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千秋胜概,残阳绿树,暮霭疏钟。

归庄清代〕《朝中措 平山堂和欧公韵

山连霄汉草连空,楼阁碧虚中。第五泉边试酌,飒然两腋生风。

千秋胜概,残阳绿树,暮霭疏钟。非复当年栏槛,风流犹想仙翁。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千秋胜概残阳绿树暮霭疏钟

千秋 qiān qiū
(1).千年。形容岁月长久。旧题 汉 李陵 《与苏武》诗:“嘉会难再遇,三载为千秋。” 宋 王安石 《望夫石》诗:“还似 九嶷山 上女,千秋长望 舜 裳衣。” 明 陈汝元 《金莲记·偕计》:“堪嗟击缶千秋壮,莫道挥毫两鬢星。” 毛泽东 《念奴娇·昆仑》词:“千秋功罪,谁人曾与评説。”
(2).指将来的历史。 清 叶廷琯 《吹网录》卷三:“至诸君子之生平,与其中溷列之憸人,自有千秋定论。” 郭沫若 《屈原》第二幕:“屈直忠邪,自有千秋的判断。”
(3).旧时称人寿辰的敬辞。《战国策·齐策二》:“ 犀首 跪行,为 仪 ( 张仪 )千秋之祝。” 唐 王建 《楼前》诗:“ 天宝 年前 勤政楼 ,每年三日作千秋。”《红楼梦》第六二回:“今日又是 平 姑娘的千秋,我们竟不知道。”
(4).婉言人死。《战国策·燕策二》:“太后千秋之后,王弃国家,而太子即位,公子贱於布衣。”《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 梁孝王 朝,因昆弟燕饮。是时上未立太子,酒酣,从容言曰:‘千秋之后传 梁王 。’太后驩。”《南史·袁昂传》:“常愿千秋之后,从服朞齐;不图门衰祸集,一旦草土,残息復罹今酷。”
(5).犹言特色或长处。 清 冯桂芬 《江山风月图跋》:“图诗具在,实可各有千秋。” 郭沫若 《游里加湖》:“事到好处,各有千秋;事不到好处,冤家对头。”
(6).秋千,即鞦韆。 清 吴景旭 《历代诗话·千秋》:“ 山谷 诗:‘穿花蹴蹋千秋索,挑菜嬉游二月晴。’余按:此出自 汉武 宫中,本云千秋祝寿之词, 王延寿 作《千秋赋》指此。盖正作‘千秋’字,后世倒其语为‘秋千’,易其字为鞦韆,皆俗譌也……观 山谷 又诗云:‘未到清明先禁火,还依桑下繫千秋。’可证。 崇禎 中 陈卧子 诗‘禁苑起山名万岁,复宫新戏号千秋’最得解。”
(7).药草乌头的别名。《太平御览》卷九九引 吴普 《本草》:“乌头一名莨,一名千秋。”  ——《漢語大詞典》
胜概
亦作“胜槩”。 美景;美好的境界。 唐 李白 《夏日陪司马武公与群贤宴姑熟亭序》:“此亭跨 姑熟 之水,可称为 姑熟亭 焉。嘉名胜概,自我作也。” 清 魏源 《武夷九曲诗》之三:“精舍第五曲,亦復少胜概。”  ——《漢語大詞典》
残阳(殘陽)cán yáng
犹夕阳。 唐 钱起 《送夏侯审校书东归》诗:“破镜催归客,残阳见旧山。” 明 刘基 《菩萨蛮》词:“渡口欲黄昏,残阳归掩门。” 毛泽东 《忆秦娥·娄山关》词:“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漢語大詞典》
绿树(绿树)
唐 苏瑰 兴庆池侍宴应制 帷齐绿树当筵密,盖转缃荷接岸浮。
唐 李白 宫中行乐词 其五 绿树闻歌鸟,青楼见舞人。
唐 孟浩然 过故人庄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唐 刘长卿 题冤句宋少府厅留别 绿树映层城,苍苔覆闲地。
唐 韩愈 岣嵝山 我来咨嗟涕涟洏,千搜万索何处有,森森绿树猿猱悲。
唐 朱庆馀 送李馀及第归蜀 剑路红蕉明栈阁,巴村绿树荫神祠。  ——《骈字类编》
暮霭(暮靄)mù ǎi
傍晚的云雾。 南朝 宋 颜延之 《陶徵士诔》:“晨烟暮靄,春煦秋阴,陈尽輟卷,置酒絃琴。” 宋 柳永 《雨霖铃》词:“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靄沈沈 楚 天阔。” 明 王世懋 《横塘春泛》诗:“山连暮靄迷前浦,云拥春流入远江。” 茅盾 《陀螺》五:“一片清凉的月色从渐浓的暮霭中透出来。”  ——《漢語大詞典》
疏钟(疏鐘)shū zhōng
亦作“踈鐘”。 稀疏的钟声。 清 陈廷敬 《送少师卫公致政还曲沃》诗:“梦绕细旃闻夜雨,春回 长乐 远踈鐘。” 清 岑霁 《贯华阁晚眺》诗:“轻飈起长林,踈鐘应嵓谷。”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