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凭伏石槽三昧水,浴兹从昔无垢人。

吴则礼宋代〕《由刁园步至因胜求浴

鸟声已迎一百五,野迳微行谁复嗔。
放饭要穿花底屐,捐书聊著头上巾。
老夫踽踽只白眼,烂蕊细细走青春。
凭伏石槽三昧水,浴兹从昔无垢人。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石槽三昧无垢

凭 ( 憑 ) píng《國語辭典》
  1. 「凭 」的异体字。
伏 fú《國語辭典》

伏 [ fú ]

  1. 趴,身体向前倾靠在物体上。如:「倒伏」、「伏案」。《礼记·曲礼上》:「坐毋箕,寝毋伏。」
  2. 隐藏、隐匿。如:「蛰伏」、「危机四伏」、「昼伏夜出」。《老子·第五八章》:「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3. 降服、使屈服。如:「降龙伏虎」、「制伏」。
  4. 低落下去。如:「伏地挺身」、「此起彼伏」。
  5. 承认、承受。如:「伏罪」、「伏法」。《文选·班彪·王命论》:「遇折足之凶,伏斧钺之诛。」
  6. 佩服、信服。唐·白居易〈琵琶行〉:「曲罢曾教善才伏,妆成每被秋娘妒。」同「服 」。
  1. 隐藏不露的。《文选·左思·蜀都赋》:「漏江伏流溃其阿。」
  1. 参见「伏日 」条。
  1. 对尊长自谦的敬辞。《文选·枚乘·七发》:「伏闻太子玉体不安,亦少闲乎?」《汉书·卷四·文帝纪》:「臣伏计之,大王奉高祖宗庙最宜称。」
石槽 shí cáo
(1).石制的水槽。《三国志·魏志·华佗传》“ 成 病竟发,无药可服,以至於死” 裴松之 注引 晋 常璩 《华佗别传》:“有妇人长病经年,冬十一月中, 佗 令坐石槽中,平旦用寒水汲灌,云当满百。” 北魏 杨衒之 《洛阳伽蓝记·景乐寺》:“ 义井里 北门外有丛树数株,枝条繁茂。下有甘井一所,石槽铁罐,供给行人,饮水庇廕,多有憩者。” 清 俞蛟 《潮嘉风月记·丽景》:“今舟中女校书度曲,动輒乱拨石槽,以倚和其韵,虽有巧者时变新声,究不足与言乐也。” 清 俞蛟 《潮嘉风月记·丽品》:“有无名子赠 福来 云:‘石槽一曲奏新声,弹向江天月正明。泪湿青衫缘底事,儿家前岁学初成。’”参阅 宋 乐史 《杨太真外传》
(2).琵琶上架弦用的石格子。亦借指琵琶。  ——《漢語大詞典》
三昧 sān mèi
(1).佛教语。梵文音译。又译“三摩地”。意译为“正定”。谓屏除杂念,心不散乱,专注一境。《大智度论》卷七:“何等为三昧?善心一处住不动,是名三昧。” 晋 慧远 《念佛三昧诗集序》:“夫三昧者何?专思、寂想之谓也。” 宋 叶适 《法明寺教藏序》:“﹝ 妙真 、 普济 ﹞率州士女修念佛三昧,以旌 昶 之绩而嗣 忠 之业於无穷,志甚远也。” 明 刘元卿 《贤奕编·仙释》:“岂不闻善知识能迴三毒为三昧,迴六贼为六神,迴烦恼作菩提,迴无明为大智。”
(2).奥妙;诀窍。 唐 李肇 《唐国史补》卷中:“ 长沙 僧 怀素 好草书,自言得草圣三昧。” 宋 周紫芝 《竹坡诗话》:“集句近世往往有之,唯 王荆公 得此三昧。”《红楼梦》第四八回:“听你説了这两句,可知‘三昧’你已得了。” 秦牧 《艺海拾贝·数字与诗》:“我觉得 唐 、 宋 许多诗人,都是深懂此中三昧的。”
(3).指三昧真火。《封神演义》第八回:“ 太一真人 动了心中三昧, 毘芦仙 亦显神通。”  ——《漢語大詞典》
水 shuǐ《國語辭典》

水 [ shuǐ ]

  1. 无色无臭的液体。由氢气与氧气化合而成。
  2. 汁、液。如:「墨水」、「药水」、「橘子水」、「柠檬水」。
  3. 海、河、江、湖的总称。如:「汉水」。《书经·微子》:「今殷其沦丧,若涉大水,其无津涯。」
  4. 五行之一。参见「五行 」条。
  5. 水星的简称。参见「水星 」条。
  6. 额外的收入、费用。如:「捞油水」。《邻女语·第二回》:「你一路上发的水还不彀么?还要到这地方来想方么?」
  7. 量词。计算衣物刷洗次数的单位。如:「这件衣服洗两水就走样了。」
  8. 姓。如明代有水苏民。
  9. 二一四部首之一。
  1. 瓜果等多汁而不脆甜。如:「这梨吃起来水水的,不脆。」
浴 yù《國語辭典》

浴 [ yù ]

  1. 洗澡。如:「沐浴」。《论语·先进》:「浴乎沂,风乎舞雩。」
  2. 洗涤。如:「浴佛」。《礼记·檀弓上》:「圉人浴马,有流矢在白肉。」
  3. 浸染、浸泡。如:「浴血」、「永浴爱河」。《红楼梦·第二六回》:「刚到了沁芳桥,只见各色水禽都在池中浴水。」
  1. 洗澡用的。如:「浴室」、「浴池」、「浴巾」。
  1. 姓。如明代有浴沂。
兹 ( 茲 ) zī/cí
兹 [ zī ]
  1. 这,这个,此:~日。~行(xíng)。
  2. 现在:~聘请某先生为本校教员。
  3. 年:今~。来~。
  4. 同“滋”,增益;多。
  5. 古代称草席。
兹 [ cí ]
  1. 〔龟(qiū)~〕见“龟”。
从 ( 從 ) cóng/zòng《國語辭典》
  1. 「從 」的異體字。
昔 xī《國語辭典》

昔 [ xí ]

  1. 過去的、從前的。如:「昔日」。唐·崔顥〈黃鶴樓〉詩:「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餘黃鶴樓。」
  1. 夜晚。《左傳·哀公四年》:「為一昔之期,襲梁及霍。」《文選·古樂府·飲馬長城窟行》:「遠道不可思,夙昔夢見之。」通「夕」。
  2. 姓。如漢代有昔登。

昔 [ cuò ]

  1. 粗糙。《周禮·冬官考工記·弓人》:「老牛之角紾而昔。」
无垢(無垢)wú gòu
佛教语。谓清净无垢染。多指心地洁净。 唐 陆贽 《月临镜湖赋》:“至明洞幽,至清无垢。” 宋 苏轼 《见温泉壁上有诗亦作一绝》:“若信众生本无垢,此泉何处觅寒温?” 郭沫若 《星空·孤竹君之二子》:“太阳呀,你请倾耳静听,这儿安睡着两个无垢的人,我采摘花儿来把他们埋殡。”  ——《漢語大詞典》
人 rén《國語辭典》

人 [ rén ]

  1. 具有高度智慧和靈性,且能製造並使用工具以進行勞動的高等動物。如:「男人」、「女人」、「人類」。
  2. 別人、他人。如:「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3. 每人。如:「人盡皆知」、「人手一冊」。《後漢書·卷一八·吳漢傳》:「若能同心一力,人自為戰,大功可立。」
  4. 某種類型、身分的人。如:「軍人」、「主持人」、「介紹人」、「臺北人」。
  5. 人的品格和性情。如:「文如其人」。《孟子·萬章下》:「頌其詩,讀其書,不知其人,可乎?」宋·王安石〈祭歐陽文忠公文〉:「世之學者,無問乎識與不識,而讀其文,則其人可知。」
  6. 姓。如明代有人杰。
  7. 二一四部首之一。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