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生萧瑟半涂休,一跌青云不再收。
强至〔宋代〕《依韵和张叔毅读柳先生文》
先生萧瑟半涂休,一跌青云不再收。
名压班行来众毁,笔鑱造化起天雠。
王韦党破谁为地,柳播风殊愿易州。
庙食罗池今尚否,满编遗韵掩鸣球。
名压班行来众毁,笔鑱造化起天雠。
王韦党破谁为地,柳播风殊愿易州。
庙食罗池今尚否,满编遗韵掩鸣球。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先生 xiān shēng
(1).始生子,犹言头生。《诗·大雅·生民》:“诞弥厥月,先生如达。” 朱熹 集传:“先生,首生也。”
(2).父兄。《仪礼·有司》:“其先生之脀,折胁一。” 郑玄 注:“先生,长兄弟。”《论语·为政》:“有酒食,先生饌。” 何晏 集解引 马融 曰:“先生,谓父兄。”
(3).年长有学问的人。《孟子·告子下》:“ 宋牼 将之 楚 , 孟子 遇於 石丘 ,曰:‘先生将何之?’” 赵岐 注:“学士年长者,故谓之先生。”《战国策·齐策三》:“ 孟尝君 讌坐,谓三先生曰:‘愿闻先生有以补之闕者。’” 姚宏 注:“先生,长老,先己以生者也。” 宋 叶适 《宋故孟夫人墓志铭》:“精义择语,类先生长者之法言。”
(4).称老师。《礼记·玉藻》:“﹝童子﹞无事,则立主人之北南面,见先生,从人而入。” 孔颖达 疏:“先生,师也。”《庄子·应帝王》:“ 列子 曰:‘嘻,子之先生死矣,弗活矣。’” 宋 曾巩 《太原王氏墓志铭》:“夫人姓 王 氏……为人明识强记,博览图籍,子孙受学,皆自为先生。” 明 陶宗仪 《辍耕录·端本堂》:“太子授业毕,徐令左右戒之曰:此读书之所,先生长者在前,汝辈安敢褻狎如此。” 鲁迅 《书信集·致萧军萧红》:“我的确当过多年先生和教授,但我并没有忘记我是学生出身。”
(5).称先祖。 元 耶律楚材 《赠辽西李郡王》诗:“我本 东丹 八叶花,先生贤祖相林牙。”
(6).称致仕者。《仪礼·士相见礼》:“若先生异爵者,请见之则辞,辞不得命,则曰某无见。” 郑玄 注:“先生,致仕者也。” 清 王引之 《经义述闻·先生君子》:“盖卿大夫之已致仕者为先生,未致仕者为君子。”
(7).文人学者的通称。可自称,亦可称人。《史记·三代世表补》:“ 张夫子 问 褚先生 。” 司马贞 索隐:“ 褚先生 名 少孙 。”此为 褚少孙 自称先生。《文选·皇甫谧〈三都赋序〉》:“ 玄晏先生 曰:‘古人称不歌而颂谓之赋。’” 李善 注:“ 謐 自序曰:‘始志乎学而自号 玄晏先生 ’……先生,学人之通称也。” 南朝 梁 沈约 《与陶弘景书》:“先生糠秕流俗,超然独远。” 宋 吴曾 《能改斋漫录·记事二》:“今先生多教人吏事,所未諭也。”
(8).称道士。 唐 殷尧藩 《中元日观诸道士步虚》诗:“玄都开祕籙,白石礼先生。”《武王伐纣平话》卷上:“却説这 西伯侯 ,与先生(指道士 云中子 )相别。”《水浒传》第十五回:“只见一个庄客报説:‘门前有个先生要见 保正 化斋粮。’”
(9).旧时称以相面、卜卦、卖唱、行医、看风水等为职业的人。《史记·淮阴侯列传》:“﹝ 蒯通 ﹞以相人説 韩信 曰:‘僕尝受相人之术。’ 韩信 曰:‘先生相人如何?’”《南史·吉士瞻传》:“﹝ 士瞻 ﹞年逾四十,忽忽不得志,乃就 江陵 卜者 王先生 计禄命。” 清 李渔 《凰求凤·假病》:“请先生过来,用心替他诊脉。”《负曝闲谈》第二九回:“这时候 顺林 已经回来了,便上前斟过一巡酒,先生在门外拉动胡琴, 顺林 唱了一折‘桑园会’的青衫子,大家喝采。”
(10).称妓女。《文明小史》第十九回:“ 上海 妓女,都是称先生的。” 瞿秋白 《论文学革命及语言文字问题·学阀万岁》:“清客是‘介于相公与先生之间的人物。’”原注:“先生,是 上海 长三堂子里的先生。”
(11).旧时称担任文书或管理职事的人。《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史料·广州工人参加三元里抗英斗争情况调查记》:“各行都设有‘先生’,由工人互相推举,负责文书和对外交涉。”
(12).妻称丈夫。 汉 刘向 《列女传·楚于陵妻》:“妾恐先生之不保命也。”
(13).一般人之间的通称。
(14).称地区或行业中具有代表性的男子。《解放日报》1986.6.12:“ 欧洲 足球先生、法国队的 普拉蒂尼 在与匈牙利队的比赛中飞身抢球。” ——《漢語大詞典》
(2).父兄。《仪礼·有司》:“其先生之脀,折胁一。” 郑玄 注:“先生,长兄弟。”《论语·为政》:“有酒食,先生饌。” 何晏 集解引 马融 曰:“先生,谓父兄。”
(3).年长有学问的人。《孟子·告子下》:“ 宋牼 将之 楚 , 孟子 遇於 石丘 ,曰:‘先生将何之?’” 赵岐 注:“学士年长者,故谓之先生。”《战国策·齐策三》:“ 孟尝君 讌坐,谓三先生曰:‘愿闻先生有以补之闕者。’” 姚宏 注:“先生,长老,先己以生者也。” 宋 叶适 《宋故孟夫人墓志铭》:“精义择语,类先生长者之法言。”
(4).称老师。《礼记·玉藻》:“﹝童子﹞无事,则立主人之北南面,见先生,从人而入。” 孔颖达 疏:“先生,师也。”《庄子·应帝王》:“ 列子 曰:‘嘻,子之先生死矣,弗活矣。’” 宋 曾巩 《太原王氏墓志铭》:“夫人姓 王 氏……为人明识强记,博览图籍,子孙受学,皆自为先生。” 明 陶宗仪 《辍耕录·端本堂》:“太子授业毕,徐令左右戒之曰:此读书之所,先生长者在前,汝辈安敢褻狎如此。” 鲁迅 《书信集·致萧军萧红》:“我的确当过多年先生和教授,但我并没有忘记我是学生出身。”
(5).称先祖。 元 耶律楚材 《赠辽西李郡王》诗:“我本 东丹 八叶花,先生贤祖相林牙。”
(6).称致仕者。《仪礼·士相见礼》:“若先生异爵者,请见之则辞,辞不得命,则曰某无见。” 郑玄 注:“先生,致仕者也。” 清 王引之 《经义述闻·先生君子》:“盖卿大夫之已致仕者为先生,未致仕者为君子。”
(7).文人学者的通称。可自称,亦可称人。《史记·三代世表补》:“ 张夫子 问 褚先生 。” 司马贞 索隐:“ 褚先生 名 少孙 。”此为 褚少孙 自称先生。《文选·皇甫谧〈三都赋序〉》:“ 玄晏先生 曰:‘古人称不歌而颂谓之赋。’” 李善 注:“ 謐 自序曰:‘始志乎学而自号 玄晏先生 ’……先生,学人之通称也。” 南朝 梁 沈约 《与陶弘景书》:“先生糠秕流俗,超然独远。” 宋 吴曾 《能改斋漫录·记事二》:“今先生多教人吏事,所未諭也。”
(8).称道士。 唐 殷尧藩 《中元日观诸道士步虚》诗:“玄都开祕籙,白石礼先生。”《武王伐纣平话》卷上:“却説这 西伯侯 ,与先生(指道士 云中子 )相别。”《水浒传》第十五回:“只见一个庄客报説:‘门前有个先生要见 保正 化斋粮。’”
(9).旧时称以相面、卜卦、卖唱、行医、看风水等为职业的人。《史记·淮阴侯列传》:“﹝ 蒯通 ﹞以相人説 韩信 曰:‘僕尝受相人之术。’ 韩信 曰:‘先生相人如何?’”《南史·吉士瞻传》:“﹝ 士瞻 ﹞年逾四十,忽忽不得志,乃就 江陵 卜者 王先生 计禄命。” 清 李渔 《凰求凤·假病》:“请先生过来,用心替他诊脉。”《负曝闲谈》第二九回:“这时候 顺林 已经回来了,便上前斟过一巡酒,先生在门外拉动胡琴, 顺林 唱了一折‘桑园会’的青衫子,大家喝采。”
(10).称妓女。《文明小史》第十九回:“ 上海 妓女,都是称先生的。” 瞿秋白 《论文学革命及语言文字问题·学阀万岁》:“清客是‘介于相公与先生之间的人物。’”原注:“先生,是 上海 长三堂子里的先生。”
(11).旧时称担任文书或管理职事的人。《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史料·广州工人参加三元里抗英斗争情况调查记》:“各行都设有‘先生’,由工人互相推举,负责文书和对外交涉。”
(12).妻称丈夫。 汉 刘向 《列女传·楚于陵妻》:“妾恐先生之不保命也。”
(13).一般人之间的通称。
(14).称地区或行业中具有代表性的男子。《解放日报》1986.6.12:“ 欧洲 足球先生、法国队的 普拉蒂尼 在与匈牙利队的比赛中飞身抢球。” ——《漢語大詞典》
萧瑟(蕭瑟)xiāo sè
(1).形容风吹树木的声音。 宋 苏轼 《仙都山鹿》诗:“长松千树风萧瑟,仙宫去人无咫尺。” 元 许有壬 《太常引》词:“红衣縹緲,清风萧瑟,半醉岸乌巾。” 曹禺 《原野》第三幕:“靠左偏前是一棵直挺挺的白杨,树叶在上面萧瑟作响。”
(2).凋零;冷落;凄凉。《楚辞·九辩》:“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 唐 杜甫 《北征》诗:“靡靡踰阡陌,人烟眇萧瑟。” 明 杨珽 《龙膏记·传情》:“你秋色将临,能无萧瑟之感。” 老舍 《四世同堂》四三:“秋给 北平 的城郊带来萧瑟,使它变成触目都是秋色,一点也不像一个大都市的外围了。”
(3).稀疏。 唐 唐扶 《使南海道长沙题道林岳麓寺》诗:“萧瑟两鬢吾能髡,逢迎侯伯转觉贵。” ——《漢語大詞典》
(2).凋零;冷落;凄凉。《楚辞·九辩》:“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 唐 杜甫 《北征》诗:“靡靡踰阡陌,人烟眇萧瑟。” 明 杨珽 《龙膏记·传情》:“你秋色将临,能无萧瑟之感。” 老舍 《四世同堂》四三:“秋给 北平 的城郊带来萧瑟,使它变成触目都是秋色,一点也不像一个大都市的外围了。”
(3).稀疏。 唐 唐扶 《使南海道长沙题道林岳麓寺》诗:“萧瑟两鬢吾能髡,逢迎侯伯转觉贵。” ——《漢語大詞典》
半涂(半塗)bàn tú
亦作“ 半途 ”。
(1).路途的一半或中间。 元 许衡 《风雨图诗》:“直到半涂风雨横,仓惶何处觅前村。” 清 昭梿 《啸亭杂录·裘文达公》:“前命未復,后命又至,半途回车,朅朅东西。” 茅盾 《色盲》:“时代的前进的轮子,是只有愈转愈快地直赴终极,是决不会半途停止的。”
(2).比喻事情进行了一半或正处在进行的过程中。《新唐书·韩愈传》:“方此时,人人异议以惑陛下,陛下持之不坚,半涂而罢,伤威损费,为弊必深。” 丁玲 《母亲》三:“这时邻县也送了一些学生来。但是象 吴文英 嫂嫂那样半途退学的也很多。” ——《漢語大詞典》
(1).路途的一半或中间。 元 许衡 《风雨图诗》:“直到半涂风雨横,仓惶何处觅前村。” 清 昭梿 《啸亭杂录·裘文达公》:“前命未復,后命又至,半途回车,朅朅东西。” 茅盾 《色盲》:“时代的前进的轮子,是只有愈转愈快地直赴终极,是决不会半途停止的。”
(2).比喻事情进行了一半或正处在进行的过程中。《新唐书·韩愈传》:“方此时,人人异议以惑陛下,陛下持之不坚,半涂而罢,伤威损费,为弊必深。” 丁玲 《母亲》三:“这时邻县也送了一些学生来。但是象 吴文英 嫂嫂那样半途退学的也很多。” ——《漢語大詞典》
休 xiū/xǔ《國語辭典》
休 [ xiū ]
動- 歇息。如:「休養」、「休憩」。《詩經·周南·漢廣》:「南有喬木,不可休息。」宋·歐陽修〈醉翁亭記〉:「行者休於樹。」
- 停歇、終止。如:「休會」、「休學」。宋·李清照〈鳳凰臺上憶吹蕭·香冷金猊〉詞:「生怕閒愁暗恨,多少事、欲說還休。」《水滸傳·第五一回》:「若孩兒有些好歹,老身性命也便休了。」
- 辭退官職、工作。如:「退休」。唐·杜甫〈旅夜書懷〉詩:「名豈文章著,官因老病休。」唐·白居易〈自問〉詩:「宦途氣味已諳盡,五十不休何日休?」
- 丈夫主動向妻子解除婚約。《水滸傳·第八回》:「我不曾有半些兒點汙,如何把我休了?」《紅樓夢·第六八回》:「如今指名提我,要休我。」
- 喜悅、快樂。《詩經·小雅·菁菁》:「既見君子,我心則休。」《新唐書·卷九六·杜如晦傳》:「休戚與我均,何所避?」
- 不要、不可。如:「休想」、「休問」。唐·杜甫〈戲贈友〉詩二首之二:「勸君休歎恨,未必不為福。」元·王實甫《西廂記·第一本·第一折》:「這的是兜率宮,休猜做了離恨天。」
- 美好。如:「休兆」、「休德」。唐·柳宗元〈與邕州李域中丞論陸卓啟〉:「累仕所至,必有休聲。」
- 福祿、吉慶。《左傳·襄公二十八年》:「以禮承天之休。」《戰國策·魏策四》:「休祲降於天,與臣而將四矣。」
- 姓。漢封楚元王之子為休侯,後以邑為氏。
- 用於句尾,相當於「罷」、「了」。宋·李清照〈玉樓春·紅酥肯放瓊苞碎〉詞:「要來小酌便來休,未必明朝風不起。」宋·呂勝己〈南鄉子·斗笠棹扁舟〉詞:「笑道漁翁太拙休。」
休 [ xiǔ ]
- 參見「休屠 」條。
休 [ xǔ ]
動- 使溫暖。《周禮·冬官考工記·弓人》:「夫角之末,蹙於腦而休於氣。」通「煦」。
- 發出痛念、憐惜的聲音。《左傳·昭公三年》:「民人痛疾,而或燠休之。」《三國志·卷十四·魏書·蔣濟傳》:「先料其民力而燠休之。」
一跌
唐 张九龄 始兴南山下有林泉尝卜居焉荆州卧病有怀此地 一跌不自保,万全焉可寻。
唐 白居易 初入峡有感 一跌无完舟,吾生系于此。 ——《骈字类编》
唐 白居易 初入峡有感 一跌无完舟,吾生系于此。 ——《骈字类编》
青云(青雲)qīng yún
(1).青色的云。《楚辞·九歌·东君》:“青云衣兮白霓裳,举长矢兮射天狼。”《汉书·扬雄传上》:“青云为纷,虹霓为繯。”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阴沟水》:“ 文帝 以 汉 中平 四年生于此,上有青云如车盖,终日乃解。”
(2).指高空的云。亦借指高空。《楚辞·远游》:“涉青云以汎滥兮,忽临睨夫旧乡。” 晋 傅玄 《历九秋篇》诗:“ 齐 謳 楚 舞纷纷,歌声上激青云。” 宋 叶适 《送郭黄中》诗:“ 雁山 削玉上青云,仙侣常游遣俗纷。”《水浒传》第六回:“旛竿高峻接青云,宝塔依稀侵碧汉。” 辛雷 《一个爱说梦话的人》:“站在 武汉 长江大桥 上……头也有点发晕,如置身青云之上。”
(3).喻高官显爵。《史记·范雎蔡泽列传》:“ 须贾 顿首言死罪,曰:‘ 贾 不意君能自致於青云之上。’” 汉 扬雄 《解嘲》:“当途者升青云,失路者委沟渠。” 宋 司马光 《和任屯田感旧叙怀》:“自致青云今有几?化为异物已居多。”《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十:“又有那身在青云之上,拔人淤泥之下。”
(4).喻谋取高位的途径。 明 汪錂 《春芜记·悲秋》:“肝胆自怜白首,功名谁借青云。”参见“ 青云路 ”。
(5).喻远大的抱负和志向。《三国志·魏志·荀彧荀攸贾诩传论》“其 良平 之亚歟” 南朝 宋 裴松之 注:“ 张子房 青云之士,诚非 陈平 之伦。” 明 徐渭 《上督府公生日》诗:“未逢 黄石 书谁授,不坠青云志自强。”
(6).指青云之士。 唐 杜甫 《寄李十二白二十韵》:“白日来深殿,青云满后尘。” 仇兆鳌 注:“青云,指文士之追随者。” 宋 王安石 《葛兴祖挽辞》:“忆随诸彦附青云,场屋声名看出羣。” 清 恽敬 《答董牧唐》:“敬幸附青云,而生平未得一见。”参见“ 青云士 ”。
(7).谓隐居。《南史·齐衡阳王钧传》:“身处朱门,而情游江海;形入紫闥,而意在青云。”《云笈七籤》卷一○七:“遂拜表解职,求託巖林,青云之志,于斯始矣。”
(8).喻黑发。 唐 李贺 《大堤曲》:“青云教綰头上曲,明日与作耳边璫。”
(9).古指春官。《汉书·百官公卿表上》“ 黄帝 云师云名” 颜师古 注引 汉 应劭 曰:“ 黄帝 受命有云瑞,故以云纪事也。由是而言,故春官为青云,夏官为縉云,秋官为白云,冬官为黑云,中官为黄云。” ——《漢語大詞典》
(2).指高空的云。亦借指高空。《楚辞·远游》:“涉青云以汎滥兮,忽临睨夫旧乡。” 晋 傅玄 《历九秋篇》诗:“ 齐 謳 楚 舞纷纷,歌声上激青云。” 宋 叶适 《送郭黄中》诗:“ 雁山 削玉上青云,仙侣常游遣俗纷。”《水浒传》第六回:“旛竿高峻接青云,宝塔依稀侵碧汉。” 辛雷 《一个爱说梦话的人》:“站在 武汉 长江大桥 上……头也有点发晕,如置身青云之上。”
(3).喻高官显爵。《史记·范雎蔡泽列传》:“ 须贾 顿首言死罪,曰:‘ 贾 不意君能自致於青云之上。’” 汉 扬雄 《解嘲》:“当途者升青云,失路者委沟渠。” 宋 司马光 《和任屯田感旧叙怀》:“自致青云今有几?化为异物已居多。”《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十:“又有那身在青云之上,拔人淤泥之下。”
(4).喻谋取高位的途径。 明 汪錂 《春芜记·悲秋》:“肝胆自怜白首,功名谁借青云。”参见“ 青云路 ”。
(5).喻远大的抱负和志向。《三国志·魏志·荀彧荀攸贾诩传论》“其 良平 之亚歟” 南朝 宋 裴松之 注:“ 张子房 青云之士,诚非 陈平 之伦。” 明 徐渭 《上督府公生日》诗:“未逢 黄石 书谁授,不坠青云志自强。”
(6).指青云之士。 唐 杜甫 《寄李十二白二十韵》:“白日来深殿,青云满后尘。” 仇兆鳌 注:“青云,指文士之追随者。” 宋 王安石 《葛兴祖挽辞》:“忆随诸彦附青云,场屋声名看出羣。” 清 恽敬 《答董牧唐》:“敬幸附青云,而生平未得一见。”参见“ 青云士 ”。
(7).谓隐居。《南史·齐衡阳王钧传》:“身处朱门,而情游江海;形入紫闥,而意在青云。”《云笈七籤》卷一○七:“遂拜表解职,求託巖林,青云之志,于斯始矣。”
(8).喻黑发。 唐 李贺 《大堤曲》:“青云教綰头上曲,明日与作耳边璫。”
(9).古指春官。《汉书·百官公卿表上》“ 黄帝 云师云名” 颜师古 注引 汉 应劭 曰:“ 黄帝 受命有云瑞,故以云纪事也。由是而言,故春官为青云,夏官为縉云,秋官为白云,冬官为黑云,中官为黄云。” ——《漢語大詞典》
不再 bù zài
不重复第二次。《礼记·儒行》:“过言不再,流言不极。” 郑玄 注:“不再,犹不更也。” 孔颖达 疏:“言儒者有愆过之言不再为之。” 晋 陆机 《叹逝赋》:“时飘忽其不再,老晼晼其将及。” 巴金 《〈沉默集〉序》:“虽然沉默也使人痛苦,但是我希望我能够坚持着,不再把我的笔提起来。” ——《漢語大詞典》
收 shōu《國語辭典》
收 [ shōu ]
动- 拘押、捉拿。如:「收押禁见」、「收捕罪犯」、「收妖降奸」。
- 收回、取回。如:「收复」、「资源回收」、「鸣金收兵」。
- 获得、索取。如:「收入」、「收支」、「征收税款」。
- 接到、接受。如:「收信」、「签收」、「验收」、「查收」、「接收」。
- 割取成熟的农作物。如:「秋收冬藏」、「收割稻子」。
- 保存储藏。如:「收藏」、「这张字画,要小心收好!」
- 聚敛、缩合。如:「收敛」、「收缩」、「把伞收起来,摆到门外。」、「疮伤已经收口儿了。」
- 容纳、接纳。如:「收容」、「收留」、「这本诗集收了他的诗。」
- 整饬、整理。如:「收拾行李」、「院子的杂物,赶快收一收,客人快来了。」
- 埋葬。如:「收埋尸体」。《左传·僖公三十二年》:「必死是间,余收尔骨焉。」
- 购买。如:「大肆收购一番。」、「专收便宜货。」
- 结束、停止。如:「收工」、「收摊」、「收假」。
- 控制、约束。如:「收不住脚」、「收心不想」。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