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民具瞻咸所亲,抃舞颂呼维至尊。
武当灵山自古闻,七十二峰郁璘珣。磅礴厚土出雨云,中有至人古圣神。
先天道合太始真,宰制万灵握玄钧。阴阳阖辟造化根,赤虬蜿蜒龟伏蹲。
二气姤醇郁氤氲,手提三尺时下巡。披发坐乘玉麒麟,宣帝正命福下民。
玄功阴翊我圣君,奋张天威振吾军。霆舂飙击雷鼓震,电车闪烁朱两轮。
玄纛下指缨缤纷,荡除群邪廓昏氛。圣心乾乾笃灵勋,眷彼玄构久乃湮。
大而新之敕贡臣,上酬考妣罔极恩。下祈民康岁丰殷,群工讴歌挥斧斤。
万姓骏奔夕与昕,嘉禾杉桧梗楠椿。代山开云凿翠珉,珠楼绀宫煜然新。
璇题丹甍薄苍旻,夜半下见扶桑暾。人心允和神悦欣,天祥地祯聿来臻。
圆光煌煌□轮囷,瑞彩五色分成文。玉虹盘旋间赤璊,通明天开手可扪。
黍珠忽见云中身,大袍脩裾俨垂绅。二仙后从帔霞纹,四仙旁侍肃有伦。
节旄幡幢杂玄纁,大旗错落罗北辰。灵辉四垂烛九垠,万象晰耀熙阳春。
下民具瞻咸所亲,抃舞颂呼维至尊。孝恭祖宗肃明禋,升中享帝恪以寅。
神降之福志愈勤,从兹庆禧益蕃纯。日星顺轨雨露均,来牟溢野粟满囷。
率宇宙为唐虞人,上帝永观德是敦,亿万斯年镇乾坤。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下民 xià mín
百姓;人民。《诗·小雅·十月之交》:“下民之孽,匪降自天。”《史记·循吏列传》:“使食禄者不得与下民争利,受大者不得取小。” 三国 魏 阮籍 《大人先生传》:“坐制礼法,束缚下民。” 宋 陈亮 《勉强行道大有功》:“天祐下民而作之君,岂使之自纵其欲哉!” 鲁迅 《故事新编·理水》:“至于那些下民,他们有的是榆叶和海苔。” ——《漢語大詞典》
具瞻 jù zhān
(1).谓为众人所瞻望。语出《诗·小雅·节南山》:“赫赫师 尹 ,民具尔瞻。” 毛 传:“具,俱;瞻,视。” 郑玄 笺:“此言 尹氏 汝居三公之位,天下之民俱视汝之所为。”《三国志·魏志·高柔传》:“今公辅之臣,皆国之栋梁,民所具瞻。” 宋 周必大 《二志堂诗话·辨欧阳公释奠诗》:“宰相者,人臣极位,天下具瞻,非有清望大功,不容轻授。” 明 李贽 《答耿中丞》:“有德者,隆之虚位,但取具瞻;高才者,处以重任,不问出入。”
(2).指宰辅重臣。《文选·王俭〈褚渊碑文〉序》:“具瞻之范既著,台衡之望斯集。” 吕向 注:“具瞻、台衡并宰相之位也。” 宋 王谠 《唐语林·政事上》:“在具瞻之地,自有国容。” ——《漢語大詞典》
(2).指宰辅重臣。《文选·王俭〈褚渊碑文〉序》:“具瞻之范既著,台衡之望斯集。” 吕向 注:“具瞻、台衡并宰相之位也。” 宋 王谠 《唐语林·政事上》:“在具瞻之地,自有国容。” ——《漢語大詞典》
咸 ( 鹹 ) xián《國語辭典》
咸 [ xián ]
副- 都、皆、全。如:「老少咸宜」。《書經·舜典》:「殛鯀于羽山,四罪而天下咸服。」唐·王昌齡〈塞下曲〉四首之二:「昔日長城戰,咸言意氣高。」
- 普及、遍及。《國語·魯語》:「小賜不咸,獨恭不優。」
- 和睦。《左傳·僖公二十四年》:「昔周公弔二叔之不咸,故封建親戚以蕃屏周。」
- 《易經》卦名。六十四卦之一。艮(☱)下兌(☶)上。表示山澤相感應之象。
- 姓。如漢代有咸宣。
所亲(所親)suǒ qīn
亲人;亲近的朋友。《史记·魏世家》:“ 李克 曰:‘君不察故也,居视其所亲,富视其所与,达视其所举,穷视其所不为,贫视其所不取。五者足以定之矣。’” 三国 魏 嵇康 《赠兄秀才入军》诗之五:“寤言永思,实钟所亲。” 唐 杜甫 《喜达行在所》诗之一:“所亲惊老瘦,辛苦贼中来。” 元 揭傒斯 《逸士陈君墓志铭》:“又明年,其孤 植 以所亲 熊君 椅 所为状请铭。” 清 王韬 《瓮牖馀谈·记钱江事》:“所亲私问以天下大势。” ——《漢語大詞典》
抃舞 biàn wǔ
亦作“ 抃儛 ”。 拍手而舞。极言欢乐。《列子·汤问》:“ 娥 还,復为曼声长歌,一里老幼,喜跃抃舞,弗能自禁。” 晋 潘岳 《藉田赋》:“动容发音,而观者莫不抃儛乎康衢,謳吟乎圣世。”一本作“ 抃舞 ”。《宋书·武帝纪中》:“靡不謳歌仁德,抃舞来庭。” 唐 贺敱 《奉和九月九日应制》:“承欢徒抃舞,负弛窃忘躯。” ——《漢語大詞典》
颂 ( 頌 ) sòng
颂 [ sòng ]
- 赞扬:~扬。歌~。~词。赞~。~古非今。
- 以颂扬为内容的文章或诗歌:祖国~。青春~。
- 祝愿:祝~。敬~大安。
- 中国周代祭祀时用的舞曲,配曲的歌词有些收在《诗经》里面,分“周颂”、“鲁颂”和“商颂”三类。
呼 hū《國語辭典》
呼 [ hū ]
动- 吐气。与「吸」相对。如:「呼气」。《庄子·刻意》:「吹呴呼吸,吐故纳新,熊经鸟申,为寿而已矣。」唐·柳宗元〈捕蛇者说〉:「触风雨,犯寒暑,呼嘘毒疠,往往而死者相籍也。」
- 大声呐喊。《诗经·大雅·荡》:「式号式呼,俾昼作夜。」《文选·李陵·答苏武书》:「振臂一呼,创病皆起。」
- 招、唤。如:「呼朋引伴」、「呼风唤雨」。《史记·卷四十八·陈涉世家》:「陈王出,遮道而呼涉。」唐·颜仁郁〈农家〉诗:「夜半呼儿趁晓耕,羸牛无力渐艰行。」
- 称、谓。唐·白居易·寄明州于驸马使君三绝句之三:「何郎小妓歌喉好,严老呼为一串珠。」《浮生六记·卷一·闺房记乐》:「自幼姊弟相呼,故仍呼之曰淑姊。」
- 表感叹的语气。《论语·八佾》:「呜呼!曾谓泰山不如林放乎!」
- 形容风吹动的声音。如:「北风呼呼的吹。」
- 姓。如汉代有呼子先。
维 ( 維 ) wéi
维 [ wéi ]
- 系,连结:~系。~絷。
- 保持:~持。~护。~修。~生素。
- 纲:纲~(总纲,亦指法度)。
- 数学名词,几何学及空间理论的基本概念,通常的空间有“三维”,平面是“二维”,直线只有“一维”。
- 思考:思~(亦作“思惟”)。
- 以,因为:“~子之故,使我不能餐兮”。
- 文言助词,用于句首或句中:~新。~妙~肖。
- 姓。
至尊 zhì zūn
(1).最尊贵,最崇高。《荀子·正论》:“天子者埶位至尊,无敌於天下。” 汉 班固 《白虎通·号》:“或称天子,或称帝王何?以为接上称天子者,明以爵事天也;接下称帝王者,明位号天下至尊之称,以号令臣下也。”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诏策》:“君父至尊,在三罔极。”
(2).至高无上的地位。多指君、后之位。 汉 贾谊 《过秦论上》:“及至 始皇 ,奋六世之餘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 周 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汉书·路温舒传》:“陛下初登至尊,与天合符,宜改前世之失,正始受之统。”《东观汉记·明德马皇后传》:“有司奏立 长秋宫 ,以率八妾。上未有所言,皇太后曰:‘ 马贵人 德冠后宫。’遂登至尊。”
(3).用为皇帝的代称。《汉书·西域传上·罽宾国》:“今遣使者承至尊之命,送蛮夷之贾。” 唐 杜甫 《石笋行》:“惜哉俗态好蒙蔽,亦如小臣媚至尊。” 清 龚自珍 《乙丙之际箸议第一》:“近年财空虚,大吏告民穷,而至尊忧帑匱。” ——《漢語大詞典》
(2).至高无上的地位。多指君、后之位。 汉 贾谊 《过秦论上》:“及至 始皇 ,奋六世之餘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 周 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汉书·路温舒传》:“陛下初登至尊,与天合符,宜改前世之失,正始受之统。”《东观汉记·明德马皇后传》:“有司奏立 长秋宫 ,以率八妾。上未有所言,皇太后曰:‘ 马贵人 德冠后宫。’遂登至尊。”
(3).用为皇帝的代称。《汉书·西域传上·罽宾国》:“今遣使者承至尊之命,送蛮夷之贾。” 唐 杜甫 《石笋行》:“惜哉俗态好蒙蔽,亦如小臣媚至尊。” 清 龚自珍 《乙丙之际箸议第一》:“近年财空虚,大吏告民穷,而至尊忧帑匱。”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