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绿罗裳,红锦帔,貌胜西施。

商衟元代〕《【正宫】月照庭

问花

万木争荣,各逞娇红嫩紫。呈浓淡,斗妍蚩。为谁开?为谁落?何苦孜孜?吾来问:汝有私?

【幺】云幕高张,捧出天然艳质。颜如玉,体凝脂。绿罗裳,红锦帔,貌胜西施。蒙君问,尽妾词。

【最高楼】发生各自随时,艳冶非人所使。铅华满树添妆次,远胜梨园弟子。

【喜春来】清香引客眠花市,艳色迷人殢酒卮,东风舞困瘦腰肢。犹未止,零落暮春时。

【六幺遍】听花言,巧才思,直待伴落絮游丝。披离满径点胭脂,干忙煞燕子莺儿。芳苞折尽谁挂齿?道杏花不看开时。早寻人做主遮护你,煞强如花貌参差,凭谁赋断肠诗?

【幺】妾斟量,自三思,正芳年不甚心慈。仗聪明国色两件儿,觑五陵英俊。因而渐消香减玉剥幽姿,但温存谁敢推辞。想游蜂戏蝶有正事,向眼前面配了雄雌,闪下我害相思。

【尾】先生教妾感承,妾身言君试思:如今罗纰锦故人何似?阑珊了春事,惜花人谁肯折残枝?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绿罗红锦西施

绿罗(緑羅)lǜ luó
(1).绿色的绮罗。 唐 刘禹锡 《竹枝词》之二:“今朝北客思归去,回入《紇那》披緑罗。”
(2).比喻绿水微波。 唐 张祜 《题于越亭》诗:“山衔落照攲红盖,水蹙斜文捲緑罗。” 宋 欧阳修 《玉楼春》词:“杏腮轻粉日催红,池面緑罗风卷皱。”
(3).荔枝名。 宋 杨万里 《走笔谢吉守赵判院分饷三山生荔子》诗:“ 西川 红锦无此色, 南海 緑罗犹带酸。”自注:“ 五羊 荔子上上者名緑罗。”参见“ 緑萝 ”。  ——《漢語大詞典》
裳 cháng/shang《國語辭典》

裳 [ cháng ]

  1. 古代下身穿的衣服称为「裳」。即裙子。《诗经·邶风·绿衣》:「绿兮衣兮,绿衣黄裳。」汉·毛亨·传:「上曰衣,下曰裳。」

裳 [ ​shāng ]

  1. (一)​之又音。
红锦(红锦)
唐 裴说 句 一通红锦重,三事紫罗轻。
唐 施肩吾 叹花词 前日满林红锦遍,今日绕林看不见。
唐 杜牧 扬州三首 其二 蜀船红锦重,越橐水沈堆。
唐 曹唐 病马五首呈郑校书章三吴十五先辈 其五 长襜敢辞红锦重,旧缰宁畏紫丝蟠。
唐 韩琮 题商山店 红锦机头抛皓腕,绿云鬟下送横波。  ——《骈字类编》
帔 pèi《國語辭典》

帔 [ pèi ]

  1. 下裳,即裙子。汉·扬雄《方言·卷四》:「裙,陈魏之间谓之帔。」
  2. 古代妇女披在肩上的无袖衣饰,即今之披肩。汉·刘熙《释名·释衣服》:「帔,披也。披之肩背,不及下也。」唐·白居易〈霓裳羽衣歌〉:「虹裳霞帔步摇冠,钿璎累累珮珊珊。」《红楼梦·第五回》:「诗后又画一盆茂兰,旁有一位凤冠霞帔的美人。」
貌 mào《國語辭典》

貌 [ mào ]

  1. 長相、面容。如:「容貌」、「相貌」、「其貌不揚」、「花容月貌」、「相貌堂堂」。
  2. 外表、外觀。如:「外貌」、「全貌」。
  3. 模樣、姿態。如:「怒貌」、「醉貌」。《文選·賈誼·鵩鳥賦》:「止于坐隅兮,貌 閑暇。」
  4. 姓。如周代有貌辨。
  1. 描繪、描摹。《新唐書·卷七六·后妃傳上·楊貴妃傳》:「命工貌妃於別殿,朝夕往,必為鯁欷。」《聊齋志異·卷二·阿寶》:「遂貌其呆狀,相郵傳作醜語,而名之曰:『孫痴』。」通「邈」。
胜 ( 勝 ) shèng《國語辭典》

胜 [ shēng ]

  1. 参见「胜键」、「双胜类」等条。
西施 xī shī
(1). 春秋 越 美女。或称 先施 ,别名 夷光 ,亦称 西子 。姓 施 , 春秋 末年 越国 苧罗 (今 浙江 诸暨 南)人。 越王 勾践 败于 会稽 , 范蠡 取 西施 献 吴王 夫差 ,使其迷惑忘政。 越 遂亡 吴 。后 西施 归 范蠡 ,同泛五湖。事见《吴越春秋·勾践阴谋外传》。一说, 吴 亡后, 越 沉 西施 于江。《管子·小称》:“ 毛嬙 , 西施 ,天下之美人也。” 唐 王维 《西施咏》:“艷色天下重, 西施 寧久微。”
(2).泛称美女。 唐 韦应物 《广陵遇孟九云卿》诗:“ 西施 且一笑,众女安得妍。” 明 陈汝元 《金莲记·捷报》:“无端 司马 登纶阁,催促 西施 上钓船。” 清 黄遵宪 《九姓渔船曲》:“ 西施 一舸轻波软,原是官船当 娃馆 。”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