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龙百尺楼,千钧引一发。
胡仲弓〔宋代〕《送怀玉之越谒秋房使君》
纷纷人少强,有客面如铁。
前日方游吴,今日又走越。
一身天地间,行役劳岁月。
问子去何为,岂是事干谒。
往访蓬莱翁,欲换诗仙骨。
此行遇故知,茂林有清樾。
元龙百尺楼,千钧引一发。
妙年负壮志,三军不可夺。
不见韩致光,虎须手曾捋。
不见烛之武,虽老更奇崛。
一杯壮行色,肯作儿女别。
朔风正凝寒,柳已不堪折。
赠子一枝梅,掉我三寸舌。
临风语未终,长江橹声发。
前日方游吴,今日又走越。
一身天地间,行役劳岁月。
问子去何为,岂是事干谒。
往访蓬莱翁,欲换诗仙骨。
此行遇故知,茂林有清樾。
元龙百尺楼,千钧引一发。
妙年负壮志,三军不可夺。
不见韩致光,虎须手曾捋。
不见烛之武,虽老更奇崛。
一杯壮行色,肯作儿女别。
朔风正凝寒,柳已不堪折。
赠子一枝梅,掉我三寸舌。
临风语未终,长江橹声发。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元龙百尺楼(元龍百尺樓)yuán lóng bǎi chǐ lóu
《三国志·魏志·陈登传》:“﹝ 刘备 ﹞曰:‘君( 许汜 )求田问舍,言无可采,是 元龙 所讳也,何缘当与君语?如小人,欲卧百尺楼上,卧君於地,何但上下牀之间邪?’”后借指抒发壮怀的登临处。 宋 陆游 《秋思》诗:“欲舒老眼无高处,安得 元龙 百尺楼。”亦省称“ 元龙楼 ”。 沈砺 《狂歌行》:“时而一凭高,直上 元龙 楼。”参见“ 元龙豪气 ”。 ——《漢語大詞典》
千钧(千鈞)qiān jūn
三十斤为一钧,千钧即三万斤。常用来形容器物之重或力量之大。《商君书·错法》:“ 乌获 举千钧之重,而不能以多力易人。” 宋 杨亿 《咸平六年二月十八日纪事二十二韵》:“千钧寧觉重,七札岂曾妨。” 魏巍 《东方》第四部第二章:“这念头一起,就是千钧之力也收它不住。” ——《漢語大詞典》
引 yǐn《國語辭典》
引 [ yǐn ]
动- 开弓。《庄子·田子方》:「列御寇为伯昏无人射,引之盈贯。」《孟子·尽心上》:「羿不为拙射变其彀率,君子引而不发,跃如也。」
- 拉。《韩非子·人主》:「夫马之所以能任重引车致远道者,以筋力也。」《聊斋志异·卷一·尸变》:「客大惧,恐将及己,潜引被覆首,闭息忍咽以听之。」
- 伸长、延长。《左传·成公十三年》:「我君景公,引领西望。」唐·韩愈〈进学解〉:「忘己量之所称,指前人之瑕疵,是所谓诘匠氏之不以杙为楹,而訾医师以昌阳引年,欲进其豨苓也。」
- 领导、带领。《史记·卷七·项羽本纪》:「项羽引兵西屠咸阳,杀秦降王子婴。」《红楼梦·第一回》:「适因小女啼哭,引他出来作耍。」
- 招致、招惹。如:「抛砖引玉」。唐·白居易〈初授秘监并赐金紫闲吟小酌偶写所怀〉诗:「酒引眼前兴,诗留身后名。」清·洪升《长生殿·第三八出》:「无端唱出兴亡恨,引得傍人也泪流。」
- 推荐、选拔。《后汉书·卷一三·隗嚣传》:「王莽国师刘歆引嚣为士。」唐·钱起〈乐游原晴望上中书李侍郎〉诗:「遥想青云丞相府,何时开合引书生。」
- 援用。汉·何休〈公羊传解诂序〉:「援引他经,失其句读。」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事类》:「虽引古事,而莫取旧辞。」
- 退避、退出。《礼记·玉藻》:「侍坐则必退席,不退,则必引而去君之党。」宋·苏轼〈与辩才禅师〉诗:「得此闲郡,虽未能超然远引,亦退老之渐也。」
- 承受。《新唐书·卷八○·太宗诸子传·庶人佑传》:「诚能饬躬引咎,万纪请入朝言之,上意宜解。」《三国演义·第九九回》:「街亭之役,咎由马谡,而君引愆,深自贬抑。」
- 量词。计算长度的单位。公制一引等于一百公尺。也称为「公引」。
- 纸币。宋·陆游《老学庵笔记·卷六》:「胡子远之父,唐安人,家饶财,常委仆权钱,得钱引五千缗,皆伪也。」
- 通行证。如:「路引」。《西游记·第五四回》:「请投馆驿注名上簿,待下官执名奏驾,验引放行。」《警世通言·卷二八·白娘子永镇雷峰塔》:「见了大尹,给引还乡。」
- 拉柩车的绳索。《礼记·檀弓下》:「吊于葬者必执引,若从柩及圹皆执绋。」
- 文体名。相当于「序」,而较序短。唐·王勃〈滕王阁序〉:「敢竭鄙怀,恭疏短引。」宋·陆游《老学庵笔记·卷六》:「苏东坡祖名字,故为人作序皆用叙序,又以未安,遂改作引。」
- 一种乐府诗体。如:「思归引」、「箜篌引」。唐·元稹〈乐府古题序〉:「赋、颂、引、谣、……、词、调,皆诗人六义之余,而作者之旨。」
一发(一發)yī fā
(1).发射一次。《韩非子·显学》:“虽有不恃隐栝而有自直之箭、自圜之木,良工弗贵也。何则?乘者非一人,射者非一发也。” 汉 刘向 《说苑·权谋》:“使善射者射之,一发,兕死车下,王大喜。” 宋 梅尧臣 《依韵和韩子华陪宴》:“醉惊一发功,谁许百金易,非等将帅能,聊将宾客适。”
(2).古以射箭十二枚为“一发”。《汉书·匈奴传下》“矢四发” 唐 颜师古 注:“ 服虔 曰:‘发,十二矢也。’ 韦昭 曰:‘射礼三而止,每射四矢,故以十二为一发也。’发犹今言箭一放两放也。今则以一矢为一放也。” 宋 朱翌 《猗觉寮杂记》卷下:“世以射一箭为一发,非也。射毕十二箭,方为一发。”
(3).一经发动;一经开始。《宋史·常安民传》:“今怨忿已积,一发其害必大,可不谓大忧乎。” 鲁迅 《<呐喊>自序》:“从此以后,便一发而不可收,每写些小说模样的文章,以敷衍朋友们的嘱托。”
(4).越发;更加。《京本通俗小说·错斩崔宁》:“﹝ 刘贵 ﹞先前读书,后来看看不济,却去改业做生意,便是半路上出家的一般,买卖行中一发不是本等伎俩,又把本钱消折去了。” 元 无名氏 《硃砂担》第一折:“我道谁,原来是老客,隔的两个月不见,一发吃的好了。”《红楼梦》第十八回:“ 贾 府奉了此旨,一发日夜不閒,连年也不能好生过了。” 瞿秋白 《饿乡纪程》十三:“十天以来我的生活一发无味枯燥。”
(5).一同;一齐。《宣和遗事》前集:“﹝天子﹞道罢,武士一发向前。”《水浒传》第二回:“我家也有头口骡马,教庄客牵去后槽,一发喂养。”《警世通言·三现身包龙图断冤》:“即时叫起四家邻舍来,上手住的 刁嫂 ,下手住的 毛嫂 ,对门住的 高嫂 鲍嫂 ,一发都来。”
(6).索性;干脆。 元 无名氏 《看钱奴》第一折:“这等,你一发搬在俺家中住罢。”《水浒传》第四二回:“先生何不将带几个人去,一发就搬取老尊堂上山,早晚也得侍奉。”《西游记》第二五回:“师父!且把善字儿包起,让我们使些凶恶,一发结果了他,脱身去罢。”
(7).表数量。用于枪弹、炮弹,犹言一枚。如:今天实弹演习,每人打了一发子弹。 ——《漢語大詞典》
(2).古以射箭十二枚为“一发”。《汉书·匈奴传下》“矢四发” 唐 颜师古 注:“ 服虔 曰:‘发,十二矢也。’ 韦昭 曰:‘射礼三而止,每射四矢,故以十二为一发也。’发犹今言箭一放两放也。今则以一矢为一放也。” 宋 朱翌 《猗觉寮杂记》卷下:“世以射一箭为一发,非也。射毕十二箭,方为一发。”
(3).一经发动;一经开始。《宋史·常安民传》:“今怨忿已积,一发其害必大,可不谓大忧乎。” 鲁迅 《<呐喊>自序》:“从此以后,便一发而不可收,每写些小说模样的文章,以敷衍朋友们的嘱托。”
(4).越发;更加。《京本通俗小说·错斩崔宁》:“﹝ 刘贵 ﹞先前读书,后来看看不济,却去改业做生意,便是半路上出家的一般,买卖行中一发不是本等伎俩,又把本钱消折去了。” 元 无名氏 《硃砂担》第一折:“我道谁,原来是老客,隔的两个月不见,一发吃的好了。”《红楼梦》第十八回:“ 贾 府奉了此旨,一发日夜不閒,连年也不能好生过了。” 瞿秋白 《饿乡纪程》十三:“十天以来我的生活一发无味枯燥。”
(5).一同;一齐。《宣和遗事》前集:“﹝天子﹞道罢,武士一发向前。”《水浒传》第二回:“我家也有头口骡马,教庄客牵去后槽,一发喂养。”《警世通言·三现身包龙图断冤》:“即时叫起四家邻舍来,上手住的 刁嫂 ,下手住的 毛嫂 ,对门住的 高嫂 鲍嫂 ,一发都来。”
(6).索性;干脆。 元 无名氏 《看钱奴》第一折:“这等,你一发搬在俺家中住罢。”《水浒传》第四二回:“先生何不将带几个人去,一发就搬取老尊堂上山,早晚也得侍奉。”《西游记》第二五回:“师父!且把善字儿包起,让我们使些凶恶,一发结果了他,脱身去罢。”
(7).表数量。用于枪弹、炮弹,犹言一枚。如:今天实弹演习,每人打了一发子弹。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