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白雁影斜惊逆旅,紫萸香冷怨王孙。

区怀年明代〕《杪秋饮黄石斋太史席中赋谢

买丝何处绣平原,一展清觞意亦存。白雁影斜惊逆旅,紫萸香冷怨王孙。

石渠简要声逾藉,枫陛论思地更尊。堪笑十年燕市筑,弊裘还扫舍人门。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白雁逆旅紫萸香冷怨王孙

白雁 bái yàn
亦作“ 白雁 ”。 候鸟。体色纯白,似雁而小。古时多用作贽礼。《左传·哀公七年》:“ 曹 鄙人 公孙权 好弋,获白鴈,献之。”《晋书·礼志下》:“其纳采、问名、纳吉、请期、亲迎,皆用白雁、白羊各一头,酒米各十二斛。” 唐 李白 《幽州胡马客歌》:“弯弓若转月,白雁落云端。” 宋 孔平仲 《孔氏谈苑·白雁为霜信》:“北方有白鴈,似鴈而小,色白。秋深至则霜降, 河 北人谓之霜信。” 明 夏完淳 《大哀赋》:“拜 蒋侯 为 灵帝 ,弋白雁为国宾。”  ——《漢語大詞典》
影 yǐng《國語辭典》

影 [ yǐng ]

  1. 光线被遮挡而造成的阴暗形象。如:「人影」、「树影」、「阴影」。唐·李白〈月下独酌〉诗四首之一:「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2. 人、物的形象或图像。如:「摄影」、「背影」、「身影」。《水浒传·第三一回》:「写了武松乡贯、年甲、相模样,画影图形,出三千贯信赏钱。」《红楼梦·第三一回》:「老太太和舅母那日想是才拜了影回来。」
  1. 参见「影印 」条。
  2. 仿照、描摹。如:「这篇小说是影了此一真人实事所写成的。」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通变》:「汉之赋颂,影写楚世。」
  3. 掩蔽、隐藏。《水浒传·第一六回》:「只见对面松林里影著一个人,在那里舒头探脑家望。」
斜 xié《國語辭典》

斜 [ xié ]

  1. 不正、倾侧。如:「斜角」、「斜坡」、「斜线」。宋·辛弃疾〈永遇乐·千古江山〉词:「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1. 非水平或垂直方向的移动。《文选·贾谊·𫛳鸟赋》:「庚子日斜兮,𫛳集予舍。」唐·杜甫〈水槛遣兴〉诗二首之一:「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
  1. 地名用字。常用于地势倾斜的地方。如:「玉钩斜」、「内人斜」、「陈陶斜」。

斜 [ yé ]

  1. 终南山的山谷,在今大陆地区陕西省褒城县东北。《文选·班固·西都赋》:「右界褒斜,陇首之险。」李善注引《梁州记》曰:「万石城溯汉上七里有褒谷,南口曰褒,北口曰斜,长四百七十里。」

斜 [ ​xiá ]

  1. (一)​之又音。
惊 ( 驚 ) jīng
惊 [ jīng ]
  1. 骡马等因为害怕而狂奔起来不受控制:~车。~群。马~车败。
  2. 害怕,精神受了突然刺激而紧张不安:~恐。~骇。~愕。~惶。~诧。~遽。~厥。~悟。~心动魄。~惶失措。~世骇俗(言行出奇,使世人惊恐)。
  3. 震动:~动。~扰。~堂木。打草~蛇。
  4. 出人意料的:~喜。
逆旅 nì lǚ
(1).客舍;旅馆。《左传·僖公二年》:“今 虢 为不道,保于逆旅。” 杜预 注:“逆旅,客舍也。” 唐 刘长卿 《早春赠别赵居士还江左时长卿下第归嵩阳旧居》诗:“逆旅乡梦频,春风客心醉。” 郁达夫 《东梓关》:“一时重复身入了舟车逆旅的中间,反觉得是回到了熟习的故乡来的样子。”
(2).旅居。常用以喻人生匆遽短促。 晋 陶潜 《自祭文》:“ 陶子 将辞逆旅之馆,永归於本宅。” 宋 叶适 《剡溪舟中》诗:“自伤憔悴少筋骨,半生逆旅长太息。” 明 何景明 《宗哲初至夜集》诗:“聚散古今同逆旅,莫看风景倍悽然。” 清 陈梦雷 《西郊杂咏》之九:“人生寄一世,奄忽如逆旅。”
(3).叛逆的军队。 明 王世贞 《中官考二》:“又与少保 于谦 、 王文 等图为不轨,纠合逆旅,迎立外藩。”  ——《漢語大詞典》
紫萸
宋 苏辙 闰九月重九与父老小饮四绝 其三 客主俱年六十馀,紫萸黄菊映霜须。
《韵府拾遗 虞韵》:高观国九日西山词怀古风流悲秋情味紫萸劝入旗亭醉  ——《骈字类编》
香冷
水经注太山有下中上三庙墙阙严整庙中柏树夹两陌大二十馀围盖汉武所植也树前大井极香冷异于凡水不知何代所掘不常浚渫而水旱不减  ——《骈字类编》
怨王孙(怨王孫)yuàn wáng sūn
词牌名。又名“忆王孙”。双调,五十三字。参阅 清 万树 《词律》卷六注。参见“ 忆王孙 ”。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