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拜赐师,行雪肴函耻。
我从京华来,溽暑不可迩。
蓝缕一片衣,邂逅四君子。
自大同工兰,乡井连桑梓。
王君吾兄行,派出铜川氏,
一饮吞百盃,一挥拦十纸。
此时銮坡人,非久棲鸾枳。
黄君天庠英,贵名方日起。
三年拜赐师,行雪肴函耻。
后来几英豪,愿作榜下士。
小连真枳,犀玉浮冰峙。
再喜气不衰,收科趾前美。
朋山万青衿,求识心鉴齿。
立父天族英,雅非膏粱比。
青桂近婵娟。红蕖映青泚。
名驹产天厩,一日当万里。
今夕知夕,德星偶同晷。
明月入觥船,凉飔生剑履。
相逢吴山头,相别闽江觜。
交情托管鲍,同年序许李。
明日怀美人,娟娟隔秋水。
何以慰我思,驰书寄双鲤。
蓝缕一片衣,邂逅四君子。
自大同工兰,乡井连桑梓。
王君吾兄行,派出铜川氏,
一饮吞百盃,一挥拦十纸。
此时銮坡人,非久棲鸾枳。
黄君天庠英,贵名方日起。
三年拜赐师,行雪肴函耻。
后来几英豪,愿作榜下士。
小连真枳,犀玉浮冰峙。
再喜气不衰,收科趾前美。
朋山万青衿,求识心鉴齿。
立父天族英,雅非膏粱比。
青桂近婵娟。红蕖映青泚。
名驹产天厩,一日当万里。
今夕知夕,德星偶同晷。
明月入觥船,凉飔生剑履。
相逢吴山头,相别闽江觜。
交情托管鲍,同年序许李。
明日怀美人,娟娟隔秋水。
何以慰我思,驰书寄双鲤。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三年
魏晋 陆机 赠冯文罴迁斥丘令诗 借曰未给,亦既三年。
唐 刘复 送黄晔明府岳州湘阴赴任 三年护塞从戎远,万里投荒失意多。
唐 陆龟蒙 和张广文贲旅泊吴门次韵 许伴山中躅,三年任一醺。
唐 曹唐 长安客舍叙邵陵旧宴寄永州萧使君五首 其二 五夜清歌敲玉树,三年洪饮倒金尊。
唐 唐彦谦 离鸾 尘埃一别杨朱路,风月三年宋玉墙。
宋 王安石 再至京口寄漕使曹郎中 乡国去身犹万里,驿亭分首已三年。
元 刘因 满城道中 学馆三年梦,西山此日行。 ——《骈字类编》
唐 刘复 送黄晔明府岳州湘阴赴任 三年护塞从戎远,万里投荒失意多。
唐 陆龟蒙 和张广文贲旅泊吴门次韵 许伴山中躅,三年任一醺。
唐 曹唐 长安客舍叙邵陵旧宴寄永州萧使君五首 其二 五夜清歌敲玉树,三年洪饮倒金尊。
唐 唐彦谦 离鸾 尘埃一别杨朱路,风月三年宋玉墙。
宋 王安石 再至京口寄漕使曹郎中 乡国去身犹万里,驿亭分首已三年。
元 刘因 满城道中 学馆三年梦,西山此日行。 ——《骈字类编》
拜赐(拜賜)bài cì
拜谢或拜受赐赠。《礼记·玉藻》:“大夫拜赐而退,士待诺而退。” 孔颖达 疏:“此一节尊卑受赐拜谢之礼。”《史记·大宛列传》:“﹝ 騫 ﹞乃曰:‘天子致赐,王不拜则还赐。’ 昆莫 起拜赐,其他如故。” 宋 宋祁 《九日侍宴太清楼》诗:“省收行步玉,拜赐儼华裙。” 明 沈德符 《野获编·内阁三·貂帽腰舆》:“大臣自六卿至科道,每朝退见阁,必手摘煖耳藏之。 江陵 亦不以为讶,此已拜赐而违命不用者。”亦指拜受赐教。 唐 韩愈 《答刘秀才论史书》:“辱问见爱,教勉以所宜务,敢不拜赐!” ——《漢語大詞典》
师 ( 師 ) shī
师 [ shī ]
- 教人的人:老~。导~。~傅。~生。~徒。~德。良~益友。好(hào )为人~。
- 擅长某种技术的人:工程~。医~。技~。
- 效法:~法古人。
- 榜样:~范。
- 指由师徒或师生关系产生的:~母。~兄。~弟。~妹。
- 对和尚或道士的尊称:法~。禅~。
- 军队:会~。出~。
- 军队的编制单位,团或旅的上一级:~长。~座。
- 一国的首都:京~。
- 姓。
行雪
史记滑稽传东郭先生久待诏公车贫困饥寒衣敝履不完行雪中履有上无下足尽践地道中人笑之东郭先生应之曰谁能履行雪中令人视之其上履也其履下处乃似人足者乎 ——《分类字锦》
肴 ( 餚 ) yáo《國語辭典》
肴 [ yáo ]
名- 煮熟的鱼肉等食物。如:「菜肴」、「美酒佳肴」。《国语·晋语一》:「饮而无肴。」《梁书·卷三八·贺琛传》:「积果如山岳,列肴同绮绣。」
肴 [ xiáo ]
- (一)之又音。
函 hán《國語辭典》
函 [ hán ]
名- 舌頭。《說文解字·𢎘部》:「函,舌也。」
- 鎧甲、護身甲。《周禮·冬官考工記》:「燕無函,秦無廬,胡無弓車。」鄭玄注引鄭司農云:「函,鎧也。」
- 匣、盒子。如:「劍函」、「鏡函」、「石函」。《史記·卷八六·刺客傳·荊軻傳》:「荊軻奉樊於期頭函,而秦舞陽奉地圖柙,以次進。」
- 套子、封套。如:「全書共十函」。唐·張彥遠《法書要錄·卷三·武平一徐氏法書記》:「時見宮人出六十餘函,於億歲殿曝之,多裝以鏤牙軸、紫羅褾。」
- 書信、信件。如:「來函」、「函件」。三國魏·吳質〈答東阿王書〉:「信到,奉所惠貺,發函伸紙。」唐·李商隱〈隋宮〉詩:「乘興南遊不戒嚴,九重誰省諫書 函。」
- 現行公文的一類。用於各級機關公文往返,或人民與機關間的申請與答覆。如:「公函」、「申請函」。
- 包容、容納。《詩經·周頌·載芟》:「播厥百穀,實函斯活。」漢·鄭玄·箋:「函,含也。」《漢書·卷一○○·敘傳上》:「函之如海,養之如春。」唐·顏師古·注:「函,容也。」
- 用木盒盛裝,並加以密封。《戰國策·燕策三》:「乃遂收盛樊於期之首函封之。」《新五代史·卷三七·伶官傳·序》:「方其係燕父子以組,函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廟。」
- 陷入。《漢書·卷六二·司馬遷傳》:「所以隱忍苟活,函糞土之中而不辭者。」唐·柳宗元〈古東門行〉:「當街一叱百吏走,馮敬胸中函匕首。」
耻 ( 恥 ) chǐ
耻 [ chǐ ]
- ◎ 羞愧,羞辱:羞~。雪~。奇~大辱。~笑。~骂。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