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思起草学士院,兀卒署字藩臣章。
艺祖首除藩镇强,虎符合豹中枢藏。降王争执仗下梃,逋寇未下河西羌。
夏州保忠族内附,继迁假息招叛亡。地不过汉一大郡,折箠笞之如犬羊。
谁遣舆瓢自剖裂,坐使神器成皴𥀶。独能二百六十载,鼎峙夷夏为雄方。
先时嵬理慕华俗,窄衣野战歌慨慷。文思起草学士院,兀卒署字藩臣章。
九经既颁科目建,颇革鸱响摹鸾凰。春秋叛人例不举,左右记注无贤良。
至今草木尽顽犷,遮迾但见黄云长。承天兰若亦倾圮,有石斑駮螭首僵。
图书灰灭此独在,有似任𠇱登明堂。惜哉神灵失呵护,剥落不足拓硬黄。
向来郡志已讹阙,何况经今数十霜。摊书布席就仇校,强测𪑜𪐴推偏旁。
一碑天祐十数字,摄提岁月俱渺茫。一碑天庆刓者半,撰记略识羊与张。
银棺舍利瘗幽閟,令我循诵生感怆。百年杀人若糜沸,八功德水谁乞将。
然犹以此夸种落,称寿母后谀今皇。南渡宋亦小朝耳,山河牛角汴入杭。
独留一碑笑千古,元祐党籍书奸猖。伊川披发有先兆,儒墨异术固秕糠。
国家有道四夷守,文字要以扶人网。如此断趺何足惜,览古一啸西风长。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文思 wén sī
(1).指才智与道德。古代专用以称颂帝王。《书·尧典》:“曰若稽古帝 尧 ,曰 放勋 ,钦明文思安安。” 陆德明 释文:“经天纬地谓之文,道德纯备谓之思。” 北周 庾信 《羽调曲》:“ 周 之 文 武 洪基,光宅天下文思。” 宋 苏轼 《坤成节集英殿宴教坊词元祐二年七月十五日教坊致语》:“恭惟皇帝陛下,文思天纵,睿哲生知。” 章炳麟 《驳康有为论革命书》:“今其所谓圣明之主者,其聪明文思,果有以愈于 尧 邪?”
(2).犹文才。 晋 袁宏 《后汉纪·顺帝纪上》:“ 衡 精微有文思善於天文阴阳之数。”《世说新语·政事》“ 嵇康 被诛” 刘孝标 注引 晋 山涛 《山公启事》:“ 绍 平简温敏,有文思。”
(3).文章的意境或思想。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神思》:“陶钧文思,贵在虚静。” 唐 白居易 《题浔阳楼》诗:“常爱 陶彭泽 ,文思何高玄。” 鲁迅 《中国小说史略》第四篇:“《神异经》固亦神仙家言,然文思较深茂,盖文人之为。”
(4).作文的思路。 唐 冯贽 《云仙杂记》卷一:“ 萧颖士 少梦有人授纸百番,开之皆是绣花,又梦裁锦,因此文思大进。”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陆判》:“自是文思大进,过眼不忘。” 巴金 《谈〈憩园〉》:“当时我正在壮年,每天伏案十小时以上,并不感到文思枯竭。” ——《漢語大詞典》
(2).犹文才。 晋 袁宏 《后汉纪·顺帝纪上》:“ 衡 精微有文思善於天文阴阳之数。”《世说新语·政事》“ 嵇康 被诛” 刘孝标 注引 晋 山涛 《山公启事》:“ 绍 平简温敏,有文思。”
(3).文章的意境或思想。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神思》:“陶钧文思,贵在虚静。” 唐 白居易 《题浔阳楼》诗:“常爱 陶彭泽 ,文思何高玄。” 鲁迅 《中国小说史略》第四篇:“《神异经》固亦神仙家言,然文思较深茂,盖文人之为。”
(4).作文的思路。 唐 冯贽 《云仙杂记》卷一:“ 萧颖士 少梦有人授纸百番,开之皆是绣花,又梦裁锦,因此文思大进。”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陆判》:“自是文思大进,过眼不忘。” 巴金 《谈〈憩园〉》:“当时我正在壮年,每天伏案十小时以上,并不感到文思枯竭。” ——《漢語大詞典》
起草 qǐ cǎo
拟稿;打草稿。《后汉书·百官志三》:“一曹有六人,主作文书起草。” 唐 韩愈 《张中丞传后叙》:“为文章,操纸笔立书,未尝起草。” 明 唐顺之 《詹府燕集奉和上宰松皋公》诗之二:“分日传经清禁里,罢朝起草紫宸旁。” 茅盾 《动摇》五:“大概是托人起草,为人所愚了。” ——《漢語大詞典》
学士(學士)xué shì
(1).古代在国学读书的学生。《周礼·春官·乐师》:“帅学士而歌《彻》。” 郑玄 注:“学士,国子也。”《仪礼·丧服》:“大夫及学士则知尊祖矣。” 孔颖达 疏:“此学士谓乡庠、序及国之大学、小学之学士。”
(2).泛指普通读书人。《庄子·盗跖》:“使天下学士不反其本,妄作孝弟,而徼倖於封侯富贵者也。” 晋 葛洪 《抱朴子·崇教》:“省文章既不晓,覩学士如草芥。” 明 何景明 《彭中丞四民图歌》:“渔奔樵窜学士徙,纵有陇亩无人耕。”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文章》:“但成学士自足为人,必乏天才勿强操笔。” 唐 韩愈 《答殷侍御书》:“每逢学士真儒,叹息踧踖,愧生於中,颜变於外。”
(3).犹学者。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华阳博议下》:“ 介甫 、 元晦 自是学士,不得以所长没之。”
(4).官名。 南北朝 以后,以学士为司文学撰述之官。 唐 代翰林学士亦本为文学侍从之臣,因接近皇帝,往往参预机要。 宋 代始设专职,其地位职掌与 唐 代略同。 明 代设翰林院学士及翰林院侍读、侍讲学士,学士遂专为词臣之荣衔。 清 代改翰林院学士为掌院学士,馀如故。 清 末期内阁、典礼院亦置学士。
(5).学位的一种。在一些国家,为最低一级的学位,一般在高等学校毕业时由学校授予。我国规定:高等学校本科毕业生,达到规定的学士学术水平者,可授予学士学位。 ——《漢語大詞典》
(2).泛指普通读书人。《庄子·盗跖》:“使天下学士不反其本,妄作孝弟,而徼倖於封侯富贵者也。” 晋 葛洪 《抱朴子·崇教》:“省文章既不晓,覩学士如草芥。” 明 何景明 《彭中丞四民图歌》:“渔奔樵窜学士徙,纵有陇亩无人耕。”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文章》:“但成学士自足为人,必乏天才勿强操笔。” 唐 韩愈 《答殷侍御书》:“每逢学士真儒,叹息踧踖,愧生於中,颜变於外。”
(3).犹学者。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华阳博议下》:“ 介甫 、 元晦 自是学士,不得以所长没之。”
(4).官名。 南北朝 以后,以学士为司文学撰述之官。 唐 代翰林学士亦本为文学侍从之臣,因接近皇帝,往往参预机要。 宋 代始设专职,其地位职掌与 唐 代略同。 明 代设翰林院学士及翰林院侍读、侍讲学士,学士遂专为词臣之荣衔。 清 代改翰林院学士为掌院学士,馀如故。 清 末期内阁、典礼院亦置学士。
(5).学位的一种。在一些国家,为最低一级的学位,一般在高等学校毕业时由学校授予。我国规定:高等学校本科毕业生,达到规定的学士学术水平者,可授予学士学位。 ——《漢語大詞典》
院 yuàn《國語辭典》
院 [ yuàn ]
名- 围墙内房屋四周的空地。如:「庭院」、「后院」。唐·李白〈之广陵宿常二南郭幽居〉诗:「忘忧或假草,满院罗丛萱。」五代十国南唐·李煜〈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词:「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 指公共场所的名称。如:「书院」、「医院」、「戏院」。
- 某些政府机关的名称。如:「大理院」、「翰林院」、「立法院」、「行政院」、「法院」。
- 学院的简称。如:「大学院校」。
兀卒 wū zú
党项 语音译。 西夏 国主的自称。《宋史·外国传一·夏国上》:“﹝ 赵元昊 ﹞犹称男 邦泥定国 兀卒上书父 大宋 皇帝,更名 曩霄 而不称臣。兀卒,即吾祖也,如可汗号。议者以为改吾祖为兀卒,特以侮玩朝廷,不可许。” 宋 范仲淹 《答安抚王内翰书》:“今贵称兀卒,以避中朝,取 汉 唐 故事,如单于、可汗之类。” 宋 苏辙 《龙川别志》卷下:“ 元昊 入寇,所至如入无人之境。后数年,力尽求和,岁增赂遗,仍改名‘兀卒’,朝廷竟不问。” ——《漢語大詞典》
署字 shǔ zì
在文书上签名。因签名是为了防止作伪,字亦常为行草书,故亦名押字或画押。 唐 刘禹锡 《送王司马之陕州》诗:“案牘来时唯署字,风烟入兴便成章。”《元史·拜住传》:“ 拜住 为太常礼仪院使,年方二十,吏就第请署字。” 清 顾炎武 《日知录·押字》:“《集古録》有 五代 时帝王将相等署字一卷。所谓署字者,皆草书其名,今俗谓之画押。” ——《漢語大詞典》
藩臣 fān chén
拱卫王室之臣。《史记·南越列传》:“﹝ 南越王 尉佗 ﹞乃顿首谢,愿长为藩臣,奉贡职。” 三国 魏 嵇康 《管蔡论》:“故旷世不废,名冠当时,列为藩臣。” 宋 曾巩 《太祖皇帝总序》:“ 太祖 削大弱彊,藩臣遵职。” ——《漢語大詞典》
章 zhāng《國語辭典》
章 [ zhāng ]
名- 成篇的文字。如:「文章」、「出口成章」、「下筆成章」。
- 文體名。古代臣子上奏國君的文書。漢·蔡邕《獨斷·卷上》:「凡群臣尚書於天子者有四名:一曰章,二曰奏,三曰表,四曰駁議。」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章表》:「章以謝恩,奏以按劾,表以陳請,議以執異。」
- 量詞。計算書、文等段落的單位。如:「全書共分二十五章。」
- 文采、花彩。《左傳·僖公二十四年》:「目不別五色之章為昧,心不則德義之經為頑。」唐·柳宗元〈捕蛇者說〉:「永州之野,產異蛇,黑質而白章。」
- 條理、次序。如:「雜亂無章」。唐·韓愈〈送孟東野序〉:「其為言也,亂雜而無章。」
- 法規、條例。如:「規章」。《史記·卷八·高祖本紀》:「與父老約法三章。」
- 印信。如:「私章」、「圖章」。
- 標識、標記。如:「徽章」、「勛章」、「臂章」。
- 姓。如漢代有章明。
- 表揚、顯揚。《禮記·緇衣》:「有國者章善𤺺惡,以示民厚,則民情不貳。」《史記·卷三七·衛康叔世家》:「舉康叔為周司寇,賜衛寶祭器,以章有德。」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