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兄蔚名彦,逸气吟芳荃。
閒居倦时燠,乐宴俯清川。云物多异状,水石有馀妍。
夕涨吞樵径,遥浦度村烟。宾筵匪他人,骨肉相周旋。
我祖拥雄藩,义问著来宣。勒碑漳水底,镌德峨眉巅。
伯兄蔚名彦,逸气吟芳荃。有美花县宰,兼操萟圃权。
仲兄璠玙姿,抱朴含贞坚。献赋待金门,郢歌时复传。
欣余纂花胤,朴遫亦骈肩。清时赐休沐,归卧云窗眠。
灵根敷美荫,华萼郁相鲜。金樽湛新醪,文义细与研。
进篑终为山,念之心悠然。徘徊烟波夕,青冥迥远天。
幽抱复显豁,何以谢潺湲。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伯兄 bó xiōng
长兄。《书·吕刑》:“伯父、伯兄、仲叔、季弟、幼子、童孙,皆听朕言,庶有格命。”《孟子·告子上》:“乡人长於伯兄一岁,则谁敬?” 朱熹 集注:“伯,长也。” ——《漢語大詞典》
蔚 wèi《國語辭典》
蔚 [ wèi ]
形- 草木茂盛的样子。如:「蓊蔚」。《文选·西都赋》:「茂树荫蔚,芳草被隄。」
- 文采华美的样子。《易经·革卦·象曰》:「君子豹变,其文蔚也。」
- 盛大的样子。如:「蔚为大观」、「蔚为风气」。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诠赋》:「六义附庸,蔚成大国。」
- 植物名。菊科艾属,多年生草本。地下茎短但肥厚,叶互生,呈楔形状,夏秋时茎端开穗状形的淡黄色小花,多生于山泽田野间。俗称为「牡蒿」。
蔚 [ yù ]
名- 姓。如明代有蔚能。
名彦 míng yàn
名人才士。 明 杨珽 《龙膏记·错媾》:“喜兰闺芳质,玉堂名彦;看瑟调琴弄,画眉举案。” 清 黄景仁 《王述庵先生招集蒲褐山房观刘贯道兰亭禊饮图作歌》:“四十二人尽名彦,何必皆诗皆有传。” 清 叶廷琯 《吹网录·建康集足本》:“今 朱君 以 金陵 名彦,作宰 浙西 。” ——《漢語大詞典》
逸气(逸氣)yì qì
超脱世俗的气概、气度。 三国 魏 曹丕 《与吴质书》:“ 公干 有逸气,但未遒耳。”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文章》:“凡为文章,犹人乘騏驥,虽有逸气,当以衔勒制之,勿使流乱轨躅,放意填坑岸也。” 王利器 集解:“逸气,谓俊逸之气。” 唐 李白 《天马歌》:“逸气稜稜凌九区,白璧如山谁敢沽。” 郭绍虞 《中国文学批评史》第二章第十三节:“‘齐气’是说语气的舒缓,‘逸气’是说语气的奔放,这一样也可以形成文章的风格。” ——《漢語大詞典》
吟 yín《國語辭典》
吟 [ yín ]
动- 痛苦时发出的声音。元·戴侗《六书故·卷一一·吟》:「痛为呻吟。」
- 叹息。《战国策·楚策一》:「雀立不转,昼吟宵哭。」
- 咏、诵。如:「吟咏」。《庄子·德充符》:「倚树而吟,据槁梧而瞑。」
- 啼叫、鸣叫。《文选·司马相如·长门赋》:「孔雀集而相存兮,玄猿肃而长吟。」《文选·曹植·杂诗六首之二》:「孤雁飞南游,过庭长哀吟。」
- 口吃、话说不清楚。《后汉书·卷三十四·梁统传》:「为人鸢肩豺目,洞精矘眄,口吟舌言。」通「唫」。
- 古代一种诗体的名称。宋·严羽《沧浪诗话·诗体》:「古词有〈陇头吟〉,孔明有〈梁父吟〉,文君有〈白头吟〉。」
芳荃 fāng quán
香草名。 南朝 梁 沈约 《早发定山》诗:“忘归属兰杜,怀禄寄芳荃。” 鲁迅 《集外集·湘灵歌》:“高丘寂寞竦中夜,芳荃零落无餘春。”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