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旋齐鲁说诸子,无愧古人相警意。
让王开国江之左,尚父周王十三世。
僣王一变变于夷,至德巍巍谁复继。
有美季子才且贤,历聘上国何翩翩。
东游纵观太师乐,王风帝德皆能言。
周旋齐鲁说诸子,无愧古人相警意。
衣酬献著交情,佩剑终县见高谊。
使车焞焞尚未还,鱼中之刀机已先。
去之宁附子臧节,不忍父子兄弟戕其天。
世人躗言何足数,类云辞国兆亡土。
不知自古皆有亡,曾有遗风振千古。
春秋大义昭日星,特笔表墓幽光明。
故国遗祠神戾止,吴民世世丰粢盛。
周之孙子乌台彦,烈日秋霜映颜面。
阖闾城边春水波,荡漾兰舟过淮甸。
高台凤舞大江东,孰作乌台气势雄。
明年台前霜叶红,归陪骢马观吴风。
观吴风,歌至德,季子祠前照秋色。
僣王一变变于夷,至德巍巍谁复继。
有美季子才且贤,历聘上国何翩翩。
东游纵观太师乐,王风帝德皆能言。
周旋齐鲁说诸子,无愧古人相警意。
衣酬献著交情,佩剑终县见高谊。
使车焞焞尚未还,鱼中之刀机已先。
去之宁附子臧节,不忍父子兄弟戕其天。
世人躗言何足数,类云辞国兆亡土。
不知自古皆有亡,曾有遗风振千古。
春秋大义昭日星,特笔表墓幽光明。
故国遗祠神戾止,吴民世世丰粢盛。
周之孙子乌台彦,烈日秋霜映颜面。
阖闾城边春水波,荡漾兰舟过淮甸。
高台凤舞大江东,孰作乌台气势雄。
明年台前霜叶红,归陪骢马观吴风。
观吴风,歌至德,季子祠前照秋色。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周旋(週旋)zhōu xuán
亦作“ 周还 ”。
(1).运转。《左传·僖公十五年》:“乱气狡愤,阴血周作,张脉僨兴,外彊中乾,进退不可,周旋不能。”《国语·越语下》:“必顺天道,周旋无究。”《汉书·天文志》:“荧惑出则有大兵,入则兵散。周还止息,乃为其死丧。”
(2).谓辗转相追逐。《左传·僖公二十三年》:“若不获命,其左执鞭弭、右属橐鞬,以与君周旋。” 杜预 注:“周旋,相追逐也。” 宋 苏轼 《和子由苦寒见寄》:“何时逐汝去?与虏试周旋。” 杨朔 《火并》:“如果能有五百个武装的队员,他们便可以建立抗日政权,不怕城里那一班绅士反对,也可以进一步和敌人周旋了。”
(3).古代行礼时进退揖让的动作。《礼记·乐记》:“升降上下,周还裼袭,礼之文也。” 陆德明 释文:“还,音旋。” 孔颖达 疏:“周谓行礼周曲迴旋也。”《孟子·尽心下》:“动容周旋中礼者,盛德之至也。”
(4).引申为交往;交际应酬。 三国 魏 曹操 《与荀彧追伤郭嘉书》:“ 郭奉孝 年不满四十,相与周旋十一年,险阻艰难,皆共罹之。”《朱子语类》卷一三六:“ 王导 为相,只周旋人过一生。尝有座客二十餘人,逐一称赞。” 明 王世贞 《觚不觚录》:“余自 嘉靖 丁巳、戊午间为青臬,前后所周还三抚臺, 刘公 来 、 傅公 颐 、 丁公 以忠 ,皆知己。” 老舍 《四世同堂》三七:“叹完了气,他还得有说有笑的和友人们周旋。”
(5).环绕;盘曲。《列子·汤问》:“其山高下周旋三万里,其顶平处九千里。”《三国志·吴志·诸葛恪传》:“众议咸以 丹阳 地势险阻,与 吴郡 、 会稽 、 新都 、 鄱阳 四郡邻接,周旋数千里,山谷万重。” 元 王子一 《误入桃源》第二折:“山环水绕 天台洞 ,势周旋,形曲折。”
(6).盘桓;展转;反复。 晋 夏侯湛 《东方朔画赞》:“周旋祠宇,庭序荒芜。” 宋 苏轼 《渔樵闲话录》下篇:“周旋宛转,思之不得。” 清 周亮工 《朱静一诗序》:“﹝近人之诗若文﹞骤观之,非不洋洋焉煜煜焉,周旋观之,嚼蜡矣。”
(7).照顾;周济。《三国志·魏志·臧洪传》:“每登城勒兵,望主人之旗鼓,感故友之周旋。”《古今小说·裴晋公义还原配》:“当朝 裴晋公 每怀惻隐,极肯周旋落难之人。” 苏曼殊 《与刘三书》:“ 曼 前离 芜 时,已囊空若洗,幸朋友周旋,不致悲穷途也。”
(8).美好;漂亮。《敦煌变文集·丑女缘起》:“毁谤阿罗嘆(汉)果业,致令人貌不周旋。” 蒋礼鸿 通释:“﹝周旋﹞是漂亮、好看的意思。”
(1).交际;应酬。 清 戴名世 《赠蒋玉度还毘陵序》:“习剽窃之文,工侧媚之貌,奔走形势之途,週旋僕隶之际,以低首柔声乞哀於公卿之门。”
(2).周全;照顾。《恨海》第八回:“年伯如此週旋,真是粉身难报。” ——《漢語大詞典》
(1).运转。《左传·僖公十五年》:“乱气狡愤,阴血周作,张脉僨兴,外彊中乾,进退不可,周旋不能。”《国语·越语下》:“必顺天道,周旋无究。”《汉书·天文志》:“荧惑出则有大兵,入则兵散。周还止息,乃为其死丧。”
(2).谓辗转相追逐。《左传·僖公二十三年》:“若不获命,其左执鞭弭、右属橐鞬,以与君周旋。” 杜预 注:“周旋,相追逐也。” 宋 苏轼 《和子由苦寒见寄》:“何时逐汝去?与虏试周旋。” 杨朔 《火并》:“如果能有五百个武装的队员,他们便可以建立抗日政权,不怕城里那一班绅士反对,也可以进一步和敌人周旋了。”
(3).古代行礼时进退揖让的动作。《礼记·乐记》:“升降上下,周还裼袭,礼之文也。” 陆德明 释文:“还,音旋。” 孔颖达 疏:“周谓行礼周曲迴旋也。”《孟子·尽心下》:“动容周旋中礼者,盛德之至也。”
(4).引申为交往;交际应酬。 三国 魏 曹操 《与荀彧追伤郭嘉书》:“ 郭奉孝 年不满四十,相与周旋十一年,险阻艰难,皆共罹之。”《朱子语类》卷一三六:“ 王导 为相,只周旋人过一生。尝有座客二十餘人,逐一称赞。” 明 王世贞 《觚不觚录》:“余自 嘉靖 丁巳、戊午间为青臬,前后所周还三抚臺, 刘公 来 、 傅公 颐 、 丁公 以忠 ,皆知己。” 老舍 《四世同堂》三七:“叹完了气,他还得有说有笑的和友人们周旋。”
(5).环绕;盘曲。《列子·汤问》:“其山高下周旋三万里,其顶平处九千里。”《三国志·吴志·诸葛恪传》:“众议咸以 丹阳 地势险阻,与 吴郡 、 会稽 、 新都 、 鄱阳 四郡邻接,周旋数千里,山谷万重。” 元 王子一 《误入桃源》第二折:“山环水绕 天台洞 ,势周旋,形曲折。”
(6).盘桓;展转;反复。 晋 夏侯湛 《东方朔画赞》:“周旋祠宇,庭序荒芜。” 宋 苏轼 《渔樵闲话录》下篇:“周旋宛转,思之不得。” 清 周亮工 《朱静一诗序》:“﹝近人之诗若文﹞骤观之,非不洋洋焉煜煜焉,周旋观之,嚼蜡矣。”
(7).照顾;周济。《三国志·魏志·臧洪传》:“每登城勒兵,望主人之旗鼓,感故友之周旋。”《古今小说·裴晋公义还原配》:“当朝 裴晋公 每怀惻隐,极肯周旋落难之人。” 苏曼殊 《与刘三书》:“ 曼 前离 芜 时,已囊空若洗,幸朋友周旋,不致悲穷途也。”
(8).美好;漂亮。《敦煌变文集·丑女缘起》:“毁谤阿罗嘆(汉)果业,致令人貌不周旋。” 蒋礼鸿 通释:“﹝周旋﹞是漂亮、好看的意思。”
(1).交际;应酬。 清 戴名世 《赠蒋玉度还毘陵序》:“习剽窃之文,工侧媚之貌,奔走形势之途,週旋僕隶之际,以低首柔声乞哀於公卿之门。”
(2).周全;照顾。《恨海》第八回:“年伯如此週旋,真是粉身难报。” ——《漢語大詞典》
齐 ( 齊 ) qí/jì/zī/zhāi
齐 [ qí ]
- 东西的一头平或排成一条直线:~整。参差不~。
- 达到,跟什么一般平:见贤思~。河水~腰深。
- 同时;同样;一起:~名。~声。~心协力。一~前进。
- 全;完全:~全。人到~了。
- 中国周代诸侯国名,疆域在今山东省北部、东部和河北省的东南部。
- 中国朝代名:南朝~。北朝~。
- 调剂:夫匠者手巧也,而医者~药也。后作“剂”。
- 药剂:处~不过数种。后作“剂”。
- 界限;分际:百年,寿之大~。
- 成功;成熟:事能得~。后作“济”。
- 同“粢”。古代用于祭祀的谷物。
- 同“斋”。
- 斋戒:~三日而后行。
- 庄敬:~庄。~严。
鲁 ( 魯 ) lǔ
鲁 [ lǔ ]
- 愚拙,蠢笨:愚~。粗~。~莽。
- 周代诸侯国名,在今山东省西南部。
- 山东省的别称。
- 姓。
说 ( 說 説 ) shuō/shuì/yuè
说 [ shuō ]
◎ 用话劝说别人,使他听从自己的意见:游~。
◎ 古同“悦”。
- 用话来表达意思:~话。~明。演~。解~。
- 介绍:~合(a.从中介绍;b.商议;c.说和。“合”均读轻声)。~媒。
- 言论,主张:学~。著书立~。
- 责备:数~。
- 文体的一种,如韩愈的《师说》。
◎ 用话劝说别人,使他听从自己的意见:游~。
◎ 古同“悦”。
诸子(諸子)zhū zǐ
(1). 周 官名。《周礼·夏官·诸子》:“诸子,掌国子之倅,掌其戒令与其教治,辨其等,正其位。”
(2).古代天子、诸侯姬妾之官职名称。《左传·襄公十九年》:“诸子 仲子 、 戎子 , 戎子 嬖。” 杨伯峻 注:“《管子·戒篇》有‘中妇诸子’, 房玄龄 注云:‘中妇诸子,内官之号。’所谓内官者,亦诸侯、天子姬妾之别名,因居宫内,必有官阶,故云内官。”参见“ 内官 ”。
(3).指 先秦 至 汉 初的各派学者或其著作。《汉书·艺文志》:“ 战国 从衡,真伪分争,诸子之言纷然殽乱。” 清 赵翼 《瓯北诗话·皮日休》:“按 唐 以前《孟子》杂於诸子中,从未有独尊之者。” 姚华 《论文后编·目录上》:“家之言私,其製非一,而皆总於诸子。诸子者,史之别派(记载古事佚闻,时书评论),集之先河(文笔并録)也。”
(4).众儿。《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诸子中 胜 最贤,喜宾客,宾客盖至者数千人。”《宋史·吴奎传》:“没之日,家无餘资,诸子至无屋以居,当时称之。”《续资治通鉴·宋仁宗庆历五年》:“诸子、诸孙须年十五已上,弟姪等并须年二十已上,方得奏荐。”
(5).犹诸君。 三国 蜀 诸葛亮 《答李严书》:“若灭 魏 斩 叡 ,帝还故居,与诸子并升,虽十命可受,况於九邪!” 梁启超 《东籍月旦·叙论》:“同学诸子,怂恿草一书以餉来者。”
(6).众女子。 唐 谷神子 《博异志·崔玄微》:“ 十八姨 曰:‘小女子弄酒!’皆起,至门外别, 十八姨 南去,诸子西入苑中而别。” ——《漢語大詞典》
(2).古代天子、诸侯姬妾之官职名称。《左传·襄公十九年》:“诸子 仲子 、 戎子 , 戎子 嬖。” 杨伯峻 注:“《管子·戒篇》有‘中妇诸子’, 房玄龄 注云:‘中妇诸子,内官之号。’所谓内官者,亦诸侯、天子姬妾之别名,因居宫内,必有官阶,故云内官。”参见“ 内官 ”。
(3).指 先秦 至 汉 初的各派学者或其著作。《汉书·艺文志》:“ 战国 从衡,真伪分争,诸子之言纷然殽乱。” 清 赵翼 《瓯北诗话·皮日休》:“按 唐 以前《孟子》杂於诸子中,从未有独尊之者。” 姚华 《论文后编·目录上》:“家之言私,其製非一,而皆总於诸子。诸子者,史之别派(记载古事佚闻,时书评论),集之先河(文笔并録)也。”
(4).众儿。《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诸子中 胜 最贤,喜宾客,宾客盖至者数千人。”《宋史·吴奎传》:“没之日,家无餘资,诸子至无屋以居,当时称之。”《续资治通鉴·宋仁宗庆历五年》:“诸子、诸孙须年十五已上,弟姪等并须年二十已上,方得奏荐。”
(5).犹诸君。 三国 蜀 诸葛亮 《答李严书》:“若灭 魏 斩 叡 ,帝还故居,与诸子并升,虽十命可受,况於九邪!” 梁启超 《东籍月旦·叙论》:“同学诸子,怂恿草一书以餉来者。”
(6).众女子。 唐 谷神子 《博异志·崔玄微》:“ 十八姨 曰:‘小女子弄酒!’皆起,至门外别, 十八姨 南去,诸子西入苑中而别。” ——《漢語大詞典》
无愧(無愧)wú kuì
亦作“ 无媿 ”。
(1).没有什么惭愧之处。 南朝 宋 颜之推 《颜氏家训·涉务》:“人性有长短,岂责具美於六涂哉,但当皆晓指趣,能守一职,便无媿耳。” 唐 韩愈 《潮州刺史谢上表》:“﹝臣之文﹞编之乎《诗》《书》之策而无愧,措之乎天地之间而无亏。” 冯牧 《〈郭小川诗选〉代序》:“正是这些特征,决定了诗人的艺术道路和艺术风格,而使他可以无愧地置身于我国最优秀的革命诗人的行列之中。”
(2).谓比较起来并不逊色。 明 王鏊 《震泽长语·文章》:“ 班固 《西汉书》,典雅详整,无媿 马迁 ,后世有作,莫能及矣。” 明 王守仁 《传习录》卷上:“一两之金比之万鎰,分两虽悬絶,而其到足色处,可以无愧。” ——《漢語大詞典》
(1).没有什么惭愧之处。 南朝 宋 颜之推 《颜氏家训·涉务》:“人性有长短,岂责具美於六涂哉,但当皆晓指趣,能守一职,便无媿耳。” 唐 韩愈 《潮州刺史谢上表》:“﹝臣之文﹞编之乎《诗》《书》之策而无愧,措之乎天地之间而无亏。” 冯牧 《〈郭小川诗选〉代序》:“正是这些特征,决定了诗人的艺术道路和艺术风格,而使他可以无愧地置身于我国最优秀的革命诗人的行列之中。”
(2).谓比较起来并不逊色。 明 王鏊 《震泽长语·文章》:“ 班固 《西汉书》,典雅详整,无媿 马迁 ,后世有作,莫能及矣。” 明 王守仁 《传习录》卷上:“一两之金比之万鎰,分两虽悬絶,而其到足色处,可以无愧。” ——《漢語大詞典》
古人 gǔ rén
(1).古时的人。《书·益稷》:“予欲观古人之象。” 汉 班昭 《东征赋》:“盍各言志,慕古人兮。” 唐 韩愈 《复志赋》:“考古人之所佩兮,閲时俗之所服。” 明 王鏊 《震泽长语·杂论》:“古人行事,殊非今人所及。” 郭小川 《西出阳关》诗:“风砂呵风砂,只望你不把今人当古人!”
(2).指亡故之人。《诗·邶风·绿衣》:“我思古人,俾无訧兮。”按,此指亡妻。《汉书·燕剌王刘旦传》:“如使古人有知,当何面目復奉齐酎见 高祖 之庙乎!” 颜师古 注:“古人谓先人。” 宋 苏轼 《东坡志林·黄州忆王子立》:“ 张师厚 久已死,今年 子立 復为古人,哀哉!”《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十:“ 李兄 果是我八拜至交,指望再得相会,谁知已作古人!” 鲁迅 《热风·望勿“纠正”》:“ 汪原放 君已经成了古人了。”
(3).介于猿人与新人之间的人类。亦称早期智人。如我国的 广东 马坝 人、 湖北 长阳 人和 山西 丁村 人等。 ——《漢語大詞典》
(2).指亡故之人。《诗·邶风·绿衣》:“我思古人,俾无訧兮。”按,此指亡妻。《汉书·燕剌王刘旦传》:“如使古人有知,当何面目復奉齐酎见 高祖 之庙乎!” 颜师古 注:“古人谓先人。” 宋 苏轼 《东坡志林·黄州忆王子立》:“ 张师厚 久已死,今年 子立 復为古人,哀哉!”《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十:“ 李兄 果是我八拜至交,指望再得相会,谁知已作古人!” 鲁迅 《热风·望勿“纠正”》:“ 汪原放 君已经成了古人了。”
(3).介于猿人与新人之间的人类。亦称早期智人。如我国的 广东 马坝 人、 湖北 长阳 人和 山西 丁村 人等。 ——《漢語大詞典》
相 xiāng/xiàng《國語辭典》
相 [ xiāng ]
副- 彼此、交互,两方面都进行的。如:「互相」、「守望相助」、「两地相思」。《庄子·大宗师》:「四人相视而笑,莫逆于心,遂相与为友。」唐·崔护〈题都城南庄〉诗:「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 比较一下,合并著说两方面比较的结果。如:「相异」、「相像」、「相得益彰」、「旗鼓相当」。
- 由交互的意义演变为单方面的意义,表示动作是由一方对另一方进行。如:「有事相烦」、「实不相瞒」。《三国志·卷五四·吴书·鲁肃传》:「孤持鞍下马相迎,足以显卿未?」
- 姓。如明代有相世芳。
相 [ xiàng ]
动- 审视、察看。《说文解字·目部》:「相,省视也。」《左传·隐公十一年》:「量力而行之,相时而动,无累后人。」《喻世明言·卷四○·沈小霞相会出师表》:「又见沈炼一表非俗,立住了脚,相了一回。」
- 占视、辨察,以断吉凶祸福。如:「相字」。《周礼·地官·大司徒》:「以相民宅,而知其利害。」《史记·卷九二·淮阴侯传》:「相君之面,不过封侯,又危不安。」
- 辅佐、帮助。如:「相夫教子」。《易经·泰卦·象曰》:「辅相天地之宜。」《书经·大诰》:「周公相成王。」
- 掌管、治理。《左传·昭公九年》:「陈水属也,火水妃也,而楚所相也。」唐·柳宗元〈梓人传〉:「是足为佐天子、相天下法矣,物莫近乎此也。」
- 挑选、选择。《三国演义·第六五回》:「良禽相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
- 容貌、外形、模样。如:「长相」、「福相」、「吃相」、「窘相」、「穷酸相」。《西游记·第三五回》:「(孙行者)现了本相。」
- 职官名:➊ 百官之长,辅佐国君治理国政的人。如:「宰相」、「丞相」、「相国」。➋ 古代典礼中,辅导行礼的人。如:「傧相」。《论语·先进》:「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
- 搀扶瞎子的人。《荀子·成相》:「人主无贤,如瞽无相。」
- 乐器名。似鼓,敲击以控制音乐节拍。《礼记·乐记》:「始奏以文,复乱以武,治乱以相。」汉·郑玄·注:「相,即拊也,亦以节乐。拊者以韦为表,装之以糠。糠,一 名相,因以名焉。」
警 jǐng《國語辭典》
警 [ jǐng ]
动- 告诫。如:「警告」。《韩非子·外储说左上》:「李悝警其两和。」《红楼梦·第二一回》:「原来袭人见他无晓夜和姐妹厮闹,若直劝他,料不能改,故用柔情以警之。」
- 戒备。如:「警备」、「警惕」。《左传·庄公三十一年》:「凡诸侯有四夷之功,则献于王,王以警于夷。」
- 觉悟、觉醒。如:「警觉」。清·曾国藩〈江岷樵之父母寿序〉:「口敝而手疲,昕警而夕戒。」
- 敏捷。如:「机警」。《新唐书·卷九六·房玄龄传》:「玄龄幼警敏,贯综坟籍,善属文,书兼草隶。」
- 形容文词语意凝炼。如:「警句」。《文选·陆机·文赋》:「立片言而居要,乃一篇之警策。」
- 危险、紧急的消息或状况。如:「边警」、「火警」。
- 警察的简称。如:「交警」、「义警」、「保警」、「刑警」。
意 yì《國語辭典》
意 [ yì ]
名- 意思。《易经·系辞上》:「书不尽言,言不尽意。」唐·杜牧〈答庄充书〉:「是意能 遣辞,辞不能成意,大抵为文之旨如此。」
- 见解、看法。唐·柳宗元〈桐叶封弟辨〉:「周公曰:『天子不可戏。』乃封小弱弟于唐。吾意不然。」
- 私念、成见。《论语·子罕》:「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 情趣。如:「春意」、「醉意」。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神思》:「登山则情满 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唐·杜甫〈登兖州城楼〉诗:「从来多古意,临眺独踌躇 。」
- 情感。唐·杜甫〈送李校书二十六韵〉:「临岐意颇切,对酒不能吃。」唐·刘禹锡 〈竹枝词〉九首之二:「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侬愁。」
- 愿望。如:「称心如意」。《吕氏春秋·仲冬纪·长见》:「申侯伯善持养吾意,吾所欲,则先我为之。」
- 内心、胸襟。《汉书·卷一·高帝纪上》:「宽仁爱人,意豁如也。」
- 姓。如明代有意秀。
- 怀疑。《韩非子·存韩》:「为计而使诸侯有意伐之心,至殆也。」《汉书·卷四七·文三王传·梁孝王刘武传》:「于是天子意梁,逐贼,果梁使之。」
- 猜测、推测。如:「出其不意」。《庄子·胠箧》:「夫妄意室中之藏,圣也。」《管子·小问》:「君子善谋而小人善意。」
- 考虑。《诗经·小雅·正月》:「终逾绝险,曾是不意。」《礼记·王制》:「意论轻重之序,慎测浅深之量,以别之。」
- 或。《墨子·明鬼下》:「岂女为之与?意鲍为之与?」《庄子·盗跖》:「知不足邪?意知而力不能行邪?」通「抑」。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