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弹棋赌子,投壶角胜

董元恺清代〕《八六子 其一 杨青岩舅遂初堂宴集

遂初堂。先生解组归来,引客壶觞。正夭矫盆梅作供,玲珑绮石堪携,微风送凉。

流连带水回廊。半壁青山图画,一帘白石羲皇。更争拂吟笺,斜书绛帖,弹棋赌子,投壶角胜,总向竹叶徐倾家酝,紫茸频试新枪。

尽疏狂。还教索醉千场。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弹棋投壶角胜

弹棋(彈棊)dàn qí
亦作“ 弹棋 ”。亦作“ 弹碁 ”。
(1).古代博戏之一。《西京杂记》卷二:“ 成帝 好蹴踘,羣臣以蹴踘为劳体,非至尊所宜。帝曰:‘朕好之,可择似而不劳者奏之。’家君作弹棊以献。帝大悦。”《后汉书·梁冀传》:“﹝ 梁冀 ﹞性嗜酒,能挽满、弹棊、格五、六博、蹴踘、意钱之戏。” 李贤 注引《艺经》曰:“弹棊,两人对局,白黑棊各六枚,先列棊相当,更先弹之。其局以石为之。”至 魏 改用十六棋, 唐 又增为二十四棋。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巧艺》:“弹棊始自 魏 宫内用妆奩戏。 文帝 於此戏特妙,用手巾角拂之,无不中。有客自云能,帝使为之,客著葛巾角,低头拂棊,妙踰於帝。”
(2).称弈棋为弹棋。 清 顾景星 《〈楝亭诗钞〉序》:“弧骑、剑槊、弹碁、擘阮,悉造精诣。”《儿女英雄传》第十八回:“渐次学到手谈、象戏、五木、双陆、弹棋。”  ——《漢語大詞典》
赌 ( 賭 ) dǔ
赌 [ dǔ ]
     ◎ 用财物作注来争输赢:~博。~注。~场。~徒。
子 zǐ《國語辭典》

子 [ zǐ ]

  1. 地支的第一位。
  2. 时辰名。约当晚上十一点到一点。
  3. 古时指子女,现专指儿子。如:「四子二女」、「父子」、「独生子」。
  4. 后代、子孙。如:「绝子绝孙」。《荀子·正论》:「圣王之子也,有天下之后也,埶籍之所在也,天下之宗室也。」晋·石崇〈王明君辞〉:「我本汉家子,将适单于庭。」
  5. 稚幼的鸟兽。如:「鹿子」、「鹤子」、「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论语·雍也》:「犁牛之子,骍且角」。
  6. 植物的果实、种子或动物的卵。如:「菜子」、「鱼子」、「瓜子」、「莲子」。
  7. 对一般人的通称。如:「小女子」、「无聊男子」。《诗经·邶风·匏有苦叶》:「招招舟子,人涉卬否。」
  8. 对男子的美称,多指有学问、道德或地位的人。如:「孔子」、「孟子」。
  9. 夫妇之间相互的称呼。如:「内子」、「外子」。
  10. 称辈分小、年纪轻的人。如:「子弟」。《论语·述而》:「二三子以我为隐乎?」
  11. 古代图书分类的第三部。包括诸子百家著作、技艺、术数等书籍。如:「经、史、子、集。」
  12. 古代五等爵位的第四等。如:「公、侯、伯、子、男。」
  13. 二一四部首之一。
  1. 你。《韩非子·难势》:「以子之矛陷子之楯何如?」《史记·卷七○·张仪列传》 :「子亦知子之贱于王乎?」同「尔 」、「汝」。
  1. 幼小的。如:「子鸡」、「子姜」、「子猪」。
  2. 和母对称的。见「子金」、「子音」等条。
  3. 派生的、有所属的。见「子目」、「子句」等条。
  1. 照顾、抚爱。《礼记·中庸》:「子庶民,来百工也。」唐·柳宗元〈封建论〉:「封建者,必私其土,子其人。」

子 [ zi ]

  1. 词尾:➊ ​ 接名词。如:「桌子」、「筷子」。➋ ​ 接动词。如:「起子」、「拍子」。➌ ​ 接形容词。如:「聋子」、「乱子」。➍ ​ 接量词。如:「两下子」、「一档子」。
投壶(投壺)tóu hú
古代宴会礼制。亦为娱乐活动。宾主依次用矢投向盛酒的壶口,以投中多少决胜负,负者饮酒。参阅《礼记·投壶》《左传·昭公十二年》:“ 晋侯 以 齐侯 宴, 中行穆子 相。投壶, 晋侯 先, 穆子 曰:‘有酒如 淮 ,有肉如坻。宴君中此,为诸侯师。’中之。”《后汉书·祭遵传》:“ 遵 为将军,取士皆用儒术,对酒设乐,必雅歌投壶。” 唐 韩愈 《郑公神道碑文》:“公与宾客朋游,饮酒必极醉,投壶博弈,穷日夜,若乐而不厌者。” 明 谢肇浙 《五杂俎·人部二》:“投壶视诸戏最为古雅。” 鲁迅 《书信集·致曹聚仁》:“ 太炎 先生曾教我小学,后来因为我主张白话,不敢再去见他了,后来他主张投壶,心窃非之。”  ——《漢語大詞典》
角胜(角勝)jiǎo shèng
较量胜负。 三国 魏 曹植 《与司马仲达书》:“无有争雄於宇内,角胜於平原之志也。” 宋 梅尧臣 《韩持国邀赋·斗山鹊》诗:“胡能知远人,角胜百合金。” 清 钱泳 《履园丛话·艺能·硾纸》:“自 乾隆 四十年间 苏 、 杭 、 嘉兴 人始为之,愈出愈奇,争相角胜,然总视画工之优劣,以定牋之高下。”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