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满捧金蕉。祝寿如松永不雕。

王观宋代〕《减字木兰花

百年能几。似数巡环无了日。有限时光。玉兔金鸟晓夜忙。
幸逢清世。最好排筵斟绿醆。满捧金蕉。祝寿如松永不雕。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金蕉祝寿

满 ( 滿 ) mǎn
满 [ mǎn ]
  1. 全部充实,没有余地:~足。~意。充~。饱~。美~。~腔热血。琳琅~目。~载而归。
  2. 到了一定的限度:~员。~月。不~周岁。
  3. 骄傲,不虚心:自~。志得意~。
  4. 十分,全:~世界(到处)。~堂灌。~天飞。~园春色。
  5. 使满,斟酒:~上一杯酒。
  6. 中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于辽宁、黑龙江、吉林、河北等省和北京市、内蒙古自治区:~族。~文。~汉全席。
  7. 姓。
捧 pěng《國語辭典》

捧 [ pěng ]

  1. 用两手托物。如:「捧碗」、「捧茶」。《后汉书·卷三三·朱浮传》:「此犹河滨之人捧土以塞孟津,多见其不知量也。」
  2. 扪、按。如:「捧腹大笑」。《庄子·天运》:「故西施病心而膑其里,其里之丑人见而笑之,归亦捧心而膑其里。」
  3. 赞扬、奉承他人或代为吹嘘。如:「捧场」、「他被捧上天了。」
  1. 量词。计算两手捧承物品的单位。如:「捧著一捧花」。
金蕉 jīn jiāo
(1).见“ 金蕉叶 ”。
(2).借指酒。 金 高宪 《焚香》诗之二:“正要金蕉引睡,不妨玉陇知音。”  ——《漢語大詞典》
祝寿(祝壽)zhù shòu
祝愿人长寿;祝贺生辰。 唐 杜牧 《春日言怀寄虢州李常侍十韵》:“无计披清裁,唯持祝寿觴。” 宋 范仲淹 《窦谏议录》:“父子图 禹钧 像,日夕供养,晨兴祝寿。” 宋 张齐贤 《洛阳搢绅旧闻记·李少师贤妻》:“每夫生日,必先畜女童晓音律者,盛饰珠翠綺绣,因捧觴祝寿。”《儒林外史》第十八回:“诸位祝寿,三公子断不敢当,又谢了诸位。” 老舍 《骆驼祥子》十四:“大家给他祝寿,他大模大样的承受。”  ——《漢語大詞典》
如 rú《國語辭典》

如 [ rú ]

  1. 顺从、依照。如:「如约」、「如命」。《左传·宣公十二年》:「有律以如己也。」晋·杜预·注:「如,从也。」
  2. 如同、好像。如:「爱人如己」、「数十年如一日」。唐·白居易〈琵琶行〉:「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3. 往、至。如:「如厕」。《左传·隐公五年》:「公将如棠观鱼者。」
  4. 及、比得上。如:「远亲不如近邻」。《史记·卷七·项羽本纪》:「夫被坚执锐,义不如公;坐而运策,公不如义。」
  5. 表示举例。如:「例如」、「譬如」。
  1. 于,表示比较。《吕氏春秋·仲秋纪·爱士》:「人之困穷,甚如饥寒。」
  1. 假若。《论语·述而》:「如不可求,从吾所好。」《镜花缘·第四回》:「姑且施恩,再限两个时辰。如再无花,就怨不得朕了。」
  2. 或者。《论语·先进》:「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
  1. 形容词词尾。相当于「然」,表情形或状况。如:「突如其来」。《论语·述而》:「子之燕居,申申如也,夭夭如也。」
  1. 姓。如三国时魏国有如淳。
松 ( 鬆 ) sōng《國語辭典》

松 [ sōng ]

  1. 松科植物的總稱。種類極多,一般為常綠喬木。幹聳直,皮粗厚,葉如針,花單性,結毬果,木材用途甚廣,可供醫藥和工藝用。
  2. 姓。如隋代有松贇。
永 yǒng《國語辭典》

永 [ yǒng ]

  1. 深长的、久远的。三国魏·阮籍〈咏怀〉诗八二首之一七:「出门临永路,不见行车马。」宋·苏轼〈和钱安道寄惠建茶〉诗:「雪花雨脚何足道,啜过始知真味永。」
  1. 恒久、久远。如:「永垂不朽」。《论语·尧曰》:「四海困穷,天禄永终。」《史记·卷一一七·司马相如传》:「精罔阆而飞扬兮,拾九天而永逝。」
不 bù/fǒu《國語辭典》

不 [ bù ]

  1. 否定詞。有不是、未、非等義。如:「不能」、「不法」、「不久」、「不容易」、「不好吃」、「拿不動」。
  2. 與「就」連用,表示有所選擇的意思。如:「晚上回到家的消遣,不是看書,就是聽音樂。」
  1. 用於句末,表示疑問的語氣。如:「醫生,請問他的身體狀況好不?」
  2. 用來加強語氣,往往與「好」字連用。如:「這齣戲好不精彩!」、「誤會澄清了,心情好不輕鬆!」
  3. 置於句中,用來調整音節,沒有特殊含義。《詩經·小雅·車攻》:「徒御不驚,大庖不盈。」漢·毛亨·傳:「不驚,驚也;不盈,盈也。」《楚辭·宋玉·招魂》:「被文服 纖,麗而不奇些。」漢·王逸·注:「不奇,奇也。」
  1. (「不」字在去聲字之前,變讀為陽平。)​

不 [ fōu ]

  1. 姓。如晉朝有不準。

不 [ fǒu ]

  1. 表示否定。《史記·卷一○一·袁盎鼂錯傳》:「上問曰:『道軍所來,聞鼂錯死,吳楚罷不?』」同「否 」。
  2. 表示疑問、未定。晉·陶淵明〈遊斜川〉詩:「未知從今去,當復如此不?」唐·李白〈秋浦歌〉一七首之一:「寄言向江水,汝意憶儂不?」同「否 」。

不 [ fū ]

  1. 花萼上的蒂。《詩經·小雅·常棣》:「常棣之華,鄂不韡韡。」
雕 diāo《國語辭典》

雕 [ diāo ]

  1. 鹫的别名。唐·王维〈观猎〉诗:「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同「雕 」。
  2. 指雕刻的技术或成品。如:「竹雕」、「木雕」、「玉雕」、「浮雕」。
  3. 姓。如汉代有雕延年。
  1. 刻镂。如:「雕塑」、「雕刻」。《论语·公冶长》:「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杇也。」
  1. 经彩画装饰的。如:「雕栏玉砌」、「雕梁画栋」。宋·苏轼〈超然台记〉:「去雕墙之美,而庇采椽之居。」
  2. 狡诈的。《管子·七法》:「一体之治者,去奇说,禁雕俗也。」通「刁」。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