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城一相遇,感激意难宣。
郁郁山中客,知名四十年。恓惶身独隐,寂寞性应便。
世业公侯籍,生涯黍稷田。藤悬读书帐,竹系网鱼船。
已种千头橘,新开数脉泉。闲游携酒远,幽语向僧偏。
入洞题松过,看花选石眠。避喧长汩没,逢胜即留连。
自古多高迹,如君少比肩。耕耘此辛苦,章句已流传。
昔日交游盛,当时省阁贤。同袍还共弊,连辔每推先。
讲序居重席,群儒愿执鞭。满堂虚左待,众目望乔迁。
才异时难用,情高道自全。畏人颜惨澹,疏物势迍邅。
贤者闻知命,吾生复礼玄。深藏报恩剑,久缉养生篇。
憔悴众夫笑,经过郡守怜。夕阳悲病鹤,霜气动饥鹯.
处士谁能荐,穷途世所捐。伯鸾甘寄食,元淑苦无钱。
策蹇秋尘里,吟诗黄叶前。故裘馀白领,废瑟断朱弦。
志气终犹在,逍遥任自然。家贫念婚嫁,身老恋云烟。
放逸栖岩鹿,清虚饮露蝉。郑逃秦谷口,严爱越溪边。
霄汉予犹阻,荣枯子不牵。山城一相遇,感激意难宣。
世业公侯籍,生涯黍稷田。藤悬读书帐,竹系网鱼船。
已种千头橘,新开数脉泉。闲游携酒远,幽语向僧偏。
入洞题松过,看花选石眠。避喧长汩没,逢胜即留连。
自古多高迹,如君少比肩。耕耘此辛苦,章句已流传。
昔日交游盛,当时省阁贤。同袍还共弊,连辔每推先。
讲序居重席,群儒愿执鞭。满堂虚左待,众目望乔迁。
才异时难用,情高道自全。畏人颜惨澹,疏物势迍邅。
贤者闻知命,吾生复礼玄。深藏报恩剑,久缉养生篇。
憔悴众夫笑,经过郡守怜。夕阳悲病鹤,霜气动饥鹯.
处士谁能荐,穷途世所捐。伯鸾甘寄食,元淑苦无钱。
策蹇秋尘里,吟诗黄叶前。故裘馀白领,废瑟断朱弦。
志气终犹在,逍遥任自然。家贫念婚嫁,身老恋云烟。
放逸栖岩鹿,清虚饮露蝉。郑逃秦谷口,严爱越溪边。
霄汉予犹阻,荣枯子不牵。山城一相遇,感激意难宣。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山城 shān chéng
(1).依山而筑的城市。 北周 庾信 《奉和泛江》:“岸社多乔木,山城足迴楼。” 唐 白居易 《郡中》诗:“乡路音信断,山城日月迟。” 宋 欧阳修 《霁后看雪走笔呈元珍判官》诗之二:“山城岁暮惊时节,已作春风料峭寒。” 谢觉哉 《观花小记》:“ 重庆 是一个美丽的山城。”
(2).指依山固守的营垒。《六韬·鸟云山兵》:“衢道通谷,絶以武车,高置旌旗,谨勑三军,无使敌人知吾之情,是谓山城。” ——《漢語大詞典》
(2).指依山固守的营垒。《六韬·鸟云山兵》:“衢道通谷,絶以武车,高置旌旗,谨勑三军,无使敌人知吾之情,是谓山城。” ——《漢語大詞典》
一相
华严经知一切唯是一相 ——《韵府拾遗 漾韵》
遇 yù《國語辭典》
遇 [ yù ]
动- 相逢、不期而会。如:「巧遇」。《书经·胤征》:「入自北门,乃遇汝鸠、汝方。《史记·卷八·高祖本纪》:「还至栗,遇刚武侯,夺其军。」
- 契合、投合。《孟子·公孙丑下》:「千里而见王,是予所欲也;不遇故去,岂予所欲哉?」《韩非子·难二》:「遇于法则行,不遇于法则止。」
- 得志、得到赏识。《史记·卷一二一·儒林传·序》:「世以混浊莫能用,是以仲尼干七十余君无所遇。」汉·王充《论衡·逢遇》:「吾仕数不遇,自伤年老失时,是以泣也。」
- 对待。如:「礼遇」。《宋史·卷三六一·张浚传》:「浚知上遇俊厚,而俊纯实可谋大事。」
- 遭受。《文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仆以口语遇此祸,重为乡党所笑。」明·宋濂〈送东阳马生序〉:「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
- 抵挡、对付。《商君书·外内》:「以此遇敌,是以百石之弩射飘叶也。」《荀子·大略》:「无用吾之所短,遇人之所长。」
- 机会。如:「际遇」、「机遇」。三国吴·韦昭〈博奕论〉:「设程试之科,垂金爵之赏,诚千载之嘉会,百世之良遇也。」
- 姓。如汉代有遇冲。
感激 gǎn jī
(1).感奋激发。 汉 刘向 《说苑·修文》:“感激憔悴之音作而民思忧。”《后汉书·列女传·许升妻》:“ 升 感激自厉,乃寻师远学,遂以成名。” 宋 吴曾 《能改斋漫录·议论》:“天下之事,多成于贫贱感激之中,或败於富贵安乐之际,理无可疑也。”
(2).引申指激动,有生气。 唐 杜甫 《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序:“﹝ 张旭 ﹞自此草书长进,豪荡感激。” 清 谭献 《〈明诗录〉序》:“言不期深而自然感激,文不期工而吐于高亮。”
(3).衷心感谢。《宋书·范晔传》:“又有 王国寺 法静尼 亦出入 义康 家内,皆感激旧恩,规相拯拔。”《水浒传》第七九回:“ 韩存保 感激无地,就请出 党世雄 相见,一同管待。” 清 孔尚任 《桃花扇·栖真》:“多谢收留,感激不尽。” 老舍 《善人》:“她只能去为别人服务,可是谁感激她,同情她呢?” ——《漢語大詞典》
(2).引申指激动,有生气。 唐 杜甫 《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序:“﹝ 张旭 ﹞自此草书长进,豪荡感激。” 清 谭献 《〈明诗录〉序》:“言不期深而自然感激,文不期工而吐于高亮。”
(3).衷心感谢。《宋书·范晔传》:“又有 王国寺 法静尼 亦出入 义康 家内,皆感激旧恩,规相拯拔。”《水浒传》第七九回:“ 韩存保 感激无地,就请出 党世雄 相见,一同管待。” 清 孔尚任 《桃花扇·栖真》:“多谢收留,感激不尽。” 老舍 《善人》:“她只能去为别人服务,可是谁感激她,同情她呢?” ——《漢語大詞典》
意 yì《國語辭典》
意 [ yì ]
名- 意思。《易经·系辞上》:「书不尽言,言不尽意。」唐·杜牧〈答庄充书〉:「是意能 遣辞,辞不能成意,大抵为文之旨如此。」
- 见解、看法。唐·柳宗元〈桐叶封弟辨〉:「周公曰:『天子不可戏。』乃封小弱弟于唐。吾意不然。」
- 私念、成见。《论语·子罕》:「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 情趣。如:「春意」、「醉意」。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神思》:「登山则情满 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唐·杜甫〈登兖州城楼〉诗:「从来多古意,临眺独踌躇 。」
- 情感。唐·杜甫〈送李校书二十六韵〉:「临岐意颇切,对酒不能吃。」唐·刘禹锡 〈竹枝词〉九首之二:「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侬愁。」
- 愿望。如:「称心如意」。《吕氏春秋·仲冬纪·长见》:「申侯伯善持养吾意,吾所欲,则先我为之。」
- 内心、胸襟。《汉书·卷一·高帝纪上》:「宽仁爱人,意豁如也。」
- 姓。如明代有意秀。
- 怀疑。《韩非子·存韩》:「为计而使诸侯有意伐之心,至殆也。」《汉书·卷四七·文三王传·梁孝王刘武传》:「于是天子意梁,逐贼,果梁使之。」
- 猜测、推测。如:「出其不意」。《庄子·胠箧》:「夫妄意室中之藏,圣也。」《管子·小问》:「君子善谋而小人善意。」
- 考虑。《诗经·小雅·正月》:「终逾绝险,曾是不意。」《礼记·王制》:「意论轻重之序,慎测浅深之量,以别之。」
- 或。《墨子·明鬼下》:「岂女为之与?意鲍为之与?」《庄子·盗跖》:「知不足邪?意知而力不能行邪?」通「抑」。
难 ( 難 ) nán/nàn/nuó
难 [ nán ]
- 不容易,做起来费事:~处。~度。~点。~关。~熬。~耐。~产。~堪。~题。~以。~于。困~。畏~。急人之~。
- 不大可能办到,使人感到困难:~免。~为。~保。~怪。~倒(dǎo )。~道。~能可贵。
- 不好:~听。~看。
- 灾祸,困苦:~民。灾~。遇~。逃~。殉~。患~。遭~。避~。排扰解~。
- 仇怨:排~解纷。
- 诘责,质问:发~。非~。责~。
- 古同“傩”。
宣 xuān《國語辭典》
宣 [ xuān ]
动- 散播、发扬。如:「宣传」。《书经·皋陶谟》:「日宣三德。」唐·柳宗元〈斩曲几文〉:「谄谀宜惕,正直宜宣。」
- 发散、疏通。如:「宣泄怨气」。《左传·昭公元年》:「宣汾、洮,障大泽。」
- 表达、说明。如:「心照不宣」。《国语·周语上》:「夫民虑之于心,而宣之于口。」宋·苏轼〈贺蒋发运启〉:「忽移书之见及,欣感之幸,笔舌难宣。」
- 知道、明白。《左传·僖公二十七年》:「民未知信,未宣其用。」
- 以君王的命令传召臣下。《资治通鉴·卷六五·汉纪五十七·献帝建安十三年》:「肃宣权旨,论天下事势,致殷勤之意。」《镜花缘·第四回》:「刚才奴婢已向各花宣过圣意。」
- 遍。《管子·小匡》:「公宣问其乡里而有考验。」《文选·扬雄·剧秦美新》:「焕炳照曜,靡不宣臻。」
- 姓。如明代有宣仲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