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斥逐 chì zhú
驱逐。《史记·秦始皇本纪》:“西北斥逐 匈奴 ,自 榆中 并 河 以东,属之 阴山 ,以为十四县。” 唐 韩愈 《送穷文》:“虽遭斥逐,不忍子疎。”《京本通俗小说·拗相公》:“朝夕商议,斥逐忠良,拒絶直諫。” 清 沈复 《浮生六记·坎坷记愁》:“汝妇背夫借债,谗谤小叔……悖谬之甚!我已专人持札回 苏 斥逐。” ——《漢語大詞典》
三彭 sān péng
即三尸神。 唐 张读 《宣室志》卷一:“ 契虚 因问 桻子 曰:‘吾向者謁覲 真君 , 真君 问我三 彭 之讐,我不能对。’ 桻子 曰:‘夫 彭 者,三尸之姓,常居人身中,伺察功罪,每至庚申日,籍於上帝。故凡学仙者,当先絶其三尸,如是则神仙可得,不然虽苦其心无补也。’” 宋 陆游 《病中数辱》诗:“凡药岂能驱二竖,清心幸足制三 彭 。” 明 李沂 《玉壶吟》:“淬予剑兮张予弓,贯魍魎兮磔三 彭 。” 清 钱谦益 《虫诗·蛔蛲》:“三 彭 行僇近,天听却悠悠。” ——《漢語大詞典》
精 jīng《國語辭典》
精 [ jīng ]
名- 良质纯净的米。《论语·乡党》:「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庄子·人间世》:「鼓䇲播精,足以食十人。」
- 物质经过提炼后,纯净无杂质的部分。如:「酒精」、「香精」、「糖精」。
- 心神。如:「聚精会神」。《庄子·刻意》:「形劳而不休则弊,精用而不已则劳。」《文选·司马相如·上林赋》:「抏士卒之精,费府库之财。」
- 神怪称为「精」。如:「精怪」、「妖精」、「狐狸精」。
- 男性的精液。如:「遗精」、「射精」。
- 娴熟、擅长。如:「精通」。唐·韩愈〈进学解〉:「业精于勤荒于嬉。」《金史·卷一一○·李献甫传》:「尤精左氏及地理学。」
- 细致、细密。与「粗」相对。如:「精细」、「精密」。《吕氏春秋·不苟论·博志》:「用志如此其精也,何事而不达?」
- 品质优良。如:「精盐」、「精兵」。《后汉书·卷五九·张衡传》:「阳嘉元年,复造候风地动仪,以精铜铸成。」宋·苏轼〈答谢民师书〉:「文章如精金美玉,市有定价,非人所能以口舌定贵贱也。」
- 佳、最好。如:「精品」。《史记·卷一二八·褚少孙补·龟策传》:「妇女不彊,布帛不精。」
- 光、空。《水浒传·第二八回》:「我精拳头有一双相送!」
- 极、甚、非常。如:「精湿」、「精瘦」。
- 全部、全数。《儒林外史·第五回》:「将些衣服、金珠、首饰,一掳精空。」《老残游记·第一九回》:「不消半个更头,四百多银子又输得精光。」
异术(異術)yì shù
亦作“异术”。
(1).指不同的学说。《荀子·解蔽》:“私其所积,唯恐闻其恶也;倚其所私,以观异术,唯恐闻其美也。”
(2).不同的方法。《后汉书·文苑传上·杜笃》:“守国之埶,同归异术。”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徵圣》:“故知繁略殊形,隐显异术,抑引随时,变通适会。”
(3).奇妙的策略或办法。《三国志·吴志·薛综传》:“近守常法,无奇数异术者,则羣恶日滋,久远成害。” 宋 苏洵 《权书下·孙武》:“夫用兵岂有异术哉?能勿视其众而已矣。” 清 梅曾亮 《记日本国事》:“法立於国,而民耸然於万里之外,欲有拾取则狼顾,岂有异术焉?”
(4).指特别的技艺。《北史·江式传》:“又詔侍中 贾逵 修理旧文,殊艺异术,王教一端,苟有可以加於国者,靡不悉集。”
(5).犹言异端邪说。 汉 徐干 《中论·考伪》:“於是惑世盗名之徒,因夫民之离圣教日久也,生邪端,造异术,假先王之遗训以缘饰之。”《宋书·臧焘等传论》:“自 魏氏 膺命,主爱雕虫,家弃章句,人重异术。”
(6).指法术。《太平广记》卷七四引 唐 康骈 《剧谈录·唐武宗朝术士》:“ 武宗 皇帝好神仙异术,海内道流方士多至輦下。”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异五·老神仙》:“﹝ 老神仙 ﹞本 邓州 陈 氏子,少游 终南 ,遇一道士,授异术,能生死人。” 鲁迅 《故事新编·铸剑》:“奴才刚才访得一个异人,很有异术,可以给大家解闷。” ——《漢語大詞典》
(1).指不同的学说。《荀子·解蔽》:“私其所积,唯恐闻其恶也;倚其所私,以观异术,唯恐闻其美也。”
(2).不同的方法。《后汉书·文苑传上·杜笃》:“守国之埶,同归异术。”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徵圣》:“故知繁略殊形,隐显异术,抑引随时,变通适会。”
(3).奇妙的策略或办法。《三国志·吴志·薛综传》:“近守常法,无奇数异术者,则羣恶日滋,久远成害。” 宋 苏洵 《权书下·孙武》:“夫用兵岂有异术哉?能勿视其众而已矣。” 清 梅曾亮 《记日本国事》:“法立於国,而民耸然於万里之外,欲有拾取则狼顾,岂有异术焉?”
(4).指特别的技艺。《北史·江式传》:“又詔侍中 贾逵 修理旧文,殊艺异术,王教一端,苟有可以加於国者,靡不悉集。”
(5).犹言异端邪说。 汉 徐干 《中论·考伪》:“於是惑世盗名之徒,因夫民之离圣教日久也,生邪端,造异术,假先王之遗训以缘饰之。”《宋书·臧焘等传论》:“自 魏氏 膺命,主爱雕虫,家弃章句,人重异术。”
(6).指法术。《太平广记》卷七四引 唐 康骈 《剧谈录·唐武宗朝术士》:“ 武宗 皇帝好神仙异术,海内道流方士多至輦下。”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异五·老神仙》:“﹝ 老神仙 ﹞本 邓州 陈 氏子,少游 终南 ,遇一道士,授异术,能生死人。” 鲁迅 《故事新编·铸剑》:“奴才刚才访得一个异人,很有异术,可以给大家解闷。” ——《漢語大詞典》
破除 pò chú
(1).除去;消除。 唐 李山甫 《上元怀古》之一:“总是战争收拾得,却因歌舞破除休。” 宋 梅尧臣 《四月十三日唐店寄钱推官》诗:“昨夜月如水,君能携酒来。破除愁闷去,洗荡肺肠开。” 元 杨暹 《西游记》第一本第一出:“你道是万事无过酒破除,你不曾读《大禹謨》,进来的美酒禁入皇都。” 清 江昱 《念奴娇·为黎耕书题秦川女子素芳遗像》词:“一襟芳恨,破除忍付杯酒。” 梁斌 《播火记》二二:“ 朱老忠 破除了寂寞,笑咧咧地说:‘嗯?怎么谁也不吭声了?’”
(2).花费;用尽。《二刻拍案惊奇》卷三九:“公子道:‘我们客边的人,但得元物不失罢了,还要寻那贼人怎的?’就将出千钱,送与 嬾龙 等一伙报事的人,众人收受,俱到酒店里破除了。”
(3).败坏;摧残。 宋 王谠 《唐语林·补遗一》:“﹝ 颜真卿 ﹞怒而前曰:‘用舍在相公,言者何罪?然朝廷事岂堪相公再破除耶!’” 宋 范成大 《病中闻西园新花已茂而海棠亦未过》诗:“春虽与病无交涉,雨莫将花便破除。” ——《漢語大詞典》
(2).花费;用尽。《二刻拍案惊奇》卷三九:“公子道:‘我们客边的人,但得元物不失罢了,还要寻那贼人怎的?’就将出千钱,送与 嬾龙 等一伙报事的人,众人收受,俱到酒店里破除了。”
(3).败坏;摧残。 宋 王谠 《唐语林·补遗一》:“﹝ 颜真卿 ﹞怒而前曰:‘用舍在相公,言者何罪?然朝廷事岂堪相公再破除耶!’” 宋 范成大 《病中闻西园新花已茂而海棠亦未过》诗:“春虽与病无交涉,雨莫将花便破除。” ——《漢語大詞典》
二竖(二豎,二竪)èr shù
亦作“ 二竪 ”。
(1).语出《左传·成公十年》:“公梦疾为二竖子,曰:‘彼良医也,惧伤我,焉逃之?’其一曰:‘居肓之上,膏之下,若我何?’医至,曰:‘疾不可为也,在肓之上,膏之下,攻之不可,达之不及,药不至焉,不可为也。’”后用以称病魔。 晋 葛洪 《抱朴子·贵贤》:“二竪之疾既据而募良医,栋橈之祸已集而思谋夫,何异乎火起乃穿井,觉飢而占田哉!” 明 郑若庸 《玉玦记·索命》:“ 伯有 今为厉,二竖还乘衅。” 刘开扬 《高适诗集编年笺注原始》:“时余方为二竪所苦,以卷帙浩繁,力难胜任,拜辞之餘,乃督以兹事。”
(2).指危害国运的奸佞小人。 唐 张说之 《赠户部尚书河东公杨君神道碑》:“协心五朝,戡勦二竪,奋飞比落,推戴 中宗 。”《宋史·徐侨传》:“今女謁,阉宦相为囊橐,诞为二竖,以处国膏肓。” ——《漢語大詞典》
(1).语出《左传·成公十年》:“公梦疾为二竖子,曰:‘彼良医也,惧伤我,焉逃之?’其一曰:‘居肓之上,膏之下,若我何?’医至,曰:‘疾不可为也,在肓之上,膏之下,攻之不可,达之不及,药不至焉,不可为也。’”后用以称病魔。 晋 葛洪 《抱朴子·贵贤》:“二竪之疾既据而募良医,栋橈之祸已集而思谋夫,何异乎火起乃穿井,觉飢而占田哉!” 明 郑若庸 《玉玦记·索命》:“ 伯有 今为厉,二竖还乘衅。” 刘开扬 《高适诗集编年笺注原始》:“时余方为二竪所苦,以卷帙浩繁,力难胜任,拜辞之餘,乃督以兹事。”
(2).指危害国运的奸佞小人。 唐 张说之 《赠户部尚书河东公杨君神道碑》:“协心五朝,戡勦二竪,奋飞比落,推戴 中宗 。”《宋史·徐侨传》:“今女謁,阉宦相为囊橐,诞为二竖,以处国膏肓。” ——《漢語大詞典》
奏 zòu《國語辭典》
奏 [ zòu ]
动- 进献。《汉书·卷七四·丙吉传》:「不得令晨夜去皇孙敖荡,数奏甘毳食物。」汉·王充《论衡·逢遇》:「以夏进𬬻,以冬奏扇。」
- 古代臣下向皇帝上书或进言。如:「启奏」。《汉书·卷六八·霍光传》:「光遂复与丞相敞等上奏。」
- 吹弹乐器。如:「吹奏」、「伴奏」、「弹奏」、「演奏」、「独奏」。
- 显现、发生。如:「大奏奇功」、「奏效」。《明史·卷八四·河渠志二》:「(崇祯)帝趣鸠工,未奏绩而明亡。」
- 往、走。《新唐书·卷一五五·马燧传》:「比悦至,火止,气少衰,燧纵兵击之。悦败奏桥。桥已焚,众赴水死者不可计。」通「走」。
- 古代臣下向皇帝进呈的文书。如:「奏状」、「奏褶」。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章表》:「汉定礼仪,则有四品:一曰章,二曰奏,三曰表,四曰议。」
- 音乐高低抑扬的节拍。如:「节奏轻快」。
元勋(元勳)yuán xūn
(1).首功;大功。《汉书·叙传下》:“ 太祖 元勋,启立辅臣,支庶藩屏,侯王并尊。”《后汉书·郅恽传》:“ 桓公 取 管仲 於射鉤,故能立弘烈,就元勋。” 宋 苏轼 《司马温公行状》:“近习之臣,非有元勋大劳,而赠以三公之官,给以一品卤簿,其为繁缨,不亦大乎?”
(2).有极大功绩的人。《三国志·魏志·高柔传》:“逮至 汉 初, 萧 曹 之儔并以元勋代作心膂。”《旧唐书·郭子仪传》:“帝以 子仪 、 光弼 俱是元勋,难相统属,故不立元帅,唯以中官 鱼朝恩 为观军容宣慰使。”《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八十回:“要寻访着了那位真命天子,做一个开国元勋。” 毛泽东 《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这个贫农大群众,合共占乡村人口百分之七十,乃是农民协会的中坚,打倒封建势力的先锋,成就那多年未曾成就的革命大业的元勋。” ——《漢語大詞典》
(2).有极大功绩的人。《三国志·魏志·高柔传》:“逮至 汉 初, 萧 曹 之儔并以元勋代作心膂。”《旧唐书·郭子仪传》:“帝以 子仪 、 光弼 俱是元勋,难相统属,故不立元帅,唯以中官 鱼朝恩 为观军容宣慰使。”《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八十回:“要寻访着了那位真命天子,做一个开国元勋。” 毛泽东 《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这个贫农大群众,合共占乡村人口百分之七十,乃是农民协会的中坚,打倒封建势力的先锋,成就那多年未曾成就的革命大业的元勋。”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