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凶邪(兇邪)xiōng xié
犹邪恶。 三国 魏 嵇康 《释私论》:“虽云志道存善,心无凶邪,无所怀而不匿者,不可谓无私。” 晋 葛洪 《抱朴子·用刑》:“为国有道,而助之以刑者,能令慝伪不作,凶邪改志。” 宋 苏舜钦 《与欧阳公书》:“性復不能与凶邪之人相就,近今得脱去仕籍,非不幸也。”亦指凶险邪恶之人。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丹铅新录六·朱文公》:“被遇 神宗 ,致位宰相,世方仰其有为,庶几復见二帝三王之盛。而公乃汲汲以财利兵革为先务,引用凶邪,排摈忠直。”
邪恶。亦指邪恶的人。 唐 韩愈 《进学解》:“拔去兇邪,登崇畯良。” 茅盾 《子夜》四:“她的眼睛直瞪着,钉住了 曾家驹 的凶邪的脸孔。” ——《漢語大詞典》
邪恶。亦指邪恶的人。 唐 韩愈 《进学解》:“拔去兇邪,登崇畯良。” 茅盾 《子夜》四:“她的眼睛直瞪着,钉住了 曾家驹 的凶邪的脸孔。” ——《漢語大詞典》
得 dé/děi/de《國語辭典》
得 [ dé ]
动- 获、取。与「失」相对而言。如:「鹬蚌相争,渔翁得利。」《孟子·告子上》:「求则得之,舍则失之。」
- 演算产生结果。如:「三三得九。」
- 遇。如:「得便」、「得空即前往拜访。」
- 契合、适宜。如:「得体」、「得法」。汉·王襃〈圣主得贤臣颂〉:「聚精会神,相得益章。」
- 快意、满足。《史记·卷六二·管晏传》:「意气扬扬,甚自得也。」
- 可以、能够。如:「得过且过」、「不得抽烟!」、「得饶人处且饶人」、「所有员工均得摸彩。」
- 用于谈话终了之时,表反对、禁止或同意。如:「得了,别再出馊主意了!」、「得,我们就照你的方法去做。」
- 相当于「何」、「岂」、「那」、「怎」、「难道」等,表示反诘的语气。唐·杜甫〈后苦寒行〉二首之二:「巴东之峡生凌澌,彼苍回斡人得知。」
- 置于动词之后,无义。唐·杜甫〈绝句漫兴〉诗九首之二:「恰似春风相欺得,夜来吹折数枝花。」
得 [ de ]
介- 用在动词、形容词后面,表示结果或性状。如:「跑得快」、「觉得很好」、「美得冒泡」。
得 [ děi ]
副- 应该、必须、需要。如:「你总得让我把话说完。」《红楼梦·第六六回》:「出了月就起身,得半个工夫才回来。」
得 [ dǎi ]
动- 遭受。如:「他作恶多端,得了报应也是应该的。」
骋志(騁志)chěng zhì
(1).展露心志。 汉 王粲 《吊夷齐文》:“絜己躬以骋志,愆圣哲之大伦。” 三国 魏 曹植 《学官颂》:“歌以咏言,文以骋志。”
(2).指纵恣异志。《新唐书·孝敬皇帝弘传》:“而后( 武后 )将骋志, 弘 奏请数怫旨。”《新唐书·酷吏传·来俊臣》:“ 俊臣 知羣臣不敢斥己,乃有异图,常自比 石勒 ,欲告皇嗣及 庐陵王 与南北衙谋反,固得骋志。”
(3).心志所向往,快意。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经籍会通一》:“盖 太宗 所骋志文词,所钟嗜翰墨。” ——《漢語大詞典》
(2).指纵恣异志。《新唐书·孝敬皇帝弘传》:“而后( 武后 )将骋志, 弘 奏请数怫旨。”《新唐书·酷吏传·来俊臣》:“ 俊臣 知羣臣不敢斥己,乃有异图,常自比 石勒 ,欲告皇嗣及 庐陵王 与南北衙谋反,固得骋志。”
(3).心志所向往,快意。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经籍会通一》:“盖 太宗 所骋志文词,所钟嗜翰墨。” ——《漢語大詞典》
物命 wù mìng
(1).物类的寿命或生命。 汉 王充 《论衡·气寿》:“百岁之寿,盖人年之正数也,犹物至秋而死,物命之正期也。”
(2).有生命的物类。《法苑珠林》卷二二:“臣闻佛神清洁,不进酒肉,爱重物命,如护一子。所有供养,烧香而已;所可祭祀,饼果之属。” 金 元好问 《苏彦远墓铭》:“ 彦远 资禀仁厚,自幼重惜物命,有不忍之爱。”《续资治通鉴·宋仁宗天圣五年》:“禁中以翡翠为服玩,詔市於 南越 。 修古 以为重伤物命;且 真宗 尝禁采狨毛,故事未远,宜罢之。” ——《漢語大詞典》
(2).有生命的物类。《法苑珠林》卷二二:“臣闻佛神清洁,不进酒肉,爱重物命,如护一子。所有供养,烧香而已;所可祭祀,饼果之属。” 金 元好问 《苏彦远墓铭》:“ 彦远 资禀仁厚,自幼重惜物命,有不忍之爱。”《续资治通鉴·宋仁宗天圣五年》:“禁中以翡翠为服玩,詔市於 南越 。 修古 以为重伤物命;且 真宗 尝禁采狨毛,故事未远,宜罢之。” ——《漢語大詞典》
遭 zāo《國語辭典》
遭 [ zāo ]
动- 遇、逢。如:「遭殃」、「遭逢毒手」。《后汉书·卷七九·儒林传·张玄传》:「今日相遭,真解蒙矣!」
- 受。如:「惨遭淘汰」。唐·杜甫〈戏简郑广文虔兼呈苏司业源明〉诗:「醉则骑马归,颇遭官长骂。」
- 际遇。唐·柳宗元〈钴鉧潭西小邱记〉:「书于石,所以贺兹丘之遭也。」
- 周围。元·沙正卿〈一枝花·荒陂寒雁鸣〉曲:「愁和闷共凄凉厮缠缴,不离我周遭。」
- 量词。计算事情次数的单位。相当于「回」、「次」。如:「头一遭」。唐·孟郊〈寒地百姓吟〉:「华膏隔仙罗,虚遶千万遭。」
摧残(摧殘)cuī cán
毁损,使残败。 汉 张衡 《西京赋》:“梗林为之靡拉,朴丛为之摧残。” 唐 寒山 《诗》之一九一:“昨见河边树,摧残不可论。” 明 唐顺之 《公移》:“据该道报称: 刘庄 一场,将次成巢,贼虽摧残已甚,而蹢躅可虞。” 清 汪懋麟 《春夜雨中即事》诗之一:“絃管声中夜漏迟,满天风雨不曾知。梨花一树摧残了,可惜将开未放时。” 沈从文 《会明》:“一切的风雨寒暑,不能摧残它。”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