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看戎马扰边疆,甘与渔樵放中野。
高堂华烛延宾客,叠嶂层崖写秋色。五老天寒楚树青,九疑日暮湘云白。
茆屋溪头何处村,长林无人啼鸟闻。岚侵山市昼冉冉,叶坠霜野晴纷纷。
清夜高城雷雨作,将军置酒相娱乐。月黑蛟龙起洞潭,山荒虎豹依丛薄。
少年爱画颇入神,时危思与烟霞亲。故园不归湖上宅,春树长忆江东人。
我本东门饭牛者,短衣破帽南山下。惊看戎马扰边疆,甘与渔樵放中野。
将军黄金双虎符,临边自合思捐躯。两淮氛祲尚满眼,明堂梁栋须人扶。
酒酣起舞心激烈,木末悲风动萧瑟。雪尽蓬莱春正深,麟阁丹青纪勋业。
梯山航海趋皇都,修文偃武歌唐虞。一丘一壑尚可得,为君重赋云林图。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惊看(驚看)jīng kàn
惊奇地注视。 清 刘大櫆 《途中所见》诗:“林外白光浮,惊看长湖水。” 清 刘大櫆 《过汶上赠邓明府》诗:“如今白髮同尊酒,拭泪惊看梦里人。” ——《漢語大詞典》
戎马(戎馬)róng mǎ
(1).古代驾兵车的马。《左传·成公十六年》:“ 晋 入 楚 军,三日穀。 范文子 立於戎马之前,曰:‘君幼,诸臣不佞,何以及此?’” 杨伯峻 注:“戎马, 晋厉公 车马。”
(2).军马;战马。《吴子·料敌》:“然则一军之中必有虎賁之士,力轻扛鼎,足轻戎马,搴旗取将,必有能者。”《旧唐书·王忠嗣传》:“及至 河 陇 ,又奏请徙 朔方 、 河东 戎马九千匹以实之。” 梁启超 《中国地理大势论》:“举目有山河之异,谁泣 新亭 ?中原无 颇 牧 之才,空肥戎马!”
(3).借指军队。《宋书·武帝纪中》:“承亲率戎马,远履西畿,闔境士庶,莫不恇骇。”《旧唐书·承天皇帝倓传》:“殿下宜购募豪杰,暂往 河西 ,收拾戎马。”
(4).犹胡马。借指北方少数民族入侵的军队。 宋 汪藻 《己酉乱后寄常州使君侄》诗:“戎马窥天堑,边烽断日畿。”《剪灯馀话·月夜弹琴记》:“城復日,人皆相庆,独主母有忧色,告主君曰:‘城虽云復,戎马必再来,城中之人,定遭毒手。’”
(5).战乱,战争。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风操》:“汝曹生於戎马之间,视听之所不晓,故聊记録,以传示子孙。” 唐 杜甫 《登岳阳楼》诗:“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宋 叶适 《故枢密参政汪公墓志铭》:“ 高宗 厌戎马久,思壹休息,既定和亲,罢诸将兵。” 况周颐 《蕙风词话续编》卷一:“当戎马流离之际,不难於慷慨,而难於从容。” 郁雯 《李清照》七:“你的妻子总算在戎马之中,保存了你的手稿。” ——《漢語大詞典》
(2).军马;战马。《吴子·料敌》:“然则一军之中必有虎賁之士,力轻扛鼎,足轻戎马,搴旗取将,必有能者。”《旧唐书·王忠嗣传》:“及至 河 陇 ,又奏请徙 朔方 、 河东 戎马九千匹以实之。” 梁启超 《中国地理大势论》:“举目有山河之异,谁泣 新亭 ?中原无 颇 牧 之才,空肥戎马!”
(3).借指军队。《宋书·武帝纪中》:“承亲率戎马,远履西畿,闔境士庶,莫不恇骇。”《旧唐书·承天皇帝倓传》:“殿下宜购募豪杰,暂往 河西 ,收拾戎马。”
(4).犹胡马。借指北方少数民族入侵的军队。 宋 汪藻 《己酉乱后寄常州使君侄》诗:“戎马窥天堑,边烽断日畿。”《剪灯馀话·月夜弹琴记》:“城復日,人皆相庆,独主母有忧色,告主君曰:‘城虽云復,戎马必再来,城中之人,定遭毒手。’”
(5).战乱,战争。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风操》:“汝曹生於戎马之间,视听之所不晓,故聊记録,以传示子孙。” 唐 杜甫 《登岳阳楼》诗:“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宋 叶适 《故枢密参政汪公墓志铭》:“ 高宗 厌戎马久,思壹休息,既定和亲,罢诸将兵。” 况周颐 《蕙风词话续编》卷一:“当戎马流离之际,不难於慷慨,而难於从容。” 郁雯 《李清照》七:“你的妻子总算在戎马之中,保存了你的手稿。” ——《漢語大詞典》
扰 ( 擾 ) rǎo
扰 [ rǎo ]
- 搅乱:~乱。~害。~攘(骚乱,纷乱,如“干戈~~”)。干~。
- 增添麻烦:打~(客气话,表示给别人添了麻烦)。困~。叨~。庸人自~。
- 驯顺,安:“以佐王安~邦国”。
- 畜养:“掌养猛兽而教~之”。
边疆(邊疆)biān jiāng
亦作“ 边壃 ”。亦作“邉疆”。
(1).靠近国界的领土。《左传·昭公十四年》:“好於边疆,息民五年,而后用师,礼也。”《敦煌变文集·李陵变文》:“从 孝文皇帝 亡来,免得塞庭无事, 汉 家将作,你的的专知抄畧边壃,今日捉降,若生是?” 唐 杜甫 《夏夜叹》:“念彼荷戈士,穷年守边疆。” 明 何景明 《漠将篇》:“飞符插羽募精强,连营列阵扫邉疆。” 丁玲 《杜晚香》:“保卫边疆,建设边疆。”
(2).边际。 宋 司马光 《和范景仁西圻野老》:“蚕收百箔桑蔽野,麻麦极望无边疆。” ——《漢語大詞典》
(1).靠近国界的领土。《左传·昭公十四年》:“好於边疆,息民五年,而后用师,礼也。”《敦煌变文集·李陵变文》:“从 孝文皇帝 亡来,免得塞庭无事, 汉 家将作,你的的专知抄畧边壃,今日捉降,若生是?” 唐 杜甫 《夏夜叹》:“念彼荷戈士,穷年守边疆。” 明 何景明 《漠将篇》:“飞符插羽募精强,连营列阵扫邉疆。” 丁玲 《杜晚香》:“保卫边疆,建设边疆。”
(2).边际。 宋 司马光 《和范景仁西圻野老》:“蚕收百箔桑蔽野,麻麦极望无边疆。” ——《漢語大詞典》
甘 gān《國語辭典》
甘 [ gān ]
形- 甜美的。如:「味香甘甜」。《庄子·山木》:「直木先伐,甘井先竭。」清·洪升《长生殿·第一五出》:「海南荔子味尤甘,杨娘娘偏喜啖。」
- 美好。《诗经·小雅·甫田》:「以祁甘雨,以介我稷黍,以谷我士女。」《左传·昭公十一年》:「币重而言甘,诱我也。」
- 美味的食物。《孟子·梁惠王上》:「为肥甘不足于口与?」晋·陶渊明〈有会而作诗〉:「菽麦实所羡,孰敢慕甘肥?」
- 姓。如秦代有甘茂。
- 二一四部首之一。
- 顺遂。《左传·庄公九年》:「管召雠也,请受而甘心焉。」
- 乐意、情愿、自愿。如:「甘愿」、「甘拜下风」、「自甘堕落」。《诗经·齐风·鸡鸣》:「虫飞薨薨,甘与子同梦。」
与 ( 與 ) yǔ/yù/yú
与 [ yǔ ]
- 给:赠~。~人方便。
- 交往,友好:相~。~国(相互交好的国家)。
- 赞助,赞许:~人为善。
- 〈书〉等待:时不我~。
- 〈连〉和:我~你。山~水。
- 〈介〉跟;向:~虎谋皮。生死~共。
- 参加:参~。~会。
- 同“欤”。
渔樵(漁樵)yú qiáo
(1).打鱼砍柴。 唐 高适 《封丘县》诗:“我本渔樵 孟诸 野,一生自是悠悠者。” 宋 苏轼 《前赤壁赋》:“况吾与子渔樵於 江 渚之上,侣鱼鰕而友麋鹿。”
(2).渔人和樵夫。 唐 王维 《桃源行》:“平明閭巷扫花开,薄暮渔樵乘水入。” 宋 范成大 《携家石湖赏拒霜》诗:“渔樵引入新花坞,儿女扶登小锦城。” 清 顾光旭 《弓插》诗:“隔水断渔樵,横斜坏木桥。” 鲁迅 《南腔北调集·听说梦》:“至于另有些梦为隐士,梦为渔樵,和本相全不相同的名人,其实也只是豫感饭碗之脆,而却思将吃饭范围扩大起来。”
(3).指隐居。 南朝 梁 刘孝威 《奉和六月壬午应令》:“神心重丘壑,散步怀渔樵。” 唐 杜甫 《村夜》诗:“胡羯何多难,渔樵寄此生。” 明 屠隆 《綵毫记·乘醉骑驴》:“乾坤傲,永不踏红尘向市朝,真唤做圣世渔樵。” ——《漢語大詞典》
(2).渔人和樵夫。 唐 王维 《桃源行》:“平明閭巷扫花开,薄暮渔樵乘水入。” 宋 范成大 《携家石湖赏拒霜》诗:“渔樵引入新花坞,儿女扶登小锦城。” 清 顾光旭 《弓插》诗:“隔水断渔樵,横斜坏木桥。” 鲁迅 《南腔北调集·听说梦》:“至于另有些梦为隐士,梦为渔樵,和本相全不相同的名人,其实也只是豫感饭碗之脆,而却思将吃饭范围扩大起来。”
(3).指隐居。 南朝 梁 刘孝威 《奉和六月壬午应令》:“神心重丘壑,散步怀渔樵。” 唐 杜甫 《村夜》诗:“胡羯何多难,渔樵寄此生。” 明 屠隆 《綵毫记·乘醉骑驴》:“乾坤傲,永不踏红尘向市朝,真唤做圣世渔樵。” ——《漢語大詞典》
放 fàng《國語辭典》
放 [ fàng ]
动- 逐。如:「流放」。《楚辞·屈原·渔父》:「屈原放逐在江湘之闲,忧愁叹吟,仪容变易。」
- 弃。《三国志·卷四四·蜀书·姜维传》:「寻被后主敕令,乃投戈放甲。」
- 放纵、任由。如:「放声高歌」、「放言高论」。《孟子·告子上》:「舍其路而弗由,放其心而不知求,哀哉!」
- 安置。如:「陈放」、「安放」。《水浒传·第二一回》:「一桶盘拖上楼来,放在春台上。」
- 发出。如:「施放」、「鸣放」。《三国演义·第五回》:「坚取箭,连放两箭,皆被华雄躲过。」
- 开、展。如:「心花怒放」、「百花开放」。
- 在一定时间后停止。如:「放学」、「放工」。
- 任官职,多指京官外任而言。如:「外放」、「下放」。《儿女英雄传·第四○回》:「赏了头等官加了个副都统衔,放了乌里雅苏台的参赞大臣了。」
- 弄,置于「仔细」、「明白」、「聪明」等词前,有提请注意的意思。如:「放明白些」、「放聪明点」。元·关汉卿《蝴蝶梦·第三折》:「哥哥,你丢我时,放仔细些,我肚子上有个疖子哩。」
- 打网球、排球、乒乓球时的偷袭。如:「他在网前放小球,漂亮极了!」
- 放荡、不拘束。如:「豪放」、「狂放」、「奔放」。
放 [ fǎng ]
动- 依据。《论语·里仁》:「放于利而行,多怨。」
- 至。《孟子·梁惠王下》:「南放于琅邪。」
- 仿效。《后汉书·卷四十·班彪传上》:「据坤灵之正位,放太紫之圆方。」宋·苏轼〈上韩太尉书〉:「皆依放儒术六经之言,而取其近似者以为口实。」
中野 zhōng yě
(1).原野之中。《易·繫辞下》:“葬之中野,不封不树。”《史记·淮阴侯列传》:“今 楚 汉 分争,使天下无罪之人肝胆涂地,父子暴骸骨於中野,不可胜数。” 三国 魏 曹植 《送应氏》诗之一:“中野何萧条,千里无人烟。” 清 顾炎武 《先妣忌日》诗:“秋雨秀连中野蔚,夕阳光起北园葵。”
(2).古邑名。《逸周书·殷祝》:“ 汤 将放 桀 于 中野 。” 朱右曾 校释:“ 中野 ,邑名。” ——《漢語大詞典》
(2).古邑名。《逸周书·殷祝》:“ 汤 将放 桀 于 中野 。” 朱右曾 校释:“ 中野 ,邑名。”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