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阴风中夜吹,迟日黯晴影。

朱诚泳明代〕《春日久阴孤坐无聊写此寓怀

青阳郁未舒,开轩坐独冷。阴风中夜吹,迟日黯晴影。

红芳半消歇,青苔生露井。云幕山光微,林邃鸟声静。

兀坐寂无聊,居然厌尘境。谅惟高世人,焉能惜光景。

道德日已负,素怀徒耿耿。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阴风中夜迟日

阴风(陰風)yīn fēng
(1).朔风;阴冷之风。 南朝 宋 颜延之 《北使洛》诗:“阴风振凉野,飞雪瞀穷天。” 宋 范仲淹 《岳阳楼记》:“阴风怒号,浊浪排空。” 明 高明 《琵琶记·张公遇使》:“青山古木何时了。断送人多少。孤坟谁与扫荒苔?连塚阴风吹送纸钱遶。” 鲁迅 《故事新编·起死》:“一阵阴风,许多蓬头的、秃头的、瘦的、胖的、男的、女的、老的、少的鬼魂出现。”
(2).隐含杀伐之气的风。 唐 杜甫 《北征》诗:“阴风西北来,惨澹随 回鶻 。” 唐 李商隐 《韩碑》诗:“腰悬相印作都统,阴风惨淡天王旗。”  ——《漢語大詞典》
中夜 zhōng yè
半夜。《书·冏命》:“怵惕惟厉,中夜以兴,思免厥愆。” 孔 传:“言常悚惧惟危,夜半以起。” 三国 魏 曹植 《美女行》:“盛年处房室,中夜起长叹。” 唐 杜牧 《投知己书》:“自十年来,行不益进,业不益修,中夜忖量,自愧於心。” 茅盾 《将赴重庆赠陈此生感怀》诗:“中夜起徘徊,寒螿何凄切!”  ——《漢語大詞典》
吹 chuī《國語辭典》

吹 [ chuī ]

  1. 噘著嘴将气体用力从口中呼出来。如:「吹奏」、「吹口哨」。《诗经·小雅·鹿鸣》:「鼓瑟吹笙。」
  2. 气流顺著某方向流动。如:「风吹雨打」。唐·杜甫〈绝句漫兴〉诗九首之二:「恰似春风相欺得,夜来吹折数枝花。」
  3. 夸口、说大话。如:「吹牛」、「吹嘘」。
  4. 事情作罢或关系断绝。如:「他们的婚事,早就吹了。」

吹 [ chuì ]

  1. 参见「鼓吹」(一)​条。
迟日(遲日)chí rì
《诗·豳风·七月》:“春日迟迟。”后以“迟日”指春日。 唐 皇甫冉 《送钱唐骆少府赴制举》:“迟日未能销野雪,晴花偏自犯江寒。” 清 纳兰性德 《满江红·茅屋新成》词:“一身还被浮名束,误东风迟日杏花天,红牙曲。”
待后几天;过几天。 清 采蘅子 《虫鸣漫录》卷二:“作符诵咒,迟日全愈。”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梁生》:“媪輒醉饱,嘱女:‘善侍夫子,无念老身,迟日当来餪也。’出门径去。” 鲁迅 《书信集·致孙伏园》:“容迟日奉上,意者尚不急急也。” 冰心 《我们太太的客厅》:“这几本书可否借我一读?迟日我再送来。”  ——《漢語大詞典》
黯 àn《國語辭典》

黯 [ àn ]

  1. 深黑色。《说文解字·黑部》:「黯,深黑也。」
  1. 暗淡没有光泽。如:「黯淡无光」。唐·李华〈吊古战场文〉:「黯兮惨悴,风悲日曛。」
  2. 失色、颓丧感伤。宋·柳永〈玉蝴蝶·望处雨收云断〉词:「黯相望,断鸿声里,立尽斜阳。」《聊斋志异·卷一·王成》:「王呼妻出现,负败絮,菜色黯焉。」
晴 qíng《國語辭典》

晴 [ qíng ]

  1. 雨雪停止。《文选·潘岳·闲居赋》:「微雨新晴,六合清朗。」元·张可久〈人月圆·梅花浑似真真面〉曲:「雪晴天气,松腰玉瘦,泉眼冰寒。」
  1. 清朗无云的天气。如:「秋晴」、「阴晴」。唐·刘禹锡〈竹枝词〉二首之一:「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1. 晴朗的。如:「晴天霹雳」、「晴空万里」。唐·李白〈秋登宣城谢朓北楼〉诗:「江城如画里,山晓望晴空。」唐·贾岛〈送人适越〉诗:「晴湖胜镜碧,寒柳似金黄。」
影 yǐng《國語辭典》

影 [ yǐng ]

  1. 光线被遮挡而造成的阴暗形象。如:「人影」、「树影」、「阴影」。唐·李白〈月下独酌〉诗四首之一:「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2. 人、物的形象或图像。如:「摄影」、「背影」、「身影」。《水浒传·第三一回》:「写了武松乡贯、年甲、相模样,画影图形,出三千贯信赏钱。」《红楼梦·第三一回》:「老太太和舅母那日想是才拜了影回来。」
  1. 参见「影印 」条。
  2. 仿照、描摹。如:「这篇小说是影了此一真人实事所写成的。」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通变》:「汉之赋颂,影写楚世。」
  3. 掩蔽、隐藏。《水浒传·第一六回》:「只见对面松林里影著一个人,在那里舒头探脑家望。」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