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与守故巢,戢翼为良谋。
海上三珠树,孤鸾鸣啾啾。养子羽翼成,翻飞向九州。
九州一何旷,回顾生烦忧。寻仙蓬壶中,谒帝昆崙丘。
繁霜陨百草,琅玕无晨羞。慈乌能反哺,凤兮命不犹。
归与守故巢,戢翼为良谋。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归 ( 歸 ) guī
归 [ guī ]
- 返回,回到本处:~国。~程。~侨。~宁(回娘家看望父母)。~省(xǐng )(回家探亲)。~真反璞。
- 还给:~还。物~原主。
- 趋向,去往:~附。众望所~。
- 合并,或集中于一类,或集中于一地:~并。~功。~咎。
- 由,属于:这事~我办。~属。
- 结局:~宿(sù)。
- 珠算中一位除数的除法:九~。
- 古代称女子出嫁:“之子于~,宣其室家”。
- 自首。
与 ( 與 ) yǔ/yù/yú
与 [ yǔ ]
- 给:赠~。~人方便。
- 交往,友好:相~。~国(相互交好的国家)。
- 赞助,赞许:~人为善。
- 〈书〉等待:时不我~。
- 〈连〉和:我~你。山~水。
- 〈介〉跟;向:~虎谋皮。生死~共。
- 参加:参~。~会。
- 同“欤”。
守故 shǒu gù
(1).守旧;保持原状。 三国 魏 曹植 《上疏陈审举之义》:“若夫齷齪近步,遵常守故,安足为陛下言哉!”《续资治通鉴·元顺帝至正十二年》:“ 元 璋 恐不免於难,乃诣伽蓝卜珓,问避乱,不吉;即守故,又不吉,因祝曰:‘岂欲予从群雄倡义乎?’果大吉。”
(2).守待故人。 南朝 梁 刘孝威 《鄀县遇见人织率尔寄妇》诗:“直为闺中人,守故不要新。” ——《漢語大詞典》
(2).守待故人。 南朝 梁 刘孝威 《鄀县遇见人织率尔寄妇》诗:“直为闺中人,守故不要新。” ——《漢語大詞典》
巢 cháo《國語辭典》
巢 [ cháo ]
名- 鸟类、昆虫或其他动物的窝。如:「鸟巢」、「蜂巢」。《说文解字·巢部》:「巢,鸟在木上曰巢,在穴曰窠。」《诗经·召南·鹊巢》:「维鹊有巢,维鸠居之。」《汉书·卷二七·五行志中之上》:「长安城南有鼠衔黄蒿、柏叶,上民冢柏及榆树上为巢。」
- 住处。唐·李白〈忆旧游寄谯郡元参军〉诗:「余既还山寻故巢,君亦归家渡渭桥。」《新唐书·卷一六六·杜佑传》:「不数月必覆贼巢。」
- 乐器名。一种笙。《新唐书·卷二一·礼乐志十一》:「七曰匏,为笙,为竽,为巢。巢,大笙也。」
- 姓。如东汉时有巢堪。
- 筑巢。《左传·昭公二十五年》:「有鸲鹆来巢。」
戢翼 jí yì
(1).敛翅止飞。 汉 赵晔 《吴越春秋·勾践归国外传》:“猛兽将击,必弭毛帖伏;鷙鸟将搏,必卑飞戢翼。”《艺文类聚》卷五引 汉 刘桢 《大暑赋》:“兽喘气於玄景,鸟戢翼於高危。” 明 何景明 《明山草堂赋》:“鸟戢翼以林栖,鱼适性以渊潜。”
(2).喻归隐或谦卑自处。 南朝 梁 任昉 《宣德皇后令》:“在昔晦明,隐鳞戢翼。” 唐 李邕 《鹘赋》:“寧竭力之利人,曷戢翼以存己。” 明 张居正 《答翰长公东塘书》:“然词林前辈,蹶而復振者,不可缕数,愿且戢翼卑栖,飜飞固有日也。” ——《漢語大詞典》
(2).喻归隐或谦卑自处。 南朝 梁 任昉 《宣德皇后令》:“在昔晦明,隐鳞戢翼。” 唐 李邕 《鹘赋》:“寧竭力之利人,曷戢翼以存己。” 明 张居正 《答翰长公东塘书》:“然词林前辈,蹶而復振者,不可缕数,愿且戢翼卑栖,飜飞固有日也。” ——《漢語大詞典》
为 ( 為 爲 ) wéi/wèi
为 [ wéi ]
- 做,行,做事:~人。~时。~难。不~己甚(不做得太过分)。
- 当做,认做:以~。认~。习以~常。
- 变成:成~。
- 是:十两~一斤。
- 治理,处理:~政。
- 被:~天下笑。
- 表示强调:大~恼火。
- 助词,表示反诘或感叹:敌未灭,何以家~?
- 姓。
- 替,给:~民请命。~虎作伥。~国捐躯。
- 表目的:~了。~何。
- 对,向:不足~外人道。
- 帮助,卫护。
良谋(良謀)liáng móu
见“ 良謨 ”。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