈长恨歌〉:「缓歌谩舞凝丝竹,尽日君王看不足。」
- 盛美、华丽。唐·韩愈〈幽怀〉诗:「凝妆耀洲渚,繁吹荡人心。」
- 肃重、庄严。《淮南子·兵略》:「湫漻如秋,典凝如冬。」《新唐书·卷一二四·宋璟传》:「璟风度凝远,人莫涯其量。
翠 cuì《國語辭典》
翠 [ cuì ]
名- 翠鸟的简称。《文选·左思·蜀都赋》:「孔翠群翔,犀象竞驰。」
- 绿色的玉。参见「[[翡翠]]」条。如:「珠翠」。《文选·曹植·洛神赋》:「戴金翠之首饰,缀明珠以耀驱。」
- 古代妇女用来画眉的深青色颜料。唐·温庭筠〈更漏子·玉炉香〉词:「眉翠薄,鬓云残,夜长衾枕寒。」
- 比喻美女、妓女。如:「倚翠偎红」、「翠绕珠围」。
- 姓。如汉代有翠鸳鸯。
- 用翠羽装饰的。如:「翠衾」、「翠旌」。《文选·司马相如·子虚赋》:「张翠帷,建羽盖。」
- 青绿色的。如:「翠柏」、「翠楼」、「草木苍翠」。
云色(云色)
唐 武三思 奉和宴小山池赋得溪字应制 年光开碧沼,云色敛青溪。
唐 张说 杂曲歌辞 其二 舞马千秋万岁乐府词 影弄日华相照耀,喷含云色且徘徊。
唐 卢纶 冬日登城楼有怀因赠程腾 风声肃肃雁飞绝,云色茫茫欲成雪。
唐 元稹 酬乐天东南行诗一百韵 白麻云色腻,墨诏电光粗。
唐 唐彦谦 无题十首 其十 云色鲛绡拭泪颜,一帘春雨杏花寒。 ——《骈字类编》
唐 张说 杂曲歌辞 其二 舞马千秋万岁乐府词 影弄日华相照耀,喷含云色且徘徊。
唐 卢纶 冬日登城楼有怀因赠程腾 风声肃肃雁飞绝,云色茫茫欲成雪。
唐 元稹 酬乐天东南行诗一百韵 白麻云色腻,墨诏电光粗。
唐 唐彦谦 无题十首 其十 云色鲛绡拭泪颜,一帘春雨杏花寒。 ——《骈字类编》
含秋
李中诗蓼花蘋穗正含秋 ——《分类字锦》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