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玉宇风来,银河云敛,天外老人星现。

晁端礼宋代〕《寿星明

露湿晴花,散红香清影,建章宫殿。玉宇风来,银河云敛,天外老人星现。向晓千官入,称庆山呼鳌抃。凤髓香飘,龙墀翡翠,帘栊高卷。
朝罢仗卫再整,肃鸣鞘,又向瑶池高宴。海寓承平,君臣相悦,乐奏徵招初遍。治极将何报,检玉泥金封禅。见说山中居民,待看雕辇。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玉宇风来银河云敛天外老人

玉宇 yù yǔ
(1).用玉建成的殿宇,传说中天帝或神仙的住所。 南朝 梁 萧纶 《祀鲁山神文》:“金坛玉宇,是众妙之游遨;丹崖翠幄,信灵人之响像。”《云笈七籤》卷八:“金房在明霞之上,九户在琼闕之内,此皆太微之所馆,天帝之玉宇也。” 冰心 《寄小读者》二七:“果然看见雪白的楼瓦,斜阳中映衬得如同琼宫玉宇一般。”
(2).华丽的宫殿。 南朝 宋 刘铄 《拟古·拟〈明月何皎皎〉》诗:“玉宇来清风,罗帐延秋月。” 唐 李华 《含元殿赋》:“玉宇璇阶,云门露闕。” 宋 梅尧臣 《依韵和宋学士紫宸早谒》:“耽耽玉宇龙缠栋,蔼蔼金铺兽啮环。”
(3).指太空。 宋 陆游 《十月十四夜月终夜如昼》诗:“西行到 峨眉 ,玉宇万里宽。”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五:“是夜,玉宇无尘,银河泻露。”《醒世恒言·卢太学诗酒傲王侯》:“玉宇淡悠悠,金波彻夜流。” 毛泽东 《七律·和郭沫若同志》:“金猴奋起千钧棒,玉宇澄清万里埃。”
(4). 宋 汴京 御苑中石洞名。《宣和遗事》前集:“北有洞曰‘玉宇’。石自壁出,隐崭巖峻立,奇花异草,扶疏茂密。” 宋 庄季裕 《鸡肋编》卷中:“ 蔡京 《太清楼侍宴记》云……东西廡各有殿,东曰 琼兰 ,西曰 凝芳 ,后曰 积翠 ,南曰 瑶林 ,北洞曰 玉宇 。”  ——《漢語大詞典》
风来(风来)
唐 李益 度破讷沙二首 其一 眼见风来沙旋移,经年不省草生时。
唐 杜牧 齐安郡晚秋 柳岸风来影渐疏,使君家似野人居。
唐 李山甫 春日商山道中作 风来花落帽,云过雨沾衣。
唐 曹唐 小游仙诗九十八首 其九十七 海上风来吹杏枝,昆崙山上看花时。
宋 刘筠 馆中新蝉 风来玉女乌先转,露下金茎鹤未知。  ——《骈字类编》
银河(銀河)yín hé
(1).晴天夜晚,天空呈现的银白色的光带。银河由大量恒星构成。古亦称云汉,又名天河、天汉、星河、银汉。 隋 江总 《内殿赋新诗》:“织女今夕渡银河,当见新秋停玉梭。” 唐 李白 《望庐山瀑布》诗:“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明 孙仁孺 《东郭记·钻穴隙》:“到而今可是难依傍,只落得一水银河隔两厢。” 杨沫 《青春之歌》第一部第二三章:“夏夜,天上缀满了闪闪发光的星星,像细碎的流沙铺成的银河斜躺在青色的天宇上。”
(2).道教称眼睛为银河。 宋 赵崇绚 《鸡肋·银河》:“道家以目为银河。”一本作“ 银海 ”。
(3).古代一种容量很大的银质饮器。  ——《漢語大詞典》
云敛(云敛)
唐 张子容 璧池望秋月 漏移光渐洁,云敛色偏浮。
唐 许浑 九日登樟亭驿楼 潮回孤岛晚,云敛众山晴。
宋 李纲 彭蠡 烟收云敛望不尽,眼界始知天宇宽。
唐 贯休 宿赤松山观题道人水阁兼寄郡守 云敛石泉飞险窦,月明山鼠下枯藤。  ——《骈字类编》
天外 tiān wài
(1).天之外。极言高远。 战国 楚 宋玉 《大言赋》:“方地为车,圆天为盖,长剑耿耿倚天外。”
(2).谓极远的地方。 唐 岑参 《送崔子还京》诗:“匹马西从天外归,扬鞭只共鸟争飞。” 戴望舒 《示长女》诗:“然后,缅想着天外的父亲,把疲倦的头搁在小小的绣枕。”
(3).谓意想不到之处。《后汉书·西域传论》:“神迹诡怪,则理絶人区;感验明显,则事出天外。”  ——《漢語大詞典》
老人 lǎo rén
(1).老年人。《左传·宣公十五年》:“及 辅氏 之役, 颗 见老人结草以亢 杜回 。”《史记·循吏列传》:“﹝ 子产 ﹞治 郑 二十六年而死,丁壮号哭,老人儿啼。” 唐 冯著 《燕衔泥》诗:“双燕碌碌飞入屋,屋中老人喜燕归。” 臧克家 《老哥哥》:“在我这没法合紧双眼的当儿,一个意态龙钟的老人的影像便朦胧在我眼前了。”
(2).指上了年纪的父母。 晋 车永 《与陆士龙书》:“老人及姊,自闻此问,三四日中,了不能復食。” 宋 张孝祥 《鹧鸪天·平国弟生日》词:“楚楚吾家千里驹,老人心事正关渠。” 老舍 《婆婆话》:“可是再说硬话实在使老人难堪;只好告诉母亲:不久即有好消息。”
(3).称尊长。 唐 戴叔伦 《族兄各年八十馀见招游洞》诗:“鹤髮婆娑乡里亲,相邀共看往年春。拟将儿女归来住,且是 茅山 见老人。” 清 国泰 《〈助字辨略〉序》:“《助字辨略》者, 确山 刘老人 所著也。” 鲁迅 《朝花夕拾·父亲的病》:“临末才记起了那远房的叔祖,爱种一点花木的老人。”
(4).年老长辈自称。 唐 杜甫 《佐还山后寄》诗之二:“老人他日爱,正想滑流匙。” 宋 苏轼 《与元老侄孙书》:“相见无期,惟当勉力进道,起门户为亲荣。老人僵仆海外,亦不恨也。”
(5).见“ 老人星 ”。  ——《漢語大詞典》
星 xīng《國語辭典》

星 [ xīng ]

  1. 宇宙中会发光或反射光的天体。如:「恒星」、「行星」、「哈雷彗星」、「月明星稀」。唐·杜甫〈旅夜书怀〉诗:「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唐·李商隐〈常娥〉诗:「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2. 比喻细碎或发亮的东西。如:「油星水点」、「眼冒金星」。唐·孟郊〈寒溪〉诗九首之四:「篙工磓玉星,一路随迸萤。」
  3. 比喻为人所崇拜、注目,或是某事的主要人物。如:「歌星」、「明星」、「影视红星」、「救星」、「寿星」。
  4. 镶在秤杆上,用以标志斤、两、钱的小点。如:「秤星」。唐·贾岛〈赠牛山人〉诗:「凿石养蜂休买蜜,坐山秤药不争星。」
  5. 姓。如春秋时有星子韦。
  1. 细微、细小。如:「零星」、「星火燎原」。唐·卢照邻〈晚渡渭桥寄示京邑游好〉诗:「长虹掩钓浦,落雁下星洲。」
  2. 色白如星。南朝齐·谢朓〈咏风诗〉:「时拂孤鸾镜,星鬓视参差。」
  1. 量多且四处散布。如:「星罗棋布」。《文选·班固·西都赋》:「列卒周匝,星罗云布。」
  2. 如流星般疾速。《三国志·卷五八·吴书·陆逊传》:「舳舻千里,星奔电迈,俄然行至。」晋·潘岳〈世祖武帝皇帝诔〉:「羽檄星驰,钲鼓日戒。
现 ( 現 ) xiàn
现 [ xiàn ]
  1. 显露:出~。表~。发~。体~。~身说法。
  2. 实有的,当时就有的:~金。~款。~货。~实(a.客观存在的事物;b.合于客观情况的)。
  3. 目前,当时:~时。~在。~今。~场。~代。~买~卖。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