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我祖铭座右,嘉谋贻厥孙。

司空图唐代〕《自诫

我祖铭座右,嘉谋贻厥孙。勤此苟不怠,令名日可存。
媒衒士所耻,慈俭道所尊。松柏岂不茂,桃李亦自繁。
众人皆察察,而我独昏昏。取训于老氏,大辩欲讷言。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铭座嘉谋贻厥

我 wǒ《國語辭典》

我 [ ​wǒ ]

語音
  1. 自稱。《易經·中孚卦·九二》:「我有好爵,吾與爾靡之。」《詩經·小雅·采薇》:「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
  2. 自稱己方。《左傳·莊公十年》:「春,齊師伐我。」《漢書·卷五四·李廣傳》:「我軍雖煩擾,虜亦不得犯我。」
  1. 表示親切之意的語詞。《論語·述而》:「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竊比於我老彭。」漢·曹操〈步出夏門行〉:「經過至我碣石,心惆悵我東海。」
  1. 私心、私意。如:「大公無我」。《論語·子罕》:「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2. 姓。如戰國時有我子。

我 [ ​ě ]

讀音
  1. (一)​之讀音。
祖 zǔ《國語辭典》

祖 [ zǔ ]

  1. 称谓。用以尊称父母亲的父母。如:「祖父母」、「外祖父母」。《荀子·成相》:「下以教诲子弟,上以事祖考。」唐·柳宗元〈捕蛇者说〉:「吾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今吾嗣为之十二年,几死者数矣。」
  2. 通称先代的人。如:「远祖」、「先祖」。
  3. 祭祀始祖神主的庙。《荀子·成相》:「纣卒易乡启乃下,武王善之,封之于宋立其祖。」《汉书·卷五二·韩安国传》:「是以古之人君谋事必就祖,发政占古语,重作事也。」
  4. 事物的创始者。如:「鼻祖」。《周礼·春官·籥章》:「祈年于田祖。」汉·郑玄·注:「田祖,始耕田者,谓神农也。」
  5. 姓。如汉代有祖沂。
  1. 古代出行时祭祀路神称为「祖」。《诗经·大雅·韩奕》:「韩侯出祖,出宿于屠。」《左传·昭公七年》:「公将往,梦襄公祖。」晋·杜预·注:「祖,祭道神。」
  2. 饯行。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方正》:「杜预之荆州,顿七里桥,朝士悉祖。」唐·李白〈留别金陵诸公〉诗:「五月金陵西,祖余白下亭。」
  3. 宗仰、效法。《战国策·韩策二》:「秦王必祖张仪之故谋。」《汉书·卷三○·艺文志》:「祖述尧舜,宪章文武。」
  4. 熟悉。《国语·鲁语下》:「是故天子大采朝日,与三公、九卿祖识地德。」
铭座(銘座)míng zuò
座右铭,刻写在座位旁边的格言。 清 刘献廷 《广阳杂记》卷二:“‘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事天治人莫如嗇’,‘絶学无忧’,书此三言,以代铭座。”  ——《漢語大詞典》
右 yòu《國語辭典》

右 [ yòu ]

  1. 表示方向、位置。相对于「左」。如:「向右转」、「前后左右」。
  2. 地理位置上,方向面向南时,指西边。如:「江右」、「陇右」。《仪礼·士虞礼》:「陈三鼎于门外之右。」唐·温庭筠〈过五丈原〉诗:「天晴杀气屯关右,夜半妖星照渭滨。」
  3. 上位。《管子·七法》:「故聚天下之精财,论百工之锐器,春秋角试,以练精锐为右。」《史记·卷八一·廉颇蔺相如传》:「既罢归国,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位在廉颇之右。」
  4. 豪强。《后汉书·卷四六·陈宠传》:「西州豪右并兼,吏多奸贪,诉讼日百数。」
  5. 姓。如汉代有右公弼。
  1. 佐助。《左传·襄公十年》:「天子所右,寡君亦右之。」宋·陈亮〈甲辰秋答朱元晦秘书〉:「只如太宗亦只是发他英雄之心,岂右其为霸哉!」通「佑」。
  2. 亲近、袒护。《战国策·魏策二》:「衍将右韩而左魏,文将右齐而左魏。」《新唐书·卷九七·魏征传》:「议者颇言司马品高,郎官、刺史迭处,不可以授贱工,帝意右之。」
  3. 崇尚。《淮南子·泛论》:「兼爱尚贤,右鬼非命,墨子之所立也。」唐·刘禹锡〈天论上〉:「右贤尚功,建极闲邪,人之能也。」
嘉谋(嘉謀)jiā móu
高明的经国谋略。《书·君陈》:“尔有嘉谋嘉猷,则入告尔后于内,尔乃顺之于外。”《汉书·成帝纪》:“冀闻切言嘉谋,匡朕之不逮。” 宋 苏轼 《题永叔会老堂》诗:“嘉谋定国垂青史,盛事传家有素风。” 郑观应 《盛世危言·建都》:“安土重迁,谁敢轻议及此,藉曰有之亦必枢密嘉谋,草野恶得而妄参耶?”  ——《漢語大詞典》
贻厥(貽厥)yí jué
(1).指留传;遗留。语出《书·五子之歌》:“明明我祖,万邦之君,有典有则,貽厥子孙。” 孔 传:“貽,遗也。言仁及后世。”《后汉书·皇后纪序》:“向使因设外戚之禁,编著《甲令》,改正后妃之制,貽厥方来,岂不休哉!” 明 王廷相 《慎言·保傅》:“立国规模,其大节不纯如此,貽厥后昆浅矣。”
(2).特指传位。《三国志·魏志·文帝纪》“大饗六军及 譙 父老百姓於邑东” 裴松之 注引 晋 孙盛 曰:“ 魏王 既追 汉 制,替其大礼,处莫重之哀而设饗宴之乐,居貽厥之始而坠王化之基,及至受禪,显纳二女,忘其至恤以诬先圣之典,天心丧矣,将何以终!” 唐 高适 《同观陈十六史兴碑》诗:“我来观雅製,慷慨变毛髮。季主尽荒淫,前王徒貽厥。” 孙钦善 注:“貽厥,传与子孙之意。”《新唐书·令狐滈传》:“ 綯 ( 令狐綯 ),大臣,当调护国本,而 大中 时,乃引谏议大夫 豆卢籍 、刑部侍郎 李鄴 为 夔王 等侍读,乱长幼序,使先帝貽厥之谋几不及陛下。”
(3).指子孙;后嗣。《文选·王俭〈褚渊碑文〉》:“明皇不豫,储后幼冲,貽厥之寄,允属时望。” 吕向 注:“貽厥谓后嗣也。”《南史·到溉传》:“﹝ 溉 ﹞子 镜 …… 镜 子 藎 ,早聪慧,位尚书殿中郎,尝从 武帝 幸 京口 ,登 北顾楼 赋诗。 盖 受詔便就,上以示 溉 曰:‘ 藎 定是才子,翻恐卿从来文章假手於 藎 。’因赐绢二十疋。后 溉 每和御诗,上輒手詔戏 溉 曰:‘得无貽厥之力乎?’” 唐 颜真卿 《郭公庙碑》:“况乎友于著睦,矕龙虎者十人;貽厥有光,紆青紫者八九。”  ——《漢語大詞典》
孙 ( 孫 ) sūn/xùn
孙 [ sūn ]
  1. 儿子的儿子:~子。~女。
  2. 跟孙子同辈的亲属:外~。侄~(侄儿的子女)。
  3. 孙子以后的各代:曾(zēng )~(孙子的子女)。玄~(曾孙的子女)。子~(儿子和孙子,泛指后代)。王~(贵族的子孙后代)。
  4. 植物再生成孳生的:~竹(竹的枝根末端所生的竹)。
  5. 姓。
孙 [ xùn ]
     ◎ 古同“”。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