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云汉昭回下建章,鸾翔凤翥灿龙光。

袁说友宋代〕《恭和御制赐进士诗韵二首

云汉昭回下建章,鸾翔凤翥灿龙光。
晨奎错落皆谟训,圣语丁宁示抑扬。
自古求言开数路,只今兼听极群方。
一篇默寓忧勤意,正为成王不敢康。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云汉昭回建章鸾翔凤翥龙光

云汉(雲漢)yún hàn
(1).银河,天河。《诗·大雅·棫朴》:“倬彼云汉,为章于天。” 毛 传:“云汉,天河也。” 汉 张衡 《思玄赋》:“乘天潢之汎汎兮,浮云汉之汤汤。” 唐 李咸用 《雪》诗:“云汉风多银浪溅, 崑山 火后玉灰飞。” 明 许潮 《赤壁游》:“青嶂吐蟾光。云汉澄江一练长。” 清 陈梦雷 《拟古·迢迢牵牛星》诗:“牵牛处河东,河西闲织女。云汉烂清光,佳期渺何许。”
(2).云霄,高空。 三国 魏 曹丕 《善哉行》:“比翼翔云汉,罗者安所羇。” 宋 王安石 《相鹤经》:“生三年,顶赤;七年,飞薄云汉。” 清 龚自珍 《语录》:“西山有时渺然隔云汉外,有时苍然堕几榻前,不关风雨晴晦也。” 纪宇 《致青年朋友组诗·贡献歌》:“是雄鹰,鸟瞰五洲,搏击云汉,它怎么能甘心与鸡作伴。”
(3).《诗·大雅·云汉》:“倬彼云汉,昭回于天。” 郑玄 笺:“时旱渴雨,故 宣王 夜仰视天河,望其候焉。”后因以“云汉”为炎暑干旱之喻。《太平广记》卷二一○引 晋 张华 《博物志》:“ 刘褒 , 汉桓帝 时人。曾画云汉图,人见之觉热;又画北风图,人见之觉凉。”
(4).喻帝王的美德。 南朝 宋 王微 《杂诗》之一:“常怀云汉渐,常欲復 周 《雅》。”《文选·王融〈三月三日曲水诗序〉》:“昭章云汉,暉丽日月。” 李周翰 注:“云汉,喻文德也。” 唐 柳宗元 《为崔中丞请朝觐表》:“天威咫尺,诚寤寐而无违;云汉昭回,固瞻仰而何及。” 宋 王安石 《谢赐元丰敕令格式表》:“云汉之回甚昭,日月之照方久。”
(5).比喻美好的文章。有时特指帝王的笔墨。 宋 苏轼 《送陈伯修察院赴阙》诗:“ 裕陵 固天纵,笔有云汉姿。” 宋 韩淲 《浣溪沙·次韵昌甫》词:“却忆手栽双柳句,真成云汉抉天章。” 明 沈德符 《野获编·内阁三·阁臣进御笔》:“然云汉天章,留之秘阁,使辅臣不时展閲。”  ——《漢語大詞典》
昭回 zhāo huí
(1).谓星辰光耀回转。《诗·大雅·云汉》:“倬彼云汉,昭回于天。” 朱熹 集传:“昭,光也。回,转也。言其光随天而转也。” 唐 卢照邻 《释疾文·粤若》:“泮涣粲烂兮,象星汉之昭回。” 明 李贽 《杂说》:“喷玉唾珠,昭回云汉,为章於天矣。”
(2).指星辰。 唐 杨炯 《老人星赋》:“昼观云物,夜察昭回。”
(3).指日月。 唐 上官婉儿 《九月九日上幸慈恩寺登浮图》诗:“睿词悬日月,长得仰昭回。” 唐 沈佺期 《巫山高》诗:“ 巫山 峰十二,环合隐昭回。” 前蜀 贯休 《寿春进祝圣·千载降祥》诗:“九天宫上圣,降世共昭回。”  ——《漢語大詞典》
下 xià《國語辭典》

下 [ xià ]

  1. 低处、底部。与「上」相对。如:「底下」。《孟子·梁惠王上》:「犹水之就下。」
  2. 称隶属于人者、地位较低者。如:「部下」、「手下」、「属下」、「名下」。《文选·曹冏·六代论》:「建置不久,则轻下慢上。」
  3. 内、里面。如:「心下」、「言下之意」、「意下如何」、「不在话下」。
  4. 方面。如:「四下看一看」。《清平山堂话本·柳耆卿诗酒翫江楼记》:「两下相思不相见,知他相会是何年。」
  5. 在某个期间或时节。如:「目下」、「时下」、「年下」、「眼下」。《红楼梦·第三一回》:「大节下怎么好好的哭起来?难道是为争粽子吃,争恼了不成?」
  6. 量词。计算动作次数的单位。如:「打十下手心」、「做五十下伏地挺身」。《红楼梦·第四七回》:「用拳头向他身上擂了几下。」
  1. 由高至低、降落。如:「下雨」、「下山」、「下坠」、「顺流而下」。《文选·左思·招隐诗二首之二》:「经始东山庐,果下自成榛。」
  2. 攻克。如:「不战而下」、「连下三城」。《史记·卷八○·乐毅传》:「齐城不下者,两城耳。」《三国演义·第一二回》:「可引得胜之兵攻之,一鼓可下。」
  3. 放入、投入。如:「下面」、「下毒药」、「下调味料」、「下网捕鱼」。
  4. 进入。如:「下水」、「下场比赛」。《儒林外史·第四二回》:「我家太老爷做著贵州的都督府,我是回来下场的。」
  5. 拆卸、除去。如:「下货」。《儒林外史·第一六回》:「过三日再不出,叫人来摘门下瓦。」
  6. 离去、退场。如:「鞠躬下台」、「你上场换他下来。」
  7. 结束工作或学习。如:「下课」、「下班」、「下工了」。
  8. 颁布、传达。如:「下诏」、「下命令」。《汉书·卷四·文帝纪》:「吾诏书数下,岁劝民种树。」
  9. 投送。如:「下状」、「下书」、「下帖」、「下战书」。
  10. 从事、使用。如:「下棋」、「下刀」、「下笔如有神」。
  11. 往、到。如:「南下」、「下乡视察」。唐·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诗:「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12. 轻视。宋·苏轼〈刘恺丁鸿孰贤论〉:「此范氏之所以贤鸿而下恺也。」
  13. 谦抑、谦让。如:「礼贤下士」。《三国志·卷五八·吴书·陆逊传》:「臣虽驽懦,窃慕相如,寇恂相下之义,以济国事。」
  14. 生、生产。如:「母鸡下蛋」。
  15. 住宿、留宿。如:「下榻」。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一本·第一折》:「官人要下呵,俺这里有干净的店。」
  16. 做出某种说明、决定。如:「下定义」、「下结论」。
  17. 低于、少于。如:「不下于」、「每年参加各种考试的人数不下二十万人。」
  1. 等级低。如:「下品」、「下策」、「下级」。
  2. 在后面的。如:「下次」、「下文」、「下月」、「下册」、「下半年」。
  3. 身分微贱的。如:「下人」、「下吏」。
  4. 自谦之词。如:「下官」、「下怀」、「下愚」。
  1. 表示动作完成或结束。如:「躺下」、「坐下」、「打下基础」、「立下决心」。
  2. 降低身分。如:「下嫁」、「不耻下问」。
  3. 容纳。如:「还坐得下吗?」、「情人眼里容不下一粒沙子。
建章 jiàn zhāng
见“ 建章宫 ”。  ——《漢語大詞典》
鸾翔凤翥(鸞翔鳳翥)luán xiáng fèng zhù
(1).鸾凤飞舞。 晋 陆机 《浮云赋》:“鸞翔凤翥,鸿惊鹤奋。”
(2).比喻字体飘逸,笔势飞动。 明 朱国祯 《涌幢小品·白玉蟾》:“﹝ 白玉蟾 ﹞善草书,有鸞翔凤翥之势。” 清 张九征 《与王阮亭书》:“屋漏之痕,古釵之脚,非不名世,对 右军 之鸞翔凤翥,则卧被不敢与争。”  ——《漢語大詞典》
灿 ( 燦 ) càn
灿 [ càn ]
  1. 〔~烂〕光彩,耀眼,如“阳光~~”。亦简称“灿”,如“~若晨星”。
龙光(龍光)lóng guāng
(1).龙身上的光。喻指不同寻常的光辉。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沔水二》:“峨峨 南岳 ,烈烈离明,寔敷儁乂,君子似生,惟此君子,作 汉 之英,德为龙光,声化鹤鸣。” 唐 皮日休 《吴中苦雨》诗:“龙光倏闪照,虯角搊琤触。”
(2).指发生不同寻常的光辉。《梁书·陆倕传》:“还伊人而世载,并三骏而龙光。”
(3).天子气,瑞气。 蔡东藩 《南北史通俗演义》第一回:“ 裕 ( 刘裕 )微笑道:‘此刻龙光尚在否?’”
(4).非凡的风采,神采。《后汉书·文苑传下·高彪》:“﹝ 高彪 ﹞乃遗 融 ( 马融 )书曰:‘承服风问,从来有年,故不待介者而謁大君子之门,冀一见龙光,以敍腹心之愿。’” 明 吴承恩 《贺金秋泉翁媪障词引》:“日近灵椿,接龙光於瑞桂;露指慈竹,籍凤采於崇兰。”
(5).特指皇帝的风采。 清 唐孙华 《伏闻上从学士》诗之三:“忆从便殿覲龙光,咫尺青蒲近御牀。”
(6).指才华。《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惟 博陵 崔州平 , 潁川 徐庶 元直 ,与 亮 友善” 南朝 宋 裴松之 注:“若使游步中华,骋其龙光,岂夫多士所能沉翳哉!”《隋书·文学传序》:“ 范阳 卢思道 、 安平 李德林 、 河东 薛道衡 ……或鹰扬 河 朔,或独步 汉 南,俱骋龙光,并驱云路。”
(7).喻指有才华者。《北史·文苑传序》:“于时 陈郡 袁翻 、 翻 弟 跃 、 河东 裴敬宪 、弟 庄伯 ……雕琢琼瑶,刻削杞梓,并为龙光,俱称鸿翼。”
(8).宝剑的光芒。 唐 王勃 《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 明 王錂 《春芜记·说剑》:“萧萧永夜悲鸣也,怕龙光渐尔消灭。”亦借指宝剑。 明 何景明 《赠别孟望之》诗之四:“龙光久未试,姑以持赠君。”
(9).皇帝给予的恩宠,荣光。龙,通“ 宠 ”。语本《诗·小雅·蓼萧》:“既见君子,为龙为光。” 毛 传:“龙,宠也。” 郑玄 笺:“‘为宠为光’,言天子恩泽光耀被及己也。”《初学记》卷二一引 南朝 梁 刘孝绰 《谢为东宫奉经启》:“推择而举,尚多髦俊,龙光曲被,独在选中。”按,《艺文类聚》引作“宠光”。 唐 颜真卿 《中散大夫京兆尹鲜于公神道碑铭》:“ 嘉陵 淼淼, 云臺 矫矫,降生京兆,为龙光兮。” 明 唐顺之 《左编附序》:“隐士不事王侯而志可则,深处巖壑而龙光於朝,英主亦往往尊礼其人以风世。”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