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洞城不下,工待政无前。
中山元魏后,数世十三传。皆在河南葬,初从代北迁。
中书谋定策,大理力扶颠。渝国乘机日,唐公起义年。
议高都尉识,名累侍郎贤。原武输期集,东阿旧俗悛。
河阴才被诏,户部志绳愆。八子生中叶,三台共一躔。
洪洞城不下,工待政无前。昭辅书仪集,明宗礼意全。
中丞安出处,艺祖首详延。学士清台阁,咸平起涧瀍。
斯文醇复古,宏议自摧坚。江汉源何巨,公侯兆已圆。
信辞师鲁志,佳气尹樊阡。秘监花儒将,缑山酒地仙。
看公承远构,发迹向孤骞。浩荡穷经笥,纵横信笔椽。
巾箱遗紫绶,伯仲袭青毡。辨论多兵略,澄清累使权。
凤鸣雄屏翰,鹑首富刀泉。诏自南台下,车随北斗旋。
鹓鸿思旧侣,嵩少望归鞭。师节频轻伏,戎腥未一湔。
朝纲今省户,古道日经筵。尽是徊翔地,行承咫尺天。
门施唐棨戟,冠珥汉貂蝉。阀阅谁如此,功名盍勉旃。
慎无从子晋,轻去恋伊川。孑立栖迟久,深知义气然。
人情尝岁月,物色自风烟。士要文章别,诗因谱第编。
碑阴如可附,青玉为雕镌。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洪洞 hóng dòng
相通。《文选·王褒〈四子讲德论〉》:“神光燿暉,洪洞朗天。” 李周翰 注:“洪洞,相通也。”参见“ 洪同 ”。
宏大虚空。《太平御览》卷三七一引 南朝 梁 沈约 《俗说》:“有人指 周伯仁 腹曰:‘此中何有?’答曰:‘此中洪洞,容卿等数百人。’” ——《漢語大詞典》
宏大虚空。《太平御览》卷三七一引 南朝 梁 沈约 《俗说》:“有人指 周伯仁 腹曰:‘此中何有?’答曰:‘此中洪洞,容卿等数百人。’” ——《漢語大詞典》
城 chéng《國語辭典》
城 [ chéng ]
名- 古时环绕京师或围绕某一区域以供防守的大围墙。《广韵·平声·清韵》:「城,城郭。」《墨子·七患》:「城者,所以自守也。」唐·李白〈送友人〉诗:「青山横北郭,白水遶东城。」
- 都市。如:「京城」、「城市」。
- 姓。如战国时有城浑。
- 筑城。《诗经·小雅·出车》:「天子命我,城彼朔方。」《明史·卷三·太祖本纪三》:「是月,城西宁。」
不下 bù xià
(1).不少于。 汉 晁错 《论贵粟疏》:“今农夫五口之家,其服役者不下二人。” 唐 韩愈 《黄家贼事宜状》:“自用兵已来,已经二年,前后所奏杀获,计不下一二万人。” 杨朔 《乱人坑》:“八年来,单单这个乱人坑埋的死人不下六千。”
(2).不亚于;不次于。 明 沈德符 《野获编补遗·释道·萨王二真君之始》:“此二宫者,俱在京师兑隅,雄丽轩敞,不下宫掖。” 刘光弟 《美酒行》:“云今东省旱,不下西省荒。” 茹志鹃 《高高的白杨树》:“大姐那股高兴的神气,也并不下于我。”
(3).没有攻克。《后汉书·公孙瓒传》:“ 绍 遣将 崔巨业 将兵数万攻围 故安 不下,退军南还。” ——《漢語大詞典》
(2).不亚于;不次于。 明 沈德符 《野获编补遗·释道·萨王二真君之始》:“此二宫者,俱在京师兑隅,雄丽轩敞,不下宫掖。” 刘光弟 《美酒行》:“云今东省旱,不下西省荒。” 茹志鹃 《高高的白杨树》:“大姐那股高兴的神气,也并不下于我。”
(3).没有攻克。《后汉书·公孙瓒传》:“ 绍 遣将 崔巨业 将兵数万攻围 故安 不下,退军南还。” ——《漢語大詞典》
工 gōng《國語辭典》
工 [ gōng ]
名- 有专门技术或从事劳动生产的人。如:「木工」、「矿工」、「水电工」。《论语·卫灵公》:「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 技巧。如:「唱工」、「雕工」、「巧夺天工」。唐·李白〈访道安陵遇盖还为余造真箓临别留赠〉诗:「为我草真箓,天人惭妙工。」
- 劳动生产的作业。如:「上工」、「加工」、「怠工」。
- 大规模、有计划的建设。如:「施工」、「竣工」。
- 工业的简称。如:「化工」。
- 一种古代乐谱上的音阶符号。参见「工尺 」条。
- 二一四部首之一。
- 擅长。如:「工于心计」。《韩非子·五蠹》:「工文学者非所用,用之则乱法。」
- 精致、巧妙。如:「工整」。《红楼梦·第四八回》:「怪道我常弄本旧诗,偷空儿看一两首,又有对的极工的,又有不对的。」
待 dài/dāi《國語辭典》
待 [ dài ]
动- 等候。《左传·隐公元年》:「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文选·古诗十九首·生年不满百》:「为乐当及时,何能待来兹。」
- 防备、抵御。《易经·系辞下》:「上栋下宇,以待风雨。」《史记·卷七三·白起王翦传》:「廉颇坚壁以待秦,秦数挑战,赵兵不出。」
- 依恃、凭靠。《商君书·农战》:「国待农战而安,主待农战而尊。」
- 对待、照顾。如:「优待」、「款待」、「招待」、「待客之道」、「待人接物」。
- 将要、打算。如:「正待出外,却下起大雨来了。」宋·辛弃疾〈最高楼·相思苦〉词:「待不饮,奈何君有恨;待痛饮,奈何吾有病。」元·郑光祖《倩女离魂·第二折》:「你道我为甚么私离绣榻,待和伊同走天涯。」
- 置于句末或句中的语气词。相当于「啊」。宋·何梦桂〈沁园春·孔盖蜺旌〉词:「问韶光九十,何如今待!」
待 [ dāi ]
动- 逗留、停留。如:「这些银两够你在此地待上十天半个月的。」《儿女英雄传·第三七回》:「候选教官,因选补无期,家里又待不住,便带了儿子来京。」
政 zhèng《國語辭典》
政 [ zhèng ]
名- 政策、法令。《周礼·天官·小宰》:「小宰之职,掌建邦之宫刑,以治王宫之政令。」《左传·昭公二十年》:「政宽则民慢,慢则纠之以猛。」
- 法则、规则。《荀子·天论》:「顺其类者谓之福,逆其类者谓之祸,夫是之谓天政。」
- 国家公务机关的行政业务。如:「内政」、「财政」、「省政」、「县政」。
- 治理。《后汉书·卷二八上·桓谭传》:「盖善政者,视俗而施教,察失而立防。」
- 文字上的指正,多用为求教的词语。如:「乞政」、「呈政」。
无前(無前)wú qián
(1).无在前者。谓向前无所阻。《后汉书·杜林传》:“赤眉兵众百万,所向无前。” 宋 曾巩 《曲珍四厢都指挥使绛州防御使制》:“尔能躬将士徒,摧坚殪敌,斩捕甚众,鼓行无前。” 清 黄鷟来 《题抱阳山人归隐图》诗:“天马不受羈,驍腾气无前。”
(2).前所未有。《陈书·姚察传》:“﹝ 徐陵 ﹞尝谓子 俭 曰:‘ 姚学士 德学无前,汝可师之也。’” 宋 司马光 《进〈资治通鉴〉表》:“监前世之兴衰,考当今之得失,嘉善矜恶,取是捨非,足以懋稽古之盛德,躋无前之至治。” 毛泽东 《浣溪沙·和柳亚子先生》词:“一唱雄鸡天下白,万方乐奏有 于闐 ,诗人兴会更无前。” ——《漢語大詞典》
(2).前所未有。《陈书·姚察传》:“﹝ 徐陵 ﹞尝谓子 俭 曰:‘ 姚学士 德学无前,汝可师之也。’” 宋 司马光 《进〈资治通鉴〉表》:“监前世之兴衰,考当今之得失,嘉善矜恶,取是捨非,足以懋稽古之盛德,躋无前之至治。” 毛泽东 《浣溪沙·和柳亚子先生》词:“一唱雄鸡天下白,万方乐奏有 于闐 ,诗人兴会更无前。”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