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朗见山心,白云澹夷怿。
苏门山庳隘,濯濯无颜色。孙登鸾凤啸,阮藉鸱鸢嚇。
风雨飒中天,百兽为之匿。临眺动群疑,虚名若浪得。
而我不谓然,阐微贵摭实。此山空其中,上土下则石。
万窍搜天根,一绵贯地脉。灵气萦绕之,源源通不塞。
运济卫河流,滥觞罅缝坼。其功助灌溉,其害谢冲激。
倒浸玻璃屏,山固兼水德。嗒然不自明,悃逼道用默。
受侮于目论,甄藻赖宝识。朗朗见山心,白云澹夷怿。
清辉良复佳,试泊张融宅。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朗朗 lǎng lǎng
(1).明亮貌。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容止》:“时人目 夏侯太初 朗朗如日月之入怀。” 唐 张籍 《关山月》诗:“秋月朗朗关山上,山中行人马蹄响。” 清 龚自珍 《宥情》:“异哉!其心朗朗乎无滓,可以逸尘埃而登青天。” 袁鹰 《十月长安街》诗:“曈曈红日,朗朗乾坤,万里长空,宽广大道。”
(2).形容声音清晰响亮。 唐 韩愈 《奉使常山早次太原呈副使吴郎中》诗:“朗朗闻街鼓,晨起似朝时。”《醒世恒言·马当神风送滕王阁》:“惟有 王勃 端坐船上,毫无惧色,朗朗读书。”《红楼梦》第八二回:“ 寳玉 把这章先朗朗的念了一遍。” 茅盾 《子夜》四:“那位青年的声音朗朗地在纷呶的诅骂中响了起来。”
(3).清晰貌。 陈衍 《元诗纪事·陈有定》:“ 闽 部疏 建寧 行都司,是 元 陈平章 有定 开府。极宏丽,初以鼓楼为门,今移入二百步许,犹朗朗可观。” 艾芜 《山野》第二部十:“树梢树身先前清疏有致,朗朗可望的,现已抹起一些烟雾,显得迷蒙了。”
(4).明白,了解。 清 周亮工 《书戚三郎事》:“ 戚 心独朗朗,念虔事帝,得死楹下足矣。”
(5).高峻貌。 唐 张说 《同皇太子过荷恩寺》诗:“朗朗神居峻,轩轩瑞像威。” ——《漢語大詞典》
(2).形容声音清晰响亮。 唐 韩愈 《奉使常山早次太原呈副使吴郎中》诗:“朗朗闻街鼓,晨起似朝时。”《醒世恒言·马当神风送滕王阁》:“惟有 王勃 端坐船上,毫无惧色,朗朗读书。”《红楼梦》第八二回:“ 寳玉 把这章先朗朗的念了一遍。” 茅盾 《子夜》四:“那位青年的声音朗朗地在纷呶的诅骂中响了起来。”
(3).清晰貌。 陈衍 《元诗纪事·陈有定》:“ 闽 部疏 建寧 行都司,是 元 陈平章 有定 开府。极宏丽,初以鼓楼为门,今移入二百步许,犹朗朗可观。” 艾芜 《山野》第二部十:“树梢树身先前清疏有致,朗朗可望的,现已抹起一些烟雾,显得迷蒙了。”
(4).明白,了解。 清 周亮工 《书戚三郎事》:“ 戚 心独朗朗,念虔事帝,得死楹下足矣。”
(5).高峻貌。 唐 张说 《同皇太子过荷恩寺》诗:“朗朗神居峻,轩轩瑞像威。” ——《漢語大詞典》
见山(见山)
洛阳名园记司马温公谓其园曰独乐园园卑小不可与他园班曰见山台者高不过寻丈 ——《分类字锦》
心 xīn《國語辭典》
心 [ xīn ]
名- 內臟之一。參見「心臟 」條。
- 我國古代認為心主管思維,故相沿以為腦的代稱。如:「用心」、「勞心勞力」。《孟子·告子上》:「心之官則思。」
- 思想、意念、感情。如:「傷心」、「心中不安」、「心情煩悶」。《文選·曹丕·與吳質書》:「東望於邑,裁書敘心。」唐·柳宗元〈始得西山宴游記〉:「心凝形釋。」
- 思慮、謀畫。如:「有心人」、「有口無心」。《呂氏春秋·審應覽·精諭》:「紂雖 多心,弗能知矣。」
- 性情。如:「心性」。《韓非子·觀行》:「西門豹之性急,故佩韋以自緩,董安于之心緩,故佩弦以自急。」
- 平面或物體的中央或內部。如:「江心」、「掌心」、「圓心」。唐·劉禹錫〈洞庭秋月行〉:「洞庭秋月生湖心,層波萬頃如鎔金。」
- 植物的花蕊或苗尖。如:「花心」。南朝梁·簡文帝〈上巳侍宴林光殿曲水詩〉:「林花初墮蔕,池荷欲吐心。」
- 星座名。二十八星宿之一。東方蒼龍七宿的第五宿,有三顆星。《詩經·唐風·綢繆》:「三星在天。」漢·鄭玄·箋:「三星,謂心星也。」
- 二一四部首之一。
白云(白雲)bái yún
(1).白色的云。《诗·小雅·白华》:“英英白云,露彼菅茅。”《庄子·天地》:“乘彼白云,至於帝乡。”《史记·封禅书》:“其夜若有光,昼有白云起封中。” 唐 苏颋 《汾上惊秋》诗:“北风吹白云,万里渡 河 汾 。”《文汇报》1983.10.12:“《蓬莱导游图》有幅照片,蓝天之下,白云之上,嵌着 蓬莱阁 主要建筑,似仙山又似蜃楼。”
(2). 黄帝 时掌刑狱之官。后用作刑官的别称。《汉书·百官公卿表上》“ 黄帝 云师云名” 颜师古 注引 汉 应劭 曰:“ 黄帝 受命有云瑞,故以云纪事也。由是而言,故春官为青云,夏官为縉云,秋官为白云,冬官为黑云,中官为黄云。” 唐 孙逖 《授裴敦复刑部尚书制》:“委之刑柄,俾践白云之师。” 宋 吴曾 《能改斋漫录·事实二》:“ 胡武平 宿 ,贺 晏元献 转刑部侍郎启云:‘紫詔疏恩,白云登秩。’”
(3).指《白云谣》。 唐 李白 《大猎赋》:“哂 穆王 之荒诞,歌《白云》之 西母 。” 唐 白居易 《八骏图》诗:“《白云》《黄竹》歌声动,一人荒乐万人愁。” 景耀月 《远游》诗:“翠华芝盖入离镜,《黄竹》《白云》定古风。”参见“ 白云謡 ”。
(4).喻思亲。《旧唐书·狄仁杰传》:“其亲在 河阳 别业, 仁杰 赴 并州 ,登 太行山 ,南望见白云孤飞,谓左右曰:‘吾亲所居,在此云下。’瞻望佇立久之,云移乃行。” 宋 岳珂 《桯史·开禧北征》:“夜碇中流,海光接天,星斗四垂,回首白云之思,惻然悽动。” 宋 赵彦卫 《云麓漫钞》卷十:“ 梁瑄 不归, 璟 每见东南白云即立望,惨然久之。” 清 黄遵宪 《感怀》诗:“下阻黄壚上九天,白云望断眼空悬。”参见“ 白云篇 ”。
(5).喻归隐。 晋 左思 《招隐诗》之一:“白云停阴冈,丹葩曜阳林。” 南朝 梁 陶弘景 《诏问山中何所有赋诗以答》:“山中何所有?岭上多白云。只可自怡悦,不堪持寄君。” 唐 钱起 《蓝田溪与渔者宿》诗:“一论白云心,千里 沧州 趣。” 宋 张炎 《甘州》词:“载取白云归去,问谁留 楚 佩,弄影中州?” 明 徐渭 《赠余君》诗:“三年卧白云,一醉抚流水。”
(6).特指 陈抟 。 宋 王闢之 《渑水燕谈录·高逸》:“ 陈摶 , 周世宗 常召见,赐号 白云先生 。 太平兴国 初,召赴闕, 太宗 赐御诗云:‘曾向前朝出 白云 ,后来消息杳无闻。如今若肯随徵召,总把三峰乞与君。’”
(7).指 白云亭 。参见“ 白云亭 ”。 ——《漢語大詞典》
(2). 黄帝 时掌刑狱之官。后用作刑官的别称。《汉书·百官公卿表上》“ 黄帝 云师云名” 颜师古 注引 汉 应劭 曰:“ 黄帝 受命有云瑞,故以云纪事也。由是而言,故春官为青云,夏官为縉云,秋官为白云,冬官为黑云,中官为黄云。” 唐 孙逖 《授裴敦复刑部尚书制》:“委之刑柄,俾践白云之师。” 宋 吴曾 《能改斋漫录·事实二》:“ 胡武平 宿 ,贺 晏元献 转刑部侍郎启云:‘紫詔疏恩,白云登秩。’”
(3).指《白云谣》。 唐 李白 《大猎赋》:“哂 穆王 之荒诞,歌《白云》之 西母 。” 唐 白居易 《八骏图》诗:“《白云》《黄竹》歌声动,一人荒乐万人愁。” 景耀月 《远游》诗:“翠华芝盖入离镜,《黄竹》《白云》定古风。”参见“ 白云謡 ”。
(4).喻思亲。《旧唐书·狄仁杰传》:“其亲在 河阳 别业, 仁杰 赴 并州 ,登 太行山 ,南望见白云孤飞,谓左右曰:‘吾亲所居,在此云下。’瞻望佇立久之,云移乃行。” 宋 岳珂 《桯史·开禧北征》:“夜碇中流,海光接天,星斗四垂,回首白云之思,惻然悽动。” 宋 赵彦卫 《云麓漫钞》卷十:“ 梁瑄 不归, 璟 每见东南白云即立望,惨然久之。” 清 黄遵宪 《感怀》诗:“下阻黄壚上九天,白云望断眼空悬。”参见“ 白云篇 ”。
(5).喻归隐。 晋 左思 《招隐诗》之一:“白云停阴冈,丹葩曜阳林。” 南朝 梁 陶弘景 《诏问山中何所有赋诗以答》:“山中何所有?岭上多白云。只可自怡悦,不堪持寄君。” 唐 钱起 《蓝田溪与渔者宿》诗:“一论白云心,千里 沧州 趣。” 宋 张炎 《甘州》词:“载取白云归去,问谁留 楚 佩,弄影中州?” 明 徐渭 《赠余君》诗:“三年卧白云,一醉抚流水。”
(6).特指 陈抟 。 宋 王闢之 《渑水燕谈录·高逸》:“ 陈摶 , 周世宗 常召见,赐号 白云先生 。 太平兴国 初,召赴闕, 太宗 赐御诗云:‘曾向前朝出 白云 ,后来消息杳无闻。如今若肯随徵召,总把三峰乞与君。’”
(7).指 白云亭 。参见“ 白云亭 ”。 ——《漢語大詞典》
澹 dàn/tán《國語辭典》
澹 [ dàn ]
形- 恬静而寡欲。《汉书·卷五七·司马相如传》:「泊乎无为,澹乎自持。」
- 安静。《老子·第二○章》:「澹兮其若海,飂兮若无止。」
- 清淡、不浓烈。汉·王充《论衡·自纪》:「狄牙和膳,肴无澹味。」
- 水波荡漾。唐·白居易〈酬梦得早秋夜对月见寄〉诗:「庭芜凄白露,池色澹金波。」
- 姓。如明代有澹文升。
澹 [ tán ]
- 参见「澹台 」条。
夷怿(夷懌)yí yì
愉快;喜悦。《诗·商颂·那》:“我有嘉客,亦不夷懌。” 汉 应劭 《风俗通·怪神·世间多有见怪惊怖以自伤者》:“ 宣 意遂解,甚夷懌,由是瘳平。” 清 姚莹 《朝议大夫刑部郎中加四品衔从祖惜抱先生行状》:“閔閔乎聚之於錙銖,夷懌以善虚,志若婴儿之柔。”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