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树老(树老)
金 庞铸 景骨城驿中夜雨 一川霜树老,万叶雨声愁。 ——《骈字类编》
残霞(殘霞)cán xiá
残馀的晚霞。 南朝 梁 何逊 《夕望江桥》诗:“夕鸟已西度,残霞亦半销。” 宋 沈与求 《石壁寺山房即事》诗之二:“画桥依约垂柳外,映带残霞一抹红。” 明 王贵一 《李三十六拙隐草堂》诗:“春柳移阴入,残霞带雨来。” 刘半农 《教我如何不想她》诗:“西天还有些儿残霞,教我如何不想她?” ——《漢語大詞典》
澹 dàn/tán《國語辭典》
澹 [ dàn ]
形- 恬静而寡欲。《汉书·卷五七·司马相如传》:「泊乎无为,澹乎自持。」
- 安静。《老子·第二○章》:「澹兮其若海,飂兮若无止。」
- 清淡、不浓烈。汉·王充《论衡·自纪》:「狄牙和膳,肴无澹味。」
- 水波荡漾。唐·白居易〈酬梦得早秋夜对月见寄〉诗:「庭芜凄白露,池色澹金波。」
- 姓。如明代有澹文升。
澹 [ tán ]
- 参见「澹台 」条。
尘 ( 塵 ) chén
尘 [ chén ]
- 飞扬的灰土:~土。~埃。~垢。~芥(尘土和小草,喻轻微的事物)。粉~。烟~。甚嚣~上。望~莫及。
- 佛家、道家指人间:红~。~世。
深 shēn《國語辭典》
深 [ shēn ]
形- 从高到下,从表面到底部的距离很大。与「浅」相反。如:「深海」、「深渊」。
- 高奥、精微。如:「他这句话的用意很深。」
- 浓厚。如:「一往情深」、「深蓝色」。
- 形容时间的久、晚。如:「年深日久」。
- 茂盛。唐·杜甫〈春望〉诗:「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 很、非常。如:「深得人缘」、「深加赞美」。
断碣(斷碣)duàn jié
断碑。 清 沈曰霖 《晋人麈·逸老堂诗》引闺秀诗:“自去招魂寻断碣,伤心半是为明霞。” 清 纳兰性德 《满庭芳》词:“賸得几行青史,斜阳下,断碣残碑。”《新民晚报》1987.2.20:“我自己壮年时代搜集破铜破铁、残碑断碣的癖好也是由 从文 传染给我的。”参见“ 断碑 ”。 ——《漢語大詞典》
昏 hūn《國語辭典》
昏 [ hūn ]
名- 傍晚,日暮的时候。如:「黄昏」、「晨昏定省」。《左传·昭公十三年》:「自日中以争,至于昏。」
- 婚姻。《新唐书·卷二一五·突厥传上》:「是时突厥再上书求昏,帝未报。」通「婚」。
- 暗,光线不明。如:「昏暗」、「昏黄」。《文选·左思·吴都赋》:「挥袖风飘,而红尘昼昏。」《红楼梦·第五回》:「忽喇喇如大厦倾,昏惨惨似灯将尽。」
- 不明、不清楚。如:「老眼昏花」。唐·韩愈〈与崔群书〉:「目视昏花,寻常闲便不分人颜色。」清·孔尚任《桃花扇·第八出》:「我老眼虽昏,早已看真了。」
- 神志不清的。如:「头昏」、「昏头昏脑」。《书经·多方》:「乃大淫昏,不克终日劝于帝之迪。」
- 不明事理的。如:「昏庸」、「昏君」。
- 丧失知觉。如:「昏迷」、「昏厥」。《聊斋志异·卷一·鬼哭》:「先是,阍人王姓者,疾笃,昏不知人者数日矣。」
- 迷惑。《吕氏春秋·孟夏纪·诬徒》:「昏于小利,惑于嗜欲。」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