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清晓骑白鹿,直上天门山。

李白唐代〕《游泰山六首

天宝元年四月从故御道上泰山

四月上泰山,石平御道开。
六龙过万壑,涧谷随萦回。
马迹绕碧峰,于今满青苔。
飞流洒绝巘,水急松声哀。
北眺崿嶂奇,倾崖向东摧。
洞门闭石扇,地底兴云雷。
登高望蓬流,想象金银台。
天门一长啸,万里清风来。
玉女四五人,飘颻下九垓。
含笑引素手,遗我流霞杯。
稽首再拜之,自愧非仙才。
旷然小宇宙,弃世何悠哉。

清晓骑白鹿,直上天门山。
山际逢羽人,方瞳好容颜。
扪萝欲就语,却掩青云关。
遗我鸟迹书,飘然落岩间。
其字乃上古,读之了不闲。
感此三叹息,从师方未还。

平明登日观,举手开云关。
精神四飞扬,如出天地间。
黄河从西来,窈窕入远山。
凭崖览八极,目尽长空闲。
偶然值青童,绿发双云鬟。
笑我晚学仙,蹉跎凋朱颜。
踌躇忽不见,浩荡难追攀。

清斋三千日,裂素写道经。
吟诵有所得,众神卫我形。
云行信长风,飒若羽翼生。
攀崖上日观,伏槛窥东溟。
海色动远山,天鸡已先鸣。
银台出倒景,白浪翻长鲸。
安得不死药,高飞向蓬瀛。

日观东北倾,两崖夹双石。
海水落眼前,天光遥空碧。
千峰争攒聚,万壑绝凌历。
缅彼鹤上仙,去无云中迹。
长松入霄汉,远望不盈尺。
山花异人间,五月雪中白。
终当遇安期,于此炼玉液。

朝饮王母池,瞑投天门关。
独抱绿绮琴,夜行青山间。
山明月露白,夜静松风歇。
仙人游碧峰,处处笙歌发。
寂静娱清辉,玉真连翠微。
想象鸾凤舞,飘颻龙虎衣。
扪天摘匏瓜,恍惚不忆归。
举手弄清浅,误攀织女机。
明晨坐相失,但见五云飞。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清晓骑白鹿直上天门

清晓(清曉)qīng xiǎo
天刚亮时。 唐 孟浩然 《登鹿门山怀古》诗:“清晓因兴来,乘流越 江 峴。” 宋 欧阳修 《渔家傲》词之七:“人语悄,那堪夜雨催清晓。”《红楼梦》第五九回:“一日清晓, 宝釵 春困已醒,搴帷下榻,微觉轻寒。” 应修人 《初游草佳村》诗:“清晓里布机声,就前村到后村。”  ——《漢語大詞典》
骑白鹿(騎白鹿)qí bái lù
古代神话传说中的仙人,常骑白鹿或乘白鹿所驾之车。见 晋 葛洪 《神仙传·卫叔卿》、《鲁女生》。后因以“骑白鹿”指仙人行空之术。 唐 韦渠弁 《步虚词》之十八:“无烦骑白鹿,不用驾青牛。” 明 吴廷翰 《南山杂诗》之四:“谷口吹紫簫,仙人骑白鹿。”亦省作“ 骑鹿 ”。 明 何景明 《三清山人歌》:“骑鹿时见南斗君,闻笙夜候 緱山 鹤。”  ——《漢語大詞典》
直上 zhí shàng
(1).方位词。上,上面。用于名物词之后。 元 无名氏 《渔樵记》第二折:“头直上乱纷纷雪似筛,耳边厢颯剌剌风又摆。” 元 李景贤 《刘行首》第二折:“我身穿着百衲袍,腰缠着碌簌绦。头直上丫髻三角。”
(2).向上,向前。 唐 丘为 《寻西山隐者不遇》诗:“絶顶一茅茨,直上三十里。”《古今小说·宋四公大闹禁魂张》:“ 侯兴 与浑家都搬将入去,直上去赶。”  ——《漢語大詞典》
天门(天門)tiān mén
(1).天机之门。指心。《庄子·天运》:“故曰,正者,正也。其心以为不然者,天门弗开矣。” 成玄英 疏:“其心之不能如是者,天机之门拥而弗开。天门,心也。”
(2).指鼻、口或天庭。《老子》:“天门开闔,能无雌?” 河上公 注:“天门,谓北极紫微宫……治身,天门,谓鼻孔。”按, 朱谦之 校释以为“无雌”当作“为雌”。《黄庭内景经·隐藏章》:“上合天门入明堂。” 务成子 注:“天门在两眉间,即天庭是也。”
(3).天宫之门。《楚辞·九歌·大司命》:“广开兮天门,纷吾乘兮玄云。”《淮南子·原道训》:“昔者 冯夷 , 大丙 之御也……经纪山川,蹈腾昆命,排閶闔,沦天门。” 高诱 注:“天门,上帝所居紫微宫门也。” 唐 韩愈 《孟东野失子》诗:“乃呼大灵龟,骑云款天门。”
(4).指皇宫之门。 唐 杜甫 《宣政殿退朝晚出左掖》诗:“天门日射黄金牓,春殿晴曛赤羽旗。”
(5).星名。东方七宿角宿中之两星。即室女座53、69。
(6).牌九赌博,庄家对面称天门。《老残游记》第十九回:“第二条拿了个八点,天门是地之八,上下庄是九点,又赔了一个通庄。”
(7).草药名。《宋书·谢灵运传》:“寻名山之奇药,越灵波而憩辕。採石上之地黄,摘竹下之天门。”  ——《漢語大詞典》
山 shān《國語辭典》

山 [ shān ]

  1. 陆地上高起的部分。如:「崇山峻岭」。《左传·襄公二十五年》:「吴师奔,登山以 望,见楚师不继复逐之。」
  2. 坟墓。唐·李华〈含元殿赋〉:「靡迤秦山,陂陀汉陵。」
  3. 姓。如晋代有山涛。
  4. 二一四部首之一。
  1. 山中的。如:「山村」、「山寨」。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