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溪茹芹莼美,秋核查梨馨。

赵汝燧宋代〕《赠闾丘广文

奔走异轨辙,聚散水上萍。谁知风月夕,同登藕花亭。

驹隙昼夜駃,尘埃鬓俱星。朋旧半埋玉,念此慨颓龄。

天涯幸合席,相对谈飘零。昔别君韦布,照眼袍今青。

群儿俨成行,诵书如建瓴。瞳人纷炯炯,捧斝倾绿醽。

溪茹芹莼美,秋核查梨馨。开口笑岂易,主人愁罄瓶。

命仆更沽觅,痛饮俱忘形。明日又分袂,眠食加丁宁。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溪 xī《國語辭典》

溪 [ xī ]

  1. 山间的小河流。后泛指小河。晋·陶渊明〈桃花源记〉:「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唐·杜甫〈玉华宫〉诗:「溪回松风长,苍鼠窜古瓦。」

溪 [ ​qī ]

  1. (一)​之又音。
茹 rú《國語辭典》

茹 [ rú ]

  1. 吃、咀嚼、吞咽。《孟子·尽心下》:「舜之饭糗茹草也,若将终身焉。」《礼记·礼运》:「未有火化,食草木之实,鸟兽之肉,饮其血,茹其毛。」
  2. 受、含。如:「含辛茹苦」。《诗经·大雅·烝民》:「柔亦不茹,刚亦不吐。」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文章》:「衔酷茹恨,彻于心髓。」
  3. 揣测、度量。《诗经·邶风·柏舟》:「我心匪鉴,不可以茹。」
  1. 柔软、软弱。《楚辞·屈原·离骚》:「揽茹蕙以掩涕兮,霑余襟之浪浪。」《韩非子·亡征》:「缓心而无成,柔茹而寡断,好恶无决,而无所定立者,可亡也。」
  2. 腐败、臭败的。《吕氏春秋·仲春纪·功名》:「以茹鱼去蝇,蝇愈至。」
  1. 蔬菜的总称。《文选·枚乘·七发》:「秋黄之苏,白露之茹。」《后汉书·卷六六· 陈蕃传》:「又青、徐炎旱,五谷损伤,民物流迁,茹菽不足。」
  2. 姓。如清代有茹棻。

茹 [ ​rù ]

  1. (一)​之又音。
芹 qín《國語辭典》

芹 [ qín ]

  1. 参见「芹菜 」条。
莼 ( 蒓 蓴 ) chún
莼 [ chún ]
  1. 〔~菜〕多年生水草,浮在水面,叶子椭圆形,开暗红色花。茎和叶背面都有黏液,可食。简称“莼”。
美 měi《國語辭典》

美 [ měi ]

  1. 漂亮、好看。如:「華美」、「貌美」、「她長得十分甜美。」
  2. 好、善。如:「鮮美」、「完美」、「價廉物美」、「盡善盡美」。
  3. 得意。如:「少臭美了!」
  1. 漂亮的女子。《詩經·鄭風·野有蔓草》:「有美一人,清揚婉兮。」
  2. 泛指好的德性、事物等。如:「君子有成人之美」。《管子·五行》:「然後天地之美生。」
  3. 美國的簡稱。如:「中、美、英、法。」
  4. 美洲的簡稱。如:「南美」、「北美」、「歐美國家」。
  1. 誇讚、褒獎。如:「讚美」。《韓非子·五蠹》:「然則今有美堯、舜、湯、武、禹之道於當今之世者,必為新聖笑矣。」
  2. 使變善變好。如:「養顏美容」。
秋 qiū《國語辭典》

秋 [ qiū ]

  1. 一年四季中的第三季。農曆為七、八、九月,陽曆為九、十、十一月。如:「秋天」、「秋季」、「中秋」、「深秋」、「一葉知秋」。唐·杜甫〈登高〉詩:「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
  2. 年。古代年的長度以二次秋收為準,故以秋代表年。如:「千秋萬世」、「一日不見,如隔三秋。」唐·劉禹錫〈蜀先主廟〉詩:「天地英雄氣,千秋尚凜然。」
  3. 時候。如:「多事之秋」。《文選·諸葛亮·出師表》:「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
  4. 姓。如清代有秋瑾。
  1. 喻衰老。宋·陸游〈南鄉子·早歲入皇州〉詞:「三十年來真一夢,堪愁。客路蕭蕭兩鬢秋。」
核 hé/hú《國語辭典》

核 [ hé ]

  1. 果實內保護果仁,具硬質外殼部分。如:「果核」、「杏核」、「桃核」。
  2. 物體中像核的部分。如:「細胞核」、「原子核」。
  3. 比喻事物的中心部分。漢·王充《論衡·量知》:「文吏不學,世之教無核也。」
  4. 原子核的簡稱。如:「核能」、「核爆」。
  1. 對照、審查。如:「核對」、「核算」。《漢書·卷二三·刑法志》:「其審核之,務準古法,朕將盡心覽焉。」
  1. 精確、詳實。《漢書·卷六二·司馬遷傳·贊曰》:「其文直,其事核。」
查 chá/zhā《國語辭典》

查 [ chá ]

  1. 考察、检查。如:「调查」、「审查」、「查访」。《红楼梦·第七四回》:「所以大家都查一查去疑儿。」
  2. 翻阅、检寻。如:「查字典」、「查地图」。
  1. 大筏,水中的浮木。晋·王嘉《拾遗记·卷一》:「尧登位三十年,有巨查浮于西海,查上有光,夜明昼灭。」通「槎」。

查 [ zhā ]

  1. 姓。如五代时南唐有查文徽。
  1. 我。同「咱 」(一)​。《直语补证·查》:「北方人自称如此。」
梨 lí《國語辭典》

梨 [ lí ]

  1. 植物名。蔷薇科梨属,落叶乔木。叶互生,呈卵形或长椭圆形。开白花。果实呈球形,果皮上有赤褐色小斑点,汁多,肉硬。
  1. 分离、分割。《汉书·卷八七·扬雄传下》:「分梨单于,磔裂属国。」《后汉书·卷一九·耿弇传》:「匈奴闻秉卒,举国号哭,或至梨面流血。」通「剺」。
馨 xīn《國語辭典》

馨 [ xīn ]

  1. 散播到遠方的香氣。《楚辭·屈原·九歌·山鬼》:「被石蘭兮帶杜衡,析芳馨兮遺所思。」唐·劉兼〈蓮塘霽望〉詩:「新秋菡萏發紅英,向晚風飄滿郡馨。」
  2. 流傳後世的功德名聲。如:「德馨遠播」。《晉書·卷一一三·苻堅載記上》:「化盛隆周,垂馨千祀。」
  1. 常置於形容詞或副詞之後,表示讚美的語氣。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文學》:「田舍兒,強學人作爾馨語。」同「般 」、「樣」。

馨 [ ​xīng ]

  1. (一)​之又音。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