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糁头腥臊何足嗜,曳尾污秽适可憎。

王安石宋代〕《同王浚贤良赋龟得升字

世传一尾龟百龄,此龟逮见隋唐兴。
虽然天幸免焦灼,想屡缩颈愁严凝。
前年赴满不量力,欲替鳌负三崚嶒。
番禺使君邂逅见,知困簸荡因嗟矜。
疾呼余且设网取,以组系首龟穿绳。
北归与俱度大庾,两夫贔屭苦不胜。
舣船秦淮担送我,云此一可当十朋。
昔人宝龟谓神物,奉事稿骨尤兢兢。
残民灭国递争夺,有此乃敢司黎烝。
於时睹甲别贵贱,太卜藏法传昆仍。
岂如元君须见梦,初知欢喜得未曾。
自从九江罢纳锡,众渔贱弃秋不登。
卜人官废亦已久,果猎谁复知殊称。
今君此宝世莫识,我亦坐视心瞢瞢。
搘床才堪比瓦砾,当粟孰肯捐斗升。
糁头腥臊何足嗜,曳尾污秽适可憎。
盛溲除聋岂必验,蹈背出险安敢凭。
刳肠以占幸无事,卷壳而食病未能。
如闻翕息可视效,乃往有堕崖千层。
仰窥朝阳俯引气,亦得难老如冈陵。
谅能学此真寿类,世论妄以虫疑冰。
嗟余老矣倦呼吸,起晏光景难瞻承。
但知故人所玩惜,每戒异物相侵陵。
唯忧盗贼今好卜,夜半劫请无威惩。
复恐嚵夫负之走,并窃老木为薪蒸。
浅樊荒圃不可保,守视且寄锺山僧。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腥臊何足曳尾污秽适可

糁 ( 糝 ) sǎn/shēn
糁 [ sǎn ]
     ◎ 方言,米粒(指煮熟的)。
糁 [ shēn ]
     ◎ 谷类制成的小渣:玉米~儿。
头 ( 頭 ) tóu/tou
头 [ tóu ]
  1. 人身体的最上部分或动物身体的最前的部分:~骨。~脑。~脸(❶头和脸;❷指面貌;❸指面子,体面)。~角(jiǎo )(喻青年的气概或才华)。
  2. 指头发或所留头发的样式:留~。剃~。
  3. 物体的顶端:山~。笔~。两~尖。
  4. 指事情的起点或端绪:从~儿说起。~绪。
  5. 物体的残余部分:布~儿。
  6. 以前,在前面的:~三天。
  7. 次序在前,第一:~等。~生。
  8. 首领:~子。~目。
  9. 方面:他们是一~的。
  10. 临,接近:~睡觉先洗脸。
  11. 量词,多指牲畜:一~牛。
  12. 表示约计、不定数量的词:三~五百。
  13. (tou)名词后缀(❶接于名词词根,如“木~”。❷接于动词词根,如“念~”。❸接于形容词词根,如“甜~儿”)。
  14. (tou)方位词后缀(如“上~”。“里~”。“后~”。)
腥臊 xīng sāo
(1).腥臭;腥臭的气味。《荀子·荣辱》:“鼻辨芬芳腥臊,骨体肤理辨寒暑疾养。” 唐 李商隐 《楚宫》诗:“空归腐败犹难復,更困腥臊岂易招。” 宋 文天祥 《贾家庄》诗:“行边无鸟雀,卧处有腥臊。” 闻一多 《红烛·孤雁》:“光明底追逐者啊!不信那腥臊的屠场,黑暗的烟灶。”
(2).泛指水产动物。《太平广记》卷三○九引 唐 李玫 《纂异记·蒋琛》:“是知溺名溺利者,不免为水府之腥臊。”
(3).借喻丑恶的事物。《国语·周语上》:“国之将亡,其君贪冒辟邪,淫佚荒怠,麤秽暴虐,其政腥臊,馨香不登。” 韦昭 注:“腥臊,臭恶也。”
(4).借指寇盗、叛军等。 唐 杜甫 《喜闻官军已临贼寇二十韵》:“谁云遗毒螫,已是沃腥臊。” 仇兆鳌 注:“毒螫、腥臊,指贼党。” 清 朱琦 《感事》诗:“焚掠为一空,腥臊未湔洗。”  ——《漢語大詞典》
何足 hé zú
犹言哪里值得。《史记·秦本纪》:“﹝ 百里傒 ﹞谢曰:‘臣亡国之臣,何足问!’” 晋 干宝 《搜神记》卷一六:“ 颖 心愴然,即寤,语诸左右,曰:‘梦为虚耳,亦何足怪。’” 明 李贽 《复夏道甫》:“再勤学数年便当大捷矣,区区一秀才,何足以为轻重。” 鲁迅 《且介亭杂文二集·非有复译不可》:“但因言语跟着时代的变化,将来还可以有新的复译本的,七八次何足为奇,何况 中国 其实也并没有译过七八次的作品。”  ——《漢語大詞典》
嗜 shì《國語辭典》

嗜 [ shì ]

  1. 喜爱、爱好。如:「嗜赌」、「嗜酒如命」。《聊斋志异·卷七·宦娘》:「温如春,秦之世家也,少癖嗜琴,虽逆旅未尝暂舍。」
  2. 贪求、贪爱。《国语·楚语下》:「吾闻国家将败,必用奸人,而嗜其疾味。」唐·柳宗元〈蝜蝂传〉:「今世之嗜取者,遇货不避,以厚其室。」
曳尾 yè wěi
见“ 曳尾涂中 ”。  ——《漢語大詞典》
污秽(汙穢)wū huì
亦作“汙秽”。亦作“汚秽”。
(1).肮脏的东西。《关尹子·一宇》:“吾道如海,有亿万金投之不见,有亿万石投之不见,有亿万污秽投之不见。”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四》:“污秽堆积,似废坏多年者。” 鲁迅 《华盖集·“碰壁”之后》:“看见污秽洒满了风籁琴。”
(2).肮脏,不干净。《敦煌曲·〈十恩德〉之六》:“乾处与儿眠,不嫌污秽与腥羶。” 元 李翀 《日闻录》:“古者,祭之用牲,以七体为贵,羊首牛首,肩臑心肺,皆上体也;至於肾肠臀足之类皆不用,以其在下而汚秽也。”《醒世恒言·李玉英狱中讼冤》:“更有一节苦处,任你滴水成冰的天气,少不得向水孔中洗澣污秽衣服。” 许地山 《枯杨生花》:“污秽的土能养美丽的花朵。”
(3).卑污;卑下。《韩非子·内储说上》:“ 卜皮 为县令,其御史污秽而有爱妾。”《后汉书·皇甫规传》:“臣虽污秽,廉絜无闻,今见覆没,耻痛实深。” 叶紫 《星》第二章六:“她想不清人们为什么要将她的声名说得那样难堪而污秽。”
(4).玷污;弄脏。《楚辞·远游》:“遭沉浊而污秽兮,独鬱结其谁语!”《旧唐书·刘迺传》:“ 镇 亦尝忝列曹郎,苟不能死,以至於斯,寧以自辱羶腥,復欲污秽贤哲乎?”《初刻拍案惊奇》卷三四:“为此就有那不守分的汚秽了禪堂佛殿。” 清 东轩主人 《述异记·狐祟》:“衙斋有狐作祟,白日抛掷沙土,污秽几席。” 叶紫 《星》第二章六:“人们毕竟不能原谅她,毕竟要造谣污秽她。”
(5).指贪赃。《孔子家语·五刑》:“古之大夫,其有坐不廉污秽而退放之者,不谓之不廉污秽而退放,则曰‘簠簋不饰’。” 晋 干宝 《搜神记》卷十七:“汝取官若干百斛穀,藏著某处。为吏污秽,而敢论吾。今当白於官,将人取汝所盗穀。”
(6).指淫秽或奸污。《汉书·贾谊传》:“﹝大臣﹞坐污秽淫乱男女亡别者,不曰污秽,曰‘帷薄不修’。”《初刻拍案惊奇》卷三二:“至于贪淫纵欲,使心用腹,汚秽人家女眷,没有一个不减等夺禄。” 碧野 《没有花的春天》第一章:“这流言说是 阿艾 和 阿兴 昨天晚上在野地里干下了污秽的勾当。”  ——《漢語大詞典》
适可(適可)shì kě
(1).适合;适宜。《汉书·蒯通传》:“故里母非谈説之士也,束緼乞火非还妇之道也,然物有相感,事有适可。” 明 李贽 《答李见罗先生书》:“及其饱闷已过,情景适可,则仍旧如前锁门独坐而读我书也。”
(2).只能,仅仅可以。《百喻经·雇倩瓦师喻》:“此驴今者适可能破,假使百年,不能成一。”  ——《漢語大詞典》
憎 zēng《國語辭典》

憎 [ zēng ]

  1. 厌恶。如:「爱憎分明」、「面目可憎」。《史记·卷九九·叔孙通传》:「叔孙通儒服,汉王憎之。」唐·李中〈落花〉诗:「酷恨西园雨,生憎南陌风。」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