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残花(殘花)cán huā
将谢的花;未落尽的花。 北周 庾信 《和宇文内史入重阳阁》:“旧兰憔悴长,残花烂漫舒。” 唐 刘长卿 《感怀》诗:“秋风落叶正堪悲,黄菊残花欲待谁?” 明 刘基 《再用韵答严衍上人》:“残花露淡胭脂靨,落木霜凋薜荔衣。” ——《漢語大詞典》
炎帝 yán dì
(1).传说中上古 姜 姓部族首领。相传 少典 娶于 有蟜氏 而生。原居 姜水 流域,后向东发展到中原地区。一说 炎帝 即 神农氏 。《孔子家语·辩物》:“昔 黄帝 以云纪官…… 炎帝 以火, 共工 以水, 太昊 以龙,其义一也。”《史记·五帝本纪》:“ 炎帝 欲侵陵诸侯,诸侯咸归 轩辕 。” 张守节 正义引《帝王世纪》:“ 神农氏 , 姜 姓也……以火德王,故号 炎帝 。” 唐 韩愈 《和水部张员外宣政衙赐百官樱桃诗》:“ 汉 家旧种 明光殿 , 炎帝 还书《本草经》。”
(2).神话传说中主管夏令和南方的神。《礼记·月令》:“﹝孟夏之月﹞其日丙丁,其帝 炎帝 ,其神 祝融 。”按,仲夏、季夏之月同。《淮南子·天文训》:“南方,火也;其帝, 炎帝 。”《汉书·魏相传》:“南方之神 炎帝 乘离执衡司夏。” 唐 韩愈 《苦寒》诗:“ 羲和 送日出,恇怯频窥覘, 炎帝 持 祝融 ,呵嘘不相炎。” 明 刘基 《念奴娇·红树》词:“ 炎帝 骑龙来絳闕,紫凤三千乘輦。” ——《漢語大詞典》
(2).神话传说中主管夏令和南方的神。《礼记·月令》:“﹝孟夏之月﹞其日丙丁,其帝 炎帝 ,其神 祝融 。”按,仲夏、季夏之月同。《淮南子·天文训》:“南方,火也;其帝, 炎帝 。”《汉书·魏相传》:“南方之神 炎帝 乘离执衡司夏。” 唐 韩愈 《苦寒》诗:“ 羲和 送日出,恇怯频窥覘, 炎帝 持 祝融 ,呵嘘不相炎。” 明 刘基 《念奴娇·红树》词:“ 炎帝 骑龙来絳闕,紫凤三千乘輦。” ——《漢語大詞典》
圃 pǔ《國語辭典》
圃 [ pǔ ]
名- 种植蔬菜、花卉或瓜果的园地。如:「菜圃」、「花圃」、「园圃」。唐·孟浩然 〈过故人庄〉诗:「开筵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 以种植蔬菜、花卉、瓜果为业的人。《论语·子路》:「吾不如老圃。」
- 泛指一般供学习的场所。如:「学圃」、「书圃」、「艺圃」。
斜日 xié rì
傍晚时西斜的太阳。 南朝 梁简文帝 《纳凉》诗:“斜日晚駸駸,池塘生半阴。” 宋 王安石 《杏花》诗:“独有杏花如唤客,倚墻斜日数枝红。” 清 纳兰性德 《南乡子》词:“飞絮晚悠颺,斜日波纹映画梁。” 鲁迅 《集外集拾遗补编·戛剑生杂记》:“行人於斜日将堕之时……涕不可仰。” ——《漢語大詞典》
尉佗 wèi tuó
亦作“ 尉他 ”。 即 赵佗 。 佗 曾任 秦 南海 郡 尉,故称。《史记·南越列传》:“ 南越 王 尉佗 者, 真定 人也,姓 赵 氏。” 司马贞 索隐:“尉,官也; 他 ,名也。”《三国志·吴志·陆瑁传》:“昔 尉佗 叛逆,僭号称帝。”《三国志·吴志·士燮传》:“当时贵重,震服百蛮, 尉他 不足逾也。” 清 戴名世 《书许荣事》:“既不为逐鹿之谋,又不为 尉佗 之计。” ——《漢語大詞典》
乡 ( 鄉 ) xiāng
乡 [ xiāng ]
- 泛指城市外的区域:~村。穷~僻壤。
- 自己生长的地方或祖籍:家~。故~。~井。~里( ➊家庭久居的地方; ➋同乡的人)。~党(乡里)。~试。
- 中国行政区划基层单位,属县或县以下的行政区领导。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