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愧我诗才劣韩杜,长篇险语急难就。

薛瑄明代〕《骢马行春歌为陈侍御赋

五百启运天地清,群贤奋翼风云生。九重治理达远迩,王度实藉执法明。

同年才子青云客,意气昂昂超等列。孤松耸壑见高标,一鹗横空叹奇绝。

今年持节辞金台,青骢蹀躞万里来。乃知霜雪达阳气,马蹄到处山花开。

邂逅沅阳话畴昔,昔曾联步趋文石。豸冠已觉凝秋霜,绣服还应绚朝日。

沅阳宪署情何多,连床对榻同吟哦。吟哦未已欲将别,索我骢马行春歌。

愧我诗才劣韩杜,长篇险语急难就。强操纸笔为君题,挂一何止于万漏。

骢马骢马登周行,揽辔直拟清四方。发奸凛凛息豺虎,洗窟蔼若回春阳。

古来豪俊皆如此,陈言雅欲追芳趾。相将努力笃忠勤,图取英声耀青史。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诗才韩杜长篇险语急难

愧 kuì/chŏu《國語辭典》

愧 [ kuì ]

  1. 因理虧或做錯事,而感到難為情。如:「慚愧」、「愧不敢當」。唐·杜甫〈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詩:「所愧為人父,無食致夭折。」明·宋濂〈秦士錄〉:「兩生素負多才藝,聞弼言,大愧,下樓足不得成步。」
  2. 辱人而使之感到羞慚。《禮記·表記》:「是故君子不以其所能者病人,不以人之所不能者愧人。」《後漢書·卷二四·馬援傳》:「季孟嘗折愧子陽而不受其爵。」
  3. 辜負、對不起。清·方苞〈左忠毅公軼事〉:「吾上恐負朝廷,下恐愧吾師也。」
  1. 羞慚。如:「面有愧色」。
我 wǒ《國語辭典》

我 [ ​wǒ ]

語音
  1. 自稱。《易經·中孚卦·九二》:「我有好爵,吾與爾靡之。」《詩經·小雅·采薇》:「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
  2. 自稱己方。《左傳·莊公十年》:「春,齊師伐我。」《漢書·卷五四·李廣傳》:「我軍雖煩擾,虜亦不得犯我。」
  1. 表示親切之意的語詞。《論語·述而》:「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竊比於我老彭。」漢·曹操〈步出夏門行〉:「經過至我碣石,心惆悵我東海。」
  1. 私心、私意。如:「大公無我」。《論語·子罕》:「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2. 姓。如戰國時有我子。

我 [ ​ě ]

讀音
  1. (一)​之讀音。
诗才(詩才)shī cái
做诗的才情。 宋 梅尧臣 《送梵才吉上人归天台》诗:“城霞与琪树,璨璨助诗才。” 元 武汉臣 《玉壶春》第三折:“便小生也土培了砚臺,揪撇下诗才。” 清 袁枚 《随园诗话补遗》卷十:“弟 香亭 诗才清婉。”  ——《漢語大詞典》
劣 liè《國語辭典》

劣 [ liè ]

  1. 坏、不好。如:「劣等」、「劣势」、「优劣」、「土豪劣绅」。
  2. 少。《三国志·卷六一·吴书·陆凯传》:「臣暗于大理,文不及义,智慧浅劣。」
  3. 虚弱。三国魏·曹植〈辩道论〉:「寿命长短,骨体强劣,各有人焉。」
  1. 仅、恰好。《宋书·卷四五·刘怀慎传》:「德愿善御车,尝立两柱,使其中劣通车轴,……打牛奔从柱间直过。」
韩杜(韓杜)hán dù
唐 代古文家 韩愈 和诗人 杜甫 的并称。 清 伤时子 《苍鹰击·好逑》:“ 马 班 良史, 渊 云 赋手, 韩 杜 诗文不朽。”  ——《漢語大詞典》
长篇(長篇)cháng piān
长的篇幅。多指诗文或议论。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才略》:“ 曹攄 清靡于长篇, 季鹰 辨切于短韵。” 宋 苏轼 《次韵孙莘老斗野亭寄子由》:“过此感我言,长篇发春荣。”  ——《漢語大詞典》
险语(險語)xiǎn yǔ
耸人听闻的话。 唐 韩愈 《醉赠张秘书》诗:“险语破鬼胆,高词媲皇《坟》。” 金 王若虚 《评东坡山谷四绝》之二:“莫将险语夸勍敌,公自无劳与若争。” 清 梁绍壬 《两般秋雨盦随笔·鬼轻巡检》:“大声发波,险语破石。”  ——《漢語大詞典》
急难(急難)jí nàn
(1).解救危难。《诗·小雅·常棣》:“脊令在原,兄弟急难。” 唐 杜甫 《义鹘行》:“兹实鷙鸟最,急难心炯然。”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张鸿渐》:“今势力世界,曲直难以理定,君又孤,脱有翻覆,急难者谁也!” 清 唐孙华 《恺功侍读用余赠忧重原韵有诗寄怀次韵答之》:“感君急难心,已矣勿长喟。”
(2).犹危难。《管子·问》:“士之急难可使者几何人。” 宋 苏轼 《物不可以苟合论》:“安居以为党,急难以相救,此足以为朋友矣。”《儿女英雄传》第十九回:“如今我又把我交给谁去?眼前可以急难相告的只有 邓 褚 两家父女翁婿三个人。” 马金凤 《我演穆桂英》:“我觉得国家有急难,人人都有保卫祖国的责任。”  ——《漢語大詞典》
就 jiù《國語辭典》

就 [ jiù ]

  1. 成功、完成。如:「造就人才」、「功成名就」。唐·魏征〈述怀〉诗:「纵横计不就,慷慨志犹存。」
  2. 从事。如:「就职」、「就业」。《水浒传·第四一回》:「科举不第,弃文就武。」
  3. 趋近、靠近。如:「避重就轻」、「就近照顾」。《易经·乾卦·文言曰》:「水流湿,火就燥。」唐·孟浩然〈过故人庄〉诗:「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4. 因袭。如:「因陋就简」。晋·张华〈王公上寿酒食举乐歌诗表〉:「是以一皆因就,不敢有所改易。」
  5. 依顺、依从。如:「迁就」、「半推半就」。《水浒传·第二三回》:「武松把半截棒丢在一边,两只手就势把大虫顶花皮肐𦞂地揪住。」
  1. 即刻、马上。表示事情或动作很快就要发生。如:「你等我一下,我去去就来。」、「一会儿就知道了。」
  2. 只、仅。如:「就剩下这一个了。」
  3. 表示肯定。如:「这就对了!」、「那就是他家。」
  4. 早已。如:「一个钟头前,我就来了。」
  5. 偏、偏偏。如:「我就不信我做不来。」
  1. 此、其。唐·白居易〈霓裳羽衣歌〉:「千歌百舞不可数,就中最爱霓裳舞。」
  1. 依照。如:「就事论事」、「就原来的规画加以调整。」
  1. 表承接、选择、让步等关系之词。如:「遇到红灯,就得停下来。」、「一到家,就去休息了。」、「你不同意,那就算了。」
  2. 纵使、即使。如:「你就不说,我也知道。」《儒林外史·第二回》:「若是不进学,就到八十岁,也还称小友。」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