滆湖栖托。面荷塘杳霭,柳阴绵邈。
陈维崧〔清代〕《解连环 弈用片玉词韵》
滆湖栖托。面荷塘杳霭,柳阴绵邈。有一带、海素笼窗,恰临水倍明,比烟尤薄。
昼困心慵,便弦上、懒调郭索。且呼朋坐稳,留客手谈,聊代行药。
花阴半庭阒若。渐局中争劫,枰上侵角。静觉一派蝉声,将残燠馀炎,耳畔销却。
烂了樵柯,怕又谢、蓬莱桃萼。悄无人、万松沸处,微闻子落。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滆 gé
滆 [ gé ]
- ◎ 〔~湖〕俗称沙子湖,在中国江苏省宜兴市和武进县之间。亦称西滆湖。
湖 hú《國語辭典》
湖 [ hú ]
名- 被陆地包围,汇集大水的地方。如:「太湖」、「洞庭湖」、「鄱阳湖」、「三江五湖」。
- 姓。如宋代有湖沐。
栖托(棲托)qī tuō
见“ 栖託 ”。 ——《漢語大詞典》
面 ( 麵 ) miàn《國語辭典》
面 [ miàn ]
名- 臉部。如:「面貌」、「顏面」、「臉面」。《左傳·襄公三十一年》:「人心之不同,如其面焉。」
- 物體的外表或上部的一層。如:「路面」、「水面」、「地面」、「封面」。
- 方向、部位。如:「正面」、「片面」、「全面」、「四面八方」。
- 量詞:➊ 計算平面物的單位。如:「一面國旗」、「兩面鏡子」、「三面牆」。➋ 計算見面次數的單位。如:「見過一面」。
- 景況、情況。如:「場面」、「局面」、「世面」。
- 幾何學上稱線在空間移動而成的形跡,有長、寬度而無厚度。如:「平面」。
- 二一四部首之一。
- 見、相見。如:「見面」。《禮記·曲禮上》:「夫為人子者,出必告,反必面。」宋·蘇軾〈與任德翁〉:「年月不面,思企深劇。」
- 向著、對著。如:「背山面水」、「面壁思過」。《列子·湯問》:「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
- 當面。如:「耳提面命」、「面授機宜」。《漢書·卷八九·循吏傳·龔遂傳》:「面刺王過,王至掩耳起走。」
荷塘
唐 魏朴 和皮日休悼鹤 其二 霜晓起来无问处,伴僧弹指绕荷塘。
《韵府拾遗 阳韵》:白居易诗荷塘翻露气稻垄泻泉声 ——《骈字类编》
《韵府拾遗 阳韵》:白居易诗荷塘翻露气稻垄泻泉声 ——《骈字类编》
杳霭(杳靄)yǎo ǎi
见“ 杳蔼 ”。 ——《漢語大詞典》
柳阴(柳陰)liǔ yīn
亦作“ 柳荫 ”。
(1).柳下的阴影。诗文中多以柳阴为游憩佳处。 北周 庾信 《忝在司水看治渭桥》诗:“平隄石岸直,高堰柳阴长。” 唐 康骈 《剧谈录·曲江》:“入夏则菰蒲葱翠,柳阴四合,碧波红蕖,湛然可爱。” 宋 苏轼 《三月二十日开园》诗之二:“西园牡籥夜沉沉,尚有游人卧柳阴。”《花月痕》第八回:“﹝ 荷生 ﹞便令 青萍 拂去了身上尘土,将马繫在柳阴中。” 老舍 《老张的哲学》第八:“这个消息成了镇上人们晚饭后柳荫下的夕阳会聚谈的资料。”
(2).指枝叶茂密的柳林。《金瓶梅词话》第二七回:“柳阴中忽噪新蝉,见流萤飞来庭院。” 许杰 《惨雾》上:“柳荫里面喊出了一班人马。” ——《漢語大詞典》
(1).柳下的阴影。诗文中多以柳阴为游憩佳处。 北周 庾信 《忝在司水看治渭桥》诗:“平隄石岸直,高堰柳阴长。” 唐 康骈 《剧谈录·曲江》:“入夏则菰蒲葱翠,柳阴四合,碧波红蕖,湛然可爱。” 宋 苏轼 《三月二十日开园》诗之二:“西园牡籥夜沉沉,尚有游人卧柳阴。”《花月痕》第八回:“﹝ 荷生 ﹞便令 青萍 拂去了身上尘土,将马繫在柳阴中。” 老舍 《老张的哲学》第八:“这个消息成了镇上人们晚饭后柳荫下的夕阳会聚谈的资料。”
(2).指枝叶茂密的柳林。《金瓶梅词话》第二七回:“柳阴中忽噪新蝉,见流萤飞来庭院。” 许杰 《惨雾》上:“柳荫里面喊出了一班人马。” ——《漢語大詞典》
绵邈(綿邈)mián miǎo
亦作“緜邈”。
(1).辽远。《文选·左思〈吴都赋〉》:“岛屿绵邈,洲渚冯隆。” 刘逵 注:“绵邈,广远貌。”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窣禄勤那国》:“家国绵邈,山川辽夐。”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槐西杂志四》:“但山川緜邈,二孱弱女子,何以能来?”
(2).长久;悠远。 晋 陆机 《感时赋》:“夜绵邈其难终,日晼晚而易落。”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史传》:“开闢草昧,岁纪緜邈,居今识古,其载籍乎!” 唐 李华 《咏史》之三:“緜邈数千祀,丘中谁隐沦。” 清 周亮工 《觉庵兄六十序》:“加以世代绵邈,水火兵燹,以后虽復同处一域,不知为谁何氏之族者矣。”
(3).形容含意深远或情意深长。 晋 陆机 《文赋》:“函緜邈於尺素,吐滂沛乎寸心。” 清 陈廷焯 《白雨斋词话》卷二:“ 玉田 以《春水》一词得名,用冠词集之首。此词深情绵邈,意餘於言,自是佳作。” 刘师培 《论近世文学之变迁》:“其以文词著者,则 阳湖 张氏 、 长洲 宋氏 ,均工绵邈之文,其音则哀而多思,其词则丽而能则。” ——《漢語大詞典》
(1).辽远。《文选·左思〈吴都赋〉》:“岛屿绵邈,洲渚冯隆。” 刘逵 注:“绵邈,广远貌。”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窣禄勤那国》:“家国绵邈,山川辽夐。”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槐西杂志四》:“但山川緜邈,二孱弱女子,何以能来?”
(2).长久;悠远。 晋 陆机 《感时赋》:“夜绵邈其难终,日晼晚而易落。”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史传》:“开闢草昧,岁纪緜邈,居今识古,其载籍乎!” 唐 李华 《咏史》之三:“緜邈数千祀,丘中谁隐沦。” 清 周亮工 《觉庵兄六十序》:“加以世代绵邈,水火兵燹,以后虽復同处一域,不知为谁何氏之族者矣。”
(3).形容含意深远或情意深长。 晋 陆机 《文赋》:“函緜邈於尺素,吐滂沛乎寸心。” 清 陈廷焯 《白雨斋词话》卷二:“ 玉田 以《春水》一词得名,用冠词集之首。此词深情绵邈,意餘於言,自是佳作。” 刘师培 《论近世文学之变迁》:“其以文词著者,则 阳湖 张氏 、 长洲 宋氏 ,均工绵邈之文,其音则哀而多思,其词则丽而能则。”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