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凭古刹俯江城,追思孙权共孔明。
史浩〔宋代〕《次韵冯圆中郎中游甘露寺》
试凭古刹俯江城,追思孙权共孔明。
三国有人成底事,六朝何代不交兵。
中原天子今恹复,北塞胡儿始削平。
附翼攀鳞真际会,小臣亦解说功名。
三国有人成底事,六朝何代不交兵。
中原天子今恹复,北塞胡儿始削平。
附翼攀鳞真际会,小臣亦解说功名。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试 ( 試 ) shì
试 [ shì ]
- 按照预定的想法非正式地做:~车。~图。~航。~问。尝~。~金石。
- 考,测验:~场。~卷。~题。笔~。考~。口~。
凭 ( 憑 ) píng《國語辭典》
- 「凭 」的异体字。
古刹 gǔ chà
古寺。 南朝 陈 徐陵 《出自蓟北门行》:“ 燕山 对古刹, 代郡 隐城楼。” 元 李好古 《张生煮海》第一折:“偶然閒游海上,因见古刹清凉境界。” 明 章美中 《仲春虎邱》诗:“古刹云光杳,空山剑气深。” 侯金镜 《漫游小五台·密林一日》:“林场是去年建立的,以一个坍塌了许多年的古刹 唐音寺 得名。” ——《漢語大詞典》
俯 fǔ《國語辭典》
俯 [ fǔ ]
动- 低头、低下。与「仰」相对。《易经·系辞上》:「仰以观于天文,俯以察于地理。」《孟子·尽心上》:「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
- 旧时公文书信中请求允许的谦辞。如:「俯允」、「俯念」。
江城 jiāng chéng
临江之城市、城郭。 唐 崔湜 《襄阳早秋寄岑侍郎》诗:“江城秋气早,旭旦坐南闈。” 元 黄庚 《西州即事》诗:“一雨洗空碧,江城独倚楼。” 明 王錂 《春芜记·候约》:“只听得江城吹角,疎鐘下翠微。” 清 黄景仁 《舟中再迭前韵》:“江城雁带边声苦,泽国秋蒸海气腥。” ——《漢語大詞典》
追思 zhuī sī
追念;回想。 汉 应劭 《风俗通·正失·叶令祠》:“及其终也, 叶 人追思而立祠。” 宋 苏轼 《至真州再和》诗之二:“流落千帆侧,追思百尺巔。” 清 叶名沣 《桥西杂记·瞿稼轩论张江陵》:“故至今谭相才者,犹不能不追思之。” ——《漢語大詞典》
孙 ( 孫 ) sūn/xùn
孙 [ sūn ]
- 儿子的儿子:~子。~女。
- 跟孙子同辈的亲属:外~。侄~(侄儿的子女)。
- 孙子以后的各代:曾(zēng )~(孙子的子女)。玄~(曾孙的子女)。子~(儿子和孙子,泛指后代)。王~(贵族的子孙后代)。
- 植物再生成孳生的:~竹(竹的枝根末端所生的竹)。
- 姓。
- ◎ 古同“逊”。
权 ( 權 ) quán
权 [ quán ]
- 职责范围内支配和指挥的力量:政~。~力。~威。~贵。~柄。~势。生杀予夺之~。
- 有利的形势:主动~。
- 变通,不依常规:~变。~谋(随机应变的计谋)。~术。智必知~。
- 暂且,姑且:~且。
- 秤锤:~衡。
- 衡量,估计:~其轻重。
- 姓。
共 gòng/gōng《國語辭典》
共 [ gòng ]
副- 一起、一同。如:「共鸣」、「共存」、「和平共处」。《史记·卷八·高祖本纪》:「天下共立义帝,北面事之。」
- 合、总计。如:「共计」、「篮子里共有十颗苹果。」
- 分享、合用。《论语·公冶长》:「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
- 相同的。如:「共识」、「共相」。
- 跟、和。唐·王勃〈滕王阁序〉:「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元·关汉卿《救风尘·第一折》:「姻缘簿全凭我共你,谁不待拣个称意的?」
共 [ gǒng ]
动- 双手抱拳。《荀子·赋》:「圣人共手,时几将矣。」通「拱」。
- 环绕、护卫。《论语·为政》:「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通「拱」。
共 [ gōng ]
动- 供给。《左传·僖公三十年》:「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通「供」。
- 恭敬。《左传·文公十八年》:「父义,母慈,兄友,弟共,子孝。」通「恭」。
- 姓。如黄帝时有共鼓。
孔明 kǒng míng
(1).很完备;很洁净;很鲜明。《诗·小雅·楚茨》:“祝祭于祊,祀事孔明。” 郑玄 笺:“孔,甚也;明,犹备也,絜也。”《文选·张衡〈东京赋〉》:“涤濯静嘉,礼仪孔明。” 薛综 注:“孔,甚也,言礼仪甚鲜明也。”《隋书·音乐志中》:“祀事孔明,百神允穆。神心乃顾,保兹介福。”
(2).很明达;很明晰。《汉书·叙传下》:“乌呼 史迁 ,薰胥以刑!幽而发愤,乃思乃精,错综羣言,古今是经,勒成一家,大略孔明。”《文选·张衡〈思玄赋〉》:“彼天监之孔明兮,用棐忱而祐仁。” 吕向 注:“言天监视甚明,用辅佑诚信仁德矣。” 唐 王维 《冬笋记》:“且孝有上和下睦之难……加之以忠信,文之以礼乐。斯其大者远者,况承顺颜色乎,况温凊枕席乎。如是故天高听卑,神鉴孔明。不然笋曷为出哉。”
(3).指明显。 唐 韩愈 《残形操》诗:“有兽维狸兮,我梦得之。其身孔明兮,而头不知。”
(4). 诸葛亮 的字。 三国 蜀 政治家、军事家。 东汉 末,隐居 隆中 ,世称“卧龙”。 刘备 三顾草庐,他提出联 吴 抗 曹 的策略,遂成为 刘备 的主要谋臣。 晋 袁宏 《三国名臣序赞》:“ 孔明 盘桓,俟时而动。” 唐 李白 《读诸葛武侯传书怀赠长安崔少府叔封昆季》诗:“赤伏起頽运, 卧龙 得 孔明 。” 元 无名氏 《桃花女》第三折:“羞杀你晓三才的 孔明 、知六壬的 鬼谷 、画八卦的 伏羲 。” ——《漢語大詞典》
(2).很明达;很明晰。《汉书·叙传下》:“乌呼 史迁 ,薰胥以刑!幽而发愤,乃思乃精,错综羣言,古今是经,勒成一家,大略孔明。”《文选·张衡〈思玄赋〉》:“彼天监之孔明兮,用棐忱而祐仁。” 吕向 注:“言天监视甚明,用辅佑诚信仁德矣。” 唐 王维 《冬笋记》:“且孝有上和下睦之难……加之以忠信,文之以礼乐。斯其大者远者,况承顺颜色乎,况温凊枕席乎。如是故天高听卑,神鉴孔明。不然笋曷为出哉。”
(3).指明显。 唐 韩愈 《残形操》诗:“有兽维狸兮,我梦得之。其身孔明兮,而头不知。”
(4). 诸葛亮 的字。 三国 蜀 政治家、军事家。 东汉 末,隐居 隆中 ,世称“卧龙”。 刘备 三顾草庐,他提出联 吴 抗 曹 的策略,遂成为 刘备 的主要谋臣。 晋 袁宏 《三国名臣序赞》:“ 孔明 盘桓,俟时而动。” 唐 李白 《读诸葛武侯传书怀赠长安崔少府叔封昆季》诗:“赤伏起頽运, 卧龙 得 孔明 。” 元 无名氏 《桃花女》第三折:“羞杀你晓三才的 孔明 、知六壬的 鬼谷 、画八卦的 伏羲 。”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