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忽然骑圣僧,吾子真天然。

吴则礼宋代〕《读德操诗文

平生饶德操,饱读世上书。
坐断诸方舌,脊梁侬不如。
去耕邓州田,要作青鞋钱。
忽然骑圣僧,吾子真天然。
胸中姑一吐,戏说无义语。
端有本分椎,莫打老师鼓。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忽然圣僧吾子真天

忽然 hū rán
(1).不经心,忽略。《墨子·天志上》:“然而天下之士君子之於天也,忽然不知以相儆戒,此我所以知天下士君子知小而不知大也。” 汉 荀悦 《汉纪·哀帝纪上》:“人情不能无懈怠,或忽然不察其非而从之……其为害深矣。”《汉书·刘向传》:“如忽然用之,此天地之所以先戒,灾异之所以重至者也。”
(2).俄顷,一会儿。《庄子·知北游》:“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郤,忽然而已。” 清 张岱 《西湖梦寻·灵隐寺》:“及余饭后出寺门,见有千餘人蜂拥而来,肩上担米,顷刻上廪,斗斛无声,忽然竟去。”
(3).突然。《史记·扁鹊仓公列传》:“﹝ 长桑君 ﹞乃悉取其禁方书尽与 扁鹊 。忽然不见,殆非人也。” 唐 刘餗 《隋唐嘉话》卷中:“须臾,胡僧忽然自倒,若为所击者,便不復苏。”《警世通言·赵太祖千里送京娘》:“ 景清 送出房门,忽然想起一事。” 柔石 《二月》九:“怎样你今夜忽然有酒兴呢?”
(4).偶然。 汉 贾谊 《鵩鸟赋》:“忽然为人兮,何足控摶;化为异物兮,又何足患!” 唐 韩愈 《答杨子书》:“又尝服 宰予 之诫,故未敢决然挹,亦不敢忽然忘也。” 宋 苏轼 《戏作陈孟公诗》:“忽然载酒从陋巷,为爱 扬雄 作酒箴。” 清 吴伟业 《吴门遇刘雪舫》诗:“忽然语笑合,与我谈生平。”
(5).恍惚;不明貌。《淮南子·原道训》:“解车休马,罢酒彻乐,心忽然若有所丧,悵然若有所忘也。”《隶释·汉绥民校尉熊君碑》:“昊天忽然,枕荣终祐,丧我良则,国失良辅。”
(6).尽;死。《后汉书·文苑传下·赵壹》:“﹝ 壹 ﹞曰:‘窃伏 西州 ,承高风旧矣,乃今方遇而忽然,柰何命也!’因举声哭,门下惊,皆奔入满侧。” 李贤 注:“忽然,谓死也。”
(7).假如;倘或。《敦煌变文集·捉季布传文》:“若是生人须早语,忽然是鬼奔丘坟。”《敦煌变文集·降魔变文》:“忽然分寸差殊,手下身当依法。” 蒋礼鸿 通释:“忽然,假使,倘或。”  ——《漢語大詞典》
骑 ( 騎 ) qí
骑 [ qí ]
  1. 跨坐在牲畜或其他东西上:~马。~射。~兵。~者善堕(经常骑马的常会掉下马来;喻擅长某事物的人,反而容易大意,招致失误)。
  2. 兼跨两边:~缝盖章。
  3. 骑的马或乘坐的其他动物(旧读):坐~。
  4. 骑兵,亦泛指骑马的人(旧读):轻~。铁~。车~。
  5. 一人一马的合称(旧读):千~。千乘万~。
圣僧(聖僧)shèng sēng
(1).佛教称已证正果的高僧。 唐 白居易 《游悟真寺》诗:“经成号圣僧,弟子名扬难。”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一:“只少箇圆光,便似圣僧模样。” 明 唐寅 《漫兴》诗之九:“难寻萱草酬知己,且摘莲花供圣僧。” 明 郎瑛 《七修类稿·诗文三·济颠化缘疏》:“ 济颠 乃圣僧, 宋 时累显圣於吾 杭 湖山间。”
(2).白杨梅的别称。 苏轼 《闻辩才法师复归上天竺以诗戏问》“此语竟非是,且食白杨梅” 王十朋 注引 宋 曾公衮 曰:“按《杭州图经》云, 杨梅坞 在南山 近瑞峯 ,杨梅甚盛,有红白二种,今 杭 人呼白者为圣僧梅。” 明 陈继儒 《群碎录》:“ 扬州 人呼杨梅为圣僧。”  ——《漢語大詞典》
吾子 wú zǐ
(1).我的儿子。《国语·鲁语下》:“今吾子夭死,吾恶其以好内闻也。”《战国策·秦策二》:“人告 曾子 母曰:‘ 曾参 杀人。’ 曾子 之母曰:‘吾子不杀人。’”
(2).对对方的敬爱之称。一般用于男子之间。《左传·隐公三年》:“吾子其无废先君之功。”《仪礼·士冠礼》:“某有子某,将加布於其首,愿吾子之教之也。” 郑玄 注:“吾子,相亲之辞。吾,我也;子,男子之美称。” 南朝 梁 沈约 《报王筠书》:“擅美推能,寔归吾子。”
小孩。《管子·海王》:“终月,大男食盐五升少半,大女食盐三升少半,吾子食盐二升少半,此其大历也。” 尹知章 注:“吾子,谓小男小女也。” 宋 孙光宪 《北梦琐言》卷一:“太尉 李德裕 ,幼神俊…… 武相 元衡 召之,谓曰:‘吾子在家,所嗜何书?’意欲探其志也。”按,今 湖南 长沙 一带尚称小儿为伢子。  ——《漢語大詞典》
真天 zhēn tiān
真性,天性。 汉 董仲舒 《春秋繁露·深察名号》:“民之性如兰如卵,卵待覆而为雏,茧待繅而为丝,性待教而为善,此之谓真天。”  ——《漢語大詞典》
然 rán《國語辭典》

然 [ rán ]

  1. 烧。燃的本字。《孟子·公孙丑上》:「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
  2. 赞同。《史记·卷八·高祖本纪》:「沛公然其计,从之。」《三国演义·第一回》:「刘焉然其说,随即出榜招募义兵。」
  1. 对、正确。如:「不以为然」。《论语·雍也》:「雍之言然。」
  1. 如此。《论语·宪问》:「子曰:『何必高宗,古之人皆然。』」唐·柳宗元〈桐叶封弟辩〉:「周公曰:『天子不可戏。』乃封小弱弟于唐。吾意不然。」
  1. 但是、可是。《左传·僖公三十年》:「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
  2. 虽。《董西厢·卷八》:「师言然善,奈处凡浮,遭此屈辱,不能无恨。」
  3. 然后。《隋书·卷七○·李密传》:「待士马肥充,然可与人争利。」
  1. 形容词或副词词尾。如:「斐然」、「赫然」、「恍然」。《诗经·邶风·终风》:「终风且霾,惠然肯来。」
  2. 用于句末,表肯定、断定的语气。《论语·宪问》:「羿善射,奡荡舟,俱不得其死然。」《礼记·檀弓下》:「穆公召县子而问然。」
  3. 表示比拟的语助词。《吕氏春秋·孟秋纪·荡兵》:「夫兵不可偃也,譬之若水火然,善用之则为福,不能用之则为祸。」
  1. 唯,表应答。《论语·阳货》:「子曰:『然!有是言也。』」《晏子春秋·内篇·杂下》:「公见其妻曰:『此子之内子邪?』晏子对曰:『然!是也。』」
  1. 姓。如汉代有然温。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