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优游木雁际,卒岁谁斧斤。

卫博宋代〕《不寐

夜深耿不寐,鼻息闻比邻。
家童亦倡酬,轰雷隐床湑。
病夫默欹枕,愈觉展转频。
天籁寂不闻,独此声轮囷。
悬知鼾睡夫,定非识字人。
不然事纷纠,岂得全其夫。
世上学书儿,颇结烦恼因。
多识一丁字,便欲了八垠。
谁甘冻龟缩,竞作寒螀呻。
今日为何时,酣寝图安身。
往往中夜兴,
起舞徒逡巡。大哉出世上,
天地衾枕均。首压西山巅,
气盖北海滨。死生一梦觉,
寒暑同屈伸。时於两踵间,
出息疑氤氲。蝴蝶亦翩翻,
客主谁疎亲。譬如善饮人,
号呶观众宾。又如富家翁,
经营笑弥贫。优游木雁际,
卒岁谁斧斤。问我无眼禅,
答君妙入神。我亦起洗醆,
软脚长安春。垂我大鹏翼,
脂我神马轮。未经华胥国,
聊追葛天民。梦回复惘然,
唤起啼丛榛。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优游木雁卒岁斧斤

优游(優游)yōu yóu
(1).见“ 优游 ”。
(2).古代车上之具。《南齐书·舆服志》:“玉輅,漆画轮,两厢上望板前优游。”原注:“优游上和鸞鸟立花趺衔铃……优游下,隐膝,里施金涂鏤面钉,织成衣。优游横前,施瑇瑁帖,金涂花钉,优游前,金涂倒龙,后梢凿银瑇瑁龟甲,金涂花沓。”
亦作“ 优游 ”。
(1).悠闲自得。《诗·大雅·卷阿》:“伴奂尔游矣,优游尔休矣。” 三国 魏 嵇康 《赠秀才入军》诗之一:“俛仰慷慨,优游容与。” 清 王韬 《〈淞滨琐话〉自序》:“优游恬适,舒畅怡悦,所以养乎心者也。” 冰心 《寄小读者》二四:“几百个乘客在舟上优游谈笑,说着乘风破浪,以为人人都过着最闲适的光阴。”
(2).谓使……悠闲,休养。《晏子春秋·内问下十八》:“事惰君者,优游其身以没其世,力不能则去。” 宋 苏洵 《心术》:“将战养其力……丰犒而优游之。”
(3).谓悠闲地居其中。《后汉书·班固传》:“则将军养志和神,优游庙堂,光名宣於当世,遗烈著於无穷。” 隋 杨素 《赠薛播州》诗之七:“栖迟 茂陵 下,优游沧海曲。” 宋 欧阳修 《〈归田录〉自序》:“为子计者,谓宜乞身於朝,退避荣宠,而优游田亩,尽其天年。” 清 葆光子 《物妖志·琴》:“妾本 曹刺史 之女,幸得仙术,优游洞天;但凡心未除,遭此降謫。”
(4).游玩。 唐 元稹 《春馀遣兴》诗:“恭扶瑞藤杖,步屧恣优游。” 宋 司马光 《和子骏洛中书事》:“西都自古繁华地,冠盖优游萃五方。” 郭沫若 《漆园吏游梁上》:“鱼儿一对对地衔尾接首在水里面优游。”
(5).从容,不急迫。 晋 袁宏 《后汉纪·灵帝纪下》:“僕愿先生优游俯仰,贵处可否之间。” 宋 苏轼 《贾谊论》:“为 贾生 者,上得其君,下得其大臣,如 絳 灌 之属,优游浸渍而深交之,使天子不疑,大臣不忌。” 王闿运 《拟李鸿章陈苗事折子》:“优游而待之,何其暇也。”
(6).谓从容致力于某事。 唐 杨炯 《〈王勃集〉序》:“君又以幽赞神明,非杼轴於人事;经营训导,廼优游於圣作。”《续资治通鉴·宋真宗大中祥符三年》:“昔 汉武帝 将行封禪大礼,欲优游其事,故先封中岳,祀 汾阴 ,始巡幸郡县,浸寻于 泰山 。” 清 郑燮 《潍县寄舍弟墨第四书》:“东投西窜,费时失业,徒丧其品,而卒归于无济;何如优游书史中,不求获而得力在眉睫间乎?”
(7).从容洒脱。 晋 陆机 《文赋》:“颂优游以彬蔚,论精微而朗畅。” 宋 邵雍 《四贤吟》:“ 彦国 之言铺陈, 晦叔 又言简当, 君实 之言优游, 伯淳 之言条畅。” 明 屠隆 《〈唐诗品汇〉选释断序》:“ 唐 人之言,繁华綺丽,优游清旷。” 王闿运 《湘绮楼论诗文体法》:“后世之颂,皆应制赞人之文,故贵优游,不可谓誉。”
(8).广大貌;宽广貌。《楚辞·九章·惜往日》:“封 介山 而为之禁兮,报大德之优游。” 朱熹 集注:“优游,言其德之大也。” 汉 班固 《白虎通·号》:“谓之尧者何?尧者嶤嶤也,至高之貌,清妙高远,优游博衍,众圣之主,百王之长也。”
(9).宽和;宽厚。《礼记·儒行》:“礼之以和为贵,忠信之美,优游之法,举贤而容众,毁方而瓦合,其宽裕有如此者。” 郑玄 注:“优游之法,法和柔者也。”《孔子家语·儒行解》:“礼必以和,优游以法。” 明 王廷相 《雅述·上篇》:“及至贤智当事,规画粗定,而为之君者又无优游宽裕之心,以俟其自化,亦以岁月责其成功。”
(10).优容,宽待。《汉书·楚元王传》:“今陛下开 三代 之业,招文学之士,优游宽容,使得并进。” 南朝 宋 鲍照 《河清颂》:“物色异人,优游鯁直。显靡失心,幽无怨魄。” 章炳麟 《訄书·序种姓下》:“ 巴 、 僰 、 賨 、 蜑 弔诡之族,或分於 楚 、 越 ,亦与诸华甥舅,宜稍优游之,为定差等,勿使自外。”
(11).谓顺其变化。《淮南子·原道训》:“物(沕)穆无穷,变无形像,优游委纵,如响之与景。”《淮南子·本经训》:“古之人同气于天地,与一世而优游。” 高诱 注:“优游,犹委从也。”
(12).作事犹豫,不果决。《尚书大传》卷四:“ 周公 将作礼乐,优游之,三年不能作。”《汉书·儿宽传》:“今将举大事,优游数年,使羣臣得人自尽,终莫能成。” 颜师古 注:“言不决也。” 清 周在浚 《周栎园先生行述》:“ 闽 人拥先生讼寃者日千百计,承问者优游不敢决。”
(13).饶多;富裕,宽裕。《淮南子·俶真训》:“由此观之,物莫不生於有也,小大优游矣。” 高诱 注:“优游,言饶多也。” 宋 萧德藻 《樵夫》诗:“一担乾柴古渡头,盘缠一日颇优游。” 元 刘祁 《归潜志》卷十二:“彼岂不能妄营财利使生理优游邪?耻不为也。”  ——《漢語大詞典》
木雁 mù yàn
《庄子·山木》载: 庄子 行于山中,见大树因不材而免于被人砍伐;后又见主人选杀不会鸣叫的雁以享客。弟子疑而问于 庄子 :“昨日山中之木以不材得终其天年,今主人之雁以不材死,先生将何处?” 庄子 笑曰:“ 周 将处乎材与不材之间。”这是古代道家全身远祸的处世态度。后因以“木雁”比喻有才与无才。《南史·刘穆之檀道济等传论》:“ 道济 始因録用,故得忘瑕;晚困大名,以至颠覆。 韶 祗 克传胤嗣,其木雁之间乎。” 唐 权德舆 《八音诗》:“木雁才不才,吾知《养生主》。” 宋 黄庭坚 《赠无咎八音歌》:“木雁两不居,相期无待游。” 清 陈大章 《戊子生日书怀》诗:“熊鱼自古难兼味,木雁中间可置身。”  ——《漢語大詞典》
际 ( 際 ) jì
际 [ jì ]
  1. 交界或靠边的地方:无边无~。天~。春夏之~。
  2. 彼此之间:校~互助。人~关系。
  3. 时候:值此生死存亡之~。
  4. 当,适逢其时:~此盛会。
  5. 交接,接近:善于交~。
  6. 遭遇(多指好的):遭~。~遇。
  7. 中间,里边:胸~。脑~。
卒岁(卒歲)zú suì
(1).度过年终。《诗·豳风·七月》:“无衣无褐,何以卒岁?”《新唐书·辛替否传》:“今计仓廪,度府库,百僚共给,万事用度,臣恐不能卒岁。”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申氏》:“邑有贫民某乙,残腊向尽,身无完衣。自念:何以卒岁?” 黄遵宪 《邻妇叹》诗:“饥寒将奈卒岁何,哭声呜呜往以復。”
(2).度过岁月。 汉 郭泰 《答友劝仕进者》:“未若巖岫 颐 神,娱心 彭 老 ,优哉游哉,聊以卒岁。” 唐 戴叔伦 《抚州对事后呈上姊夫》诗:“父子自相传,优游聊卒岁。”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苏门孙先生言行》:“老而学《易》,欲探厥旨,聊以卒岁,如斯而已。” 程善之 《春日杂感》诗:“材力日苦弱,意气徒纵横;优游幸卒岁,已有妻孥情。”
(3).终年,整年。《管子·大匡》:“行此卒岁,始可以罸矣。”《淮南子·主术训》:“中田之获,卒岁之收,不过亩四石。” 唐 李白 《赠友人》诗之一:“餘芳若可佩,卒岁长相随。” 明 夏完淳 《春雪怀不识》诗:“卒岁守藜藿,短褐苦不完。”  ——《漢語大詞典》
谁 ( 誰 ) shuí
谁 [ shuí ]
  1. 疑问人称代词:你是~?~何(a.哪一个人;b.诘问,呵问)。~们。~人。~个。
  2. 任何人,无论什么人:这件事~都不知道。
斧斤 fǔ jīn
亦作“ 斧釿 ”。
(1).泛指各种斧子。《孟子·梁惠王上》:“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北齐 刘昼 《新论·言苑》:“ 倕 无斧釿,不能善斵。” 唐 杜甫 《枯棕》诗:“交横集斧斤,凋丧先蒲柳。”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槐西杂志三》:“不需梁柱之材,故斧斤不至。” 瞿秋白 《饿乡纪程》十六:“然而又未尝闻斧斤之声而有丝毫转侧。”《宋史·剧可久传》:“刑法者,御人之衔勒,救弊之斧斤。”
(2).以斧子修削。亦喻指过分雕琢。 明 李东阳 《桂岩书院为戴给事铣题》诗:“妙质归陶冶,良材谢斧斤。” 清 唐孙华 《闲居写怀》诗之七:“大巧谢雕琢,神运非斧斤。”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