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败枋久挫桓温锐,开汴仍回刘裕辕。

郭之奇明代〕《西秦四主夏三主

东晋偏安江左日,天光分裂万胡喧。西秦朔夏尤凶狡,鸱张夺攘恣狂奔。

称王称帝随鞭举,为雨为云覆手翻。败枋久挫桓温锐,开汴仍回刘裕辕。

咸殿室家畴复问,十陵坟墓也徒言。真人反在代恒北,乞伏尝思夷谶存。

已弃姚苻依拓跋,岂知伏莽丧穷猿。从此赫连誇铁伐,真成夏裔表雄藩。

尽收秦土宁思旧,幸获长安遂窃尊。左弓右剑民如鹿,身死宗夷子亦豚。

朝宋服凉皆呓语,果然招魏入东门。安得坚墙供厉斧,但馀绮绣委台园。

苛蓝山上新挥涕,统万城中漫触藩。定昌暮末如相遇,应尤父祖累儿孙。

吾欲高呼诸众丑,休将家族换中原。犬兔俱驰终并殒,豕蛇相啖复交吞。

天之所骄天自绝,人之所畏人必掀。长城早向阴山界,尔物终依玉塞骞。

实祸虚名成底事,高田吐谷总伤魂。临照千年归日月,倒悬谁许作乾坤。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败 ( 敗 ) bài
败 [ bài ]
  1. 输,失利,不成功,与“”相对:~北。~退。~绩(❶连队溃败;❷事业的失利)。~诉。~笔。~局。两~俱伤。
  2. 战胜,使失败:大~敌军。
  3. 毁坏:~坏。~露。
  4. 解除,消散:~火。~毒。
  5. 破旧,衰落,腐烂:~絮。~落。~兴(xìng )(情绪低落)。腐~。叶残花~。
枋 fāng/bìng《國語辭典》

枋 [ fāng ]

  1. 古代的一种树木,木质坚硬,可制车。《说文解字·木部》:「枋,木。可作车。」
  2. 方形的木柱。明·徐光启《农政全书·卷三三·蚕桑·蚕事图谱》:「蚕架,阁蚕盘筐具也。以细枋四茎竖之,高可八九尺;上下以竹通作横桄十层。」
久 jiǔ《國語辭典》

久 [ jiǔ ]

  1. 时间长远。如:「久违」、「久别重逢」、「久负盛名」。
  1. 经历时间的长短。如:「他出去多久了?」
  1. 旧的。《孔子家语·卷五·颜回》:「不忘久德,不思久怨。」
  1. 留、滞留。《孟子·公孙丑上》:「可以久则久,可以速则速,孔子也。」汉·赵岐·注:「久,留也。」
挫 cuò《國語辭典》

挫 [ cuò ]

  1. 摧折、战败。《周礼·冬官考工记·轮人》:「凡揉牙,外不廉而内不挫。」《史记·卷八四·屈原贾生传》:「兵挫地削,亡其六郡。」
  2. 压抑、抑制。如:「挫挫锐气」。《后汉书·卷六四·史弼传》:「弼为政特挫抑豪强,其小民有罪,多所客贷。」
  3. 屈辱。《汉书·卷七○·陈汤传》:「延寿、汤既未获受祉之报,反屈捐命之功,久挫于刀笔之前。」
桓 huán《國語辭典》

桓 [ huán ]

  1. 一种植物。《玉篇·木部》:「桓,桓木,叶似柳,皮黄白色。」
  2. 《诗经·周颂》的篇名。共一章。根据〈诗序〉:「〈桓〉,讲武类祃也。〈桓〉,武志也。」类、祃,皆师祭也。指武王将欲伐殷,治兵祭神,然后克纣。至周公、成王太平之时,诗人追述其事以颂武王之功。桓者,威武之志。言讲武之时,军师皆武,故取桓字名篇。本章三句为「绥万邦,娄丰年,天命匪解。」绥,平定。娄,即屡,屡次。解,同「懈 」。匪解,不懈怠。
  3. 姓。如汉代有桓宽、桓谭。
  1. 参见「[[盘桓]]」条。
温 ( 溫 ) wēn《國語辭典》
  1. 「温 」的异体字。
锐 ( 銳 鋭 ) ruì
锐 [ ruì ]
  1. 锋利,尖,与“”相对:~利。~不可当。
  2. 感觉灵敏:敏~。
  3. 勇往直前的气势:~意进取。养精蓄~。
  4. 精良:精~。
  5. 骤,急剧:~减,~增。
开 ( 開 ) kāi
开 [ kāi ]
  1. 启,张,把关闭的东西打开:~启。~化。~诚布公。
  2. 分割:对~。三十二~本。
  3. 通,使通:~导。~窍。
  4. 使显露出来:~采(挖掘矿物)。~发。
  5. 扩大、发展:~扩。~拓。
  6. 发动或操纵:~动。~车。
  7. 起始:~始。~宗明义。
  8. 设置、建立:~创。~国。~设。
  9. 列举,写出:~单子。~发票。
  10. 支付:~销。~支。
  11. 沸腾,滚:~水。
  12. 举行:~运动会。
  13. 放在动词后面,表示效果:躲~。
汴 biàn《國語辭典》

汴 [ biàn ]

  1. 河川名。为黄河支流,水道屡经变迁,今所称汴水约在大陆地区河南省荥阳县境。也称为「汴河」。
  2. 大陆地区河南省省会开封的别称。
  3. 姓。如宋代有汴寿。
仍 réng《國語辭典》

仍 [ réng ]

  1. 因循、沿袭。《文选·张衡·思玄赋》:「夫吉凶之相仍兮,怕反庂而靡所。」唐·柳宗元〈封建论〉:「徇之以为安,仍之以为俗。」
  1. 屡次、频频。《国语·周语下》:「晋仍无道而鲜胄,其将失之矣。」《汉书·卷九·元帝纪》:「百姓仍遭凶阨,无以相振。」
  2. 依然、还。如:「他的病仍不见好转。」、「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
  1. 于是、因此。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忿狷》:「鸡子于地圆转未止,仍下地以屐齿蹍之。」《南史·卷四九·刘怀珍传》:「与崔祖思友善……及闻祖思死,恸哭,仍得病,建元二年卒。」
回 huí《國語辭典》

回 [ huí ]

  1. 掉轉。如:「回首」、「回過身來」。唐·白居易〈長恨歌〉:「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淚相和流。」
  2. 返、歸。如:「回國」、「回家」、「一去不回」。唐·王翰〈涼州詞〉二首之一:「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
  3. 改變。如:「回心轉意」。《漢書·卷四八·賈誼傳》:「夫移風易俗,使天下回心而鄉道,類非俗吏之所能為也。」唐·柳宗元〈與韓愈論史官書〉:「道苟直,雖死不可回也。」
  4. 答覆。如:「回信」、「回電」、「回答」。《二刻拍案驚奇·卷一一》:「日後他來通消息時,好言回他。」《紅樓夢·第七回》:「次日,鳳姐梳洗了,先回王夫人畢,方來辭賈母。」
  5. 還覆給對方相同或某種動作。如:「回敬」、「回他一槍」。
  6. 謝絕、辭去。如:「一口回絕」。宋·蘇軾〈與開元明師〉二首之一:「謹留筆一束,以領雅意,餘回納,不訝不訝。」《紅樓夢·第一一九回》:「咱們家遭著這樣事,那有工夫接待人,不拘怎麼回了他去罷。」
  7. 避開。如:「回避」。明·徐復祚《紅梨記·第二齣》:「前日兩次訪他,俱不得遇,風塵中人,知他真不在家,還是故意回你。」
  1. 中國少數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大陸地區新疆、遼寧、青海、甘肅、寧夏、河北等地區,以信奉回教為主。
  2. 量詞:➊ ​ 計算行為、動作的單位。相當於「次」。如:「前後我共去找了他五回。」宋·辛棄疾〈水調歌頭·帶湖吾甚愛〉詞:「先生杖屨無事,一日走千回。」➋ ​ 計算時間的單位。一陣子稱為「一回」。《喻世明言·卷三·新橋市韓五賣春情》:「八老到門前站了一回,蹔到間壁糶米張大郎門前,閒坐了一回。」➌ ​ 計算長篇小說段落的單位。一章稱為「一回」。如:「一百二十回本《紅樓夢》。」➍ ​ 計算事情的單位。相當於「件」。如:「這是兩回事,不可混為一談。」
  3. 姓。如明代有回滿注。
刘 ( 劉 ) liú
刘 [ liú ]
  1. 姓。
裕 yù《國語辭典》

裕 [ yù ]

  1. 富足。如:「富裕」、「充裕」、「宽裕」。
  1. 充满。汉·扬雄《法言·孝至》:「天地裕于万物乎!万物裕乎天地乎!」
  2. 使富裕。《国语·吴语》:「裕其众庶,其民殷众,以多甲兵。」《荀子·富国》:「足国之道,节用裕民,儿善臧其余。」
  3. 宽容。《书经·洛诰》:「彼裕我民,无远用戾。」宋·苏轼〈代张方平谏用兵书〉:「太宗仁圣宽厚,克己裕人,几至刑措。」
辕 ( 轅 ) yuán
辕 [ yuán ]
  1. 车前驾牲畜的两根直木:~马。车~。驾~。南~北辙。
  2. 旧时指军营、官署的外门,借指衙署:~门。行(xíng )~。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