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能事阿穰今落寞,何人便捉画沙锥。

吴则礼宋代〕《閒居

自断余生更不疑,三间茅屋大江陲。
会降前代李长吉,只有后身韩退之。
群羊正饱官厨肉,野饭宁忘环堵葵。
能事阿穰今落寞,何人便捉画沙锥。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能事落寞便画沙

能事 néng shì
(1).所能之事。《易·繫辞上》:“引而伸之,触类而长之,天下之能事毕矣。”《宋书·武帝纪中》:“莫不云行雨施,能事毕举。” 明 胡应麟 《诗薮·闰馀上》:“古风两 汉 ,近体三 唐 ,能事毕矣。”
(2).所擅长之事。 晋 葛洪 《抱朴子·行品》:“士有谋猷渊邃,术略入神,智周成败,思洞幽玄,才兼能事,神器无宜,而口不传心,笔不尽意,造次之接,不异凡庸。” 唐 杜甫 《戏题王宰画山水图歌》:“能事不受相促迫, 王宰 始肯留真跡。” 清 吴乔 《答万季野诗问》:“ 唐 人数百家,各有能事,非鄙朽一人所能尽测也。” 董必武 《闻延安成立怀安诗社赋四绝句》之三:“指挥能事 朱司令 ,慷慨悲歌 叶剑侯 。”又常与“极”连用。如:极其知人善任之能事。
(3).谓能任事。《管子·入国》:“五幼,又予之葆,受二人之食,能事而后止。” 清 钱谦益 《四川按察司佥事戴君恩授奉政大夫制》:“朕以东南多事,祸乱频仍,思得文武大略之人,以收指麾能事之效。”
(4).会办事;有本领。 元 无名氏 《陈州粜米》第二折:“不知老相公曾差甚么能事官员 陈州 去也不曾?” 明 王錂 《春芜记·定计》:“ 王四 兄,我一向晓得你是个能事的人,如今一件事求着你。” 郑观应 《盛世危言·吏治下》:“以讳言有事为解事,以苟且了事为能事。”  ——《漢語大詞典》
阿 ā/ē《國語辭典》

阿 [ ē ]

  1. 大陵、大土丘。唐·王勃〈滕王阁序〉:「俨骖騑于上路,访风景于崇阿。」
  2. 转折、弯曲的地方。《文选·古诗十九首·冉冉孤生竹》:「冉冉孤生竹,结根泰山阿。」《汉书·卷二二·礼乐志》:「沛施祐,汾之阿,扬金光,横泰河。」
  3. 屋宇、屋檐。《周礼·冬官考工记·匠人》:「堂崇三尺,四阿重屋。」《文选·古诗十九首·西北有高楼》:「交疏结绮窗,阿阁三重阶。」
  4. 姓。如唐代有阿光进。
  1. 迎合、偏袒。如:「阿附」、「阿私」、「谄媚阿谀」。《孟子·公孙丑上》:「智足以知圣人,污不至阿其所好。」《吕氏春秋·离俗览·高义》:「阿有罪,废国法,不可。」
  2. 倚靠。参见「阿衡 」条。

阿 [ ​à ]

  1. (二)​之又音。

阿 [ ā ]

  1. 置于语尾。如:「做人阿!要脚踏实地才是。」通「啊」。
  1. 表示疑问、惊讶等语气。如:「阿!你怎么啦?为什么血流满面?」
  1. 词头:➊ ​ 加在称谓上。如:「阿姨」、「阿婆」、「阿兄」、「阿爹」。南朝梁·无名氏〈木兰诗〉二首之一:「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➋ ​ 加在名字上。如汉代曹操的小字称为「阿瞒」、三国时蜀汉后主刘禅人称「阿斗」。
穰 ráng《國語辭典》

穰 [ ráng ]

  1. 稻、麦的茎。《齐民要术·杂说》:「凡人家秋收后,治粮场上所有穰、谷、𥢧等,并须收贮壹处。」
  2. 瓜、果内部可食的部分。清·徐珂《清稗类钞·饮食类·莲房鱼包》:「莲房鱼包者,取莲房,去柄截底,剜穰留其孔。」通「瓤」。
  1. 谷物丰熟。《管子·国蓄》:「岁有凶穰,故谷有贵贱。」宋·陆游〈闲居对食书媿〉诗二首之二:「老病家居幸岁穰,味兼南北饫枯肠。」

穰 [ rǎng ]

  1. 繁盛、众多。《汉书·卷七六·张敞传》:「长安中浩穰,于三辅尤为剧。」《水浒传 ·第五二回》:「高唐州城池虽小,人物稠穰,军广粮多,不可轻敌。」
  2. 纷乱、烦乱。元·孟汉卿《魔合罗·第三折》:「又不是公事忙,不由咱心绪穰。」
  1. 祈福、祈祷。如:「祝穰」。通「禳」。
今 jīn《國語辭典》

今 [ jīn ]

  1. 现代。与「古」相对。如:「古今」、「今非昔比」。
  2. 姓。如明代有今颖伯。
  1. 现在的、当前的。如:「今天」、「今年」。
落寞 luò mò
(1).落拓,潦倒。《京本通俗小说·错斩崔宁》:“你是一时运限不好,如此落寞。” 金 王若虚 《故朝列大夫刘君墓碣铭》:“继遭丧乱,生理日艰,晚达 汴梁 ,纔试充史院书写,不胜落寞。”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红玉》:“如此落寞,尚不刻苦,乃学浮荡耶?”
(2).冷落,寂寞。 唐 辨才 《设缸面酒款萧翼》诗:“披云同落寞,步月共裴回。”《朱子语类》卷一二二:“ 吕丈 在乡里,方取其家来,骨肉得团聚,不至落寞。” 清 李渔 《闲情偶寄·种植·木本》:“是点缀吾居,使不落寞者,榴也。” 王统照 《纪梦》:“她是孤寂的、落寞的,如同远处跑来的一个陌生人。”  ——《漢語大詞典》
何 hé/hē/hè《國語辭典》

何 [ hé ]

  1. 那里、何处。《史记·卷七○·张仪传》:「忠且见弃,轸不之楚何归乎?」唐·王勃〈滕王阁〉诗:「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2. 谁。《西游记·第八回》:「闹天宫搅乱蟠桃者,何也?」
  1. 什么。如:「何故」、「何时」。《论语·述而》:「伯夷叔齐何人也?」宋·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词:「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1. 为什么。如:「何必」、「何不」、「何乐不为」。《论语·先进》:「夫子何哂由也?」《孟子·滕文公上》:「且许子何不为陶冶?」
  2. 岂、怎么。如:「何只」、「何足挂齿」。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方正》:「今主非尧、舜,何能无过?」宋·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词:「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3. 多么。表示程度。如:「何等」、「何其不幸」。《汉书·卷六五·东方朔传》:「割之不多,又何廉也!归遗细君,又何仁也!」唐·李白〈古风〉诗五九首之三:「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
  1. 姓。如三国时魏国有何晏。
人 rén《國語辭典》

人 [ rén ]

  1. 具有高度智慧和靈性,且能製造並使用工具以進行勞動的高等動物。如:「男人」、「女人」、「人類」。
  2. 別人、他人。如:「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3. 每人。如:「人盡皆知」、「人手一冊」。《後漢書·卷一八·吳漢傳》:「若能同心一力,人自為戰,大功可立。」
  4. 某種類型、身分的人。如:「軍人」、「主持人」、「介紹人」、「臺北人」。
  5. 人的品格和性情。如:「文如其人」。《孟子·萬章下》:「頌其詩,讀其書,不知其人,可乎?」宋·王安石〈祭歐陽文忠公文〉:「世之學者,無問乎識與不識,而讀其文,則其人可知。」
  6. 姓。如明代有人杰。
  7. 二一四部首之一。
便 biàn/pián《國語辭典》

便 [ biàn ]

  1. 順、順利、方便。如:「便利」、「不便之處」。《史記·卷一○九·李將軍傳》:「就善水草屯,舍止,人人自便。」宋·陸遊〈初發夷陵〉詩:「今朝喜處君知否?三丈黃旗舞便風。」
  2. 簡單的、非正式的。如:「便服」、「便鞋」、「便條紙」、「家常便飯」。
  3. 靈敏、輕巧、敏捷。《莊子·應帝王》:「猿狙之便。」唐·韓愈〈送李愿歸盤谷序〉:「曲眉豐頰,清聲而便體,秀外而惠中。」
  1. 適宜、合宜。如:「便於攜帶」。《南史·卷三五·顧覬之傳》:「率皆即日不宜於人,方來未便於公,名與實反,有乖政體。」
  2. 有利於。《韓非子·孤憤》:「虧法以利私,耗國以便家。」《史記·卷七十七·信陵君列傳》:「將在外,主令有所不受,以便國家。」
  3. 熟習。《三國志·卷七·魏書·呂布傳》:「布便弓馬,膂力過人,號為飛將。」《隋書·卷五○·郭榮傳》:「孝先於上流縱天筏以擊浮橋,護令榮督便水者引取其筏。」
  4. 排泄屎、尿。如:「便尿」。《漢書·卷五九·張湯傳》:「(安世)​為光祿勳,郎有醉小便殿上。」
  1. 方便的時候。如:「便中請來個電話。」、「得便就幫你送過去。」
  2. 機會。《文選·賈誼·過秦論》:「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河山。」唐·李華〈弔古戰場文〉:「吾想夫北風振漢,胡兵伺便;主將驕敵,期門受戰。」
  3. 屎、尿等的排泄物。如:「大便」、「小便」、「糞便」。
  1. 即、就。《三國志·卷四七·吳書·吳主權傳》:「又司馬懿前來入舒,旬日便退。」《紅樓夢·第四回》:「每日或飯後,或晚間,薛姨媽便過來,或與賈母閒談,或和王夫人相敘。」
  2. 豈、難道。表反問的語氣。宋·文同〈可笑口號七章之一〉:「若無書籍兼圖畫,便不教人白髮生?」《董西廂·卷八》:「姑舅做親,便不敗壞風俗?」
  1. 縱然、即使。宋·柳永〈雨霖鈴·寒蟬淒切〉詞:「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

便 [ pián ]

  1. 姓。如漢代有便樂成。
捉 zhuō《國語辭典》

捉 [ zhuō ]

  1. 握住、拿。如:「捉襟见肘」。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容止》:「自以形陋不足雄远国,使崔季珪代,帝自捉刀立床头。」
  2. 逮捕、抓住。如:「捕捉」、「活捉」、「捉贼」、「捕风捉影」、「猫捉老鼠」。
  3. 戏弄。如:「捉弄」。
画沙(畫沙)huà shā
古代书家以为笔锋如锥画沙,方为高妙。 元 刘祁 《归潜志》卷九:“ 闲闲公 以 正大 九年五月十二日下世,此卷最为暮年手书,故能备 钟 张 诸体,於屋漏雨、锥画沙之外,别有一种风气,令人爱之而不厌也。”参见“ 画沙印泥 ”。  ——《漢語大詞典》
锥 ( 錐 ) zhuī
锥 [ zhuī ]
  1. 一头尖锐,可以扎窟窿的工具:~子。针~。~处囊中(锥子放在口袋里,锥尖就会露出来。喻有才智的人终能显露头角)。~刀之末(喻微小的利益。亦作“锥刀之利”)。
  2. 像锥子的东西:毛~(毛笔)。改~。
  3. 用锥子形的工具钻:~探。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