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天然造生活,始者行赈施。

叶适宋代〕《齐云楼

天下雄诸侯,苏州数一二。
都会自昔称,陪京今也贵。
奕奕撰重楼,岧岧立平地。
虚景混空苍,嚣声收远肆。
闉阇虽散阔,栏槛皆堪记。
向非土木力,焉能快高视。
湖山西南维,江海东北塈。
舍缓未为愚,疏达终多智。
穷民一宵灯,细巧杂纹织。
豪士三春卉,妖丽乱名字。
侈甚见精诚,富余轾讲肄。
先朝丰豫日,应奉稽古义。
花纲飞入汴,石林鬼浮泗。
天然造生活,始者行赈施。
王公占上腴,邸观角奇致。
是邦聚璀璨,四顾尽憔悴。
狂风胡误濡足,遗爇等交臂。
艰难屡省方,薄遽亏顿置。
因循堕和好,挽仰销年岁。
翻怜井邑盛,又使编氓匮。
颇云鱼虾微,亦已困征税。
人生贱苟免,所尚刚强气。
呼鹰饱何待,暴虎怒斯易。
吁嗟又悒悒,胡为长惴惴。
夜闻踏歌喧,激列动哀思。
吴俗固捷疾,吴后信蠭利。
项梁起雠秦,子弟奋投袂。
功成须力到,岂必资黠慧。
宁羡鹊居巢,盍如蛉有类。
未发忌先闻,因诗良自喟。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天然造生赈施

天然 tiān rán
(1).自然赋予的,生来具备的。《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臣窃以为陛下天然之圣,宽仁之资,而诚以天下为务,则 汤 武 之名不难侔,而 成 康 之俗可復兴也。”
(2).指天性、本性。《宋书·孝义传·严世期》:“ 严世期 , 会稽 山阴 人也。好施慕善,出自天然。” 刘大白 《看盆栽的千年红梅》诗:“萧疏是她的天然,倔强是她的个性。”
(3).自然生成的,自然形成的(区别于人工、人造)。 唐 皮日休 《五贶诗·太湖砚》:“求於花石间,怪状乃天然。” 清 俞樾 《春在堂随笔》卷二:“至所谓 香炉峯 者,极高峻。双峯左右立,天然如门。” 柯岩 《三匹“马”的冰车》诗:“一条小路通向结了冰的池塘,那是我们天然的溜冰场。”
(4).指事物不加修饰的本色。 唐 李白 《经乱离后天恩流夜郎忆旧游书怀赠江夏韦太守良宰》诗:“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元 杜仁杰 《雁儿落过得胜令·美色》曲:“不将朱粉施,自有天然态。” 周而复 《上海的早晨》第一部七:“她穿着一身浅蓝的布衣布裤……也没有任何修饰,可是朴素天然、出落大方。”
(5).指诗文书画等的自然风致和情趣。 宋 桑世昌 《兰亭博议·临摹》:“昔人论 宋文帝 书,以谓其工夫不及 羊欣 而天然过之。” 金 元好问 《论诗》诗之四:“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 清 侯方域 《倪云林十万图记》:“独 云林 古淡天然, 米襄阳 后一人也。”
(6).理所当然,自然而然。 鲁迅 《且介亭杂文·忆韦素园君》:“于是他坐在一间破小屋子,就是未名社里办事了,不过小半好象也因为他生着病,不能上学校去读书,因此便天然的轮着他守寨。” 老舍 《四世同堂》三二:“ 瑞丰 觉得假若 冠先生 出头和 东阳 竞争,他天然的应当帮助 冠先生 。”  ——《漢語大詞典》
造生 zào shēng
犹生造。凭空制造。 汉 王充 《论衡·感虚》:“夫 益 殆不凿井,龙不为凿井登云,神不栖於 崑崙 。传书意妄,造生之也。” 汉 王充 《论衡·对作》:“用笔墨者,造生空文,为虚妄之传。”  ——《漢語大詞典》
活 huó《國語辭典》

活 [ huó ]

  1. 有生命的。如:「活人」、「活鱼」。
  2. 生动,不死板。如:「灵活」、「活泼」。唐·杜牧〈池州送孟迟先辈〉诗:「烟湿树姿娇,雨余山态活。」
  3. 不固定的、可移动的。如:「活页」、「活塞」、「活字版」、「活期存款」。
  1. 生存。《诗经·周颂·载芟》:「播厥百谷,实函斯活。」唐·杜甫〈奉先刘少府新画山水障歌〉:「不见湘妃鼓瑟时,至今斑竹临江活。」
  2. 救助。《庄子·外物》:「君岂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唐·白居易〈策林一·十八辨水旱之灾明存救之术〉:「凶歉之年,则贱粜以活饿殍。」
  1. 生计。《魏书·卷二一·献文六王传上·北海王详传》:「自今而后,不愿富贵,但令母子相保,共汝扫市作活也。」唐·杜甫〈闻斛斯六官未归〉诗:「本卖文为活,翻令室倒悬。」
  2. 工作。如:「细活」、「重活」、「每天都应找些活来做。」
  1. 很、甚、非常。如:「活像」、「活该」。
  2. 灵活的。如:「活用」。
始 shǐ《國語辭典》

始 [ shǐ ]

  1. 起点、开端。如:「周而复始」、「自始至终」。《孟子·梁惠王上》:「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礼记·大学》:「物有本末,事有终始。」
  1. 方才、然后。如:「始告完成」、「始见成效」。唐·白居易〈琵琶行〉:「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2. 尝、曾。《庄子·齐物论》:「有以为未始有物者。」宋·王禹偁〈答张扶书〉:「吾观吏部之文,未始句之难道也。」
  3. 最初、当初。《左传·庄公十一年》:「始吾敬子,今子鲁囚也,吾弗敬子矣。」《史记·卷五四·曹相国世家》:「参始微时,与萧何善;及为将相,有郤。」

始 [ shì ]

  1. (一)​1.2.之又音。
者 zhě《國語辭典》

者 [ zhě ]

  1. 人或事物的代稱。如:「記者」、「作者」。《論語·雍也》:「知者樂水,仁者樂山。」《楚辭·屈原·漁父》:「新沐者必彈冠,新浴者必振衣。」
  1. 指示形容詞。同「這 」。多用於古詩詞中。宋·晏幾道〈少年游·離多最是〉詞:「細想從來,斷腸多處,不與者番同。」
  1. 用於句中,表示停頓。《論語·學而》:「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
  2. 用於句末,表示語氣結束。《孟子·離婁下》:「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
  3. 表比擬。相當於「的樣子」。《史記·卷八六·刺客傳·荊軻傳》:「已而相泣,旁 若無人者。」
行 háng/xíng《國語辭典》

行 [ xíng ]

  1. 走、走路。如:「直行」、「寸步难行」、「锦衣夜行」。《论语·述而》:「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唐·王维〈终南别业〉诗:「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2. 往。《诗经·秦风·无衣》:「修我甲兵,与子偕行。」唐·杜甫〈奉济驿重送严公四 韵〉:「几时杯重把,昨夜月同行。」
  3. 移动、流动。如:「运行」。《易经·乾卦·象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唐·杜甫〈梦李白〉诗二首之二:「浮云终日行,游子久不至。」
  4. 流通。如:「流行」、「风行一时」、「通行全国」、「发行报刊」。《左传·襄公二十五年》:「言之无文,行而不远。」
  5. 做、从事。如:「行医」、「行善」。《左传·隐公元年》:「多行不义必自毙。」
  6. 实施。《易经·系辞上》:「推而行之谓之通。」唐·孔颖达·正义:「因推此以可变而施行之,谓之通也。」
  7. 经历。《聊斋志异·卷二·侠女》:「行年二十有五,伉俪犹虚。」
  8. 可以。如:「行不行?」、「行!放手去做吧!」、「做事只要尽心尽力就行了。」
  1. 道路。《诗经·小雅·小弁》:「行有死人,尚或墐之。」
  2. 行书的简称。如:「行草」、「行楷」。
  3. 一种乐府和古诗的体裁。如:〈短歌行〉、〈琵琶行〉、〈饮马长城窟行〉。
  4. 量词。计算酌酒奉客的单位。汉·扬雄《法言·修身》:「宾主百拜,而酒三行。」宋·司马光〈训俭示康〉:「客至未尝不置酒,或三行五行,多不过七行。」
  5. 姓。如汉代有行宏。
  6. 二一四部首之一。
  1. 能干、干练。如:「你真行。」、「他在这方面行得很。」
  1. 不久、将要。如:「行将就木」。唐·元稹〈遣悲怀〉诗三首之二:「衣裳已施行看尽,针线犹存未忍开。」
  1. 且。《史记·卷五五·留侯世家》:「乃使良还,行烧绝栈道。」《文选·曹丕·与吴质书》:「既痛逝者,行自念也。」

行 [ háng ]

  1. 行列。直列为行,横排为列。《左传·成公二年》:「属当戎行,无所逃隐。」唐·杜甫〈赠卫八处士〉诗:「昔别君未婚,儿女忽成行。」
  2. 兄弟姐妹长幼的次序。如:「排行老三。」
  3. 量词。计算成排东西的单位。如:「一行树」、「一目十行」。唐·杜甫〈绝句〉四首之三:「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4. 营业交易的机构。如:「银行」、「洋行」、「分行」、「商行」、「行库」。
  5. 职业。如:「各行各业」、「行行出状元」、「三句话不离本行」。
  6. 表处所,用于人称之后。宋·周邦彦〈风流子·新绿小池塘〉词:「最苦梦魂,今宵不到伊行。」《水浒传·第一四回》:「你这等贼心贼肝,我行须使不得!」
  7. 二一四部首之一。

行 [ xìng ]

  1. 行为举止。如:「品行」、「操行」、「兽行」、「德行」。《论语·公冶长》:「听其言而观其行。」

行 [ hàng ]

  1. 参见「行行」、「树行子」等条。
赈施(賑施)zhèn shī
救济布施。 南朝 梁 慧皎 《高僧传·义解四·道猛》:“ 猛 随有所获,皆賑施贫乏,营造寺庙。” 宋 苏轼 《范景仁墓志铭》:“久之归 蜀 ,与亲旧乐饮,賑施贫者,期年而后还。”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