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青史 qīng shǐ
(1).古代以竹简记事,故称史籍为“青史”。 南朝 梁 江淹 《诣建平王上书》:“俱启丹册,并图青史。” 唐 温庭筠 《过陈琳墓》诗:“曾於青史见遗文,今日飘蓬过此坟。” 宋 苏轼 《题永叔会老堂》诗:“嘉谋定国垂青史,盛事传家有素风。” 清 洪升 《长生殿·传概》:“感金石,回天地。昭白日,垂青史。” 徐迟 《牡丹》:“我又看到她演出的喜剧《柜中缘》……是对爱国主义名将,永垂青史的千秋忠臣的一首赞歌。”
(2).见“ 青史氏 ”。 ——《漢語大詞典》
(2).见“ 青史氏 ”。 ——《漢語大詞典》
空文 kōng wén
(1).空洞浮泛的文辞。《史记·日者列传》:“初试官时,倍力为巧诈,饰虚功执空文以誷主上。” 汉 桓宽 《盐铁论·非鞅》:“故贤者处实而效功,亦非徒陈空文而已。” 唐 白居易 《读张籍〈古乐府〉》诗:“《风》《雅》比兴外,未尝著空文。”
(2).谓不能用于当世的文章。《史记·太史公自序》:“ 孔子 之时,上无明君,下不得任用,故作《春秋》,垂空文以断礼义,当一王之法。” 清 刘大櫆 《送胡先生序》:“余不自揆,闭户为空文,思以垂之於后。”
(3).有名无实的法律规章。 宋 苏轼 《上神宗皇帝书》:“买绢未尝不折盐,粮草未尝不折钞,乃知青苗不许抑配之説,亦是空文。” 章炳麟 《訄书·商鞅》:“繇 汤 之法,终於盗贼满山,直指四出,上下相蒙,以空文为治,何其与 鞅 反也?” ——《漢語大詞典》
(2).谓不能用于当世的文章。《史记·太史公自序》:“ 孔子 之时,上无明君,下不得任用,故作《春秋》,垂空文以断礼义,当一王之法。” 清 刘大櫆 《送胡先生序》:“余不自揆,闭户为空文,思以垂之於后。”
(3).有名无实的法律规章。 宋 苏轼 《上神宗皇帝书》:“买绢未尝不折盐,粮草未尝不折钞,乃知青苗不许抑配之説,亦是空文。” 章炳麟 《訄书·商鞅》:“繇 汤 之法,终於盗贼满山,直指四出,上下相蒙,以空文为治,何其与 鞅 反也?” ——《漢語大詞典》
兴废(興廢)xīng fèi
(1).盛衰,兴亡。《汉书·匡衡传》:“ 三代 兴废,未有不由此者也。” 唐 温庭筠 《开圣寺》诗:“犹有 南朝 旧碑在,敢将兴废问渔翁。” 陈毅 《游晋祠》诗:“帝王兴废长已矣,人民世纪金不换。”
(2).指兴复废毁的事物。 南朝 齐 王融 《永明九年策秀才文》:“舄卤可腴,恐时无 史 白 ,兴废之术,矢陈厥谋。” ——《漢語大詞典》
(2).指兴复废毁的事物。 南朝 齐 王融 《永明九年策秀才文》:“舄卤可腴,恐时无 史 白 ,兴废之术,矢陈厥谋。” ——《漢語大詞典》
后 ( 後 ) hòu《國語辭典》
后 [ hòu ]
名- 君王。《詩經·商頌·玄鳥》:「商之先后,受命不殆,在武丁孫子。」《左傳·僖公三 十二年》:「其南陵,夏后皋之墓也。」
- 諸侯。《書經·舜典》:「班瑞于群后。」唐·柳宗元〈封建論〉:「周有天下,裂土田而瓜分之,設五等,邦群后。」
- 君王的嫡妻。如:「王后」、「皇后」。《漢書·卷五·景帝紀》:「朕親耕,后親桑,以奉宗廟粢盛祭服,為天下先。」清·陸次雲〈費宮人傳〉:「后自縊,袁貴妃亦自縊。帝拔劍刃嬪妃數人。」
- 姓。如春秋時齊國有孔子的弟子后處,漢代有后蒼。
- 時間上較晚的。與「先」、「前」相對。《禮記·大學》:「知止而后有定。」通「後」。
玉真 yù zhēn
(1).谓仙人。 南朝 梁 陶弘景 《真灵位业图》:“玉清 三元宫 ……右位, 太上玉真保皇道君 。” 唐 张籍 《灵都观李道士》诗:“泥灶煮灵液,扫坛朝 玉真 。”
(2).特指仙女。 唐 曹唐 《刘阮再到天台不复见仙子》诗:“再到 天台 访 玉真 ,青苔白石已成尘。” 清 吴伟业 《楚云》诗之一:“十二峰头降 玉真 , 楚 宫祓禊采兰辰。”
(3).指 杨贵妃 。 唐 白居易 《长恨歌》:“楼阁玲瓏五云起,其中绰约多仙子。中有一人字 玉真 ,雪肤花貌参差是。”按,一本作“ 太真 ”。 清 吴伟业 《古意》诗之五:“君王自有他生约,此去惟应礼 玉真 。”
(4).泛指美人。 宋 晏殊 《玉楼春》词:“池塘水緑风微暖,记得玉真初见面。重头歌韵响錚深,入破舞腰红乱旋。” 宋 晏几道 《玉楼春》词:“玉真能唱朱帘静,忆上双莲池上听;百分蕉叶醉如泥,却向断肠声里醒。”
(5).花名。瑞圣花的一种。 宋 宋祁 《益部方物略记·瑞圣花》:“﹝瑞圣花﹞白者名玉真。 成都 人竞移蒔园中。” ——《漢語大詞典》
(2).特指仙女。 唐 曹唐 《刘阮再到天台不复见仙子》诗:“再到 天台 访 玉真 ,青苔白石已成尘。” 清 吴伟业 《楚云》诗之一:“十二峰头降 玉真 , 楚 宫祓禊采兰辰。”
(3).指 杨贵妃 。 唐 白居易 《长恨歌》:“楼阁玲瓏五云起,其中绰约多仙子。中有一人字 玉真 ,雪肤花貌参差是。”按,一本作“ 太真 ”。 清 吴伟业 《古意》诗之五:“君王自有他生约,此去惟应礼 玉真 。”
(4).泛指美人。 宋 晏殊 《玉楼春》词:“池塘水緑风微暖,记得玉真初见面。重头歌韵响錚深,入破舞腰红乱旋。” 宋 晏几道 《玉楼春》词:“玉真能唱朱帘静,忆上双莲池上听;百分蕉叶醉如泥,却向断肠声里醒。”
(5).花名。瑞圣花的一种。 宋 宋祁 《益部方物略记·瑞圣花》:“﹝瑞圣花﹞白者名玉真。 成都 人竞移蒔园中。” ——《漢語大詞典》
馀 ( 余 餘 ) yú
馀 [ yú ]
- 见“余”。
- 姓。
恨 hèn《國語辭典》
恨 [ hèn ]
名- 遗憾、悔恨的事。如:「记恨」、「饮恨而终」。《荀子·成相》:「不知戒,后必有恨。」唐·白居易〈长恨歌〉:「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 怨、仇视。如:「怨恨」、「憎恨」。《荀子·尧问》:「处官久者士妒之,禄厚者民怨之,位尊者君恨之。」唐·李白〈怨情〉诗:「但见泪痕湿,不知心恨谁?」
有无(有無)yǒu wú
亦作“ 有亡 ”。
(1).有或无。《文选·司马相如〈子虚赋〉》:“臣 楚国 之鄙人也,幸得宿卫,十有餘年,时从出游,游於后园,览於有无,然犹未能徧覩也。” 李善 注:“览於有无,谓或有所见,或復无也。” 汉 扬雄 《羽猎赋》:“驰弋乎神明之囿,览观乎羣臣之有亡。” 唐 贾岛 《送僧》诗:“言归文字外,意出有无间。”《水浒传》第三九回:“这个不难,只取牢城营文册一查,便见有无。”
(2).指家计的丰或薄。《礼记·檀弓上》:“ 子游 问丧具。夫子曰:‘称家之有亡。’ 子游 曰:‘有亡恶乎齐?’” 陆德明 释文:“有亡……一音无。” 孔颖达 疏:“亡,无也。言各随其家计丰薄有无也。” 宋 范仲淹 《宋故乾州刺史张公神道碑》:“﹝公﹞復常好施,与宗族同其有亡。” 沈从文 《从文自传·我所生长的地方》:“城中人每年各按照家中有无,到天王庙去杀猪,宰羊,磔狗,献鸡,献鱼,求神保佑五谷的繁殖,六畜的兴旺,儿女的长成,以及作疾病婚丧的禳解。”
(3).指有馀与不足。《书·益稷》:“懋迁有无化居,烝民乃粒,万邦作乂。” 孙星衍 疏:“有为有餘,无为不足也。”按,《文选·王融〈永明九年策秀才文〉之四》引作“有亡”。 唐 韩愈 《原道》:“为之贾以通其有无。” 宋 苏轼 《过云龙山人张天骥》诗:“墟里通有无,垣墙任摧倒。” 沈从文 《从文自传·我所生长的地方》:“商人各负担了花纱同货物,洒脱的向深山中村庄走去,同平民作有无交易,谋取什一之利。”
(4).所有。 唐 韩愈 《处士卢君墓志铭》:“其弟 浑 ,以家有无,葬以车一乘於 龙门山 先人兆。” 宋 曾巩 《故太常博士吴君墓碣》:“其丧父也,以家之有无葬,故葬不缓。”
(5).古代哲学范畴。有,指事物的存在,有“有形、有名、实有”等义;无,指事物的不存在,有“无形、无名、虚无”等义。《老子》:“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论说》:“次及 宋岱 、 郭象 ,鋭思於几神之区; 夷甫 、 裴頠 ,交辨於有无之域:并独步当时,流声后代。” ——《漢語大詞典》
(1).有或无。《文选·司马相如〈子虚赋〉》:“臣 楚国 之鄙人也,幸得宿卫,十有餘年,时从出游,游於后园,览於有无,然犹未能徧覩也。” 李善 注:“览於有无,谓或有所见,或復无也。” 汉 扬雄 《羽猎赋》:“驰弋乎神明之囿,览观乎羣臣之有亡。” 唐 贾岛 《送僧》诗:“言归文字外,意出有无间。”《水浒传》第三九回:“这个不难,只取牢城营文册一查,便见有无。”
(2).指家计的丰或薄。《礼记·檀弓上》:“ 子游 问丧具。夫子曰:‘称家之有亡。’ 子游 曰:‘有亡恶乎齐?’” 陆德明 释文:“有亡……一音无。” 孔颖达 疏:“亡,无也。言各随其家计丰薄有无也。” 宋 范仲淹 《宋故乾州刺史张公神道碑》:“﹝公﹞復常好施,与宗族同其有亡。” 沈从文 《从文自传·我所生长的地方》:“城中人每年各按照家中有无,到天王庙去杀猪,宰羊,磔狗,献鸡,献鱼,求神保佑五谷的繁殖,六畜的兴旺,儿女的长成,以及作疾病婚丧的禳解。”
(3).指有馀与不足。《书·益稷》:“懋迁有无化居,烝民乃粒,万邦作乂。” 孙星衍 疏:“有为有餘,无为不足也。”按,《文选·王融〈永明九年策秀才文〉之四》引作“有亡”。 唐 韩愈 《原道》:“为之贾以通其有无。” 宋 苏轼 《过云龙山人张天骥》诗:“墟里通有无,垣墙任摧倒。” 沈从文 《从文自传·我所生长的地方》:“商人各负担了花纱同货物,洒脱的向深山中村庄走去,同平民作有无交易,谋取什一之利。”
(4).所有。 唐 韩愈 《处士卢君墓志铭》:“其弟 浑 ,以家有无,葬以车一乘於 龙门山 先人兆。” 宋 曾巩 《故太常博士吴君墓碣》:“其丧父也,以家之有无葬,故葬不缓。”
(5).古代哲学范畴。有,指事物的存在,有“有形、有名、实有”等义;无,指事物的不存在,有“无形、无名、虚无”等义。《老子》:“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论说》:“次及 宋岱 、 郭象 ,鋭思於几神之区; 夷甫 、 裴頠 ,交辨於有无之域:并独步当时,流声后代。” ——《漢語大詞典》
间 ( 間 ) jiān/jiàn
间 [ jiān ]
- 两段时间或两种事物相接的地方:中~。~距。~奏。天地之~。
- 在一定空间或时间内:田~。人~。
- 房子内隔成的部分:里~。衣帽~。~量。
- 量词,房屋的最小单位:一~房。
- 空隙:~隙。当~儿。亲密无~。
- 隔开,不连接:~隔。~断。~接。~日。~歇。黑白相~。
- 挑拨使人不和:离~。~谍。反~计。
- 拔去,除去:~苗。
- 偏僻的小路:~道。~行(从小路走)。
- 参与:“肉食者谋之,又何~焉”。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