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大明临照职方州,汉沔江淮澹若油。

魏了翁宋代〕《次韵范少才在峡中寄李季允二首

大明临照职方州,汉沔江淮澹若油。
剪薙荆榛开跸路,护持杞梓耸岑楼。
朝纲人为诸公喜,国体谁知志士愁。
谠议胡公不枳和,奉常今说有黄侯。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大明临照职方汉沔江淮

大明 dà míng
(1).指日。《易·乾》:“云行雨施,品物流行,大明终始,六位时成。” 李鼎祚 集解引 侯果 曰:“大明,日也。” 唐 白居易 《为宰相贺赦表》:“大明升而六合晓,一气熏而万物春。” 宋 文天祥 《发陵州》诗:“大明朝东出,皎月正在天。”
(2).指月。 唐 李白 《古朗月行》诗:“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
(3).泛指日、月。《管子·内业》:“乃能戴大圜而履大方,鉴於大清,视於大明。” 尹知章 注:“日、月也。”
(4).指君主。《魏书·张衮传》:“今大明临朝,泽及行苇,国富兵强,能言率职。”  ——《漢語大詞典》
临照(臨照)lín zhào
本谓天日之照耀。多喻指君王的仪范或恩德。《左传·桓公二年》:“君人者,将昭德塞违,以临照百官。” 唐 陈鸿 《东城老父传》:“朝覲之礼容,临照之恩泽,衣之锦絮,饲之酒食,使展事而去,都中无留外国宾。” 宋 曾巩 《请令长贰自举属官札子》:“以陛下之临照,谁敢不应之以公?”  ——《漢語大詞典》
职方(職方)zhí fāng
(1).古指职掌方面之官。《礼记·曲礼下》:“五官之长曰伯,是职方。其摈於天子也,曰天子之吏。” 郑玄 注:“职,主也,是伯分主东西者。” 孔颖达 疏:“是职方者,言二伯於是职主当方之事也。”《明史·奸臣传·马士英》:“职方贱如狗,都督满街走。”
(2).古官名。《周礼》夏官所属有职方氏。 唐 宋 至 明 清 皆于兵部设职方司。北洋政府初期亦设于内务部,后废。 唐 韩愈 《顺宗实录五》:“ 执谊 ( 韦执谊 )自卑,尝讳不言 岭 南州县名,为郎官时,尝与同舍郎诣职方观图。”《新五代史·职方考》:“自 唐 有方镇,而史官不録於地理之书,以谓方镇兵戎之事,非职方所掌故也。” 清 魏源 《圣武记》卷十一:“职方添一郎中,使之廵边,以知阨塞夷险,及将领之优劣,军情之利弊。”参见“ 职方氏 ”。
(3).犹版图。泛指国家疆土。 宋 陈师道 《代贺安西川表》:“奉清庙之遗策,还职方之故区,恩赏并行,人神共庆。” 明 宋濂 《亡友陈宅之墓铭》:“ 浦阳 既入职方, 濂 挈妻孥西还。”  ——《漢語大詞典》
州 zhōu《國語辭典》

州 [ zhōu ]

  1. 水面上的陆块。《汉书·卷二八·地理志下》:「自合浦徐闻南入海,得大州,东西南北方千里。」同「洲 」。
  2. 行政区域划分的名称。如:「苏州」、「加州」。唐·白居易〈琵琶行〉:「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3. 姓。如春秋时晋国有州绰。
  1. 稳固。《国语·齐语》:「令夫士,群萃而州处。」
汉沔(汉沔)
唐 李益 送襄阳李尚书 汉沔分戎寄,黎元减圣忧。  ——《骈字类编》
江淮 jiāng huái
(1). 长江 和 淮河 。《左传·哀公九年》:“秋, 吴 城 邗 ,沟通 江 淮 。” 三国 魏 阮籍 《乐论》:“ 江 淮 之南,其民好残; 漳 汝 之间,其民好奔。”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异五·银杏》:“ 江 淮 间一御史疏陈水患。”
(2).泛指 长江 与 淮河 之间的地区。《后汉书·周荣传》:“ 荣 , 江 淮 孤生,蒙先帝大恩,以歷宰二城。” 明 《端午食赐粽有感》诗:“东南米价高如玉, 江 淮 饿莩千家哭。” 清 钮琇 《觚賸·旧雷有声》:“余宦游所至,其风土大略相同,唯 粤 中则不特与朔方絶异,即较之 江 淮 ,亦甚悬殊。” 凌力 《星星草》第十五章一:“如今捻军兵分东西,追剿各军愈追愈远愈加劳苦,而出自 江 淮 的饷源却愈益短绌难办。”
(3).特指今 江西省 鄱阳湖 一带。《史记·五帝本纪》:“ 三苗 在 江淮 、 荆州 数为乱。” 张守节 正义:“淮,读曰匯,音胡罪反,今 彭蠡湖 也。”  ——《漢語大詞典》
澹 dàn/tán《國語辭典》

澹 [ dàn ]

  1. 恬静而寡欲。《汉书·卷五七·司马相如传》:「泊乎无为,澹乎自持。」
  2. 安静。《老子·第二○章》:「澹兮其若海,飂兮若无止。」
  3. 清淡、不浓烈。汉·王充《论衡·自纪》:「狄牙和膳,肴无澹味。」
  4. 水波荡漾。唐·白居易〈酬梦得早秋夜对月见寄〉诗:「庭芜凄白露,池色澹金波。」
  1. 姓。如明代有澹文升。

澹 [ tán ]

  1. 参见「澹台 」条。
若 ruò/rě《國語辭典》

若 [ ruò ]

  1. 一种香草。《楚辞·屈原·九章·惜往日》:「自前世之嫉贤兮,谓蕙若其不可佩。」唐·陆龟蒙〈美人〉诗:「犹欲悟君心,朝朝佩兰若。」
  2. 姓。如汉代有若章。
  1. 顺从。《左传·宣公三年》:「故民入川泽山林,不逢不若。」
  2. 及、比得上。《国语·晋语五》:「病未若死,祗以解志。」《论语·学而》:「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
  3. 奈。《左传·僖公十五年》:「寇深矣,若之何?」
  1. 如果、假如,表示假设。《左传·僖公二十三年》:「公子若反晋国,则何以报不谷?」唐·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天若有情天亦老,携盘独出月荒凉。」
  2. 至于,表示另提一件事。《孟子·梁惠王上》:「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荀子·劝学》:「故学数有终,若其义则不可须臾舍也。」
  3. 或、或者,表示选择。《史记·卷一○七·魏其武安侯传》:「愿取吴王若将军头,以报父之仇。」《红楼梦·第七四回》:「将镜奁、妆盒、衾袱、衣包若大若小之物,一齐打开。」
  1. 乃、才。《国语·周语中》:「必有忍也,若能有济也。」
  2. 似、好像。如:「欣喜若狂」、「旁若无人」。《左传·定公四年》:「若闻蔡将先卫,信乎?」明·李时珍《本草纲目·卷四九·禽部·杜鹃》:「其鸣若曰:『不如归去。』」
  1. 你、你的。《庄子·齐物论》:「然则我与若与人俱不能相知也。」《史记·卷七·项羽本纪》:「吾翁即若翁,必欲烹而翁,则幸分我一杯羹。」
  2. 如此、这样。《书经·大诰》:「尔知宁王若勤哉?」唐·白居易〈见敏中初到邠宁秋日登城楼诗诗中颇多乡思因以寄和〉诗:「望乡心若苦,不用数登楼。」

若 [ rě ]

  1. 参见「般若」、「兰若」等条。
油 yóu《國語辭典》

油 [ yóu ]

  1. 动物体内的脂肪或植物种子经压榨炼制而成的液体。如:「牛油」、「猪油」、「花生油」。
  2. 自矿物中提炼而成的可供作燃料的液体。如:「煤油」、「汽油」、「石油」。
  3. 分外、额外的利益。如:「揩油」、「他在这一项工程中捞到不少油水。」
  1. 涂抹、涂饰。如:「油窗户」、「把门重新再油一次。」
  2. 沾染油垢、被油弄脏。如:「衣服油了。」
  1. 浮华不实。如:「油腔滑调」。《红楼梦·第三八回》:「这猴儿惯的了不得了,只管拿我取笑起来!恨的我撕你那油嘴。」
  2. 茂盛、兴盛。如:「油然」。唐·李白〈明堂赋〉:「于斯之时,云油雨霈,恩鸿溶兮泽汪濊,四海归兮八荒会。」
  3. 颜色深暗的。如:「油绿」。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